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芙蓉山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1
作者 肖地秀 饶军 +1 位作者 焦庚英 黄志强 《自然保护地》 CSCD 2023年第4期56-67,共12页
【目的】调查掌握江西芙蓉山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本底资源,有利于加强保护区植物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方法】通过样方、样线法系统开展了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分析了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区系多样性和主要特点。【结果】1)保护区野生... 【目的】调查掌握江西芙蓉山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本底资源,有利于加强保护区植物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方法】通过样方、样线法系统开展了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分析了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区系多样性和主要特点。【结果】1)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共有153科538属1073种;其科的优势现象明显,以禾本科(Gramineae)、菊科(Compositae)、蔷薇科(Rosaceae)和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为优势科;属的组成相对分散,寡种属和单种属占总属数的91.45%。2)保护区153科野生种子植物可划分为11个分布区类型,538属可划分为14个分布区类型。【结论】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区系特点:1)种类丰富。野生种子植物种类单位面积密度高于周边地区的井冈山、武夷山、阳际峰、马头山、铜钹山、闽江源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2)区系成分复杂多样。从分布区类型看,在科、属的水平上分别占吴征镒等所划分的15种分布区类型的66.67%和93.33%。3)与世界地区联系广泛。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是武夷山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世界多地区存在交流联系,尤与热带亚洲的渊源较深。4)区系热带性质较为明显。保护区热带科、属与温带科、属数量之比(R/T)分别为1.94和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系分析 野生种子植物 芙蓉山 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黑麂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2
作者 路瑞 胡雪琴 +2 位作者 肖地秀 黄志强 翟健程 《江西科学》 2024年第1期187-193,共7页
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我国特有山地森林物种,近年因生境破碎化、人为活动干扰等因素导致野外种群数量下降。为系统研究黑麂的现状,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WOS和CNKI数据库中1960—2022年有关黑麂的文献,以期为其他生态系统的指示... 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我国特有山地森林物种,近年因生境破碎化、人为活动干扰等因素导致野外种群数量下降。为系统研究黑麂的现状,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WOS和CNKI数据库中1960—2022年有关黑麂的文献,以期为其他生态系统的指示物种和特有物种的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参考。研究发现,有关黑麂的文献数量呈波动增长趋势,主要围绕浙、皖、赣、闽四省,结合内业微观分析、外业宏观调查等技术,形成以种群密度、活动节律、物种进化、遗传多样性、分布状况为主的五大研究领域,以生理现象、麂属种群进化、栖息地及习性调查的多样化研究主题,以国内学者为中心的科研团队及稳固核心作者群,但仍存在主要科研机构间有交流壁垒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麂 CITESPACE 系统文献综述 可视化
下载PDF
江西省赣州市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时空特征及保护空缺 被引量:1
3
作者 周俊鑫 蔡梅芳 +2 位作者 郭福生 黄志强 翟健程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3-420,共8页
[目的]明晰土壤保持、水源涵养时空格局并标识保护空缺区域,为地区发展规划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指导。[方法]以江西省赣州市为研究区,综合RUSLE模型、InVEST模型等生态评价方法和热点分析、叠加分析等分析工具,结合保护空缺理论,分析2000... [目的]明晰土壤保持、水源涵养时空格局并标识保护空缺区域,为地区发展规划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指导。[方法]以江西省赣州市为研究区,综合RUSLE模型、InVEST模型等生态评价方法和热点分析、叠加分析等分析工具,结合保护空缺理论,分析2000—2020年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时空演化特征,对比现有保护区域,标识潜在优先保护区。[结果]①赣州市土壤保持服务空间分布特征总体表现为四周高中心低,极重要区集中分布在四周的罗霄山脉、九连山脉、武夷山脉和庾山山脉,多年平均土壤保持总量为8.46×10^(8) t。②水源涵养功能空间特征也表现为周高中低,极重要区集中分布在梅江流域、平江流域、贝岭水流域、犹江流域和桃江流域的上游及绵江流域和湘水流域东侧的武夷山脉,多年平均水源涵养深度为213.48 mm。③赣州市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功能显著的区域在空间上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对比现有自然保护地后标识保护空缺面积6155.54 hm^(2),保护空缺区有几处较为明显且周边无保护地的集中分布区,分别位于兴国县北部、石城县东北部、瑞金市西北部和东南部、全南县中部、安远县东南部和寻乌县西部。[结论]气候因素、土地利用变化、地形地貌条件是影响赣州市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功能时空分异的重要因素,针对保护空缺区域和功能退化区域,应采取生态保护和修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保持 水源涵养 时空特征 保护空缺 江西省赣州市
下载PDF
典型旅游地生境质量时空演化特征——以婺源县为例
4
作者 蔡梅芳 周俊鑫 +1 位作者 黄志强 翟健程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2-62,共11页
以典型旅游目的地婺源县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地利用、统计年鉴、高德地图等多源数据,综合运用InVEST模型、热点分析、核密度分析方法,定量评估2000—2020年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旅游要素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1)婺源县土地利用类... 以典型旅游目的地婺源县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地利用、统计年鉴、高德地图等多源数据,综合运用InVEST模型、热点分析、核密度分析方法,定量评估2000—2020年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旅游要素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1)婺源县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耕地、草地为主,2000—2020年间旱地、其他林地、中覆盖草地面积减少显著,其它建设用地、城镇用地、水库坑塘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婺源县生境质量总体较好,均值呈微幅下降且加速下降的趋势,后十年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前十年。低值区沿人类活动密集区呈带状或斑块状分布,高值区以北部丘陵、中部平原最为显著,热点分析显示为“北热南冷”,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是婺源县整体低生境质量占比增大,高生境质量呈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3)旅游活动是影响生境质量变化的外在动力,旅游要素核密度高值区与生境质量退化区域空间吻合,核密度值越高区域,低等级生境质量占比越大。高等级旅游资源聚集、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区域生境退化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质量 空间分布 演化特征 旅游城市 婺源县
下载PDF
江西省城市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及障碍因素分析
5
作者 徐进 黄志强 刘成东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336-343,共8页
城市脆弱性研究对实现城市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应用加权求和法对江西省11个地级市2010—2019年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进行了分析,结... 城市脆弱性研究对实现城市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应用加权求和法对江西省11个地级市2010—2019年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江西省城市脆弱性整体上呈明显下降趋势。在时间上,11个地级市脆弱性演化历程可分为3个阶段:2010—2012年为较高脆弱主导阶段,2013—2016年为中度脆弱主导阶段,2017—2019年为较低脆弱主导阶段;在空间上,11个地级市脆弱性总体呈日趋均衡的态势,但又具有显著地区差异性,各个城市应对自然、人为干扰要素的能力不断增强。障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城市脆弱性主要障碍因素分别为空气质量优良率、GDP增长率和人均道路面积。研究结果可为江西省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脆弱性 时空格局演变 障碍因素 江西省
下载PDF
基于可变模糊优选模型的南昌市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徐进 刘成东 黄志强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39-147,共9页
科学评价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对合理利用资源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快速城市化区域典型的南昌市为研究区,选取环境、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应用可变模糊优选模型对2009—201... 科学评价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对合理利用资源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快速城市化区域典型的南昌市为研究区,选取环境、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应用可变模糊优选模型对2009—2018年南昌市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南昌市生态系统健康指数趋向健康方向发展,由2009年的0.255 2上升至2018年的0.801 8;促使考察期内南昌市生态系统健康指数上升的有利因素包括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GDP和人均道路面积等14项指标(VIP值>1);影响南昌市生态系统健康的不利因素有空气质量优良率、单位GDP能耗、人口自然增长率等10个指标。最后,针对南昌市生态系统健康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系统 健康评价 可变模糊优选模型 熵值法 南昌市
下载PDF
县域“三生空间”格局与功能演变特征及可能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西婺源县为例 被引量:43
7
作者 焦庚英 杨效忠 +2 位作者 黄志强 张潇 陆林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52-1267,共16页
基于"三生空间"理论,对婺源县国土空间按功能属性分为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婺源县"三生空间"的分布格局及其演变特征,并采用空间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三生空间"功能转换面积的空间... 基于"三生空间"理论,对婺源县国土空间按功能属性分为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婺源县"三生空间"的分布格局及其演变特征,并采用空间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三生空间"功能转换面积的空间分异特征,以揭示全域旅游发展背景下县域"三生空间"的演变特征;同时采用冗余分析方法(RDA)对可能影响"三生空间"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进行分析,以期解析"三生空间"格局与功能演变的原因。结果显示:2002—2018年婺源县"三生空间"中生产空间与生态空间的平均斑块面积和聚集度逐渐减少,而生活空间的平均斑块和聚集度逐渐增大,说明不断增大的城镇规模和生活空间割裂了生产空间、生态空间的连续性,使生产空间、生态空间更加分散化、破碎化。从转入与转出的角度来看,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是生活空间面积变化的主要来源,生产空间中转为生活空间的占生活空间面积变化的56%,主要以耕地为主;生态空间转为生活空间的面积占生活空间转入面积的44%,且以林地或草地为主。婺源县"三生空间"中生活空间面积呈明显的增加趋势,生态空间面积呈缓慢的增加趋势,生产空间面积则呈显著的下降趋势。这一演变格局与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关系,其中旅游经济发展带来的住宿与餐饮业收入对生态空间格局与功能演变的相关关系最为显著,说明旅游经济在加速婺源县城镇化的同时改善了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空间演变 景观格局指数 核密度估计 RDA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