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2)P粒子植入对正常肝组织损伤及体内代谢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谭中宝 刘璐 +5 位作者 郭金和 朱光宇 王福安 聂琦 高海林 滕皋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9-314,共6页
目的观察32P-磷酸铬-聚L-乳酸(32P-CP-PLLA)粒子对正常犬肝组织损伤效应,及其体内代谢和缓释效应。方法Beagle犬12只,随机分为4个剂量组,A组185 MBq、B组370 MBq、C组740MBq,D组为空白对照假手术组。采用开腹将32P-CP-PLLA粒子植入犬肝... 目的观察32P-磷酸铬-聚L-乳酸(32P-CP-PLLA)粒子对正常犬肝组织损伤效应,及其体内代谢和缓释效应。方法Beagle犬12只,随机分为4个剂量组,A组185 MBq、B组370 MBq、C组740MBq,D组为空白对照假手术组。采用开腹将32P-CP-PLLA粒子植入犬肝脏内,3个月后处死。术前及处死前均行CT扫描,术前及术后1、2、4、8、12周进行血象及血清生化检查,B、C两组各选1只于代谢笼内饲养,术后1个月内每24 h测量粪便及尿液放射性计数率值(cpm),术后1、2、4、8、12周每组选1只犬行肝穿刺及SPECT韧致辐射显像,处死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所有实验犬血象及血生化各项指标未见明显异常;术后30 d的排泄物放射性检查表明粒子在体内缓慢释放;尿、粪排出的放射性计数累积百分率分别为6.34%和11.64%;SPECT显像示无粒子移位现象;3个月后解剖发现粒子体积变小、质地松脆,CT、大体标本和病理学检查结果均发现随着剂量增大,肝脏内粒子植入部位毁损灶增大。32P-CP-PLLA粒子造成的局部肝损伤呈一球形灶:纤维化组织包绕坏死灶,外周可见一圈水肿带。结论32P-CP-PLLA粒子植入犬肝脏后对肝组织内的损伤是局限的,不会造成全身的不良反应,在体内无脏器迁移,并呈现缓慢释放,显示出良好体内稳定性、靶向定位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P-CP-PLLA粒子 内放射治疗 间质 靶向定位 安全性
下载PDF
不同角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清华 刘璐 黄鹰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角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在肝癌经动脉介入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C型臂X线机系统,对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在介入栓塞治疗前后分别行肝固有动脉常规DSA及不同角度DSA,比较两种方法显示肝内肿瘤供血动脉和小病灶... 目的:探讨不同角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在肝癌经动脉介入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C型臂X线机系统,对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在介入栓塞治疗前后分别行肝固有动脉常规DSA及不同角度DSA,比较两种方法显示肝内肿瘤供血动脉和小病灶个数的差异,并分析小肝癌与非肿瘤性肝动脉门静脉分流在不同角度DSA中的鉴别诊断征象。结果:常规DSA显示病灶62个,有21例患者肝亚段动脉因相互重叠而不能被独立分辨,18例因多支动脉分支与肿瘤位置重叠而不能确认肿瘤供血来源。不同角度DSA显示病灶66个,发现4个常规DSA漏诊的小病灶,在50例中清晰显示了肝亚段动脉的结构和复杂的肿瘤供血动脉及其走行。两种方法显示肝内肿瘤供血动脉比较,χ2=12.64,P<0.05。结论:不同角度DSA能够多方位清晰显示迂曲走行的动脉和重叠隐匿的较小的肿瘤病灶,提高小病灶检出率,对小肝癌与非肿瘤性肝动脉门静脉分流鉴别诊断很有帮助,与常规DSA结合使用有助于提高肝癌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介入治疗 肝肿瘤
下载PDF
^(131)Ⅰ-17-丙烯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对人乳腺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道桢 刘璐 +5 位作者 杨敏 俞惠新 姜新宇 罗世能 黄鹰 林秀峰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60-264,共5页
目的探讨^(131)I-17-丙烯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7-AAG)对人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过氧化氢标记法制备^(131)I-17-AAG。细胞杀伤实验分为5组: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A)组,Na^(131)I 370 kBq(B)组,17-AAG 2.5 ... 目的探讨^(131)I-17-丙烯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7-AAG)对人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过氧化氢标记法制备^(131)I-17-AAG。细胞杀伤实验分为5组: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A)组,Na^(131)I 370 kBq(B)组,17-AAG 2.5 mg/L(C)组,^(131)I-17-AAG 370 kBq(D)组,^(131)I-17-AAG 370 kBq+17-AAG 2.5 mg/L(E)组。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各种药物对人乳腺癌细胞 MCF-7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变化,RT-PCR 检测药物处理前后 MCF-7细胞中 Akt2基因的 mRNA 表达情况。结果 ^(131)I-17-AAG 的标记率为83%,放化纯为96.6%,比活度为1.48×10~5MBq/μmol。各组药物对细胞的杀伤呈时间效应,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的抑制率都呈明显上升趋势,尤以 E 组趋势明显。A~E组药物作用48 h 后,通过亚 G1峰检测 MCF-7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54±0.13)%,(5.72±1.05)%,(12.97±1.44)%,(20.65±1.36)%,(35.39±4.15)%,各组细胞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C 组,D 组及 E 组Akt2基因的 mRNA 表达均比 A 组降低,其中 E 组降低尤为明显。结论 ^(131)I-17AAG 能够抑制 MCF-7细胞的生长并促进其凋亡,且能有效抑制 Akt2基因的 mRNA 表达,和17-AAG 联合应用能够增强肿瘤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细胞 培养的 碘放射性同位素 细胞凋亡 17-丙烯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
下载PDF
17-丙烯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4
作者 陈道桢 刘璐 +2 位作者 姜新宇 孙晋 黄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12期1059-1062,I0017,共5页
目的:对一种热休克蛋白90抑制剂即17-丙烯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7-AAG)对人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相关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MTT法检测药物对人乳腺癌细胞SKB r3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变化;免疫组... 目的:对一种热休克蛋白90抑制剂即17-丙烯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7-AAG)对人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相关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MTT法检测药物对人乳腺癌细胞SKB r3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药物处理前后SKB r3细胞中HER2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17-AAG对人乳腺癌细胞株SKB r3生长有抑制作用,随着用药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其IC50浓度为3.09μg/m l。SKB r3细胞经17-AAG处理48 h后,流式细胞仪分析可见在0、0.625、1.250、2.500、5.000和10.000μg/m l浓度下,SKB r3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1.03±0.08)%、(3.68±0.67)%、(7.06±1.12)%、(11.23±1.36)%、(20.32±1.98)%和(31.65±2.96)%;G0/Gl期细胞分别为58.61%、54.34%、49.55%、43.73%、35.52%和27.46%;S期细胞分别为:29.57%、25.21%、19.65%、22.98%、19.71%和15.46%;G2/M期细胞分别为11.82%、20.45%、30.18%、33.29%、44.77%和57.08%;同时17-AAG处理后的SKB r3细胞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明显减少。结论:17-AAG能够抑制人乳腺癌细胞SKB r3的生长并促进其凋亡,提示17-AAG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抗肿瘤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丙烯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 人乳腺癌细胞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胶体^32P-磷酸铬间质给药对犬累积损伤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聂琦 刘璐 +6 位作者 刘志勇 黄培林 兰兴昊 高海林 吴清华 孙晋 黄鹰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4,共6页
目的探讨胶体^32P-磷酸铬(^32P-CP)在正常Beagle犬的肝叶或臀大肌行间质注射的安全性。方法10只Beagle犬,随机分成间质给药不同剂量(185和370MBq)、不同部位(臀大肌和肝脏)及冷胶体对照5组(n=2)。术后不同时间点称量体重,行... 目的探讨胶体^32P-磷酸铬(^32P-CP)在正常Beagle犬的肝叶或臀大肌行间质注射的安全性。方法10只Beagle犬,随机分成间质给药不同剂量(185和370MBq)、不同部位(臀大肌和肝脏)及冷胶体对照5组(n=2)。术后不同时间点称量体重,行血液生化学检查,ECT轫致辐射显像,组织形态学动态观察及连续测量体表、血液、尿液和粪便放射性计数率值。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i±s)表示,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给药后ECT示肝脏组全肝显影,放射性分布呈团块状不均匀,肌肉组局部放射性持续浓聚,肝脏未见显影。术后第4组犬体重进行性减少,45d时较术前减少2.7kg,余组体重增值均数依序为3.0、1.6、0.8和3.1kg。第4组血小板、红细胞术后有明显减少。分别于给药后23和45d死亡,死亡前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均有急剧升高;其余组间血液和血生化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体表分区测定以注射部位放射性计数率值为最高,其次为膀胱、脾。肝脏组血液峰时为5min,峰值分别为0.5×10^7/min和1.0×10^7/min;肌肉组持续在3×10^5/min左右。组织学表现肌肉组和肝脏185MBq组4周内有充血水肿改变,8周后组织结构恢复正常;肝脏370MBq组4周内部分肝细胞坏死,6周时见大量肝细胞气球样变,充血水肿明显,肝小叶结构不清。尿液、粪便中放射性计数率肌肉组峰时均数分别为13和12d,峰值为(42.0±3.3)×10。/min和(29.6±4.5)×10。/min;肝脏组峰时为5和9d,峰值为(49.0±10.2)×10^4/min和(28.5±7.1)×10^4/min。至30d肌肉组从尿液和粪便中累积排泄率为36.58%和10.62%,肝脏组为23.48%和8.76%。吸收剂量肝脏组肝脏为(30.6±2.3)、(55.6±4.4)Gy;肌肉组肌肉注射部位为(53.4±3.1)、(98.1±3.3)Gy,肝脏为(2.3±1.3)、(6.5±1.2)Gy。结论Beagle犬肝脏间质注射794.39MBq/m^2,肝脏吸收剂量为56Gy时有较强肝毒性及全身毒副作用,是其致死剂量。肌肉给药463.98~772.93MBq/m^2是安全剂量范围。^32P—CP间质给药是适用于治疗凡穿刺所能到达的乏血供及中等血供实体瘤的安全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32P-磷酸铬 间质 动物 安全性
原文传递
^32P-磷酸铬-聚L乳酸粒子组织间植入对犬长期毒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聂琦 刘璐 +5 位作者 黄培林 谭中宝 吴清华 高海林 杨泽萱 黄鹰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9-386,共8页
目的 探讨32P-磷酸铬-聚L乳酸粒子(32P-CP-PLLA)间质植入比格犬的安全性和毒性.方法 30只比格犬,随机分成不同药物(32P-CP-PLLA和胶体32P-CP)、剂量(185、370和740 MBq)和部位(肝脏和臀大肌)10组(n=3).术后定期称体重,检测实... 目的 探讨32P-磷酸铬-聚L乳酸粒子(32P-CP-PLLA)间质植入比格犬的安全性和毒性.方法 30只比格犬,随机分成不同药物(32P-CP-PLLA和胶体32P-CP)、剂量(185、370和740 MBq)和部位(肝脏和臀大肌)10组(n=3).术后定期称体重,检测实验室指标,测量血液、排泄物放射性计数率值,动态γ显像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γ显像示胶体肝脏组全肝显影,放射性不均匀分布,余组局部放射性持续浓聚,肝脏未见显影.肝内注射胶体32P-CP 471.67 MBq/m2,全肝吸收剂量为31 Gy,无肝功能损伤;注射794.28 MBq/m2,全肝吸收剂量为56 Gy,有较强的肝毒性及全身毒副作用.肝内植入1588.89 MBq/m2的32P-CP-PLLA粒子,植入区肝组织的吸收剂量为89.83~178.68 Gy,未见肝功能受损.肝脏胶体370 MBq组分别于23、29和45 d死亡肝纤维化5项全程均值明显高于其他各组.有效半减期:32P-CP-PLLA平均为11.78 d;32P-CP肝脏组为6.82 d,肌肉组为8.73 d.组织学表现:肝脏胶体370 MBq组4周内见肝细胞中、重度肝细胞损伤,4~6周出现肝细胞坏死及增生;其余各组4周内见轻~中度肝细胞水肿,8周后未见异常.肌肉给药各组主要表现为横纹肌细胞一过性水肿变性.血液中放射性计数率值粒子组随时间呈现锯齿状缓慢递减,胶体组呈指数下降.结论 32P-CP-PLLA粒子具有在植入部位不迁移,可体内降解,无明显毒副作用等优良特性,适治于不同血供的实体肿瘤.比格犬肝脏能接受32P-CP致死剂量2倍活度的放射性粒子的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P-磷酸铬-聚L乳酸粒子 间质 动物 安全性
原文传递
极低频磁场联合X线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作用的机制研究
7
作者 涂文勇 刘璐 +2 位作者 陈志强 赵红 文剑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研究极低频磁场联合X线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的作用机制。方法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经0、2、4、6、8、10GyX线照射后,用极低频磁场处理(100Hz、0.7mT、30min、3d)后,利用扫描电镜作形态观察,流式细胞仪、基因芯片研究细胞... 目的研究极低频磁场联合X线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的作用机制。方法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经0、2、4、6、8、10GyX线照射后,用极低频磁场处理(100Hz、0.7mT、30min、3d)后,利用扫描电镜作形态观察,流式细胞仪、基因芯片研究细胞凋亡机制。结果扫描电镜形态显示,极低频磁场联合X线组肝癌细胞株BEL-7402发生凋亡改变。流式细胞仪观察结果显示,当X线剂量是2、4、6、8、10Gy,极低频磁场联合X线凋亡率为10.0%、14.5%、4.3%、5.1%、7.1%,X线组凋亡率是0.1%、8.10%、0.1%、0.4%、2.2%(P〈0.05)。基因芯片结果显示,极低频磁场联合X线组共有1465条出现上调,1108条出现下调。其中比值≥2倍的基因共有336条,上调262条,下调74条。与凋亡相关基因共110条,上调基因71条,下调基因39条。涉及CDC25、CHK1、ATM、D38、PTEN、p53、G./S、Fas、G2/M、CellCycle、Apoptosis、Caspase基因通路中的基因。极低频磁场加X线组差异表达结果中有13条同时出现在极低频磁场组。42条同时出现在X线组。结论极低频磁场与X线通过不同的基因通路影响细胞凋亡。极低频磁场与X线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凋亡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频磁场 肝癌细胞株BEL-7402 凋亡 基因芯片
原文传递
^32P-磷酸铬-聚L乳酸粒子植入肝癌H22移植瘤模型治疗淋巴道转移的潜能 被引量:2
8
作者 高海林 刘璐 +3 位作者 黄培林 吴清华 杨泽萱 聂琦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57-1259,F0003,共4页
目的 观察^32P-磷酸铬-聚L乳酸(^32P-CP-PILA)粒子瘤体植入后对KM小鼠肝癌H22淋巴转移模型区域淋巴结(LN)治疗的潜能.方法 KM小鼠55只,建立右爪垫移植瘤淋巴道转移模型,随机分11组(n=5).移植瘤体分别植入^32P-CP-PLLA粒子或注射胶... 目的 观察^32P-磷酸铬-聚L乳酸(^32P-CP-PILA)粒子瘤体植入后对KM小鼠肝癌H22淋巴转移模型区域淋巴结(LN)治疗的潜能.方法 KM小鼠55只,建立右爪垫移植瘤淋巴道转移模型,随机分11组(n=5).移植瘤体分别植入^32P-CP-PLLA粒子或注射胶体^32P-磷酸铬(^32P-CP),剂量依序为18.5、37.0、74.0 MBq;另剂量为37 MBq/只,植瘤后于3、7、10、13 d不同时间植入^32P-CP-PLLA 粒子.给药后动态γ显像,14 d处死,解剖KM小鼠,剥离引流区右腘窝淋巴结(PLA)和腹股沟淋巴结(ILN),电子天平称取质量,对瘤体和LN进行光镜、电镜检测,观察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结果 γ显像证实移植瘤体^32P-CP-PLLA粒子组较胶体^32P-CP组局限浓聚且持久,放射性粒子无移位或脱落.区域LN聚集的放射性随给药剂量增加而增大,质量则反之;同剂量LN活度胶体组明显高于粒子组.同等剂量下,PLN的质量胶体组与粒子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N的质量胶体组小于粒子组(P<0.05).不同时间植入粒子,各组PLN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268,P<0.01).结论 ^32P-CP-PLLA粒子植入瘤内靶向定位性好,在治疗移植瘤的同时对淋巴道转移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P-磷酸铬-聚L乳酸粒子 肝细胞 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131I-17-丙烯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对荷MCF-7乳腺癌模型的抑瘤作用
9
作者 刘璐 陈道桢 +5 位作者 吴清华 孙晋 姜新宇 高海林 杨泽萱 黄鹰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10-1312,共3页
目的观察^131I-17-丙烯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7-AAG)对MCF-7乳腺癌荷瘤裸鼠模型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过氧化氢标记法制备^131I-17-AAG;将30只荷瘤裸鼠随机分成3组:^131I-17-AAG治疗组,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和单... 目的观察^131I-17-丙烯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7-AAG)对MCF-7乳腺癌荷瘤裸鼠模型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过氧化氢标记法制备^131I-17-AAG;将30只荷瘤裸鼠随机分成3组:^131I-17-AAG治疗组,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和单纯Na^131I治疗组。尾静脉注射相应试剂后,观察28d,比较肿瘤的体积,计算抑瘤率;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Akt2蛋白表达情况;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变化;TUNEL法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结果给药28d,肿瘤体积依序分别为(63.75±8.62)、(96.79±14.75)、(83.12±10.89)mm^3;^131I-17-AAG组与DMSO对照组和^131I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13,20.58,P〈0.01);DMSO对照组和^131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43,P〉0.05);^131I-17-AAG治疗组Akt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131I-17-AAG能有效抑制裸鼠MCF-7乳腺癌的生长,对治疗人MCF-7乳腺癌有较好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AKT2 脱噬作用 17-丙烯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
原文传递
^(153)Sm-聚氨基葡糖的标记及其在小鼠体内的分布
10
作者 周云 刘璐 +2 位作者 高文 孙晋 黄鹰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584-1586,共3页
目的建立^(153)Sm 标记聚氨基葡糖的方法,观察其通过尾静脉及肝间质内注射给药后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为进一步用于肿瘤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将^(153)Sm_2O_3与盐酸在适当的条件下制备成^(153)SmCl_3,然后与聚氨基葡糖螯合生成^(153)Sm-C... 目的建立^(153)Sm 标记聚氨基葡糖的方法,观察其通过尾静脉及肝间质内注射给药后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为进一步用于肿瘤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将^(153)Sm_2O_3与盐酸在适当的条件下制备成^(153)SmCl_3,然后与聚氨基葡糖螯合生成^(153)Sm-CHICO(^(153)Sm-聚氨基葡糖复合物)。昆明种小鼠90只随机分为3组。1、2组小鼠分别经肝间质注射等活度的^(153)Sm-CHICO 和^(153)SmCl_3,3组小鼠经尾静脉注射^(153)Sm-CHICO,剂量为6.1 MBq/0.05 ml,分别于给药后0.5、1、2、6、24及48 h 各组处死5只,取血及主要脏器测定放射性计数率值,计算每克组织的百分注射剂量率(%ID/g),每组各时间点取1只小鼠行 SPECT 显像。结果^(153)Sm-CHICO 的标记率为(95.6±2.7)%,48 h 放化纯为(89.6±1.9)%。1组小鼠肝间质注射^(153)Sm-CHICO 放射性核素主要浓聚于穿刺点,仅有少量分布于注射点外肝脏、肾脏、脾脏、骨等组织器官。1组小鼠肝间质注射点区(直径5 mm)在48 h 百分注射剂量率均值为27.16%ID/g,为2组注射点的139倍,为3组肝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值的131倍。2组和3组小鼠血2 h 的放射性活度为1组130倍以上,且血中放射性计数在较短时间内快速下降。结论^(153)Sm-CHICO 标记方法简单、可行,具有较高的标记率及较好的稳定性。肝间质注射的^(153)Sm-CHICO 较长时间滞留在注射部位局部较小范围,在注射点以外组织和器官分布较少,血液清除快,^(153)Sm-CHICO 可能成为肿瘤核素内照射治疗的一种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钐153 放射治疗 生物学 分布
原文传递
荷非小细胞肺癌裸鼠体内^(131)I-17-AAG的分布及其抗癌潜力
11
作者 孙晋 刘璐 +4 位作者 吴清华 聂琦 高海林 杨泽萱 黄鹰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77-181,共5页
目的:探讨131I-17-丙基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31I-17-AAG)在荷瘤裸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及其抗癌机制。方法:通过不同给药方式(131I-17-AAG间质给药或静脉给药、Na131I间质给药对照及竞争性显像),显像比较12只模型鼠体内分布情况,... 目的:探讨131I-17-丙基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31I-17-AAG)在荷瘤裸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及其抗癌机制。方法:通过不同给药方式(131I-17-AAG间质给药或静脉给药、Na131I间质给药对照及竞争性显像),显像比较12只模型鼠体内分布情况,每只5.55MBq0.1mL。1周后处死取瘤,电镜和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凋亡和Ki-67、Bcl-2蛋白表达情况,设空白对照组(n=3)。另取24只,分别通过间质或尾静脉注射131I-17-AAG(每只1.85MBq0.1mL),不同时间处死,取血并测主要组织脏器的放射性计数率值。结果:显像提示,间质注射131I-17-AAG瘤体内放射性浓聚并长时间滞留,体内分布实验进一步证实;尾静脉给药瘤体内存在一定放射性摄取,药物体内清除较快;Na131I注射后迅速排出体外,无瘤内滞留;竞争性显像示瘤内摄取降低。电镜观测给药组较对照组肿瘤增长抑制显著。Bcl-2和Ki-67阳性表达率131I-17-AAG给药组要低于对照组。不同给药组组间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max=0.004。结论:131I-17-AAG间质给药在瘤组织内有明确药代学分布和药效学作用,可行进一步肿瘤治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同位素标记 小鼠
原文传递
32^P-玻璃微球间质给药体内生物学分布与代谢 被引量:2
12
作者 江波 刘璐 +3 位作者 孙晋 高海林 兰兴昊 黄鹰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30-1431,共2页
目的观察32^P-玻璃微球(32^P-GMS)间质给药后体内生物学分布与代谢。方法120只小鼠分别经肝脏或肌肉注射32^P-GMS,每只(1.80±0.05)MBq/50μl,不同时间点处死取血及脏器计算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12只大鼠肝... 目的观察32^P-玻璃微球(32^P-GMS)间质给药后体内生物学分布与代谢。方法120只小鼠分别经肝脏或肌肉注射32^P-GMS,每只(1.80±0.05)MBq/50μl,不同时间点处死取血及脏器计算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12只大鼠肝脏、肌肉每只注射(18.0±0.5)MBq/0.5m1,收集排泄物测累积排泄率。结果小鼠肝脏组给药肝叶%ID/g0时最高为1.38,15min降至0.71,非给药肝叶峰值15min为0.52,4h之后左右肝叶无区别;肺组织计数率值1h内上升,肝肺累积分流率为37.9%。肌肉组注射点%ID/g0时为31.47,15min~8h为25.06—11.92(中值20.97),12h为8.70,24h~14d为3.54—2.02(中值2.51),其他主要脏器放射性接近本底水平。大鼠肝脏组粪便和尿液14d累积排泄率分别为0.0751%和0.0586%;肌肉组分别为0.0401%和0.0385%。结论32^P—GMS间质注射适用于除肝脏以外的体内组织脏器恶性实体瘤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P 间质注射 生物学 代谢
原文传递
极低频磁场对肝癌细胞株BEL-7402的作用初步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涂文勇 刘璐 +3 位作者 殷伟东 陈志强 薛蓉 文剑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82-184,共3页
目的:观察极低频磁场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的作用,探讨其抑制细胞生长的机制。方法:建立极低频磁场生物模型。极低频磁场处理(100Hz,0.7mT,30min)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后,给予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2、4、6、8和10Gy)。作细胞集落形成试... 目的:观察极低频磁场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的作用,探讨其抑制细胞生长的机制。方法:建立极低频磁场生物模型。极低频磁场处理(100Hz,0.7mT,30min)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后,给予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2、4、6、8和10Gy)。作细胞集落形成试验;流式细胞仪研究极低频磁场作用下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细胞周期及相关蛋白的改变;RT-PCR检测p53水平。结果:细胞集落形成试验结果显示,极低频磁场加X射线组抑制率为73.00%、78.00%、58.00%、55.00%和67.00%,单纯X射线组抑制率为38.00%、41.00%、20.00%、24.00%和30.00%,F=5.89,P=0.03。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5种不同放射强度下,极低频磁场加放射组凋亡率为10.00%、14.50%、4.30%、5.10%和7.10%,单纯放射组凋亡率为0.10%、8.10%、0.10%、0.41%和2.20%,极低频磁场加X射线对肝癌细胞株BEL-7402的凋亡率均高于单纯放射,2和4Gy照射时最为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P=0.03。极低频磁场组细胞生长停滞于G2/M期,细胞周期停滞相关的p53蛋白水平均显著增高。结论:100Hz,0.7mT极低频磁场能诱导人肝癌细胞BEL-7402产生凋亡。极低频磁场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的机制与G2/M期停滞有关。其中p53激活是引起细胞周期停滞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频磁场 人肝细胞BEL-7402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