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省人口承载力的地区分布与地理背景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晓鹏 张志良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3-27,共5页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深居我国西北内陆,地势高峻,气候寒冷、干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其人口承载力的大小及分布深受其自然条件的影响,全省面积72.12平方公里,居全国第4位,人口仅434万人,居全国第29位,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人,...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深居我国西北内陆,地势高峻,气候寒冷、干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其人口承载力的大小及分布深受其自然条件的影响,全省面积72.12平方公里,居全国第4位,人口仅434万人,居全国第29位,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人,是我国一个较为典型的人口稀疏省份。通过对青海省人口承载力及其地区分布的定量系统研究,可使我们从青海省人口承载各潜力区承载力的大小及分布与其自然地理背景之间的密切关系,认识到任何地区的人口承载力都有其独特存在的客观基础,这项研究的成果对中国东部向西部移民的可行性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承载力 青海 自然地理背景 地区分布 潜力区 移民 人口承载潜力 东部农业区 柴达木盆地 平方
下载PDF
关于树立大人口观的刍议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长新 张志崇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5,共5页
一、对我国来说.人口问题已远远超越人口本身范围,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头等大事。可以断言,不考虑解放人口问题,就不可能正确处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每一个重大问题,也必将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目标... 一、对我国来说.人口问题已远远超越人口本身范围,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头等大事。可以断言,不考虑解放人口问题,就不可能正确处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每一个重大问题,也必将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目标的实现。我国建国后历史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人口观 人口问题 人口再生产 人口素质 人口数量 再生产过程 人口发展战略 环境再生产 人口规律 物质资料再生产
下载PDF
大连市人口变动特点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秋成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2-56,共5页
大连市人口变动特点分析赵秋成大连是我国沿海最早对外开放,也是我国北方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就其自身的地位而言,大连市在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中的作用都十分重大。随着该市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改革开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一方面... 大连市人口变动特点分析赵秋成大连是我国沿海最早对外开放,也是我国北方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就其自身的地位而言,大连市在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中的作用都十分重大。随着该市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改革开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一方面大连市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发生了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市 人口变动 特点分析 人口自然增长率 计划生育工作者 社会经济 增长时期 单峰型 生育高峰 劳动力人口
下载PDF
甘肃省人口文化素质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赵伟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52-55,共4页
人口文化素质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质量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该国家或地区科技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甘肃地处我国西北部,远离海岸,多山多高原,交通不便,是我们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人口文化素质较低的省份之一.较差的自... 人口文化素质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质量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该国家或地区科技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甘肃地处我国西北部,远离海岸,多山多高原,交通不便,是我们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人口文化素质较低的省份之一.较差的自然条件、较低的文化素质、较封闭的生活环境,共同形成了该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影响着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文化素质 甘肃省 文化程度 文盲半文盲 人口普查资料 社会经济发展 素质状况 自然条件 甘肃经济 农村
下载PDF
人口再生产社会自我调控论浅议
5
作者 刘长新 《人口研究》 1988年第2期8-12,共5页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向人口理论工作者提出了如下问题:怎样才能讲清楚实行计划生育的理论依据?如果只限于一般性宣传号召和简单对比,那么,在深入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就不能以理论为依据,科学地、实事求是...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向人口理论工作者提出了如下问题:怎样才能讲清楚实行计划生育的理论依据?如果只限于一般性宣传号召和简单对比,那么,在深入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就不能以理论为依据,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宣传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笔者现就这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再生产 自我调控 实行计划生育 理论依据 必要性 理论工作者 重要性 社会主义 形势 深入改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