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民族生成“思想自我”的西方哲学向度 被引量:5
1
作者 胡海波 曲波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93,共3页
该笔谈围绕国内理论界对西方哲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及其西方哲学史研究范式的转换,揭示现代性视域下西方哲学的转向与变革,对西方哲学进行现代性审视。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挖掘西方哲学研究的历史性与现代性价值,特别是对中华民... 该笔谈围绕国内理论界对西方哲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及其西方哲学史研究范式的转换,揭示现代性视域下西方哲学的转向与变革,对西方哲学进行现代性审视。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挖掘西方哲学研究的历史性与现代性价值,特别是对中华民族"思想自我"的生成的西方哲学维度的阐释,为我国理论界对西方哲学的研究开辟更为广阔的研究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 民族生 西方哲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文化精神 向度 中华民族
下载PDF
西方哲学史的研究范式 被引量:6
2
作者 韩秋红 李守利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8-90,共3页
该笔谈围绕国内理论界对西方哲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及其西方哲学史研究范式的转换,揭示现代性视域下西方哲学的转向与变革,对西方哲学进行现代性审视。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挖掘西方哲学研究的历史性与现代性价值,特别是对中华民... 该笔谈围绕国内理论界对西方哲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及其西方哲学史研究范式的转换,揭示现代性视域下西方哲学的转向与变革,对西方哲学进行现代性审视。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挖掘西方哲学研究的历史性与现代性价值,特别是对中华民族"思想自我"的生成的西方哲学维度的阐释,为我国理论界对西方哲学的研究开辟更为广阔的研究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哲学 研究范式 思想自我 现代性
下载PDF
现代西方哲学研究的双重视域——哲学观变革与现代性问题 被引量:4
3
作者 庞立生 王艳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3-95,共3页
该笔谈围绕国内理论界对西方哲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及其西方哲学史研究范式的转换,揭示现代性视域下西方哲学的转向与变革,对西方哲学进行现代性审视。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挖掘西方哲学研究的历史性与现代性价值,特别是对中华民... 该笔谈围绕国内理论界对西方哲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及其西方哲学史研究范式的转换,揭示现代性视域下西方哲学的转向与变革,对西方哲学进行现代性审视。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挖掘西方哲学研究的历史性与现代性价值,特别是对中华民族"思想自我"的生成的西方哲学维度的阐释,为我国理论界对西方哲学的研究开辟更为广阔的研究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哲学研究 现代性问题 双重视域 现当代西方哲学 哲学观 变革 西方哲学流派 改革开放
下载PDF
创造中华民族的“思想自我”——高清海先生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立场与方式 被引量:6
4
作者 胡海波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16,共6页
高清海先生丰富的思想历程,鲜明地彰显了他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精神与自觉意识的思想个性。这些学术思想和学术实践启示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转换"的讨论。这一话题不仅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高清海先生丰富的思想历程,鲜明地彰显了他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精神与自觉意识的思想个性。这些学术思想和学术实践启示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转换"的讨论。这一话题不仅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生成了新的学术问题,而且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者对于应该如何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怎样创造中华民族的"思想自我"所进行的真诚反思与探索。我们应该通过对哲学研究范式转换的思想争论与学术批评,寻求哲学研究的中国立场与方式,探索和创造真正具有中国气质的当代中国哲学形态。这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追求真理的激情与创造"思想自我"的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高清海 中国立场 “思想自我”
下载PDF
从马克思的哲学立场看西方哲学研究方式
5
作者 崔秋锁 罗兴刚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6-97,共2页
该笔谈围绕国内理论界对西方哲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及其西方哲学史研究范式的转换,揭示现代性视域下西方哲学的转向与变革,对西方哲学进行现代性审视。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挖掘西方哲学研究的历史性与现代性价值,特别是对中华民... 该笔谈围绕国内理论界对西方哲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及其西方哲学史研究范式的转换,揭示现代性视域下西方哲学的转向与变革,对西方哲学进行现代性审视。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挖掘西方哲学研究的历史性与现代性价值,特别是对中华民族"思想自我"的生成的西方哲学维度的阐释,为我国理论界对西方哲学的研究开辟更为广阔的研究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哲学研究 哲学立场 马克思 改革开放 思想轨迹 西学东渐 近代以来 新中国
下载PDF
关于现代西方哲学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6
作者 庞立生 王艳华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8年第1期45-47,共3页
现代西方哲学是哲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和其他专业的人文素质通识课程。只有处理好课程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弹性的关系,解决好理论课程教学的抽象性、科学地对待现代西方哲学教学的评价问题,才能实现现代西方哲学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 现代西方哲学 思维方式 价值评价
下载PDF
从哲学到哲思——中国哲学对哲学当代存在形态的启示
7
作者 魏书胜 刘国华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10,共6页
哲学的存在形态问题是关涉如何理解和研究哲学的重要问题。在西方传统哲学"终结"之后哲学将以何种形式存在?西方现代与后现代哲学给出了一些回答,但这些回答尚未形成共识。中国传统哲学的"蕴含性"存在形态对于理解... 哲学的存在形态问题是关涉如何理解和研究哲学的重要问题。在西方传统哲学"终结"之后哲学将以何种形式存在?西方现代与后现代哲学给出了一些回答,但这些回答尚未形成共识。中国传统哲学的"蕴含性"存在形态对于理解当代哲学的存在形态问题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对于这种启示,通过考察传统哲学的词性,可以形成一种新的理解:哲学将以"哲思"的形态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存在形态 哲思
下载PDF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转型的历程与观念——由我国私营企业主阶层兴起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14
8
作者 胡海波 赵德江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14,155,共11页
意识形态是这个时代的哲学主题,人们对这个时代的思考愈深入,就会愈益自觉地汇聚到一个焦点上,这就是意识形态及其转型问题。研究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转型涉及这样几个重要问题: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转型过程中形成哪些社会思潮及其思想论争... 意识形态是这个时代的哲学主题,人们对这个时代的思考愈深入,就会愈益自觉地汇聚到一个焦点上,这就是意识形态及其转型问题。研究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转型涉及这样几个重要问题: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转型过程中形成哪些社会思潮及其思想论争;意识形态转型有着怎样的理论选择、现实基础,经历了怎样的转型历程与观念变革。中国私营企业主从有到无、又从无到有、再从有到优的历史命运,体现了国家意识形态对私营企业主从批判到允许再到鼓励、从消灭到培育再到引导的理论转变,这一社会历史现象是深入研究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转型的重要维度,它标示着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经历了从"革命型"到"建设型"再到"和谐型"的两次历史性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意识形态转型 私营企业主阶层 “革命型” “建设型” “和谐型”
下载PDF
论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 被引量:11
9
作者 涂良川 胡海波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4-68,63,共6页
马克思关于分配正义的思想是我们深入理解与准确把握当代中国分配正义问题的思想基础与理论前提。在马克思的视阈中,"分配"既具有经济学、社会学意涵,又具有哲学的形上意蕴。资产阶级以"劳动决定权"为前提,在分配... 马克思关于分配正义的思想是我们深入理解与准确把握当代中国分配正义问题的思想基础与理论前提。在马克思的视阈中,"分配"既具有经济学、社会学意涵,又具有哲学的形上意蕴。资产阶级以"劳动决定权"为前提,在分配中注重程序、忽视结果的"平等权利",其结果是造成分配的不正义。正义的分配应该超越"平等权利",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分配原则与价值目标,使人真正享有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成果,创造更为丰富的社会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等权利” 马克思 分配正义
下载PDF
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内涵的新维度 被引量:9
10
作者 魏书胜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4-60,共7页
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主要是认识论意义上的内涵,仅在认识论的意义上理解"实事求是"就会遇到理论和实践上难以解释的困惑。按照生活实践的观点重新理解"实事求是",就会发现其... 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主要是认识论意义上的内涵,仅在认识论的意义上理解"实事求是"就会遇到理论和实践上难以解释的困惑。按照生活实践的观点重新理解"实事求是",就会发现其中还蕴涵着价值论和道德论内涵。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实践主体是中国共产党人,这一思想当中蕴含的价值论与道德论内涵具有特殊的内容。揭示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价值论和道德论内涵对于更好地坚持实事求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实事求是 认识论 价值论 道德论
下载PDF
新时期发展观演变的价值前提与理论形态 被引量:5
11
作者 崔秋锁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6-70,共5页
新时期发展观的历史演变,以追求发展、强调经济发展、坚持全面发展、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根本为共同价值前提。它先后主要经历了"改革发展观"、"创新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三个历史... 新时期发展观的历史演变,以追求发展、强调经济发展、坚持全面发展、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根本为共同价值前提。它先后主要经历了"改革发展观"、"创新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三个历史阶段和三种理论形态。这三个阶段及其形态之间存在着一种既有共同前提又有推进升华、既有历史继承又有丰富发展、既有不同特征又有统一本质的内在逻辑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自身演变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发展观 历史演变 价值前提 理论形态 逻辑关系
下载PDF
新时期发展观演变的时代根据和历史经验
12
作者 崔秋锁 付秀荣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CSSCI 2008年第1期64-73,共10页
新时期发展观的历史演变,以改革开放过程的阶段转换为前提和基础。随着这一过程依次出现其"起始与展开阶段"、"深化与发展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阶段",新时期发展观的历史演变,先后经历了"改革发展... 新时期发展观的历史演变,以改革开放过程的阶段转换为前提和基础。随着这一过程依次出现其"起始与展开阶段"、"深化与发展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阶段",新时期发展观的历史演变,先后经历了"改革发展观"、"创新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三个历史阶段与三种理论形态。正是改革开放过程不同阶段所出现的不同矛盾和特殊问题及其解决的不同方式和特殊方法,构成了新时期发展观历史演变的现实基础和时代根据。新时期发展观的历史演变,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有机结合的产物和结果,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中国化的成功范例和重要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的自我生成、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历史过程。新时期发展观的历史演变,创造和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它以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基本方法论前提;它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以现实矛盾为根源,以主体需要为依据;它离不开批判地汲取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有益成果;它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产物和结果。这些历史经验,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其理论体系提供了有益而深刻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发展观 历史演变 时代根据 经验和启示
下载PDF
牟宗三道统说述评
13
作者 荆雨 《人文论丛》 2006年第1期333-341,共9页
一、牟宗三道统说提出的现实机缘余英时先生曾提出朱熹在《中庸章句序》及《答陈同甫》的共同基调是“用’道’来范围’势’,包括消极和积极的两个方面:消极方面是持’道’批’势’,积极方面则是引’势’入’道’。后一方面更是宋代理... 一、牟宗三道统说提出的现实机缘余英时先生曾提出朱熹在《中庸章句序》及《答陈同甫》的共同基调是“用’道’来范围’势’,包括消极和积极的两个方面:消极方面是持’道’批’势’,积极方面则是引’势’入’道’。后一方面更是宋代理学家所共同寻求的长程目标。”~①当代新儒家将道统视为民族的常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极 现实 方面 长程 常道 民族 道统
下载PDF
伦理学发展面临的挑战、困境和出路 被引量:2
14
作者 崔秋锁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19,共4页
当代中国伦理学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它们主要表现在伦理学的学科性质、出发点和目的以及道德原则等方面。这需要从现代伦理学的发展趋势、唯物史观的人本理念、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马克思的"三形态理论&q... 当代中国伦理学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它们主要表现在伦理学的学科性质、出发点和目的以及道德原则等方面。这需要从现代伦理学的发展趋势、唯物史观的人本理念、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马克思的"三形态理论"以及目的和手段的相互转化等方面对此进行回应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学性质 伦理学出发点和目的 道德原则
原文传递
康德两种因果性的道德意蕴
15
作者 韩秋红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11,共4页
康德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的四个"二律背反"所揭示的自然与自由的因果性问题。通过这两种因果性,康德鲜明地揭示了自然因果性的存在领地和自由因果性的存在领地,使自由因果性典型地... 康德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的四个"二律背反"所揭示的自然与自由的因果性问题。通过这两种因果性,康德鲜明地揭示了自然因果性的存在领地和自由因果性的存在领地,使自由因果性典型地呈现在其所探讨的形而上学何以可能的本体世界。在这样的本体世界中,康德将自由放在道德律令、道德法则和至善的层面上加以探讨,彰显出自由在人的形而上追求意义上的伦理价值和道德意蕴。对自由的探讨也为他的《实践理性批判》奠定了伦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自然因果性 自由因果性 道德
原文传递
略论先秦儒家的德治思想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思敬 魏澍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8-104,共7页
先秦儒家在中国古代德治思想发展过程当中处于枢纽地位,它继承了中国早期政治文化中的德治传统,对后世德治思想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先秦儒家德治思想的基本原则包括:德治的价值取向是"安百姓"、德治的起点在于"以修身为... 先秦儒家在中国古代德治思想发展过程当中处于枢纽地位,它继承了中国早期政治文化中的德治传统,对后世德治思想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先秦儒家德治思想的基本原则包括:德治的价值取向是"安百姓"、德治的起点在于"以修身为本"、德治的实现方式是"齐之以礼"。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先秦儒家治国思想由天人观、人性论和德治思想组成。天人合一、效法天地的天人观和人皆可成圣贤的人性论构成德治思想的理论依据。先秦儒家德治思想是特定时代的思想,有其历史局限性。先秦儒家德治思想对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借鉴意义在于:以国家公职人员道德建设作为提升公民道德水平的重心;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价值理念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 德治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