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张仁宪神道碑考》补 被引量:1
1
作者 宋燕鹏 董劭伟 《文物春秋》 2013年第1期50-53,58,共5页
《唐张仁宪神道碑》现存河北文安县相公庄,立于唐大中二年(848),本文对该神道碑所反映的张仁宪家族历史及其家风作了简要的分析,并依据《阎好问墓志》,分析了张仁宪之孙、卢龙节度使张仲武对幽州的统治及终结过程。
关键词 河北文安县 唐代 张仁宪神道碑 张仲武 幽州
下载PDF
私人记录与时代脉搏:叶圣陶1945—1946年日记中的国共关系
2
作者 袁媛 王莲英 《社会科学动态》 2021年第8期99-106,共8页
抗战胜利初期,国共两党试图通过谈判协商解决国是,这反映了战后特定时期各方相争、国共博弈的历史面相和复杂关系。叶圣陶作为一个无党无派的文化界知识分子,在日记中较为真实客观地书写了他在战后所看到的国共博弈、时局变化,表达了其... 抗战胜利初期,国共两党试图通过谈判协商解决国是,这反映了战后特定时期各方相争、国共博弈的历史面相和复杂关系。叶圣陶作为一个无党无派的文化界知识分子,在日记中较为真实客观地书写了他在战后所看到的国共博弈、时局变化,表达了其认识和评价。战后,重庆谈判的进行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让叶圣陶看到了国内和平的希望;但国民党政府“假和谈、真内战”、一系列破坏协商成果的举动,令和谈希望破灭,叶圣陶因此而深感不满。加之美苏在战后的介入,国内局势更为复杂,叶圣陶愈加忧心。战后国共关系左右着时局发展也影响着叶圣陶等知识分子的政治态度,他们在和平愿景陷落、国共内战中陷入矛盾,也会在当局的专制无能中逐渐远离国民党政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圣陶日记》 国共关系 美苏影响
下载PDF
慈善、解纷及维护乡里:晚清温州乡绅的日常生活图景
3
作者 马佰玲 董劭伟 《社会科学动态》 2021年第4期75-82,共8页
士绅阶层在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在地方治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士绅因其功名获得社会名望,脱离直接生产,进入管理层面,他们的日常生活图景逐渐演变为对家乡的关心和维护。近代温州乡绅刘绍宽即是其中一例,他的日常生活集... 士绅阶层在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在地方治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士绅因其功名获得社会名望,脱离直接生产,进入管理层面,他们的日常生活图景逐渐演变为对家乡的关心和维护。近代温州乡绅刘绍宽即是其中一例,他的日常生活集中表现为参与乡里公益事业、为族众排难解纷以及对外维护家乡利益等方面。通过论述刘绍宽参与或是解决的纠纷和矛盾,发现他解决的问题停留在下层民众内部,并未代表民意对上发表意见,方式仅限于钱财了事,涉及到阶层之间的矛盾仍旧无法调和。这也说明了士绅阶层虽主动承担乡里利益保护的社会责任,但治理能力仍有限,深入挖掘其原因,士绅代表的身份、社会地位、利益关系等是重要考察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绅阶层 刘绍宽 日常生活 社会责任
下载PDF
王尽美领导山海关京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斗争策略
4
作者 马佰玲 董劭伟 《唐山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28-34,共7页
山海关京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首次工运高潮中取得胜利的一次重要运动。此次罢工的成功有赖于以王尽美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准确的斗争策略。文章结合历史文献和地方档案资料,分析总结了王尽美等领导人在整个罢工过程中的四大策略... 山海关京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首次工运高潮中取得胜利的一次重要运动。此次罢工的成功有赖于以王尽美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准确的斗争策略。文章结合历史文献和地方档案资料,分析总结了王尽美等领导人在整个罢工过程中的四大策略,即:借直奉战争之机,壮大组织力量;因势利导,同恶势力作斗争;抓住工人心理,调动工人情绪;与工人团结一致,进行流血斗争。罢工的胜利,为工人争取了权益,同时也为后来开滦五矿工人同盟大罢工等运动的开展增强了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尽美 山海关京奉铁路工人大罢工 斗争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