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纸艺与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融合
1
作者 季然 胥文君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I0029-I0029,共1页
在新时代美育持续推进的背景下,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教学的融合已成为设计教育领域创新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古老而精致的手工艺术,传统纸艺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其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文... 在新时代美育持续推进的背景下,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教学的融合已成为设计教育领域创新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古老而精致的手工艺术,传统纸艺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其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创作灵感,也可以为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注入新活力。本文就传统纸艺与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融合路径展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传达设计教学 纸艺 手工艺术 现代视觉传达设计 融合路径 教学中的应用 创作灵感 文化自觉
下载PDF
图形“间”的排列、秩序——莫高窟第217窟经变青绿山水解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卓民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0-38,共9页
东方绘画或者说中国绘画,它的空间构造的由来始终是一个谜。固然,我们可以拿郭熙的"三远法"来说话,而在这之前,首先是绢本支撑体与墨的微颗粒可以无障碍地将山形云雾用渲淡法隐没于绢丝之中,空间演出得心应手。岩彩壁画则不同... 东方绘画或者说中国绘画,它的空间构造的由来始终是一个谜。固然,我们可以拿郭熙的"三远法"来说话,而在这之前,首先是绢本支撑体与墨的微颗粒可以无障碍地将山形云雾用渲淡法隐没于绢丝之中,空间演出得心应手。岩彩壁画则不同,含材质颗粒的岩彩材料如此简单地去制造想象空间的"余白"很难。但也恰恰是青绿山水的出现,使中国绘画的空间构造得以完成。文章试图对莫高窟第217窟经变故事画背景中山水的解析,求证借佛教经变故事而产生的中国绘画空间原创期形态样式,讲述一个由"间"即"留空"意识所产生的东方绘画"平面绘画中的空间构成"。如果"间"作为二维平面绘画"空间构造"的基本语法,我们回头再看毕加索、马蒂斯绘画,那将是别样一般的风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彩 青绿山水 “间” 空间
下载PDF
试论南京石子冈南朝墓出土模印拼镶画像砖的相关问题 被引量:7
3
作者 耿朔 杨曼宁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7-120,共14页
2010年南京石子冈M5中发现了大量未按正确次序砌筑的模印画像砖。从技术角度分析和整理,可对M5所出画像砖进行复原与比较,进而研究墓砖的种类和原状。以"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为重点,可从图像来源、刻制模具、印制墓砖和... 2010年南京石子冈M5中发现了大量未按正确次序砌筑的模印画像砖。从技术角度分析和整理,可对M5所出画像砖进行复原与比较,进而研究墓砖的种类和原状。以"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为重点,可从图像来源、刻制模具、印制墓砖和刻写编号、砌筑墓室等方面研究砖印壁画的制作和砌筑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子冈M5 模印画像砖 砖印壁画制作 南朝
原文传递
电影诗意身体的生成 被引量:3
4
作者 蒋雯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0-57,共8页
本文将“诗意身体”定义为电影中与心理分离的、无法纳入叙事的演员身体。这种身体对应着无限开放、无限多义。诗意身体的存在曾在柏格森(Henri Bergson)、吉尔·德勒兹(Gilles Louis RenéDeleuze)、阿尔托(Antonin Artaud)、... 本文将“诗意身体”定义为电影中与心理分离的、无法纳入叙事的演员身体。这种身体对应着无限开放、无限多义。诗意身体的存在曾在柏格森(Henri Bergson)、吉尔·德勒兹(Gilles Louis RenéDeleuze)、阿尔托(Antonin Artaud)、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等哲学家以及多位影像身体学的电影评论家、研究者的先行研究中多次提及,本论主要从导演和表演的角度,明确了“诗意身体”的定义,探索了其生成要素。并通过分析大岛渚、王家卫和布列松(Robert Bresson)的电影,具体考察了诗意身体在反叙事的导演方式和与心理、叙事分离的表演方式之间生成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身体 诗意身体 大岛渚 王家卫 布列松
原文传递
他山之石——日本的文化财保护制度
5
作者 卓民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24,共2页
围绕“国宝之所以是国宝”的各种讨论,是对国宝的认识过程,也是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再认识、再发现过程。本文以介绍日本近现代国宝、文化财观念的最初发生、背景,有识之士为保护国宝文化财所做的种种努力乃至影响社会,政府组织调查、... 围绕“国宝之所以是国宝”的各种讨论,是对国宝的认识过程,也是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再认识、再发现过程。本文以介绍日本近现代国宝、文化财观念的最初发生、背景,有识之士为保护国宝文化财所做的种种努力乃至影响社会,政府组织调查、介入,及各个不同时期制定的法律、规章制度等内容,参与这次中国国宝的讨论,为讨论提供一些多维向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艺术 保护制度 日本 认识过程 发现过程 政府组织 规章制度 国宝
原文传递
中国画“传统”白色颜料--蛤粉的身世之谜
6
作者 郝玉墨 《美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3-97,共5页
本文通过分析关于建筑材料蜃灰的史料,推论出《芥子园画谱》中对于蛤粉的阐述为缺乏证实的记载,由此波及中日两国对于蛤粉制造方法的误传。现代诸多文献普遍认为,"蛤粉"是历代中国画中传统的白色颜料之一,针对此说法笔者持怀... 本文通过分析关于建筑材料蜃灰的史料,推论出《芥子园画谱》中对于蛤粉的阐述为缺乏证实的记载,由此波及中日两国对于蛤粉制造方法的误传。现代诸多文献普遍认为,"蛤粉"是历代中国画中传统的白色颜料之一,针对此说法笔者持怀疑态度,通过科学调查报告得出的客观结果,佐证了关于蛤粉的诸多判断其实是缺乏科学依据的误解。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蛤粉的身世或许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 蛤粉 《芥子园画谱》 铅白 变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