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抗日战争的世界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
于沛
|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
2005 |
0 |
|
2
|
印度伦理的历史性变迁与结构特征 |
宋丽萍
张淑兰
|
《南亚研究季刊》
CSSCI
|
2014 |
1
|
|
3
|
西方“科学历史学”何以可能——以兰克、马克·布洛赫和劳伦斯·斯通的史学思想为例 |
张作成
|
《兰州学刊》
|
2007 |
3
|
|
4
|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知识分子的政治立场——剖析知识分子抛弃苏联的一个历史原因 |
郭春生
|
《俄罗斯研究》
CSSCI
|
2003 |
2
|
|
5
|
20世纪初新史学思潮的历史地位 |
侯云灏
|
《河北学刊》
|
2001 |
0 |
|
6
|
1905-1917年俄国国家杜马制度实践的历史意义 |
侯艾君
|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
2003 |
0 |
|
7
|
对21世纪上半期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前景的展望 |
张海涛
|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8
|
20世纪中国的四次实证史学思潮 |
侯云灏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4
|
|
9
|
论西方环境史的政治特点 |
刘军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7
|
|
10
|
西方史学的传入和回响 |
于沛
|
《浙江学刊》
CSSCI
|
2004 |
4
|
|
11
|
欧美大国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
王章辉
|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3
|
|
12
|
印度左翼政党对金融危机的看法:与国大党政府的比较 |
张淑兰
宋丽萍
|
《南亚研究季刊》
CSSCI
|
2009 |
2
|
|
13
|
纳粹时期的德国史学 |
景德祥
|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14
|
北美视角下的工会运动与新社会运动 |
刘军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5
|
共时性与历时性:中国传统史学与西方近代史学的分途 |
张文涛
|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6
|
比较史学杂谈 |
刘军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2
|
|
17
|
论明治宪法体制的形成背景 |
武寅
|
《日本问题研究》
|
1995 |
2
|
|
18
|
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
万峰
蒋立峰
汤重南
|
《社会科学论坛》
|
2005 |
1
|
|
19
|
印度人民党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 |
宋丽萍
|
《唐都学刊》
|
2008 |
3
|
|
20
|
保加利亚政党体制的演进 |
马细谱
|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
200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