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麻纤维化学脱胶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维明 蔡再生 《印染助剂》 CAS 2008年第9期21-23,共3页
研究了助剂类型、助剂质量浓度、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脱胶精干麻性能的影响.获得了以氢氧化钠为主要精练剂,硅酸钠、JFC、亚硫酸钠为辅助精练剂的脱胶工艺,并确立了最佳脱胶工艺:氢氧化钠质量浓度为16 g/L,硅酸钠质量浓度为3 g/L,亚硫... 研究了助剂类型、助剂质量浓度、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脱胶精干麻性能的影响.获得了以氢氧化钠为主要精练剂,硅酸钠、JFC、亚硫酸钠为辅助精练剂的脱胶工艺,并确立了最佳脱胶工艺:氢氧化钠质量浓度为16 g/L,硅酸钠质量浓度为3 g/L,亚硫酸钠质量浓度为4 g/L,渗透剂JFC质量浓度为2 g/L,90℃处理120 min,浴比为1∶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麻 脱胶 煮练 改性 预处理 辅助精练剂 主要精练剂
下载PDF
防蚊微胶囊的制备及驱杀蚊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玉娟 葛凤燕 +2 位作者 蔡再生 姜建英 陈炳良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4-27,共4页
以聚氨酯为壁材,防蚊剂HLQZ为芯材,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防蚊微胶囊整理剂.研究了自制乳化剂、芯壁比、反应温度以及催化剂用量对合成防蚊整理剂的影响.优化合成条件为:自制乳化剂用量5.2%,芯壁比为1∶2.8,催化剂二丁基二月桂酸锡0.02 g... 以聚氨酯为壁材,防蚊剂HLQZ为芯材,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防蚊微胶囊整理剂.研究了自制乳化剂、芯壁比、反应温度以及催化剂用量对合成防蚊整理剂的影响.优化合成条件为:自制乳化剂用量5.2%,芯壁比为1∶2.8,催化剂二丁基二月桂酸锡0.02 g.将该防蚊微胶囊整理剂应用到蚊帐上,蚊帐具有明显的驱杀蚊效果,且耐久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防蚊整理 驱蚊 杀蚊
下载PDF
有机硅对棉织物增深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卓 葛凤燕 蔡再生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19,22,共4页
在染色织物表面覆盖一层低折射率树脂,可以在上染率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织物表观色泽深度.影响增深整理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树脂的折射率、膜厚度等.通过对不同结构及不同折射率的硅油进行乳化,探讨了硅油结构和折射率、乳化剂及乳液pH等因素... 在染色织物表面覆盖一层低折射率树脂,可以在上染率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织物表观色泽深度.影响增深整理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树脂的折射率、膜厚度等.通过对不同结构及不同折射率的硅油进行乳化,探讨了硅油结构和折射率、乳化剂及乳液pH等因素对增深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折射率在1.40左右的氨基硅油增深效果较好.乳化剂的选择也十分重要,不合适的乳化剂会大大降低增深效果.整理剂的用量越大,pH对增深效果的影响越明显,pH在6左右增深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深 有机硅 棉织物
下载PDF
微胶囊驱蚊整理剂CW-1的制备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玉娟 葛风燕 +2 位作者 蔡再生 姜建英 陈炳良 《染整技术》 CAS 2009年第1期34-36,共3页
以聚氨酯为壁材,驱蚊灵HLQZ为芯材,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微胶囊缓释驱蚊整理剂CW-1。研究了溶剂种类、乳化剂用量、催化剂用量以及搅拌速度对合成CW-1的影响,得出最佳制备工艺为:HLQZ1.5g,二氯甲烷1.5g,乳化剂7.0g,TDI2.0g,PEG-4004.6g... 以聚氨酯为壁材,驱蚊灵HLQZ为芯材,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微胶囊缓释驱蚊整理剂CW-1。研究了溶剂种类、乳化剂用量、催化剂用量以及搅拌速度对合成CW-1的影响,得出最佳制备工艺为:HLQZ1.5g,二氯甲烷1.5g,乳化剂7.0g,TDI2.0g,PEG-4004.6g,乙二胺0.36g,催化剂二丁基二月桂酸锡0.02g。所得微胶囊平均粒径为1.013μm,乳液均一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驱蚊整理剂 聚氨酯 驱蚊灵HLQZ
下载PDF
纱线冷轧堆染色技术
5
作者 陈玉梅 彭鹤验 +2 位作者 杨立新 杨洋 蔡再生 《染整技术》 CAS 2009年第9期15-17,共3页
主要通过纱线染前处理及要求、纱线成球过程、漂白浸轧冷堆过程、轧冷堆过程、皂洗烘干过程等阐述纱线冷轧堆染色的关键步骤,讨论纱线冷轧堆染色技术。
关键词 纱线 冷轧堆 染色技术 节水 节能
下载PDF
重组角蛋白单体外源表达、纯化及鉴定
6
作者 宋枭枭 周骏驰 +1 位作者 徐盼 曹张军 《工业微生物》 CAS 2020年第3期11-16,共6页
为了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可溶性重组角蛋白单体,构建能够外源表达重组角蛋白的重组菌株BL21(DE3)-pET32a(+)-Keratin。使用最适诱导条件(0.5 mmol/L IPTG,18℃培养15 h)诱导重组角蛋白基因表达,经Ni柱亲和层析法纯化得到蛋白产量约为40 m... 为了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可溶性重组角蛋白单体,构建能够外源表达重组角蛋白的重组菌株BL21(DE3)-pET32a(+)-Keratin。使用最适诱导条件(0.5 mmol/L IPTG,18℃培养15 h)诱导重组角蛋白基因表达,经Ni柱亲和层析法纯化得到蛋白产量约为40 mg/L,浓度约为2 mg/mL,Western Blot证实此蛋白是重组角蛋白。S.maltophilia DHHJ在重组角蛋白M9培养基中能够正常生长且不会产生絮状沉淀,与化学法制备的角蛋白相比,重组角蛋白溶解性更高。这更有利于S.maltophilia DHHJ降解角蛋白分子过程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角蛋白 S.maltophilia DHHJ 角蛋白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