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小振动影响超精密非球面加工精度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张翊 郭隐彪 庄司克雄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03年第3期17-20,共4页
超精密磨削已广泛应用于轴对称非球面光学元件及硬脆材料的加工 ,加工过程中砂轮的不平衡量和机床主轴引起的振动直接影响工件表面精度及粗糙度。为了适应非球面工件超精密加工的要求 ,本文通过分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振动现象 ,建立磨削... 超精密磨削已广泛应用于轴对称非球面光学元件及硬脆材料的加工 ,加工过程中砂轮的不平衡量和机床主轴引起的振动直接影响工件表面精度及粗糙度。为了适应非球面工件超精密加工的要求 ,本文通过分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振动现象 ,建立磨削中振动引起工件表面轮廓误差的数学模型 ,研究主轴转速变化及磨削加工参数对工件表面精度的影响 ;通过建立工件与砂轮之间的运动关系 ,得出砂轮的振幅、频率及加工速度的变化对工件表面精度的影响条件。研究结果表明 :选择合理的加工参数能降低工件表面波纹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轮振动 主轴振动 轴对称非球面加工 加工精度 表面粗糙度
下载PDF
小直径CBN砂轮磨削特性研究──沟槽加工时的磨削力及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阎秋生 田中宪司 庄司克雄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1999年第6期7-10,共4页
本文在小直径CBN砂轮磨削沟槽双侧面、单侧面和底面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磨削力对小直径CBN砂轮挠曲变形及其加工精度的影响。
关键词 小直径 CBN 砂轮 磨削力 砂轮变形 加工精度
下载PDF
金属三维微结构加工技术的研究
3
作者 吴英 周兆英 +2 位作者 江永清 向毅 小野崇人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三维微结构制作技术是MEMS加工的关键技术之一.现有的三维微细加工技术主要有利用SU-8等光刻胶形成的以IC工艺为基础的硅三维微结构制作技术和以同步辐射X射线曝光为基础的LIGA技术.但是,在传统的去胶液中,SU-8光刻胶会膨胀变形,从而可... 三维微结构制作技术是MEMS加工的关键技术之一.现有的三维微细加工技术主要有利用SU-8等光刻胶形成的以IC工艺为基础的硅三维微结构制作技术和以同步辐射X射线曝光为基础的LIGA技术.但是,在传统的去胶液中,SU-8光刻胶会膨胀变形,从而可能导致图形的失败.而LIGA技术需要昂贵的同步辐射光源和特制的LIGA掩模板,加工周期长.为此,基于反应离子深刻蚀技术,结合电镀工艺,提出了一种金属微结构的微加工制作方法,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制造出深宽比为6的微型金属螺旋线圈,还可以为其他非硅三维微结构的加工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 微加工 反应离子刻蚀 电镀 金属微结构
下载PDF
Promoting role of Ru species on Ir-Fe/BN catalyst in 1,2-diols hydrogenolysis to secondary alcohols
4
作者 Ben Liu Yoshinao Nakagawa +1 位作者 Mizuho Yabushita Keiichi Tomishige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89-102,共14页
Noble metal-based-bimetallic catalysts have been highly investigated and applied in wide applications including biomass transformation via regioselective C−O hydrogenolysis while further modification especially with n... Noble metal-based-bimetallic catalysts have been highly investigated and applied in wide applications including biomass transformation via regioselective C−O hydrogenolysis while further modification especially with noble metal is highly promising yet still under investigation.Herein,Ru was found as an effective modifier among the screened noble metals(Ru,Pt,Rh,Pd,Au,and Ag)for Ir-Fe/BN(Ir=5 wt%,Fe/Ir=0.25)catalyst in terminal C−O hydrogenolysis of 1,2-butanediol(1,2-BuD)to 2-butanol(2-BuOH).Only trace amount of Ru(up to 0.5 wt%)was effective in terms of high 2-BuOH selectivity(>60%)and activity(about twice).Larger amount of Ru species(3 wt%)highly enhanced the activity but gave low selectivity to 2-BuOH with by-products of terminal C−C bond scission.Optimized catalyst(Ru(0.5)-Ir-Fe/BN)was reusable at least 4 times and gave moderate 2-BuOH yield(47%)in hydrogenolysis of 1,2-BuD.The promoting effect of Ru addition(0.5 wt%)to Ir-Fe/BN on hydrogenolysis of various alcohols was also confirmed.Combining catalytic tests with various characterizations,the promotion mechanism of Ru species in trimetallic catalysts was clarified.The Ru species in Ru(0.5)-Ir-Fe/BN form alloy with Ir and are enriched at the interface with BN surface,and direct interaction between Ru and Fe was not necessary in Ru-Ir-Fe alloy.The interface of Ir and Fe on the surface of Ir-Fe alloy may work as active sites for 1,2-diols to secondary alcohols via direct C−O hydrogenolysis,in which Ru-modified Ir activates H_(2) to form hydride-like species.The activity of Ru species in C−C bond cleavage was highly suppressed due to the direct interaction with Ir species and less exposed to substrate.Larger loading amount of Ru species(3 wt%)led to the formation Ru-rich trimetallic alloy,which further works as active sites for C−C bond sci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ass-based polyols Secondary alcohol HYDRODEOXYGENATION Trimetallic alloy Boron nitride
下载PDF
立方体模型周边风致积雪飘移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5
作者 李雪峰 周晅毅 +1 位作者 顾明 植松康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35-1140,共6页
基于两相流理论模拟立方体周围的积雪飘移.采用各向异性的雷诺应力模型(RSM),通过改进动量方程和湍流方程的源项来考虑雪的浮力和惯性力对风(空气相)的影响.以立方体模型为研究对象,首先将改进模型计算的表面风压分布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 基于两相流理论模拟立方体周围的积雪飘移.采用各向异性的雷诺应力模型(RSM),通过改进动量方程和湍流方程的源项来考虑雪的浮力和惯性力对风(空气相)的影响.以立方体模型为研究对象,首先将改进模型计算的表面风压分布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接着把改进模型的雪飘移计算结果与未改进模型的计算结果、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改进后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更加吻合,立方体模型周边雪颗粒的沉积侵蚀趋势表现一致.在立方体迎风侧的前方区域及两侧气流分离区出现了明显的侵蚀,紧靠背风侧后方区域出现了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动力学 雪飘移 雷诺应力模型 沉积 侵蚀
下载PDF
Co_(41)Ni_(32)Al_(27-x)Si_x合金的马氏体相变和磁性转变 被引量:18
6
作者 罗丰华 及川胜成 石田清仁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80-684,共5页
利用金相显微组织分析技术、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振动磁力计(VSM),考察了Co41Ni32Al27-xSix合金中Si元素含量x对马氏体相变和铁磁性转变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方法分析马氏体相的结构类型.增加x能够显著提高合金的马氏体相变温度,并且同... 利用金相显微组织分析技术、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振动磁力计(VSM),考察了Co41Ni32Al27-xSix合金中Si元素含量x对马氏体相变和铁磁性转变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方法分析马氏体相的结构类型.增加x能够显著提高合金的马氏体相变温度,并且同时提高铁磁性转变Curie点;在x≤5的范围内,x增加1可以造成马氏体相变温度提高50-60 K,同时Curie点提高大约10 K;马氏体相的晶体结构仍然是L10型有序结构,但是随着x的增加,单胞体积减小.讨论了马氏体相变温度和Curie点同时提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磁性记忆合金 Co-Ni-Al-Si合金 马氏体相(Llo)
下载PDF
Ga对β基Co-Ni-Al铁磁性形状记忆合金马氏体和磁性转变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徐国富 尹志民 +2 位作者 罗丰华 牟申周 及川胜成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35-640,共6页
借助光学金相、示差热分析、振动样品磁强计和x-射线能谱分析等分析方法,研究Ga含量对Co41Ni32-Al27-xGax合金马氏体相变和Curie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金马氏体相变温度与Ga含量成正比,在1573和1623K淬火时,X增加1,马氏体相变... 借助光学金相、示差热分析、振动样品磁强计和x-射线能谱分析等分析方法,研究Ga含量对Co41Ni32-Al27-xGax合金马氏体相变和Curie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金马氏体相变温度与Ga含量成正比,在1573和1623K淬火时,X增加1,马氏体相变温度提高25K,但Ga含量对Curie点影响不大;在1573K淬火时,具有高有序度的马氏体相比B2结构相的Curie点高32K,说明结构有序度对Curie点影响较大;淬火温度升高会显著提高合金的马氏体相变温度和Curie点,当淬火温度从1573K升高到1623K时,马氏体相变温度升高43~69K,Curie点平均升高41K;随着Ga含量的增加,合金的熔点降低,在1623K淬火时Co41Ni32Al18Ga9合金发生部分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i-Al-Ga合金 马氏体相变 磁性 CURIE点
下载PDF
高性能铜合金热力学数据库的开发及其在材料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兴军 王翠萍 +3 位作者 甘世溪 大沼郁雄 贝沼亮介 石田清仁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511-2522,共12页
利用相图计算(CALPHAD)方法,采用亚规则溶体模型描述溶体相的吉布斯自由能,采用亚点阵模型描述金属间化合物和有序相的吉布斯自由能,并结合相平衡和热力学性质的实验数据,优化与计算Cu-X二元系以及Cu-Fe、Cu-Ni、Cu-Cr、Cu-Co、Cu-Mo和C... 利用相图计算(CALPHAD)方法,采用亚规则溶体模型描述溶体相的吉布斯自由能,采用亚点阵模型描述金属间化合物和有序相的吉布斯自由能,并结合相平衡和热力学性质的实验数据,优化与计算Cu-X二元系以及Cu-Fe、Cu-Ni、Cu-Cr、Cu-Co、Cu-Mo和Cu-W基各三元系的相图,获得自洽性良好的热力学参数,并建立铜合金热力学数据库。该数据库可以提供稳定和亚稳的相图计算、相分数计算、液相面计算、热力学性质的计算等多种信息,为外推计算铜基多元合金系的相平衡提供理论基础,并为高性能铜合金材料的设计及制备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合金 相图 热力学计算 材料设计
下载PDF
分阶式双渐开线齿轮的光弹试验与弯曲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许洪斌 张光辉 加藤正名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39-42,共4页
采用冻结切片三维光弹试验方法,对双渐开线齿轮的弯曲应力进行研究,试验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相吻合;在高频疲劳强度试验机上完成软、硬齿面轮齿的弯曲疲劳强度试验,结果表明轮齿的断裂位于齿根处30°与40°之间,当齿厚变位系... 采用冻结切片三维光弹试验方法,对双渐开线齿轮的弯曲应力进行研究,试验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相吻合;在高频疲劳强度试验机上完成软、硬齿面轮齿的弯曲疲劳强度试验,结果表明轮齿的断裂位于齿根处30°与40°之间,当齿厚变位系数为0.08时,双渐开线齿轮的弯曲强度大约提高了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开线齿轮 弯曲强度 疲劳试验 光弹试验 台阶式
下载PDF
Sb添加对(β+γ)双相Co-Ni-Al形状记忆合金马氏体相变和磁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罗丰华 陈嘉砚 +2 位作者 刘浪飞 及川胜成 石田清仁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85-791,共7页
利用OM,SEM,EDX,XRD,DSC和VSM研究了用Sb替代Al对Co_(41)Ni_(32)Al_(27)合金马氏体相变和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o_(41)Ni_(32)Al_(26)Sb_1合金仍然生成L1_0型马氏体,其马氏体相变温度和Curie点与淬火温度成正比关系,淬火温度每升高10K,... 利用OM,SEM,EDX,XRD,DSC和VSM研究了用Sb替代Al对Co_(41)Ni_(32)Al_(27)合金马氏体相变和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o_(41)Ni_(32)Al_(26)Sb_1合金仍然生成L1_0型马氏体,其马氏体相变温度和Curie点与淬火温度成正比关系,淬火温度每升高10K,马氏体相变温度约提高9K,而Curie点约提高7.5K.相同淬火温度下Co_(41)Ni_(32)Al_(26)Sb_1合金的马氏体相变温度比Co_(41)Ni_(32)Al_(27)合金约高70 K,而Curie点也高出15 K.Co_(41)Ni_(32)Al_(26)Sb_1在1623 K热处理时出现共晶组织,发生部分熔化现象.特别重要的是Co_(41)Ni_(32)Al_(26)Sb_1合金的马氏体相变温度范围大幅度缩小,为20—28 K,只有Co_(41)Ni_(32)Al_(27)合金的一半,有利于获得大磁致应变.用平均s+d总电子浓度和平均磁价电子数分别解释了马氏体相变温度和Curie点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i—Al—Sb合金 马氏体相变 CURIE点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的MIMO系统稀疏信道估计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妮娜 桂冠 +1 位作者 张治 唐恬 《应用科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7-352,共6页
在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接收端信道均衡与相干检测需要利用信道状态信息.传统信道估计方法如最小二乘法和最小均方误差法均基于多径信道密集型假设,导致频谱利用率低下.为此,该文研究在单载波MIMO系统中的稀疏信道估计,利用多径信道... 在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接收端信道均衡与相干检测需要利用信道状态信息.传统信道估计方法如最小二乘法和最小均方误差法均基于多径信道密集型假设,导致频谱利用率低下.为此,该文研究在单载波MIMO系统中的稀疏信道估计,利用多径信道的稀疏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信道估计方法.这种方法能利用较少的导频信号达到与传统方法相比拟的估计性能,从而提高频谱利用率.仿真验证和理论分析表明,基于压缩采样匹配追踪的压缩感知信道估计方法为MIMO系统稀疏信道估计的最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稀疏多径 信道估计 CoSaMP算法 多输入多输出
下载PDF
Fe对β基Co-Ni-Al合金马氏体相变和磁性转变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丰华 陈嘉砚 +2 位作者 陈康华 及川胜成 石田清仁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862-1865,共4页
利用金相和SEM显微组织分析技术,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振动磁力计(VSM)考察了Fe元素对Co38Ni33Al29和Co72-xNixAl28合金马氏体相变和铁磁性转变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1623K×2h淬火的Co38-xNi33Al29Fex合金,最初的2%Fe使Curie点提高... 利用金相和SEM显微组织分析技术,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振动磁力计(VSM)考察了Fe元素对Co38Ni33Al29和Co72-xNixAl28合金马氏体相变和铁磁性转变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1623K×2h淬火的Co38-xNi33Al29Fex合金,最初的2%Fe使Curie点提高了15K,但随着Fe含量提高,Curie点增加速度提高,在8%Fe范围内平均每1%Fe元素使Curie点大约提高20K.用2%Fe元素代替Co72-xNixAl28合金中同等含量的Co元素时,1623K×2h淬火后Curie点升高20~30K,马氏体相变温度降低150~170K;1523K×12h淬火后Curie点升高30~70K,马氏体相变温度降低50~130K.在β基Co-Ni-Al合金基础上,用Fe元素代替Co元素提高Curie点,降低马氏体相变温度,但扩大了Tc>Tm的CoNiAlFe铁磁性形状记忆合金的成分范围,使其向富Ni低Co、Al方向移动.用平均s+d电子浓度解释了马氏体相变温度和Curie点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磁性记忆合金 Co—Ni—Al-Fe合金 马氏体相变
下载PDF
金刚石滚轮对树脂 CBN 砂轮的修形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隐彪 杨继东 +2 位作者 梁锡昌 庄司克雄 厨川常元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8年第3期50-54,共5页
研究了金刚石滚轮的修形原理,并根据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CBN砂轮在修形、修整及磨削过程中表面磨粒的状态,分析了不同修形条件对砂轮磨粒切刃的影响。
关键词 金刚石滚轮 CBN砂轮 修形 磨削 砂轮 树脂
下载PDF
金霉素浓度对鸡粪中温厌氧消化特性及抗生素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强虹 杨祎楠 +2 位作者 李娜 宋亚楠 李玉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1-190,共10页
针对抗生素污染对鸡粪厌氧消化影响不明的问题,该文利用批次试验探究了不同质量浓度金霉素(chlortetracycline,CTC)(4~200 mg/L)对鸡粪中温厌氧消化过程、产气效率及抗生素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CTC(质量浓度≤20 mg/L)促进了... 针对抗生素污染对鸡粪厌氧消化影响不明的问题,该文利用批次试验探究了不同质量浓度金霉素(chlortetracycline,CTC)(4~200 mg/L)对鸡粪中温厌氧消化过程、产气效率及抗生素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CTC(质量浓度≤20 mg/L)促进了鸡粪中温厌氧消化作用,其对累积水解、酸化、乙酸化及甲烷化的最大促进率较对照(质量浓度0mg/L)分别提高了12.69%,11.55%,11.31%和9.82%,厌氧消化有效降解了鸡粪中的CTC,降解率为59.87%~71.95%,这是因为厌氧污泥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由结合态(松散结合态(loosely bound EPS,LB-EPS)和紧密结合态(tightly bound EPS,TB-EPS))转化为黏液态(slime EPS,S-EPS)促进了水解作用,另外,CTC降解提供的碳源进一步促进了甲烷的生成。高浓度CTC(质量浓度≥60mg/L)抑制了鸡粪中温厌氧消化作用,且抑制率随CTC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升高,对累积水解、酸化、乙酸化及甲烷化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16.48%,18.54%,18.96%和19.94%,CTC的降解率为43.4%~51.44%;在此条件下污泥EPS较对照提高了13.81%~39.23%,其中EPS蛋白浓度由943.01 mg/L增加为1 083.69~1 338.20 mg/L。中温条件下CTC对鸡粪厌氧消化抑制阈值为22.16 mg/L。消化结束后,沼液和沼渣中的CTC分别占总量的0.46%~3.13%和96.87%~99.54%,表明CTC绝大部分残留在沼渣中,存在较大环境风险,所以应对沼渣进一步无害化处理后才可还田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消化 抗生素 甲烷产量 金霉素 胞外聚合物
下载PDF
材料表面硬度及形状的AFM分析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庆纲 李德春 +3 位作者 王战 胡晓东 胡小唐 清野慧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4-177,共4页
利用AFM测量软性材料如聚合体、生物物质时,AFM探针对被测软性材料表面施加一定的力而引起材料表面产生变形.通过测力 位移曲线,基于AFM测力 压痕曲线分析,探讨了减轻该影响并获得高精度软性材料表面形状测量结果的方法,进而计算材料表... 利用AFM测量软性材料如聚合体、生物物质时,AFM探针对被测软性材料表面施加一定的力而引起材料表面产生变形.通过测力 位移曲线,基于AFM测力 压痕曲线分析,探讨了减轻该影响并获得高精度软性材料表面形状测量结果的方法,进而计算材料表面微观杨氏弹性模量.该方法不仅可决定物体的表面弹塑性,获得高精度的表面形状测量结果,而且通过了解物体变形机理,进一步分析材料的微观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力-压痕曲线 原子力显微镜 杨氏弹性模量 微硬度
下载PDF
带脱层的复合材料层板屈曲分析中的接触问题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宁 胡彬 +2 位作者 姚振汉 福永久雄 关根英树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00-710,共11页
用基于Mindlin板理论的有限元方法进行了带脱层损伤复合材料层板的屈曲载荷分析.为了处理在屈曲模态中上下脱层之间的接触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算法.在这种算法中,首先用一阶灵敏度分析和二次规划方法相结合的选代算法算出接... 用基于Mindlin板理论的有限元方法进行了带脱层损伤复合材料层板的屈曲载荷分析.为了处理在屈曲模态中上下脱层之间的接触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算法.在这种算法中,首先用一阶灵敏度分析和二次规划方法相结合的选代算法算出接触区域的虚拟力,然后将这种虚拟力转化成一些假想弹簧的刚度系数,并对原始刚度矩阵进行修正.数值算例表明本算法可以有效地克服屈曲模态中上下脱层之间的相互贯穿.同时,还对脱层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对屈曲载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层板 脱层 屈曲分析 接触分析 损伤
下载PDF
金属结合层包覆单列磨粒小直径CBN砂轮端面磨削过程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阎秋生 庄司克雄 田中宪司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208-212,共5页
金属结合层包覆单列磨粒小直径CBN砂轮在端面磨削过程中突出高度不同的CBN磨粒相继发生后面磨损、切削刃破碎和脱落,产生了砂轮自锐效应。砂轮磨削力呈现低频起伏和高频波动变化的特征,这是由于磨削过程中CBN磨粒后面磨损钝化使磨削力... 金属结合层包覆单列磨粒小直径CBN砂轮在端面磨削过程中突出高度不同的CBN磨粒相继发生后面磨损、切削刃破碎和脱落,产生了砂轮自锐效应。砂轮磨削力呈现低频起伏和高频波动变化的特征,这是由于磨削过程中CBN磨粒后面磨损钝化使磨削力增大以及随后磨钝磨粒破碎变得锐利使磨削力减小的综合作用结果。砂轮磨削过程受到CBN磨粒性能及其切削刃状态的支配,多晶强韧CBN磨粒(BORAZON550,GE产品)耐磨性改善、磨粒微细破碎保持了砂轮的锐利性,延长了单个磨粒服务时间,突出高度不同的磨粒加入磨削过程的批次效应显著,磨削力低频起伏明显,单晶CBN磨粒(BORAZON500,GE产品)破碎范围大有效降低了磨粒切削刃突出高度、新磨粒加入磨削的过程具有连续性,磨削力高频波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N砂轮轴 单列磨粒 端面磨削 磨削力 磨粒破碎
下载PDF
基于高效磨削的新型柔性砂轮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隐彪 杨正书 +1 位作者 梁锡昌 庄司克雄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9-11,共3页
提出一种基于高效磨削的新型免修整型柔性砂轮。采用气囊式内胎和连接式弹簧环结构减少磨削中振动影响,便于控制砂轮表面砂带的张紧力。实验表明该砂轮具有高的磨削效率和精度。
关键词 柔性砂轮 气囊 高效磨削 磨削效率 免修整型
下载PDF
钢初期凝固坯壳的自由变形 被引量:4
19
作者 沈明钢 金山同 新山英辅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1104-1108,共5页
坯壳初期凝固变形直接影响连铸坯表面质量.采用液滴落下法研究了钢中碳(C)和其它合金元素含量对坯壳凝固自由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浇铸温度越高,钢试样铸片越接近球冠状原因是坯壳底面随着表面张力和元素含量的变化而发生了再弯... 坯壳初期凝固变形直接影响连铸坯表面质量.采用液滴落下法研究了钢中碳(C)和其它合金元素含量对坯壳凝固自由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浇铸温度越高,钢试样铸片越接近球冠状原因是坯壳底面随着表面张力和元素含量的变化而发生了再弯曲和再熔化. C是坯壳初期凝固变形的主要影响元素, S, Mn; P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 初期凝固坯壳 浇铸温度 碳含量 自由变形
下载PDF
Ni_(40.5)Co_(32.5)Al_(27)马氏体合金的冷变形和再结晶行为 被引量:2
20
作者 罗丰华 陈嘉砚 +1 位作者 及川胜成 石田清仁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8-82,共5页
采用金相观察和硬度测定方法研究了马氏体Ni40.5Co32.5Al27合金的冷轧组织和再结晶行为。结果表明,马氏体Ni40.5Co32.5Al27合金有优异的冷加工能力,其临界冷轧压下量在46.2%~46.9%之间;马氏体相β′和延性γ相变形协调性好,合金经大变... 采用金相观察和硬度测定方法研究了马氏体Ni40.5Co32.5Al27合金的冷轧组织和再结晶行为。结果表明,马氏体Ni40.5Co32.5Al27合金有优异的冷加工能力,其临界冷轧压下量在46.2%~46.9%之间;马氏体相β′和延性γ相变形协调性好,合金经大变形后两相相界没有微裂纹。冷轧Ni40.5Co32.5Al27合金在1073K^1173K发生强烈回复,在1273K温度发生完全再结晶,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合金中γ相体积分数不断减少,β′相晶粒不断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 Ni-Co-Al合金 马氏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