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端纳米分子桥的量子传输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利光 李勇 +1 位作者 塚田捷 田上胜规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1,共4页
利用基于GreenFunction的Tight-binding方法,对由两个苯环分子耦合成的二端子纳米分子桥的量子传导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在考虑到每一个碳原子中只有一个π轨道电子参与传导,注意到分子桥体和原子电极之间的Hoping积分比较弱的情况下 (... 利用基于GreenFunction的Tight-binding方法,对由两个苯环分子耦合成的二端子纳米分子桥的量子传导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在考虑到每一个碳原子中只有一个π轨道电子参与传导,注意到分子桥体和原子电极之间的Hoping积分比较弱的情况下 (约为普通值的 0 6),得出入射电子通过二端纳米分子桥的电子传输谱。结果显示透射电子传输峰值的出现是传导电子与分子轨道能级谐振的结果,而电子传输的振荡特性是透射电子粒子性与波动性同时存在时的物理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分子桥 紧密键联结 量子传导 电子传输谱
下载PDF
直流电场作用下Au吸附Si(111)表面Ag薄膜的电迁移和相变 被引量:1
2
作者 时方晓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1014-1019,共6页
目的研究直流电场作用下不同覆盖度Au吸附Si(111)表面上Ag薄膜的电迁移扩散和相变行为,探索外电场控制制备纳米结构的新途径.方法在超高真空条件下制备了具有不同表面结构的Au吸附Si(111)表面,并在其上沉积几个单原子层厚的Ag薄膜,利用... 目的研究直流电场作用下不同覆盖度Au吸附Si(111)表面上Ag薄膜的电迁移扩散和相变行为,探索外电场控制制备纳米结构的新途径.方法在超高真空条件下制备了具有不同表面结构的Au吸附Si(111)表面,并在其上沉积几个单原子层厚的Ag薄膜,利用扫描电镜和反射高能电子衍射原位动态分析了Ag在外电场下的电迁移和相变过程.结果在清洁的和Au吸附的Si(111)表面Ag均向负极方向迁移,但迁移速率和扩展能力有显著差异,Au覆盖度及相应的表面吸附结构类型是电迁移的控制因素;在(5×2+α-3^(1/2)×3^(1/2))混合结构表面上迁移扩散达到峰值,而由3^(1/2)×3^(1/2)-(Ag+Au)向(21)^(1/2)×(21)^(1/2)-(Ag+Au)的相转变在Ag薄膜的电迁移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结论半导体表面金属薄膜的电迁移具有结构敏感性,覆盖度低于单原子层的Au可作为调控Ag薄膜电迁移动力学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场 相变 Ag薄膜 Au/Si(111)吸附表面 电迁移 结构敏感性
下载PDF
利用线性光学产生亚泊松分布量子态
3
作者 王海波 李永民 小林孝嘉 《量子光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8期5-5,共1页
非经典态的产生是量子光学、量子信息领域的研究热点。通常的方法是利用参量放大、高次谐波等非线性物理过程实现非经典态。最近的研究表明,采用线性光学与投影测量能够产生足够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利用线性光学完成量子计算在原理上是... 非经典态的产生是量子光学、量子信息领域的研究热点。通常的方法是利用参量放大、高次谐波等非线性物理过程实现非经典态。最近的研究表明,采用线性光学与投影测量能够产生足够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利用线性光学完成量子计算在原理上是可行的。我们介绍一种新型量子光学器件——量子高低通过滤器。该器件由线性光学元件、单光子源及单光子探测器组成,可以实现光子数态的选择性通过。进一步,我们提出一种利用量子高低通过滤器产生光子数亚泊松分布光场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泊松分布 线性光学 量子态 非线性相互作用 单光子探测器 非经典态 光学器件 光子数态 量子光学 信息领域
下载PDF
VEPP-2000 e^+e^-对撞机上用CMD-3探测器测量e^+e^-→ηπ^+π^-和e^+e^-→ωπ^+π^-的截面(英文)
4
作者 POPOV A.S. AKHMETSHIN R.R. +55 位作者 AMIRKHANOV A.N. ANISENKOV A.V. AULCHENKO V.M. BANZAROV V.S. BASHTOVOY N.S. BERKAEV D.E. BONDAR A.E. BRAGIN A.V. EIDELMAN D.E. EPIFANOV D.A. EPSHTEYN L.B. EROFEEV A.L. FEDOTOVICH G.V. GAYAZOV S.E. GREBENUK A.A. GRIBANOV S.S. GRIGORIEV D.N. GROMOV E.M. IGNATIN F.V. IVANOV V.L. KARPOV S.V. KASAEV A.S. KORPOTIN A.N. KOOP I.A. KOVALENKO O.A. KAZANIN V.F. KOZYREV A.N. KOZYREV E.A. KROKOVNY P.P. KUZMENKO A.E. KUZMIN A.S. LOGASHENKO I.B. LIKIN P.A. MIKHAILOV K.YU. OKHAPKIN V.S. OTBOEV A.V. PESTOVY U.N. PIVOVAROV S.G. RAZUVAEV G.P. ROMANOV A.L. RUBAN A.A. RYSKULOV N.M. RYZHENENKOV A.E. SHEBALIN V.E. SHEMYAKIN D.N. SHWARTZ B.A. SHWARTZ D.B. SIBIDANLOV A.L. SHATUNOV P.YU. SHATUNOVY U.M. SOLODOV E.P. TITOV V.M. TALYSHEV A.A. VOROBIOV A.I.. YUDINY U.V. ZHARINOVY U.M.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14-522,共9页
在VEPP^-2000e^+e^-对撞机上,CMD^-3探测器研究了e^+e^-→ηπ^+π^-→γγπ^+π^-,e^+e^-→ηπ^+π^-→π0π^+π^-π^+π^-以及e^+e^-→ωπ^+π^-→π0π^+π^-π^+π^-等过程.分析使用的是2011和2012年在1.2^-2.0Ge V能区收集的... 在VEPP^-2000e^+e^-对撞机上,CMD^-3探测器研究了e^+e^-→ηπ^+π^-→γγπ^+π^-,e^+e^-→ηπ^+π^-→π0π^+π^-π^+π^-以及e^+e^-→ωπ^+π^-→π0π^+π^-π^+π^-等过程.分析使用的是2011和2012年在1.2^-2.0Ge V能区收集的相应积分亮度为3×104nb^-1的数据.用η→γγ道测量了e^+e^-→ηπ^+π^-的波恩截面,结果与相关的实验结论相吻合;还用末态η→π^+π^-π0和ω→π^+π^-π0分别得到了e^+e^-→ηπ^+π^-和e^+e^-→ωπ^+π^-波恩截面的初步结果;e^+e^-→ηπ^+π^-波恩截面的数值还被用于确定τ^-→ηπ^-π0ντ的衰变分支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面 ηπ+π- ωπ+π- 强子 τ
下载PDF
核子与核力决定的核形状(英文)
5
作者 T.Otsuka Y.Tsunoda +2 位作者 T.Togashi N.Shimizu T.Abe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6-361,共6页
讨论了最近提出的作为量子多体系统重要潜在机制之一的量子自组织,原子核无疑是最好的实例。由于原子核内核子的单粒子和集体运动共存,它们的相互制约决定了核结构。集体模式因其驱动力,如使椭球形变的四极力及其阻力达到平衡形成,而单... 讨论了最近提出的作为量子多体系统重要潜在机制之一的量子自组织,原子核无疑是最好的实例。由于原子核内核子的单粒子和集体运动共存,它们的相互制约决定了核结构。集体模式因其驱动力,如使椭球形变的四极力及其阻力达到平衡形成,而单粒子能量就是产生阻力的一种根源。当存在较大单粒子能隙时,相关的集体运动更易受到阻碍。因此,一般认为,单粒子运动和集体运动是相互对抗的"天敌"。然而,由于核力的多样和复杂性,单极相互作用使单粒子能量改变也能减小其对集体运动的阻碍而加强集体模式,该现象将通过Zr同位素实例加以说明。这就导致了量子自组织的产生:单粒子能量由两种量子液体(质子和中子)和控制阻力的单极相互作用自组织。于是,不同于朗道费米液体理论的结论,原子核不一定像填装了自由核子的刚性瓶。II型壳演化即是包含跨准幻壳能隙激发的直观实例。在重核中,量子自组织因其轨道和核子数更多而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形状 量子自组织 单粒子与集体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