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直性脊柱炎假关节的形成机制、影像学表现及治疗策略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乔木 吴小涛 +1 位作者 钱邦平 邱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5-278,共4页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主要累及脊柱、骶髂关节等中轴骨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疾病进展期主要表现为疼痛、晨僵以及进行性发展的胸腰椎后凸畸形,晚期出现严重的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脊柱假关节作为强...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主要累及脊柱、骶髂关节等中轴骨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疾病进展期主要表现为疼痛、晨僵以及进行性发展的胸腰椎后凸畸形,晚期出现严重的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脊柱假关节作为强直性脊柱炎中晚期常见的并发症,最早由Andersson提出(即“Andersson损害”)。由于缺乏明确的诊断标准,其准确的发生率还未知,文献报道在1.5%~28%。假关节的形成会破坏脊柱的稳定性,进一步导致矢状面的失平衡,更为严重者会伴发神经损害,影响患者的活动功能,需手术干预,但对于AS伴发假关节的术式选择仍有争议。笔者就AS假关节的病理形成机制、影像学特征表现及相应的治疗策略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脊柱假关节 影像学表现 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 治疗 胸腰椎后凸畸形 神经损害 影像学特征
下载PDF
椎间盘髓核细胞表型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蔡峰 吴小涛 王锋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3-447,共5页
髓核细胞特异性表型是识别髓核细胞和研究其生物学行为的基础,同时也是基因干预、细胞移植等生物学修复椎间盘退变的前提。髓核细胞兼有软骨细胞和脊索细胞的表型特点,而特定基因的转录和表达调控又广泛受到椎间盘局部微环境以及椎间盘... 髓核细胞特异性表型是识别髓核细胞和研究其生物学行为的基础,同时也是基因干预、细胞移植等生物学修复椎间盘退变的前提。髓核细胞兼有软骨细胞和脊索细胞的表型特点,而特定基因的转录和表达调控又广泛受到椎间盘局部微环境以及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影响。部分髓核细胞亚群还具有祖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并表达特定的表型。对髓核细胞表型的研究有助于推动椎间盘退变生物学治疗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髓核细胞表型 软骨细胞 脊索细胞 髓核祖细胞 文献综述
下载PDF
微创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固定与开放双侧减压固定治疗单间隙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3
作者 汪翔 卜星平 吴小涛 《临床外科杂志》 2018年第12期951-954,共4页
目的比较微创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固定与开放性双侧减压固定治疗单间隙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单间隙腰椎管狭窄病人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3例,分别采用微创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固定与开放性双侧减压固定治疗,... 目的比较微创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固定与开放性双侧减压固定治疗单间隙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单间隙腰椎管狭窄病人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3例,分别采用微创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固定与开放性双侧减压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手术效果。手术前后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表(ODI)评定病人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改善情况,随访1年,测定术后不同时期病人椎间隙高度指数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切口长度分别为(1. 90±0. 34) cm和(12. 81±2. 41) cm,术中出血量分别为(98. 25±16. 74) ml和(180. 45±20. 26) 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 72±0. 36)天、(6. 32±1. 07)天和(2. 81±0. 52)天、(8. 90±0. 96)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 33%和9. 30%,手术疗效分别为90. 70%和86. 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术后1天、术后3个月VA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1天评分分别为(3. 04±1. 26)分和(3. 91±1. 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6个月、12个月ODI评分分别为(13. 51±2. 26)分和(10. 79±3. 52)分,对照组分别为(14. 11±3. 23)分和(10. 94±2. 47)分,与术前[观察组术前(32. 14±5. 15)分,对照组术前(33. 31±4. 9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椎间隙高度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微创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固定术治疗单间隙腰椎管狭窄症疗效与开放性双侧减压固定术相当,但创伤小,疼痛轻,同时可缩短病人术后恢复时间,对病人远期脊柱稳定性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单间隙 单侧入路 微创 开放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