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产地对苦荞活性成分、抗氧化能力和降糖活性的影响
- 1
-
-
作者
丁淼
成圆
李爽
樊梓鸾
王思宇
-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生命学院黑龙江省森林食品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黑龙江省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13-2521,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051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6M600239)
+2 种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572019BA09)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SJGY20200018)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引导项目(LH2020C035)。
-
文摘
为评价产地对苦荞活性成分、抗氧化能力和降糖活性的影响,测定了7个不同产区苦荞的活性成分(总多酚、总黄酮和D-手性肌醇)、抗氧化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降糖活性(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进行了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区的苦荞活性成分、抗氧化能力和降糖活性具有显著差异。华北地区的一种苦荞(编号DT)总多酚和D-手性肌醇含量最高,分别为37.24和3.97 mg/g;总多糖含量最低,为14.42 mg/g;对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半数清除质量浓度(IC_(50))为0.630和0.119 g/L;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IC_(50)为1.228和1.327 g/L。华中地区的一种苦荞(编号SQ)总黄酮含量最高,为15.47 mg/g。西南地区的一种苦荞(编号QJ)总多糖含量最高,为24.98 mg/g。发挥抗氧化能力和降糖活性的活性成分为总多酚、总黄酮和D-手性肌醇。
-
关键词
苦荞
抗氧化能力
降糖活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食用化学品
-
Keywords
tartary buckwheat
antioxidant capacity
hypoglycemic activit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food chemicals
-
分类号
TS201.4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
-
题名苦荞和小麦混粉特性及降糖活性
- 2
-
-
作者
丁淼
李爽
成圆
王宇加
刘礼
樊梓鸾
-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
出处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5-93,共9页
-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引导项目(LH2020C03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572019BA0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6M600239)。
-
文摘
以苦荞和小麦为原料,研究苦荞粉不同添加量对小麦降糖活性、流变学特性、热力学特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及面团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混粉中苦荞粉占比增多时,降糖活性明显增强,苦荞粉与小麦粉质量占比为9∶1时降糖活性最强(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IC 50值为1.24 mg/mL,α-淀粉酶抑制率IC 50值为1.22 mg/mL),黏度降低,起始糊化温度、峰值糊化温度、终点糊化温度增加,糊化焓变值下降,β-折叠、α-螺旋含量减小,β-转角含量增加,无规则卷曲没有显著性变化,苦荞-小麦质量比为8∶2、9∶1时,晶体结构转变为V-型,扫描电镜显示,随着苦荞占比的增加,苦荞-小麦混合面团面筋结构断裂严重,气孔分布不均,苦荞粉占比超过5∶5时,混粉成团能力较难。
-
关键词
苦荞
小麦
降糖活性
流变学特性
微观结构
-
Keywords
Tartary buckwheat
wheat flour
hypoglycemic activity
rheological properties
microstructure
-
分类号
TS210.2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