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艺术美学的理论构架和研究方法 被引量:8
1
作者 凌继尧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6期42-46,共5页
本文分析、比较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见解,对艺术美学的理论构架和研究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者认为,“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知觉”构成了艺术美学的基本框架,而艺术美学和艺术学的区别,在于它的研究方法具有自觉的美学性质。
关键词 艺术美学 诗歌美学 艺术作品 理论构架 艺术知觉 艺术创作 文艺美学 戏剧美学 艺术社会学 艺术学
下载PDF
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的现实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毛艳明 张之沧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3期82-88,共7页
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是一个十分古老的课题,也是一个持续发生和发展着的课题。从古希腊的实体论与非实体论的分野到中世纪的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从近代英法的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对垒到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自在之物”和“绝对理念”的对... 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是一个十分古老的课题,也是一个持续发生和发展着的课题。从古希腊的实体论与非实体论的分野到中世纪的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从近代英法的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对垒到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自在之物”和“绝对理念”的对立;从新老实证主义的实在概念到人本主义哲学的反实在思潮;从形形色色的实在论、非实在论到内格尔的新自然主义和胡克的自然主义实在论纲要,从W·塞拉斯的科学实在论到普特南的趋同实在论和本格的科学唯物主义;从库恩的范式论到黑崎宏的日常实在论;从理查德·罗蒂的协同性实用主义到大卫·格里芬的后现代化科学观等;无不反映这一课题在哲学论战史上的强劲生命力。因此今天深入探讨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论争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更主要的是表明了这种争论是哲学自身发展的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实在论 反科学实在论 自我意识 认识论 认识主体 实在性 哲学观点 本体论 主观性 实在的世界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的“反哲学”趋向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志刚 张之沧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1期61-67,共7页
鉴于传统哲学的空泛和愈来愈远于现实,从维特根斯坦起,就陆续有人宣布:哲学行将就木:以往的一切哲学都是毫无意义的语言疾病。但是直到本世纪60年代后现代思潮兴起,才在继承维持根斯坦“反哲学”的激进思想基础上,从德里达的解构... 鉴于传统哲学的空泛和愈来愈远于现实,从维特根斯坦起,就陆续有人宣布:哲学行将就木:以往的一切哲学都是毫无意义的语言疾病。但是直到本世纪60年代后现代思潮兴起,才在继承维持根斯坦“反哲学”的激进思想基础上,从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到理查德·罗蒂的“协同性实用论”,从法因的“自然本体论态度”到大卫·格里芬的“后现代科学观”,直至费耶阿本德的相对主义和“与理性告别”,形成一种世界性的“反哲学”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 客观性 合理性 科学 划界 反哲学 非理性
下载PDF
论相反相成的艺术生成系统──艺术辩证法的概念或命名 被引量:3
4
作者 姜耕玉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6期67-72,共6页
艺术辩证法是艺术魅力的生成机制。它切入艺术构成的本质,是关于联系的艺术思维方法,是优化的艺术结构形式,是直觉智慧创造的独立自足的艺术理论体系。艺术创造中每一种“关联”都具备基本辩证要素构成的可能,而任何一对艺术辩证范... 艺术辩证法是艺术魅力的生成机制。它切入艺术构成的本质,是关于联系的艺术思维方法,是优化的艺术结构形式,是直觉智慧创造的独立自足的艺术理论体系。艺术创造中每一种“关联”都具备基本辩证要素构成的可能,而任何一对艺术辩证范畴是在总的艺术“关联”中发生整体效应的。它的艺术生成的实现过程是一种艺术转化机制,即在对“潜能”的开发中引出新的意义空间。辩证艺术的形而上的高级形态,很大程度上是以艺术的非存在为特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反相成 潜能 生成 反馈环路 艺术的非存在
下载PDF
如何看待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5
作者 张之沧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4期89-93,共5页
本文阐述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恩格斯和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之间的异同,以及列宁对恩格斯的自然观的捍卫;指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施密特等对恩格斯的“客观辩证法”的批判及否定是形而上学的,也是失之偏颇的。我们只有从历... 本文阐述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恩格斯和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之间的异同,以及列宁对恩格斯的自然观的捍卫;指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施密特等对恩格斯的“客观辩证法”的批判及否定是形而上学的,也是失之偏颇的。我们只有从历史的和辩证的观点出发,才能正确估价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的历史的和现实的真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客观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马克思的自然概念 唯物主义 自然观 自然界 时间和空间 形而上学 自然科
下载PDF
非理性主义辨析
6
作者 张之沧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5期60-64,共5页
19世纪黑格尔及性哲学之后兴起的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在人本哲学和科学哲学领域都产生广泛、持久的影响。辩证地分析其存在,批判其不足,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发展一种辩证的、互补的关系,是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所在。
关键词 非理性 黑格尔 理性主义者 理性思维 相对主义 费耶阿本德 人的本质 非理性因素 理性和非理性 科学哲学
下载PDF
中国艺术“一”的哲学意味
7
作者 姜耕玉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73-176,共4页
中国古代文论 (文艺评点 )中提及“一”说 ,如“一乃文之真宰”、“用夫不一”、“一画”、“一形”、“一笔画”、“一笔书”、“以少总多”、“万取一收”等 ,这种“一”的创造理论 ,具有深邃的哲学———美学的渊源。西方古希腊哲学... 中国古代文论 (文艺评点 )中提及“一”说 ,如“一乃文之真宰”、“用夫不一”、“一画”、“一形”、“一笔画”、“一笔书”、“以少总多”、“万取一收”等 ,这种“一”的创造理论 ,具有深邃的哲学———美学的渊源。西方古希腊哲学中有“一”说。中国古代儒释道文化、特别是道“一”的美学观点 ,十分丰富深刻 ,对几千年艺术创造构成强大的辐射和渗透。发掘和整合“一”的艺术理论 ,需要在形上的古典哲学智慧的背景和氛围中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生态 中国 艺术 "一" 美术渊源 古典哲学 形布上 艺术创造 艺术形象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哲学
8
作者 张之沧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1995年第2期28-37,15,共11页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哲学张之沧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迄今为止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不仅研究和揭示了自然界的一般规律,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研究和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从而为人类提供了最具普遍性的科学的世界观,而且...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哲学张之沧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迄今为止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不仅研究和揭示了自然界的一般规律,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研究和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从而为人类提供了最具普遍性的科学的世界观,而且研究和揭示了人类怎样才能认识自然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结构主义 科学哲学 科学实在论 方法论 认识论 本体论 西方哲学 法兰克福学派 辩证法
下载PDF
园林中的山与石 被引量:6
9
作者 马怀贵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2期137-139,共3页
石有瘦、透、漏、皱、丑诸貌 ,可以表达人格意义上的阳刚之气和阴柔之韵。正因如此 ,奇山怪石成为中国园林中特有的艺术符号 ,造园者善于运用这些符号来创造优美的景致 ,形成深远的意境。
关键词 园林 叠山
下载PDF
论哈贝马斯目的合理行为和社会相互关系
10
作者 张继武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5期68-73,共6页
关键词 哈贝马斯 合理行为 马克思 马尔库塞 合理化 工具行为 意识形态 行为类型 技术理性 策略行为
下载PDF
论费耶阿本德的多元方法论思想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之沧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7-55,共9页
本文论述了费耶阿本德的多元方法论提出的宗旨,概述了他的几种具体的认知方法,比如“多元比较选择法”、“特设性假说法”、“历史回真法”以及他所突出强调的非理性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他旨在修改和扩大原有的狭隘的理性概念的... 本文论述了费耶阿本德的多元方法论提出的宗旨,概述了他的几种具体的认知方法,比如“多元比较选择法”、“特设性假说法”、“历史回真法”以及他所突出强调的非理性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他旨在修改和扩大原有的狭隘的理性概念的广义的理性原则,指出费耶阿本德的多元方法论虽然没有达到自觉的辩证法的高度,但是对于打破以往的科学哲学中的形而上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却是有着极为重要的积极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耶阿本德 多元方法论 非理性 方法论规则 特设性 亚里士多德 传统方法论 认识论 辩证法 经验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