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容错机制中“善意违法”行为的可容性及其限度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冕 杨登峰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3-81,共9页
容错是新时代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重要举措。“善意违法”是以违法手段实现正当目的的履职行为,实践中主要容“善意违法”之错,但这并不符合制度设计的初衷,因此,只有当行为人受限于客观条件,不能以合法手段实现正当目的时,才有容错的可... 容错是新时代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重要举措。“善意违法”是以违法手段实现正当目的的履职行为,实践中主要容“善意违法”之错,但这并不符合制度设计的初衷,因此,只有当行为人受限于客观条件,不能以合法手段实现正当目的时,才有容错的可能。进一步判断“善意违法”能否容错,不可通过对正当性的揭示来补足行为的合法性评价,可以引入刑法“违法性”与“有责性”分离的二阶层思路,在承认违法的基础上,识别行为人的期待可能性。对不具有期待可能性的“善意违法”行为予以容错,便是责任判断的当然结果。不过,若“善意违法”不具有违法的必要性,或违法手段超出必要限度,或由行为人先前行为引起合法不能的客观冲突,则不能纳入容错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错 “善意违法” 期待可能性 责任阻却 实质法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