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脊髓灰质炎实验室网络2007~2015年细胞敏感性监测与评价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东艳 张勇 +5 位作者 安洪秋 严冬梅 朱晖 李晓嫘 许文波 祝双利 《中国疫苗和免疫》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8-142,124,共6页
目的通过对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网络(Chinese Poliomyelitis Laboratory Network,CPLN)2007年4月~2015年4月连续的细胞敏感性(Cell Sensitivity,CS)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估其在脊... 目的通过对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网络(Chinese Poliomyelitis Laboratory Network,CPLN)2007年4月~2015年4月连续的细胞敏感性(Cell Sensitivity,CS)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估其在脊灰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全国脊灰实验室网络中所有实验室统一使用96孔微量板病毒滴定法在L20B细胞和RD细胞上对三个型别的脊灰病毒的敏感性进行检测。结果从2007~2015年,在CPLN中,有30个省级脊灰实验室已开展CS监测并按时向国家脊灰实验室上报结果,目前西藏由于实验室条件所限尚未开展CS监测。八年间的CS监测结果显示30个省级脊灰实验室的实验室质量控制(LQC)株滴度均在正常范围±0.5 logCCID_(50)/0.1ml波动。结论 2007~2015年CPLN中各个实验室所用的L20B和RD细胞对脊灰病毒敏感性处于正常范围内,细胞系状态稳定,对三个型别的脊灰病毒均敏感。CS监测作为CPLN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保证了实验室检测脊灰病毒的敏感性,为从细胞中扩增出低滴度的脊灰病毒提供了保障,对输入脊灰野病毒或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的早期发现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实验室网络 细胞敏感性监测 实验室质量控制株
原文传递
中国脊髓灰质炎实验室网络开展细胞系支原体检测及现状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东艳 祝双利 +6 位作者 张勇 严冬梅 朱晖 李晓嫘 宋洋 黄克强 许文波 《中国疫苗和免疫》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通过对中国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网络(China Polio Laboratory Network,CPLN)开展细胞系支原体检测(Cell mycoplasma detection,CMD),评价CMD在细胞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探讨其与脊灰病毒分离率的联系。方法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 目的通过对中国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网络(China Polio Laboratory Network,CPLN)开展细胞系支原体检测(Cell mycoplasma detection,CMD),评价CMD在细胞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探讨其与脊灰病毒分离率的联系。方法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n PCR)法对CPLN常规使用的RD、L20B细胞系进行支原体检测。结果 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在CPLN中除西藏外的30个省级脊灰实验室已正式开展CMD,并按时向国家脊灰实验室上报结果。CMD结果显示,30个省级脊灰实验室所用的每个批次的L20 B和RD细胞,支原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三年间CPLN 30个省级脊灰实验室用于脊灰病毒分离的细胞系均未出现支原体污染,细胞系质量正常且稳定;CMD作为CPLN细胞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CPLN运转质量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实验室网络 细胞系支原体检测 细胞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中国2014年脊髓灰质炎实验室网络的运转与评价 被引量:13
3
作者 祝双利 朱晖 +6 位作者 范钦 张勇 王东艳 严冬梅 李晓嫘 樊春祥 许文波 《中国疫苗和免疫》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评价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14年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网络(Polio Laboratory Network,PLN)运转情况,为中国维持无脊灰状态提供病毒学依据。方法对中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 目的评价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14年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网络(Polio Laboratory Network,PLN)运转情况,为中国维持无脊灰状态提供病毒学依据。方法对中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31个省份报告的AFP病例和国家脊灰实验室(National Polio Laboratory,NPL)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对PLN的各项运转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2014年中国PLN共报告5 751例AFP病例,收到5 688例AFP病例的11 363份粪便标本;14天内双份粪便标本的采集率为92.16%,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1.65%,病毒分离结果 18天内反馈率为97.62%。从5 688例粪便标本中132例(2.32%)分离到脊灰病毒(Poliovirus,PV);590例(10.37%)分离到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2014年NPL收到省级脊灰实验室送检的分离自AFP病例及其接触者、非AFP病例、健康人的292株L20 B细胞阳性分离物,262株为PV,21株为NPEV,9株为非肠道病毒(Non-enterovirus,NEV)。262株PV中,7株为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来自内蒙古、山西、河北和湖南;未发现脊灰野病毒(Wild poliovirus,WPV)。从脊灰病毒外环境监测采集的污水标本中分离到4株VDPV。2014年NPL和31个省级CDC脊灰实验室都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WHO)粪便标本肠道病毒的新检测流程的能力验证标本考核。NPL和8个省级CDC脊灰实验室接受并通过了WHO现场评估认证,其他省级实验室接受了信函认证。结论中国PLN 2014年运转正常,未发现WPV,为维持中国无脊灰状态、早期发现VDPV或VDPV病例、早期采取应对措施阻断其传播提供了重要的病毒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网络 运转 脊髓灰质炎病毒 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
原文传递
中国2012年脊髓灰质炎实验室网络的运转与评价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东艳 祝双利 +7 位作者 张勇 朱晖 张波 李晓嫘 严冬梅 安洪秋 檀晓娟 许文波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2014年第3期216-221,215,共7页
目的通过对中国2012年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网络(Polio Laboratory Network,PLN)监测数据(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其运转情况,为中国重新恢复无脊灰状态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分析中国免疫规划... 目的通过对中国2012年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网络(Polio Laboratory Network,PLN)监测数据(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其运转情况,为中国重新恢复无脊灰状态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分析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中,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报告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个案调查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National Polio Laboratory,NPL)的监测数据库,总结PLN运转中的质量控制,评价PLN的各项运转指标。结果中国2012年PLN共收集了6163例AFP病例的12 204份粪便标本,14d内双份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2.6%,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2.1%。按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第4版《脊灰实验室手册》的要求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试验结果28d内及时反馈率为99%。2012年,在116例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脊灰病毒(Poliovirus,PV),分离率为2.10%(116/5534);在680例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非脊灰肠道病毒(Non-polio Enterovirus,NPEV),分离率为12.29%(680/5534)。2012年,NPL收到PLN送检的283株PV,对375株单血清型PV采用衣壳蛋白(Capsid Protein)VP1编码区核苷酸序列测定与分析进行型内鉴定(Intratypic Differentiation,ITD),发现7例(共计25株)疫苗衍生(Vaccine-derived)PV(VDPV),其中Ⅰ型2株,Ⅱ型16株,Ⅲ型7株,未发现野生型(Wild Type)PV(WPV)。2012年,NPL收到环境监测送检的314株PV,全部采用VP1编码区核苷酸序列测定与分析进行ITD,在山东省发现1株VDPV。2012年8月,NPL作为WHO西太平洋区脊灰参比实验室接受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WHO的年度现场认证;2012年10月,NPL以满分的成绩通过了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VDPV筛查的职能考核;2012年12月,又以满分通过了WHO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的第一次职能考核。在中国PLN中,有11个省级CDC脊灰实验室参加并通过了WHO的实验室现场评估认证;22个省级CDC脊灰实验室参加并以满分的成绩通过了荧光定量PCR和VDPV筛查的职能考核。2012年10月9日,WHO通过对中国AFP病例监测质量和结果的评估,宣布中国重新恢复无脊灰状态。结论 2012年,PLN运转正常、敏感有效,在AFP病例和环境监测中未发现WPV,为中国恢复无脊灰状态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实验室网络 评价 恢复无脊髓灰质炎状态
原文传递
中国2013年脊髓灰质炎实验室网络的运转状况与评价 被引量:8
5
作者 朱晖 祝双利 +5 位作者 张勇 王东艳 严冬梅 李晓嫘 安洪秋 许文波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3-268,共6页
目的通过对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13年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网络(Polio Laboratory Network,PLN)监测数据和各项监测指标的分析和评估,为维持我国无脊灰状态提供病毒学依据。方法对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 目的通过对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13年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网络(Polio Laboratory Network,PLN)监测数据和各项监测指标的分析和评估,为维持我国无脊灰状态提供病毒学依据。方法对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中,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报告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个案调查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National Polio Laboratory,NPL)的监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对PLN的各项运转指标进行评价。结果中国2013年PLN收集到5623例AFP病例的11 126份粪便标本,14天内双份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2.78%,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2.35%,鉴定结果 28天内反馈率为99.10%。2013年从5623例粪便标本中有111例分离到脊灰病毒(Poliovirus,PV),分离率为1.97%;606例粪便标本分离到非脊灰肠道病毒(Non-polio Enterovirus,NPEV),分离率为10.78%。2013年,NPL收到PLN送检的237份PV分离物,按单个血清型定型统计共计304株,其中19株为疫苗衍生(Vaccine-derived)PV(VDPV),1株来源于1例非AFP病例,另18株来源于1例免疫缺陷相关的(Immunodeficiency-associated)VDPV(i VDPV)病例;未发现野生型(Wild)PV(WPV)。2013年,NPL和31个省CDC脊灰实验室都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粪便标本PV等EV的新检测流程的盲样标本考核,NPL和其中8个省CDC脊灰实验室接受并通过了WHO现场评估认证,其他省级CDC脊灰实验室通过信函认证表格认证。结论中国PLN 2013年运转正常,未发现WPV或WPV病例,为维持我国无脊灰状态,早期发现VDPV或VDPV病例,早期采取应对措施阻断其传播提供了重要的病毒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实验室网络 运转状况 脊髓灰质炎病毒 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
原文传递
中国2011年脊髓灰质炎实验室网络的运转与监测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晓嫘 祝双利 +10 位作者 张勇 朱晖 王东艳 严冬梅 檀晓娟 姬奕昕 黄国虹 王慧玲 蒋华芳 安洪秋 许文波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2014年第2期132-137,共6页
目的对中国2011年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网络(Polio Laboratories Network,PLN)监测数据(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进行统计分析,为应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输入Ⅰ型脊灰野病毒(Tepe1 Wild Poliovirus,WPVⅠ)疫... 目的对中国2011年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网络(Polio Laboratories Network,PLN)监测数据(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进行统计分析,为应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输入Ⅰ型脊灰野病毒(Tepe1 Wild Poliovirus,WPVⅠ)疫情和维持中国无脊灰提供科学支撑。方法分析中国2011年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中,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报告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个案调查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National Polio Laboratory,NPL)的监测数据库,评价PLN的各项运转指标。结果中国2011年PLN共收集了6205例AFP病例的12 253份粪便标本,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0.9%。从6089例AFP病例中分离到脊灰病毒(Poliovirus,PV)的207例,分离率为3.4%;分离到非脊灰肠道病毒(Non-polio Enterovirus,NPEV)的782例,分离率为12.8%。NPL收到中国PLN送检的PV 594株,鉴定结果:9例为疫苗衍生(Vaccine-derived)PV(VDPV),其中Ⅰ型1例,Ⅱ型7例,Ⅲ型1例;53例为WPVⅠ,21例来源于WPV病例,30例来源于AFP病例接触者或健康人群。2份环境污水来源于新疆和田地区环境监测。2011年NPL和31个省级CDC脊灰实验室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PV分离与鉴定的盲样标本考核;NPL还通过了PV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型内鉴定和PV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的盲样考核;NPL和13个省级CDC脊灰实验室接受并通过了WHO的现场认证考核。结论中国2011年PLN维持着高水平的运转,及时发现和鉴定了VDPV病例、新疆输入WPVⅠ和局部爆发疫情,为卫生部制订应对WPV和VDPV的免疫策略,为阻断WPV和VDPV的传播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实验室网络 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 脊髓灰质炎野病毒
原文传递
中国2009年脊髓灰质炎实验室网络的运转情况与评价 被引量:9
7
作者 祝双利 张勇 +7 位作者 严冬梅 朱晖 王东艳 安军静 安洪秋 檀晓娟 陈立 许文波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2013年第3期204-209,239,共7页
目的通过对2009年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网络(Polio Laboratory Network,PLN)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其运转情况,为中国维持无脊灰状态提供病毒学依据。方法分析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 目的通过对2009年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网络(Polio Laboratory Network,PLN)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其运转情况,为中国维持无脊灰状态提供病毒学依据。方法分析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中,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上报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个案调查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National Polio Laboratory,NPL)的监测数据库,评价PLN的各项运转指标。结果 2009年全国PLN共收集了4829例AFP病例的9621份粪便标本,14d内双份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0.8%,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0.0%。按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第4版《脊灰实验室手册》的要求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试验结果28d内及时反馈率为95.4%。2009年从158例AFP病例中分离到脊灰病毒(Poliovirus,PV),分离率为3.29%;607例分离到非脊灰肠道病毒(Non-polio Enterovirus,NPEV),分离率为12.63%。2009年,NPL收到PLN送检的214株PV阳性分离物,对284株单血清型PV采用VP1编码区核苷酸序列测定与分析的方法进行型内鉴定,发现1株Ⅱ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未发现脊灰野病毒。2009年,NPL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WHO盲样标本的能力验证和现场认证考核;31个省级CDC脊灰实验室通过了与NPL相同的盲样标本的能力验证;12个省级CDC脊灰实验室通过了WHO的实验室现场评估考核。结论 2009年,PLN运转正常、敏感有效,为维持无脊灰状态提供了病毒学依据,中国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实验室网络 运转 评价
原文传递
中国2015年脊髓灰质炎实验室网络的运转与评价 被引量:25
8
作者 祝双利 李晓嫘 +6 位作者 朱晖 王东艳 严冬梅 范钦 樊春祥 张勇 许文波 《中国疫苗和免疫》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7-133,共7页
目的评价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2015年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网络(Polio laboratory network,PLN)运转情况,为中国维持无脊灰状态提供病毒学依据。方法对中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监... 目的评价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2015年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网络(Polio laboratory network,PLN)运转情况,为中国维持无脊灰状态提供病毒学依据。方法对中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告的AFP病例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National Polio Laboratory,NPL)的监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对PLN的各项运转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2015年中国共报告5 218例AFP病例,PLN收到5 173例AFP病例的10 335份粪便标本;14天内双份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2.76%;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2.16%,病毒分离结果 14天内反馈率为96%。5 173例病例中,L20B阳性69例(1.33%);非脊灰肠道病毒(Non-polio enterovirus,NPEV)阳性472例(9.12%)。NPL收到省级脊灰实验室送检的分离自AFP病例、非AFP病例、AFP病例接触者及健康人的179株L20B细胞阳性分离物,其中173株为脊灰病毒(Poliovirus,PV),4株为NPEV,2株为非肠道病毒(Non-enterovirus,NEV)。173株PV中,8株为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来自浙江、广东和辽宁;未发现脊灰野病毒(Wild poliovirus,WPV)。从脊灰病毒外环境监测采集的污水标本中分离到1株Ⅱ型VDPV。2015年NPL和31个省CDC脊灰实验室都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WHO)粪便标本脊灰等肠道病毒的新检测流程的能力验证标本考核。NPL和27个省CDC脊灰实验室通过了WHO型内鉴定能力验证考核。结论中国PLN 2015年运转正常,未发现WPV,为维持中国无脊灰状态,早期发现VDPV或VDPV病例,早期采取应对措施阻断其传播提供了重要的病毒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实验室网络 脊髓灰质炎病毒 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
原文传递
中国2010年脊髓灰质炎实验室网络的运转与评价 被引量:8
9
作者 朱晖 张勇 +8 位作者 祝双利 王东艳 严冬梅 陈立 蒋华芳 李晓嫘 檀晓娟 安洪秋 许文波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2014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通过对中国2010年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网络(Polio Laboratory Network,PLN)监测数据(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的分析,对其运转情况进行评估,为中国维持无脊灰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 目的通过对中国2010年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网络(Polio Laboratory Network,PLN)监测数据(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的分析,对其运转情况进行评估,为中国维持无脊灰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中,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报告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个案调查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National Polio Laboratory,NPL)的监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对PLN的各项运转指标进行评价。结果中国2010年PLN收集到5273例AFP病例的10 427份粪便标本,14天内双份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1.6%,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1.4%。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004年修订的《脊灰实验室手册》第4版的操作规范,进行病毒分离和脊灰病毒(Poliovirus,PV)阳性毒株的血清学鉴定,鉴定结果 28天内反馈率96.6%。2010年,在5230例AFP病例的137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PV,分离率为2.61%;677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非脊灰肠道病毒,分离率12.95%。2010年,NPL收到PLN送检的137份PV分离物,按单血清型共计353株。用VP1编码区核苷酸序列测定与分析的方法,对所有PV进行了型内鉴定,发现4株疫苗衍生脊灰病毒,未发现脊灰野病毒。2010年,NPL和31个省级CDC脊灰实验室都通过了WHO盲样标本考核,其中12个接受并通过了WHO现场评估认证。结论中国PLN 2010年运转正常,为维持无脊灰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灰实验室网络 运转 评价
原文传递
Ⅱ型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定义更改的实验室依据和带来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勇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2012年第4期372-373,共2页
根据全球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网络(GlobalPolioLaboratoryNetwork,GPLN)中很多实验室的监测和研究结果,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需要对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CirculatingVaccine—derivedPolioviruses,cVDPVs)的定义和II型... 根据全球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网络(GlobalPolioLaboratoryNetwork,GPLN)中很多实验室的监测和研究结果,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需要对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CirculatingVaccine—derivedPolioviruses,cVDPVs)的定义和II型VDPV的定义进行修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I型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 定义
原文传递
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环境污水中分离到1株II型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 被引量:16
11
作者 唐海淑 李晓嫘 +8 位作者 凯塞尔·吾斯曼 崔惠 严冬梅 宁静 王东艳 祝双利 温宁 张勇 许文波 《中国疫苗和免疫》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68-372,共5页
目的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环境污水中分离到的1株Ⅱ型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Vaccine derived poliovirus,VDPV)进行鉴定和分析。方法 2018年4-9月对新疆乌鲁木齐市每月定期采集的环境污水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对脊灰病毒(Polioviru... 目的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环境污水中分离到的1株Ⅱ型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Vaccine derived poliovirus,VDPV)进行鉴定和分析。方法 2018年4-9月对新疆乌鲁木齐市每月定期采集的环境污水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对脊灰病毒(Poliovirus,PV)分离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型内鉴定,对非疫苗类似株PV进行VP1区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 2018年4-9月共采集乌鲁木齐市环境污水标本12份,从6份标本中分离到54株PV,其中4月份1株PV鉴定为Ⅱ型VDPV,与中国既往发现的Ⅱ型VDPV序列和GenBank中Ⅱ型VDPV序列均不同源。连续3个月的环境污水监测没有发现遗传学相关的VDPV,该Ⅱ型VDPV最终分类为来源不确定的VDPV。启动Ⅱ型VDPV事件的三级应急响应后,后期的连续监测未再检测到Ⅱ型PV,应急响应终止。结论新疆环境污水中检出Ⅱ型VDPV表明环境监测对于维持无脊灰的重要性,为及时发现VDPV和脊灰野病毒的输入提供了预测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Ⅱ型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 无脊髓灰质炎状态
原文传递
江西一例iVDPV病例Ⅲ型脊髓灰质炎病毒基因特征分析
12
作者 郭琴 刘晓庆 +15 位作者 肖芳 祝双利 王东艳 赵鹤鹤 路环环 肖金波 杨倩 李晓嫘 朱晖 冀天娇 王雯慧 何云 孙强 张勇 许文波 严冬梅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68-476,共9页
分析江西一例免疫缺陷患者体内连续采集的15份粪便标本中分离到的Ⅲ型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全长VP1区基因特征。将从15份标本中分离到的14株Ⅲ型iVDPVs进行噬斑纯化,每个病毒随机挑取10个噬斑,接着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测定获取到... 分析江西一例免疫缺陷患者体内连续采集的15份粪便标本中分离到的Ⅲ型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全长VP1区基因特征。将从15份标本中分离到的14株Ⅲ型iVDPVs进行噬斑纯化,每个病毒随机挑取10个噬斑,接着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测定获取到的154株iVDPVs全长VP1区序列。通过系统发育分析和BEAST程序探究iVDPV病毒的进化特征,估算其进化速率和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attenuated oral polio vaccine,OPV)初始感染时间。14株iVDPVs与Ⅲ型脊髓灰质炎减毒疫苗株(Sabin Ⅲ)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8%~98.7%和97.6%~98.3%。相较于Sabin Ⅲ,14株iVDPVs VP1区第54位氨基酸发生了A→V的突变,这可能导致温度敏感表型和衰减表型的改变。根据拓扑结构系统发育树被划分为3个Lineages,其中17049‐1‐8,17049‐2‐2和17049‐2‐9分别属于Lineage 1和Lineage 2,其余属于Lineage 3。具有Lineage 3序列特征的克隆是优势克隆,呈现出随时间持续分化的特征。BEAST程序估算的14株iVDPVs全长VP1区核苷酸平均进化速率为9.29×10‐3/位点/年(95%置信区间:2.81×10‐3‐1.59×10‐2),OPV初始感染时间为2012年11月18日。MCC树(maximum clade credibility tree)显示前4个遗传分支的分化仅用了40 d。14株Ⅲ型iVDPVs具有高度相关性,它们感染患儿后进化非常迅速,在慢性感染的早期便开始了谱系的分化。突变的不断积累和关键位点的改变可以引起iVDPVs神经毒力的变化,导致患儿出现AFP症状。iVDPV病例持续的排毒给脊灰根除目标的实现带来了巨大挑战,在脊髓灰质炎消灭的最后阶段及时调整免疫策略,继续维持较高的免疫覆盖率,保持iVDPV监测的灵敏性显得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 免疫缺陷 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
原文传递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1年输入脊髓灰质炎野病毒并引起局部传播的调查处置经验和教训 被引量:30
13
作者 余文周 甫尔哈提.吾守尔 +11 位作者 汪海波 严冬梅 宁静 祝双利 温宁 张勇 崔惠 董昌新 樊春祥 许文波 罗会明 李黎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2013年第4期361-364,368,共5页
201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发生输入I型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Type 1 Wild Poliovirus,WPVI)并引起局部传播,共报告实验室确诊脊灰21例,分布在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州)和阿克苏地区。经世界卫生组织全球脊... 201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发生输入I型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Type 1 Wild Poliovirus,WPVI)并引起局部传播,共报告实验室确诊脊灰21例,分布在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州)和阿克苏地区。经世界卫生组织全球脊灰实验室网络协查,此次输入的病毒源自巴基斯坦。卫生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立即启动II级应急响应,建立了与国际组织、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加强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监测,开展5轮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应急免疫活动,共接种4300万人次。通过迅速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阻断了输入WPVI的传播。新疆输入WPVI事件的发生,提示中国维持无脊灰存在着薄弱地区和薄弱环节,需要大力加强常规免疫服务和AFP病例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I型脊髓灰质炎野病毒 调查和处置 经验和教训
原文传递
北京市丰台区2011~2012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及环境污水中脊髓灰质炎病毒监测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建忠 张勇 +8 位作者 尉秀霞 董晓根 张玲 祝双利 李晓嫘 杨军勇 王中站 秦萌 许文波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2013年第5期413-416,共4页
目的评估北京市丰台区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监测系统的质量,分析环境污水中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Poliovirus,PV)的生物学特征。方法选择吴家村污水处理厂作为监测点,2011年5月~2012年9月,每月采集监测点... 目的评估北京市丰台区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监测系统的质量,分析环境污水中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Poliovirus,PV)的生物学特征。方法选择吴家村污水处理厂作为监测点,2011年5月~2012年9月,每月采集监测点污水进行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分离和鉴定,并对分离到的PV进行VP1编码区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北京市丰台区AFP病例监测系统保持很高的敏感性,2011、2012年<15岁儿童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均为1.62/10万。从环境污水中共分离到107株EV和12株腺病毒,包括28株疫苗株PV,其中I型5株,II型7株,III型16株。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与赛宾(Sabin)疫苗株相比,环境监测分离到的疫苗株PV VP1编码区核苷酸变异0~5个。结论AFP病例监测和环境监测均未发现脊灰野病毒或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环境监测为北京市丰台区AFP病例监测系统提供了重要的补充信息,显示北京市丰台区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接种质量较高,疫苗病毒并未在人群中形成较长时间的循环。同时分离到的非脊灰肠道病毒,为北京市丰台区外环境中的EV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背景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 环境监测 脊髓灰质炎病毒 VP 编码区
原文传递
宁夏回族自治区1例免疫缺陷相关的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颖 罗会明 +5 位作者 温宁 周莉薇 李丽 李海军 陈慧 严冬梅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18,67,共5页
目的探索免疫缺陷相关的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Immunodeficiency-associated 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i_ VDPV)病例的控制对策。方法对i _VDPV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定期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和核苷酸检测。开展病例血... 目的探索免疫缺陷相关的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Immunodeficiency-associated 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i_ VDPV)病例的控制对策。方法对i _VDPV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定期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和核苷酸检测。开展病例血清中和抗体和免疫功能检测。对病例居住地儿童进行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OPV)接种率调查,采集密切接触者和周围健康儿童粪便标本,开展病例居住地和医院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主动搜索。结果病例最终分类诊断为Ⅲ型(Type 3)i _VDPV(i _VDPVⅢ)病例,最高变异率为3.4%。当地儿童OPV接种率96%,接触者和健康儿童中分离到1株脊灰疫苗病毒。根据常规免疫接种率评价结果,确定部分地区开展了OPV查漏补种。结论 i _VDPV在当地未造成循环。要保持高的OPV接种率,开展脊灰输入传播风险评估,为修订免疫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缺陷相关的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病例 流行病学调查 处置
原文传递
河北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中脊髓灰质炎病毒VP_1编码区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玫 严冬梅 +6 位作者 朱晖 郭彧 张俊棉 张振国 赵娜 崔志强 许文波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2010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对河北省2007~2008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的粪便标本中,分离的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进行VP1编码区基因特征分析,为维持无脊灰提供依据。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脊灰实验室手册》进行病毒分... 目的对河北省2007~2008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的粪便标本中,分离的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进行VP1编码区基因特征分析,为维持无脊灰提供依据。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脊灰实验室手册》进行病毒分离与血清定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VP1编码区基因片段,并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构建基因亲缘关系树。结果河北省2007~2008年,从AFP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中共分离到脊灰病毒42株,以Ⅱ、Ⅲ型血清型为主,均为疫苗类似株,未发现野病毒和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结论脊灰病毒VP1编码区基因特征分析可用于识别脊灰病毒传播途径,并对免疫规划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 VP1编码区 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
原文传递
从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中分离1株VP_1编码区Ⅲ/Ⅱ型疫苗重组的脊髓灰质炎病毒
17
作者 范明 刘桂艳 +8 位作者 周剑惠 王爽 魏雷雷 林琳 周静 田鑫 曹凤瑞 程涛 严冬梅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5-189,共5页
目的鉴定吉林省从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的1株VP1编码区Ⅲ/Ⅱ型疫苗重组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Vaccine-recombinant Poliovirus(PV),VRPV]。方法粪便标本采自1例2岁吉兰-巴雷综合征病例,使用转人PV受体的小鼠肺细胞系(Mouse ... 目的鉴定吉林省从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的1株VP1编码区Ⅲ/Ⅱ型疫苗重组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Vaccine-recombinant Poliovirus(PV),VRPV]。方法粪便标本采自1例2岁吉兰-巴雷综合征病例,使用转人PV受体的小鼠肺细胞系(Mouse Cell Line Expressing the Gene for the Human Cellular Receptor for PV,L20B)细胞和人横纹肌肉瘤(Human Rhabdomyosarcoma,RD)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阳性标本进行中和试验(Neutralization Test,NT)鉴定血清型,并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进行VP1编码区扩增和核苷酸序列测定,利用Bioedit软件对该序列结果与赛宾(Sabin)疫苗株PV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重组位点的位置以及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变异情况。结果该标本接种到RD和L20B细胞后,均发生了肠道病毒特征性病变,经血清学定型,结果为Ⅱ+Ⅲ型PV。VP1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其中的Ⅱ型PV与Sabin 2株PV比较,发生了1个核苷酸变异;Ⅲ型PV为VP1编码区Ⅲ型与Ⅱ型VRPV,与相对应的Sabin株PV相比,无核苷酸点变异,在VP1编码区重组的Ⅱ型PV序列为106个核苷酸。血清NT证明,该VRPV仍能被Ⅲ型完全中和,而不能被Ⅱ型中和。结论虽然Ⅲ型PV株中插入了Ⅱ型抗原位点NAg3a,但Ⅲ型PV株总体的型特异性抗原特征未发生改变。PV自然重组很少发生在衣壳蛋白编码区,发现的这株VRPV中和特性与Sabin株PV相比未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性麻痹 疫苗重组脊髓灰质炎病毒 VP1编码区
原文传递
我国现阶段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被引量:40
18
作者 余文周 温宁 +5 位作者 汪海波 张勇 许文波 樊春祥 罗会明 李黎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2013年第5期468-472,共5页
中国通过使用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OPV)、加强OPV常规免疫和开展补充免疫活动,以及加强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监测,消灭脊灰已取得了重大进展。1994... 中国通过使用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OPV)、加强OPV常规免疫和开展补充免疫活动,以及加强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监测,消灭脊灰已取得了重大进展。1994年报告最后1例本土脊灰野病毒(Wild Poliovirus,WPV)病例,2000年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实现无脊灰目标。随后中国实施了维持无脊灰策略和措施,但201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生了输入脊灰疫情。在现阶段中国维持无脊灰状态面临的挑战包括:WPV输入风险很大,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和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病例时有发生,常规免疫存在薄弱环节,脊灰疫苗免疫策略需要调整。为继续维持无脊灰状态,直至全球消灭脊灰,中国要大力加强OPV常规免疫,适时引入脊灰病毒灭活疫苗和调整脊灰疫苗免疫策略,保持高水平AFP病例监测质量,及时和有效地处置可能发生的WPV输入和VDPV循环事件,开展WPV、VDPV及其感染或潜在感染性材料的封存和安全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脊髓灰质炎 维持 挑战 对策
原文传递
2010年山东省环境污水中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监测及其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岩 季圣翔 +13 位作者 张晓丽 李岩 张勇 陶泽新 王海岩 祝双利 宋立志 冯艺 刘尧 纪峰 林小娟 冯蕾 吉田弘 徐爱强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7-341,共5页
本研究在山东省开展了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PV)的外环境监测,从济南、临沂两地采集污水标本,浓缩处理后进行病毒分离,对分离到的PV采用中和试验进行血清定型,并对其VP1及3D区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其基因突变和重组情况。2010年,共... 本研究在山东省开展了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PV)的外环境监测,从济南、临沂两地采集污水标本,浓缩处理后进行病毒分离,对分离到的PV采用中和试验进行血清定型,并对其VP1及3D区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其基因突变和重组情况。2010年,共采集污水标本32份,PV阳性10份,阳性率31.3%;分离到18株PV(PV1型3株,PV2型9株,PV3型6株),均为疫苗相关株,VP1完整编码区核苷酸变异数在0~4个之间,在3株PV2型病毒和4株PV3型病毒的基因组中发现重组;对VP1区影响神经毒力的减毒位点分析发现,PV1型病毒中有1株在nt 2 749发生突变(A→G),PV2型病毒中有1株在nt2 908发生A→G突变,3株在nt2 909发生U→C突变,6株PV3型病毒全部在nt2 493发生C→U突变。环境污水中可以分离到PV,其基因重组率和主要减毒位点的回复突变率较高,未发现脊灰野毒株和疫苗衍生株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 VP1编码区 基因特征 环境监测
原文传递
中国2001~2013年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及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0
20
作者 温宁 樊春祥 +15 位作者 严冬梅 祝双利 汪海波 刘波 张勇 余文周 郝利新 王东艳 安志杰 朱晖 曹雷 夏伟 梁晓峰 许文波 李黎 罗会明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2014年第3期210-215,共6页
目的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实现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目标后,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的发生情况。方法分析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报告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c... 目的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实现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目标后,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的发生情况。方法分析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报告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数据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对脊灰病毒阳性分离物的基因测序结果,各级CDC对VDPV及病例的调查和处置报告。结果2001~2013年,中国AFP病例监测系统从37名儿童粪便标本中分离到VDPV,来源于12个省,其中AFP病例22例,AFP病例接触者13人,健康儿童2人。其中2004年贵州省2例Ⅰ型(Type1)VDPV(VDPVI)病例形成循环(Circulating)(cVDPVⅠ),2011~2012年四川省Ⅱ型(Type2)疫苗高变异脊灰病毒(Vaccine—hypervariable Poliovirus,VHPVⅡ)病例/VDPVⅡ病例形成cVHPVⅡ/cVDPVⅡ。结论VDPV可在健康儿童粪便中检出,也能导致儿童麻痹。其发生有疫苗因素,也有受种者因素和疫苗使用因素。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OPV)接种率低,是造成发生cVDPV的原因。只有达到人群OPV的高免疫覆盖率,通过高质量的AFP病例监测系统及时发现病例,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控制疫情,才能阻断病毒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 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循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