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学制度主义视角下的社区建设:张力与整合 被引量:5
1
作者 刘迟 营立成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0-163,共4页
随着我国单位体制的逐步瓦解和社会经济转型,社区建设在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下已有研究对社区建设的讨论可谓丰富,但结合制度层面进行探讨与分析则较为少见。制度研究根起于政治学,蓬勃于经济学,现已成为社会学重要研究领... 随着我国单位体制的逐步瓦解和社会经济转型,社区建设在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下已有研究对社区建设的讨论可谓丰富,但结合制度层面进行探讨与分析则较为少见。制度研究根起于政治学,蓬勃于经济学,现已成为社会学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引入制度分析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剖析社区建设。因而,本研究从社会学制度主义理论出发,在整合现有观点基础上,提出应将整合了正式制度、文化价值与组织规制在内的"制度共同体"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旨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制度主义 社区建设 制度共同体 张力 整合
下载PDF
大数据社会治理研究的理论进展与政策堕距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凤荣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42,共7页
社会治理主要表现为体制和政策的调整。政策的稳定性和创新性既是明确社会治理方向的条件,也是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指导。本文在对国内外大数据社会治理研究经验展开充分分析的基础上,以现实问题为例,运用内容分析和语义关系分析细致呈... 社会治理主要表现为体制和政策的调整。政策的稳定性和创新性既是明确社会治理方向的条件,也是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指导。本文在对国内外大数据社会治理研究经验展开充分分析的基础上,以现实问题为例,运用内容分析和语义关系分析细致呈现了现有政策与公众期望之间的差距,以期在政策堕距的分析中总结大数据社会治理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社会治理 政策堕距
下载PDF
社会记忆:破解社会认同困境的理论视角与分析路径 被引量:9
3
作者 陈宁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7-171,共5页
针对社会认同的当代困境,可将社会记忆作为一种理论视角,因为在学理上社会认同建立在一种对社会记忆的呼唤之上,在性质上社会认同的一致感与排他感根源于社会记忆的选择与遗忘,在功能上社会通过建构记忆的方式来塑造认同;社会记忆还可... 针对社会认同的当代困境,可将社会记忆作为一种理论视角,因为在学理上社会认同建立在一种对社会记忆的呼唤之上,在性质上社会认同的一致感与排他感根源于社会记忆的选择与遗忘,在功能上社会通过建构记忆的方式来塑造认同;社会记忆还可作为一种具体分析路径,以解读社会认同贯穿社会和个人的多重不协调性,实现社会认同理论的整合与发展,化解转型期中国的社会认同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同 社会记忆 建构
下载PDF
结合萨提亚模式开展社会工作教学改革的创新实践——以讲授“助人自助”为例 被引量:8
4
作者 刘迟 《社会工作》 2016年第6期70-76,126,共8页
作为一门实务性专业,社会工作教学不仅需要学习专业知识与实践实训,也需要在教学中运用多元化的形式提升专业价值观与专业目标的理解。经过多年专业教学的探索,笔者发现结合萨提亚模式开展社会工作教学可以提升专业学习与理解的效果。... 作为一门实务性专业,社会工作教学不仅需要学习专业知识与实践实训,也需要在教学中运用多元化的形式提升专业价值观与专业目标的理解。经过多年专业教学的探索,笔者发现结合萨提亚模式开展社会工作教学可以提升专业学习与理解的效果。本文呈现了笔者如何结合萨提亚模式的"成长模式"理论与雕塑技术,通过讲授与互动来帮助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助人自助"的内涵理解与掌握。这种教学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仅由于萨提亚模式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存在一致性,其创新的体验式参与学习也深化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同时这种方式也可以在其他课程中进行结合创新,提升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教学 萨提亚模式 助人自助 成长模式 雕塑
下载PDF
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从“丁费之辩”谈起 被引量:4
5
作者 刘迟 《社会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45,共20页
本文基于社会学恢复重建时期的"丁费之辩",对"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的关系"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在"丁费之辩"中,费孝通的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学具有指导性作用",而丁克全认为"历... 本文基于社会学恢复重建时期的"丁费之辩",对"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的关系"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在"丁费之辩"中,费孝通的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学具有指导性作用",而丁克全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不仅包括哲学内容,也包括社会学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之上阐述了他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内容体系。循着"丁费之辩"的具体论述,可以发现基于他们观点的分歧引申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即"如何理解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关系"。本文对此进行了回应,并对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进行阐释。本文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应接续"丁费之辩"之"未竟之辩"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学术传统,发展新时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实证主义社会学
原文传递
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6
作者 刘迟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1年第10期135-136,共2页
近年来,学界对于中国社会学本土化发展的学术自觉意识逐渐提升,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正在成为当前中国社会学界十分关注的研究主题之一。国内一些学者给出了深刻的理论辨析。学者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多元性讨论,一方面确证了马克思主... 近年来,学界对于中国社会学本土化发展的学术自觉意识逐渐提升,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正在成为当前中国社会学界十分关注的研究主题之一。国内一些学者给出了深刻的理论辨析。学者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多元性讨论,一方面确证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学术地位;另一方面,也使得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研究得到了充实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自觉 社会学研究 理论辨析 社会学界 社会学本土化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学术地位 多元性
原文传递
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城市环境体系改革与建设研究——以长春市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昕曈 张凤荣 《西部学刊》 2021年第20期47-50,共4页
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具有一定结构或方法的系统,其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最终协调发展成为相互依存的功能性整体。以结构功能主义为视角对长春市2014至2018年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综合改革的成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长春市生态环... 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具有一定结构或方法的系统,其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最终协调发展成为相互依存的功能性整体。以结构功能主义为视角对长春市2014至2018年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综合改革的成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长春市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中存在政府与各环境治理子系统联系不足等问题,建议:(一)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系统建设;(二)建立政府与利益相关方之间的系统联系;(三)构建社会组织和民众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四)构建环境治理体系的反馈机制;为政府未来的环境治理体系建设提供支持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功能主义 环境治理 体系建设
下载PDF
单位制巩固时期“单位女工”身份生产的实践逻辑——基于东北地区口述历史的分析
8
作者 陶宇 《中国研究》 2021年第1期185-207,335-336,共25页
单位制巩固时期“单位女工”的口述历史研究浮现出国家主义、父权制与性别化三种力量的交织碰撞,共同塑造“单位女工”不同面向的身份实践逻辑,隐喻着女工服从单位组织化要求、满足家庭生活化期待、实现女性内在化探索的策略性回应。在... 单位制巩固时期“单位女工”的口述历史研究浮现出国家主义、父权制与性别化三种力量的交织碰撞,共同塑造“单位女工”不同面向的身份实践逻辑,隐喻着女工服从单位组织化要求、满足家庭生活化期待、实现女性内在化探索的策略性回应。在女工“单位身份”的生产过程中,国家宣传与单位动员以感恩、平等与实现价值的思想洗礼,为女工超越传统父权制对于女性形象的桎梏提供了想象性重构的精神动力与现实范本;单位的稳定收入与福利待遇让女工获得鲜为体验的安全感、归属感和荣誉感的同时,劳动的负荷性、边缘性和依附性又是女工必须面对的理想与现实差距。作为先前存在的“女性身份”虽然始终处于服从国家安排与家庭需要的从属位置,但是女工以朴素平凡的巾帼英姿,在成全单位身份的体制化与家庭身份的理想化的同时,亦塑造了独特女性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制 单位女工 身份生产 实践逻辑 口述历史
下载PDF
合法性:当代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逻辑探究
9
作者 薛峰 《区域治理》 2020年第19期106-107,共2页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内容。近些年来,有关基层社会治理的“共治共建共享”格局以及“三社联动”的治理理念不断填充基层社区治理的视野与场域,但不可否认的是,发挥基层治理作用的关键性基层社区组织——社区居委会依然是...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内容。近些年来,有关基层社会治理的“共治共建共享”格局以及“三社联动”的治理理念不断填充基层社区治理的视野与场域,但不可否认的是,发挥基层治理作用的关键性基层社区组织——社区居委会依然是其中的“核心力量”,然而,其权威“合法性”问题在国家——社会治理体系中却充满争议。笔者认为,合法性的论证有必要从三个维度上进行论证:程序合法性层面、功能合法性层面以及价值合法性层面,以实现当代基层社会治理背景下,基层社区组织权威的合法性逻辑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法性 基层社区 组织权威 居民委员会 实践逻辑
下载PDF
女性赋权与相对贫困治理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陈宁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1-47,共7页
面对2020年后以“相对贫困”为核心的新贫困格局,在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的过程中应引入性别因素,以应对女性比男性更易陷入相对贫困的现实要求,并释放贫困女性的减贫动能。女性赋权减贫作为当下国际学术界和减贫机构的普遍共识,... 面对2020年后以“相对贫困”为核心的新贫困格局,在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的过程中应引入性别因素,以应对女性比男性更易陷入相对贫困的现实要求,并释放贫困女性的减贫动能。女性赋权减贫作为当下国际学术界和减贫机构的普遍共识,在缓解相对贫困、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有着积极的效能。该模式在中国的实践也说明了其适用性,但如何在减贫政策的设计中加入性别因素以及如何在赋权女性的过程中应对家庭内部的不平等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应积极塑造减贫的性别理念,加强女性赋权减贫理论的中国化,并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指导下设计女性赋权减贫的相关政策,继而将女性赋权减贫作为一种嵌入机制,为既有减贫模式提供补充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赋权减贫 相对贫困 长效机制 性别意识
下载PDF
合法性与有效性:现代化转型时期基层治理的双重目标导向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娜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8-68,共11页
在现代化转型时期的基层治理实践中,普遍存在着行政的规范化要求与执行过程的非正式性之间的矛盾。从新制度主义视角来看,这是由于基层政府的组织环境对其差异化的诉求:制度环境要求组织服从“合法性”机制;而技术环境则倡导“有效性”... 在现代化转型时期的基层治理实践中,普遍存在着行政的规范化要求与执行过程的非正式性之间的矛盾。从新制度主义视角来看,这是由于基层政府的组织环境对其差异化的诉求:制度环境要求组织服从“合法性”机制;而技术环境则倡导“有效性”的经济理性逻辑。合法性与有效性共同构成了现代化转型时期基层治理的双重目标导向,但基层政府在实际运作中却往往难以同时满足双重要求,因而衍生出了众多“名实分离”的治理实践。武陵山区F镇治理实践展现出非兼容(合法性—有效性)目标导向下两种典型的基层治理困境。从根本上来看,这是基层治理过程中合法性与有效性双重目标博弈的过程。任何层次的治理问题都必须妥善处理好合法性与有效性的关系问题,只有不断地弥合合法性和有效性双重目标导向之间的抵牾,促进二者相互平衡,方可切实激发基层治理的整体效能、加速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转型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 合法性 有效性 现代化转型 治理能力现代化
下载PDF
从共谋到协同治理:一个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演进路径——以武陵山区W镇政府组织架构调整为例 被引量:7
12
作者 徐娜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5期86-93,共8页
长期以来,基层治理领域中长期存在着已经制度化了的共谋治理模式。从根本上看,共谋是以一种隐性联盟的形式,突破部门分割实现联合行动。国家治理转型过程中倡导的协同治理正是对共谋行为的检视和反思,它意图构建一种以正式制度为基础的... 长期以来,基层治理领域中长期存在着已经制度化了的共谋治理模式。从根本上看,共谋是以一种隐性联盟的形式,突破部门分割实现联合行动。国家治理转型过程中倡导的协同治理正是对共谋行为的检视和反思,它意图构建一种以正式制度为基础的网络化协同治理模式,以此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互动与合作,进而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协同效应。武陵山区W镇的政府组织架构调整过程,展现了两种不同治理模式的差异。从治理实效来看,协同治理模式凭借制度优势所展现的整体性协同效应,证明了其相较于共谋模式的优势所在。“组织结构—运作机制”之间的兼容程度,是分辨共谋与协同治理模式的根本差异,也是影响二者效能差异的关键性要素。在社会转型攻坚时期,重新捋顺治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之间的关系,是切实激发治理效能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促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转型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演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模式 共谋 协同治理 现代化转型
下载PDF
断续型治理:可持续性维度下基层治理模式的困境研究——基于武陵山区R镇的基层治理实践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娜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1期31-37,共7页
现代公共行政管理改革旨在构建规范化、现代化的行政体制,但在治理实践中产生了一系列非预期性后果。压力型体制将基层政府纳入到以检查和考核为主要特征的总体性制度环境中,这不仅催生了其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诸多策略性应对手段,且无... 现代公共行政管理改革旨在构建规范化、现代化的行政体制,但在治理实践中产生了一系列非预期性后果。压力型体制将基层政府纳入到以检查和考核为主要特征的总体性制度环境中,这不仅催生了其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诸多策略性应对手段,且无形中催生出一种基于治理实践的断续型治理模式。在断续型治理模式中,基层政府为应对阶段性“中心工作”会在运动模式和常规模式间不断切换,这已然成为基层治理实践的一种总体性特征。基于国家级特困地区武陵山区R镇的基层治理实践提出“断续型治理”概念,正是将学者们颇为关注的“运动型治理”和常规治理都纳入基层治理研究视野之中,从整体上关注基层政策执行的周期问题,才能更为客观、准确、全面地把握基层治理的特征及其行动逻辑。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转型必须以断续型治理模式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对基层治理模式进行系统性改进,以期在治理实践中构建一套具有整体性、连续性和前瞻性的公共治理的可持续性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续型治理 基层治理 治理能力现代化 武陵山区
下载PDF
学生参加补习教育行为的性质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闫闯 《兰州学刊》 CSSCI 2018年第5期158-168,共11页
文章从发生情境、行为目的和发生机制三个不同角度分析了学生参加补习教育行为的属性,认为集体行为是参加补习教育行为的根本性质,因为它不仅概括了三个不同角度下参加补习教育行为的发生和作用过程,而且反映出参加补习教育行为具有的... 文章从发生情境、行为目的和发生机制三个不同角度分析了学生参加补习教育行为的属性,认为集体行为是参加补习教育行为的根本性质,因为它不仅概括了三个不同角度下参加补习教育行为的发生和作用过程,而且反映出参加补习教育行为具有的自发性、无组织性和非常规性等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习教育 性质分析 集体行为
下载PDF
妇女解放主流话语的时代变迁与历史价值
15
作者 李乾坤 王晶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第6期80-88,共9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妇女运动、解放中国妇女大众的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为指导,根据不同时期的特定环境先后提出了各具时代特色的妇女解放主流话语:"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使中国妇女获得了超前解放,但其...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妇女运动、解放中国妇女大众的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为指导,根据不同时期的特定环境先后提出了各具时代特色的妇女解放主流话语:"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使中国妇女获得了超前解放,但其不顾男女生理差异的弊端引起了强烈反弹,引发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质疑;"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指出了中国妇女解放的新方向,起到了定纷止争的重要作用;"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从学术研究走向国家战略前沿,成为中国妇女解放的新引擎。这些主流声音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阶段中国妇女解放的主题,展现了中国妇女解放走过的曲折历程,揭示了妇女解放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解放 男女平等 社会性别 时代话语
下载PDF
农村留守老人精神生活困境及对策探析
16
作者 刘鑫文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9期124-127,共4页
随着社会结构整体转型,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状况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农村社会中的最弱势群体,农村留守老人在物质生活需要得到基本满足的同时,精神生活也面临诸多困境。老人身体机能下降,子女外出务工缺少陪伴,农村文化基础... 随着社会结构整体转型,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状况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农村社会中的最弱势群体,农村留守老人在物质生活需要得到基本满足的同时,精神生活也面临诸多困境。老人身体机能下降,子女外出务工缺少陪伴,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匮乏,政府及社会对老年人群体精神文化生活关注不足等都造成农村留守老人精神生活面临困境。文章提出采取鼓励老人自我居家调养、政府下大力气支持关注、社会加大支持力度以及营造孝文化氛围等可行性对策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留守老人 精神生活 社会支持 自我调养
下载PDF
双向国家解释框架下的农民权利逻辑——以东北地区N县H镇S村为例
17
作者 冯耀云 《政治人类学评论》 2020年第1期-,共34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成绩斐然,市场经济发展迅速,我国城市化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东北N县H经济开发区成立,S村处在开发区规划的工业区腹地,土地征收工作(以下简称"征地")陆续展开。伴随农业赋税逐渐减...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成绩斐然,市场经济发展迅速,我国城市化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东北N县H经济开发区成立,S村处在开发区规划的工业区腹地,土地征收工作(以下简称"征地")陆续展开。伴随农业赋税逐渐减轻、乡镇企业式微、征地价格逐年上涨,土地越来越值钱;加之2006年农业税完全取消,各种惠农的直补、补贴等政策,使农民真正意识到土地的价值。在发展主义逻辑下H经济开发区开始大规模征地,这与以地为宝的村民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博弈,形成了持续的冲突。从"结构-行动"视角来看,征地持续冲突源于权利维护动力、结构制度限制与话语建构争夺三者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但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发展,核心关键问题能够得到解决,政府与农民双向的"国家的解释框架"是合理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权利不同于西方土地私有逻辑,所以解决的途径可以表现为确立征地补偿价格的合法性、建立有效土地管理的监督和处理机制、逐步推行土地产权明晰化等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地 冲突持续性 结构-行动 双向国家解释框架 农民权利逻辑
原文传递
记忆的接续:从社区记忆到记忆社区的心灵实践 被引量:3
18
作者 陶宇 《社会发展研究》 2023年第2期99-121,M0005,共24页
围绕社会变迁与单位转型所带来的社区治理议题,单位社区常被置于“治理的社区”“活化的社区”等话语体系中,与之相应,“单位人”的主体性亦常被忽略。然而,在社会记忆的理论视角下,“单位人”凭借联结过往与再造认同的个体讲述、回溯... 围绕社会变迁与单位转型所带来的社区治理议题,单位社区常被置于“治理的社区”“活化的社区”等话语体系中,与之相应,“单位人”的主体性亦常被忽略。然而,在社会记忆的理论视角下,“单位人”凭借联结过往与再造认同的个体讲述、回溯生命与体验愉悦的文本书写、时空切换与情感在场的身心互嵌,有意识地“寻找回来的世界”并“建构未来的世界”。他们将过往的社区生活重塑,以此编织出共同体的新形态。在此意义上,单位社区保存了时空维度、社会情境与体制内省,具有了记忆共同体的复合意涵,成为“单位人”的回忆之场,并蜕变为一种“记忆社区”。它在诠释了记忆社区何以可能的同时,亦为当下的社区治理带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社区 单位社区 社区记忆 “单位人” 口述历史
原文传递
中国家庭抗逆力的理论图鉴
19
作者 陶宇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3年第11期137-138,共2页
经过多年发展,西方家庭抗逆力研究虽然逐渐成为社会工作的一大理论流派,被中西学界所推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其理论解释与实践效能。中国家庭文化认为,家庭对逆境的悦纳和超越是生活中的一处变奏,需要以韧性的文化力量将其融入家庭... 经过多年发展,西方家庭抗逆力研究虽然逐渐成为社会工作的一大理论流派,被中西学界所推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其理论解释与实践效能。中国家庭文化认为,家庭对逆境的悦纳和超越是生活中的一处变奏,需要以韧性的文化力量将其融入家庭的成长过程。在解决家庭困境的理论指向上,中国家庭抗逆力研究将克服物质困境与精神困境合二为一,致力于建立整体性的抗逆力版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抗逆力 精神困境 理论流派 悦纳 实践效能 理论指向 合二为一 社会工作
原文传递
三权分置背景下土地流转合作社的服务模式及其问题优化——以新农邦合作社为例
20
作者 朱兴涛 张传运 丁智慧 《生态经济评论》 2019年第1期45-61,共17页
土地流转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农地的规模经营,成为一种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形式。新农邦合作社以土地流转为核心,提供农业种子服务,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进行劳务输出,一方面实现农村土地的规模经营;另一方面增加社员的额外收入。本... 土地流转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农地的规模经营,成为一种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形式。新农邦合作社以土地流转为核心,提供农业种子服务,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进行劳务输出,一方面实现农村土地的规模经营;另一方面增加社员的额外收入。本文在对吉林省梨树县新农邦合作社进行深入个案分析后发现,土地流转合作社发展普遍存在的困难与挑战,即土地流转短期行为严重,土地流转合作社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合作社股权集中度过高,土地流转合作社治理结构有待调整;"内部人控制"问题突出,土地流转合作社的监管机制有待优化;合作社社员缺乏认同感,土地流转合作社组织认同有待提高;土地流转合作社未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培训制度,现代职业农民的职业培训体系有待建立等,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新农邦合作社 个案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