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日本音乐的文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增山贤治 龚林 张文绢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60-66,共7页
1972年日中邦交正常化以及1978年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以来,日中两国间开展了各种各样的音乐文化交流活动,中国的各类音乐团体、剧团纷纷赴日进行公演,北京、上海等地的中国音乐学者也纷纷发表学术报告,把日本音乐文化介绍到中国。据我... 1972年日中邦交正常化以及1978年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以来,日中两国间开展了各种各样的音乐文化交流活动,中国的各类音乐团体、剧团纷纷赴日进行公演,北京、上海等地的中国音乐学者也纷纷发表学术报告,把日本音乐文化介绍到中国。据我所知,至今为止作为正式访问中国的日本音乐家,是以演奏家和作曲家为中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派 日本音乐 音乐文化 民族音乐 音乐作品 剧团 日本传统音乐 日本人 东京 现代日本
下载PDF
从黎锦晖编的《俭德歌集》来看1930年代上海 被引量:1
2
作者 尾高晓子 薛罗军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0-14,24,共6页
由黎锦晖编辑的《俭德歌集》是一本赞美节约储蓄之美德的歌曲集,1935年由上海绸业银行在上海市内悬赏征募。其研究价值有两点:其一,在民国时期上海城市研究这个微视的领域上,《俭德歌集》具体地指出了当时的音乐活动与经济社会活动如何... 由黎锦晖编辑的《俭德歌集》是一本赞美节约储蓄之美德的歌曲集,1935年由上海绸业银行在上海市内悬赏征募。其研究价值有两点:其一,在民国时期上海城市研究这个微视的领域上,《俭德歌集》具体地指出了当时的音乐活动与经济社会活动如何联系在一起;其二,它说明了黎锦晖如何从事企业宣传的工作。歌集从歌词以及歌谱的演唱形式等方面体现了黎锦晖在音乐创作的理念,寄托了他的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锦晖 上海 1930年代 商业广告 俭德
下载PDF
从江户时代到明治时代的日本雅乐——关于唐乐地位的讨论 被引量:1
3
作者 塚原康子 周耘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9-91,共3页
当今日本雅乐的构成有三大内容:一为源于日本本土文化的国风歌舞,即神乐、东游、久米舞;二为公元5到8世纪之间从东亚各国传入日本的外来乐舞,即唐乐和高丽乐;三为平安时代出现的新型歌曲样式,即催马乐与朗咏。关于外来的唐乐和源于本土... 当今日本雅乐的构成有三大内容:一为源于日本本土文化的国风歌舞,即神乐、东游、久米舞;二为公元5到8世纪之间从东亚各国传入日本的外来乐舞,即唐乐和高丽乐;三为平安时代出现的新型歌曲样式,即催马乐与朗咏。关于外来的唐乐和源于本土的国风歌舞,在日本,随着时代变迁被给予不同评价,赋予不同功能。本文聚焦现代日本之发端的明治时代(1868-1912年),主要围绕唐乐的地位与前代——江户时代的重大变化问题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雅乐 江户时代 明治时代 唐乐地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