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晚期肺癌三线化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慧娟 张全安 +1 位作者 苏沐 江琳琳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12期2380-2381,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三线化疗的方案、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4月在接受三线化疗的42例年龄超过70岁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其中22例采用多西紫杉醇、脂质体紫杉醇... 目的探讨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三线化疗的方案、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4月在接受三线化疗的42例年龄超过70岁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其中22例采用多西紫杉醇、脂质体紫杉醇、培美曲塞单药化疗,另20例采用含铂联合两药,观察两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全组总有效率为16.7%,临床获益率为31%,单药化疗组总有效率为13.6%,临床获益率为22.7%,含铂联合化疗组总有效率为20%,临床获益率为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过程中毒副反应主要为脊髓抑制(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其次为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出现肝、肾功能损伤,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因不良反应而导致的死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晚期NSCLC三线化疗的临床疗效适中,化疗不良反应可耐受,若患者体力评分较好可采用两药联合化疗,使用两药的疗效优于单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不良反应
下载PDF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肝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郑勤 徐瀚峰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76-78,共3页
肝癌的发病机制复杂,细胞信号途径转导对其发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倍受关注的是Wnt/β-catenin转导途径。已经发现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主要通过激活其下游靶基因而导致肝癌的发生与发展。研究Wnt信号通路的调节因子及各... 肝癌的发病机制复杂,细胞信号途径转导对其发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倍受关注的是Wnt/β-catenin转导途径。已经发现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主要通过激活其下游靶基因而导致肝癌的发生与发展。研究Wnt信号通路的调节因子及各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入探讨肝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机制,为寻找新的肝癌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现对肝癌中的Wnt信号异常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WNT信号通路 Β-CATENIN
下载PDF
28例胰腺重复癌的临床特点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慧娟 张全安 +1 位作者 苏沐 江琳琳 《安徽医学》 2014年第8期1127-1128,共2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合并其他器官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发生率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13例胰腺癌患者中28例胰腺重复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中有同时性重复癌11例,以胃癌、胆囊癌、胆管癌、胃... 目的探讨胰腺癌合并其他器官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发生率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13例胰腺癌患者中28例胰腺重复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中有同时性重复癌11例,以胃癌、胆囊癌、胆管癌、胃肠间质瘤等为主。异时性重复癌17例。异时性重复癌1年、2年、3年生存率好于同时性重复癌(P<0.05)。28例胰腺重复癌中共合并其他器官原发癌36个部位,其中胃癌、结直肠癌最多见,分别为19.4%、11.1%。结论临床上应注重胰腺重复癌的可能,胰腺重复癌的预后主要受胰腺原发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重复癌
下载PDF
小剂量长春瑞滨抗血管生成化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万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34-437,共4页
目的:探讨长春瑞滨在体内外的抗血管生成活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人肺腺癌A549细胞为对照,采用MTT法、Transwell小室趋化实验、体外小管形成实验及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观察长春瑞滨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 目的:探讨长春瑞滨在体内外的抗血管生成活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人肺腺癌A549细胞为对照,采用MTT法、Transwell小室趋化实验、体外小管形成实验及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观察长春瑞滨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 cell,HUVEC)细胞增殖、迁移、形成毛细网管样结构的能力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hicken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模型,观察长春瑞滨对体内CAM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结果:小剂量(0.1~1.0 ng/ml)长春瑞滨作用48 h,对HUVEC和A549细胞增殖抑制具有差异细胞毒作用(P=0.000)。0.1~0.8 ng/ml长春瑞滨对HUVEC作用12 h的迁移抑制率在20.56%~57.87%之间,与对照组相比,细胞迁移数明显减少(P<0.05,F=72.979,P=0.000)。0.1~0.8 ng/ml长春瑞滨对HUVEC作用24 h的小管形成抑制率在29.07%~56.83%之间,与对照组相比,小管形成数目明显减少且管腔结构趋于不完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75.794,P=0.000)。0.1~0.8 ng/ml长春瑞滨作用48 h,诱导HUVEC细胞凋亡率在22.30%~37.05%之间,高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15.60%(P<0.05;注:与对照组相比,在0.1、0.4、0.8 ng/ml长春瑞滨组的相应P=0.036、P=0.013、P=0.012)。体内实验显示,0.1~0.8 ng/ml长春瑞滨能够抑制CAM新生血管形成,抑制率在21.05%~42.11%之间,且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强。结论:①小剂量长春瑞滨在体外具有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小管形成及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②小剂量长春瑞滨在体内具有抑制CAM血管形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瑞滨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TRANSWELL 流式细胞术 鸡胚绒毛尿囊膜 抗血管生成
下载PDF
同时性多原发肺癌一例 被引量:3
5
作者 万莉 《新医学》 2015年第1期61-63,共3页
多原发癌不同于单原发癌的复发和转移,两者的治疗和预后截然不同,但在临床实际诊疗中,往往因忽视多原发癌而误诊为单原发癌的转移或复发,最终延误诊治。该文报告了1例79岁老年男性患者,以咳嗽、咳痰起病,CT检查见肺占位伴全身多发转移,... 多原发癌不同于单原发癌的复发和转移,两者的治疗和预后截然不同,但在临床实际诊疗中,往往因忽视多原发癌而误诊为单原发癌的转移或复发,最终延误诊治。该文报告了1例79岁老年男性患者,以咳嗽、咳痰起病,CT检查见肺占位伴全身多发转移,左肺穿刺明确为肺小细胞癌,经治疗部分病灶缩小甚至消失,但6个月后患者右肺一病灶增大,行病理活组织检查确诊为肺鳞癌,予相关治疗有效。该患者半年内先后发生不同部位、2种不同病理类型的肺部恶性肿瘤,符合同时性肺双原发癌诊断标准,同时根据不同类型而给予不同治疗方法并获益。多原发癌理念的提出,提高了疾病诊治有效率,开阔了临床医师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多原发癌
下载PDF
IL-3Rα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6
作者 彭鹏 宋玉华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6期3840-3842,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受体α亚基(IL-3Rα)在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AL患者标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IL-3Rα的表达,分别予以观察IL-3RαmRNA表达与AL和CD34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未检测到IL-3Rα表...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受体α亚基(IL-3Rα)在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AL患者标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IL-3Rα的表达,分别予以观察IL-3RαmRNA表达与AL和CD34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未检测到IL-3Rα表达;AML和B-ALL患者IL-3Rα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T-ALL患者未检测到IL-3Rα的表达,M1~M5各型患者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L和B-ALL患者的IL-3Rα阳性表达与CD34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中IL-3Rα阳性表达的患者CR率低于阴性者,且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骨髓中原始细胞比例有关。结论 IL-3Rα在AML和B-ALL发病中有一定作用,检测IL-3Rα有助于ALL的T和B两型的鉴别。IL-3Rα基因可能是AML、B-ALL的一个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受体α亚单位 急性白血病 基因
下载PDF
原发性胃癌合并肺癌1例
7
作者 万莉 《临床肺科杂志》 2015年第2期385-386,共2页
病例资料 患者,郑××,男,农民,49岁。2013-06-09因"腹痛一天,拟急性阑尾炎"在当地医院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胃占位及胃穿孔,予胃穿孔修补术,并取胃占位组织活检考虑恶性病变,送检南京军区总医院病理科会诊示(h132371)"胃... 病例资料 患者,郑××,男,农民,49岁。2013-06-09因"腹痛一天,拟急性阑尾炎"在当地医院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胃占位及胃穿孔,予胃穿孔修补术,并取胃占位组织活检考虑恶性病变,送检南京军区总医院病理科会诊示(h132371)"胃体部"低分化腺癌,免疫组化标记CKpan+++,EMA++,P63-,CD3-,CD20-,Ki67 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胃癌 合并肺癌 胃穿孔修补术 低分化腺癌 胃体部 急性阑尾炎 多原发癌 组织活检 替加氟 痰脱落细胞
下载PDF
恶性肿瘤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症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万莉 张全安 《江苏医药》 CAS 2015年第21期2592-2593,共2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化疗导致患者粒细胞缺乏的相关因素、发热的发生率、感染的病原菌类型以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收集12例化疗后出现粒细胞缺乏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一经确诊,即行保护性隔离,给...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化疗导致患者粒细胞缺乏的相关因素、发热的发生率、感染的病原菌类型以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收集12例化疗后出现粒细胞缺乏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一经确诊,即行保护性隔离,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150-300μg/d,以及预防性抗感染治疗,有明确病原学依据的根据药敏结果及时调整抗生素。结果恶性肿瘤化疗后出现粒细胞缺乏症者,出现发热症状6例,持续2-8d,发热组和未发热组的最低中性粒细胞数分别为0.02×109/L和0.32×109/L。微生物学证实的感染患者3例,病原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白色念珠菌。12例患者中,2例死亡,10例在1周左右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回升至正常水平。结论恶性肿瘤化疗后可导致粒细胞缺乏和发热,消化道和呼吸道是恶性肿瘤化疗后常见感染部位,G-CSF联合抗炎可有效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粒细胞缺乏症 发热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原文传递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皮微波消融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2
9
作者 陈刚 唐晓军 +2 位作者 李宏波 邱少敏 戴峰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0-713,共4页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及价值。资料与方法 68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联合组37例先行TACE,再行微波消融治疗,对照组31例仅应用TACE治疗,全部病例于治疗前后行超声及动态增...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及价值。资料与方法 68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联合组37例先行TACE,再行微波消融治疗,对照组31例仅应用TACE治疗,全部病例于治疗前后行超声及动态增强CT或超声造影检查,观察患者肿瘤病灶大小变化及血流信号情况,同时检测治疗前后甲胎蛋白水平变化并随访患者生存率。结果联合治疗组部分缓解(PR)10例,稳定(SD)18例,进展(PD)9例,对照组PR 5例,SD 14例,PD 12例;联合治疗组在肿瘤血流信号消失、生存期及甲胎蛋白水平变化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其6个月、12个月、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00%、94.6%、7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3%、74.2%、54.8%;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联合治疗组的生存时间较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中晚期肝癌具有协同作用,疗效明显并可延长患者生存期,是一种有效的微创综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化疗栓塞 微波消融治疗 肝癌
原文传递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肝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任洪军 张全安 赵伟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08年第1期70-72,共3页
肿瘤转移和复发是癌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转移和复发是由于肿瘤新血管形成,提供了氧和其他营养成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过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促进新血管的形成,为肿瘤细胞转移复发提供基础.综述了VEGF及其受体在肝癌新血管和治... 肿瘤转移和复发是癌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转移和复发是由于肿瘤新血管形成,提供了氧和其他营养成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过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促进新血管的形成,为肿瘤细胞转移复发提供基础.综述了VEGF及其受体在肝癌新血管和治疗中的最新研究,并对其进行展望,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肝肿瘤 治疗
原文传递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中IL-3Rα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11
作者 宋玉华 彭鹏 +2 位作者 邱少敏 王清波 谈国蕾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2年第19期3632-3634,3627,共4页
目的:检测白介素-3受体α亚基(IL-3Rα)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的表达,研究其在AML发病和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57例AML患者IL-3Rα的表达,其中包括52例初治和复... 目的:检测白介素-3受体α亚基(IL-3Rα)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的表达,研究其在AML发病和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57例AML患者IL-3Rα的表达,其中包括52例初治和复发患者(6例M1、28例M2、10例M3、3例M4、5例M5)及5例缓解患者,另1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①10例正常人和5例AML缓解患者未检测到IL-3Rα表达。②52例初治和复发的AML患者中IL-3Rα阳性表达21例,占40.38%,M1~M5各型患者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初治和复发AML患者之间IL-3Rα阳性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③AML患者的IL-3Rα阳性表达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骨髓中原始细胞比例、CD34阳性表达有关(P<0.05)。④AML患者中IL-3Rα阳性表达的患者CR率低于阴性者(P<0.05)。结论:①IL-3Rα在AML发病中有一定作用。②IL-3Rα基因可作为AML预后不良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3受体α亚基(IL-3Rα)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