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防己甲素增加乳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田庆中 韩锡林 孙新臣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233-236,共4页
目的:研究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Tet)是否增加人乳腺癌细胞对γ射线敏感性,并研究其作用机制及p53基因的作用。方法:采用克隆形成分析法检测Tet和γ射线对人乳腺癌细胞的作用,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在Tet及γ射线作用后各周期的分布... 目的:研究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Tet)是否增加人乳腺癌细胞对γ射线敏感性,并研究其作用机制及p53基因的作用。方法:采用克隆形成分析法检测Tet和γ射线对人乳腺癌细胞的作用,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在Tet及γ射线作用后各周期的分布情况,Westernblotting检测Tet及γ射线对CyclinB1和Cdc2的影响,应用分裂指数法检测细胞进入有丝分裂期的情况。结果:突变型MCF7ADR细胞在受到γ射线照射后,明显阻滞于G2期;Tet可以降低这种阻滞,显著增加γ射线的杀伤作用,其增敏比为1.51。p53野生型MCF7细胞在γ射线照射后,阻滞于G1期和G2期;加入Tet,阻滞作用降低不明显,增敏比为1.10,表明细胞受照射后诱导的周期阻滞与p53基因功能有密切关系,Tet增加γ射线的杀伤作用与p53基因功能有关;进一步研究显示,细胞在受到γ射线照射后,其CyclinB1与Cdc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分裂指数也明显降低;在用γ射线处理后,CyclinB1与Cdc2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分裂指数明显增高。结论:Tet是一种G2期阻滞清除剂,能显著增加γ射线对人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这种作用与细胞的p53基因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防己甲素/药理学 乳腺细胞/放射疗法 辐射耐受性 肿瘤细胞/辐射效应 γ-射线 基因 p53
下载PDF
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张辉 汪良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4-248,共5页
关键词 细支气管 肺泡细胞癌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原发性脾脏血管肉瘤1例报告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亦秋 田庆忠 +2 位作者 胡远超 韩锡林 刘文楼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9-420,F0003,共3页
原发性脾脏血管肉瘤临床十分罕见,本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70岁,因"乏力3月余,腹痛1 d"入院。查体:精神差,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左侧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可触及肿大脾脏,下极超过脐水平2 cm,质地硬,肝脏... 原发性脾脏血管肉瘤临床十分罕见,本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70岁,因"乏力3月余,腹痛1 d"入院。查体:精神差,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左侧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可触及肿大脾脏,下极超过脐水平2 cm,质地硬,肝脏肋下未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肉瘤 脾脏
下载PDF
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亦秋 顾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0-137,共8页
2016年WHO正式将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作为一种肾细胞癌新类型。该肿瘤可以为散发性也可以发生于终末期肾病或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VHL综合征),具有相对特征性的病理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点,诊断时应与透明细胞肾... 2016年WHO正式将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作为一种肾细胞癌新类型。该肿瘤可以为散发性也可以发生于终末期肾病或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VHL综合征),具有相对特征性的病理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点,诊断时应与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以及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相鉴别。鉴于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相对惰性或低度恶性,因此准确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60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韩锡林 寇昌华 +1 位作者 田庆中 胡远超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78-279,294,共3页
目的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 tumor,PRT)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附属徐州医院1995年6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60例PRT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病人肿瘤直径(13.5±6.5)cm,均经手术治疗,且经病理证... 目的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 tumor,PRT)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附属徐州医院1995年6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60例PRT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病人肿瘤直径(13.5±6.5)cm,均经手术治疗,且经病理证实。其中16例良性肿瘤完整切除14例(87.5%);42例恶性肿瘤完整切除28例(66.7%);2例间质细胞潜在恶性肿瘤行完整切除,恶性肿瘤切除后切缘予以氩氦刀消融术20例。良、恶性肿瘤3年存活率分别为88.3%和21.6%。结论完整切除肿瘤是治疗的关键和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氩氦刀冷冻切缘有助于获得肿瘤的阴性切缘,改善预后。PRT的预后与手术的彻底性和病理类型相关。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恶性肿瘤 氩氦刀 病理类型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传统手术与扩大根治手术治疗胸段食管鳞癌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亦秋 周颖 +3 位作者 周悦 王伟 骆金华 陈亮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2期149-153,共5页
目的探讨传统手术与扩大根治手术治疗胸段食管鳞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根治性手术治疗148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未行放化疗,根据是否清扫上... 目的探讨传统手术与扩大根治手术治疗胸段食管鳞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根治性手术治疗148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未行放化疗,根据是否清扫上纵隔淋巴结,分为传统手术组(103例)与扩大手术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情况、总体生存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扩大手术组清扫淋巴结数量大于传统手术组[(15.28±4.54)枚vs(12.06±4.86)枚,P<0.01],而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后,阳性淋巴结并未增多,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手术组总体生存时间为(38.71±15.73)个月,中位生存期为39.1个月,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9.32%、78.64%和70.87%;而扩大手术组总体生存时间为(39.97±14.4)个月,中位生存期为40.6个月,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3.33%、82.22%和73.33%。两组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期和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和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胸段食管鳞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1)。扩大手术组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高于传统手术组(22.22%vs 1.94%,P<0.01),其他并发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传统手术组患者住院费用显著低于扩大手术组(P<0.01)。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对于胸段食管鳞癌临床疗效相当。传统手术创伤较小、住院费用较少,在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段食管鳞癌 传统手术 扩大根治手术 生存分析
原文传递
导丝导管传送技术在胃十二指肠恶性狭窄营养通道重建中的应用
7
作者 李德春 吕孝鹏 +1 位作者 韩锡林 孙三元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462-463,共2页
胃十二指肠恶性狭窄是消化道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般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及免疫功能低下,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命质量”0。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1年5月我院采用在x线监视下的导丝导管传送技术在胃十二指肠恶性狭... 胃十二指肠恶性狭窄是消化道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般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及免疫功能低下,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命质量”0。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1年5月我院采用在x线监视下的导丝导管传送技术在胃十二指肠恶性狭窄伴消化道梗阻患者重新建立肠内营养通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十二指肠 恶性狭窄 营养通道 导管 导丝 应用 重建 免疫功能低下
原文传递
VEGFR-3和CYP3A5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肾细胞癌临床关系的研究
8
作者 周家合 曹刚 +2 位作者 陈波 韩丛辉 向立丽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9期38-43,共6页
目的研究肾细胞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基因及细胞色素P-4503A5(CYP3A5)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肾细胞癌临床的关系,探讨可以筛查肾细胞癌高危人群、预测肾细胞癌靶向治疗效果及毒性反应的分子遗传学标记物,为肾细胞癌的预... 目的研究肾细胞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基因及细胞色素P-4503A5(CYP3A5)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肾细胞癌临床的关系,探讨可以筛查肾细胞癌高危人群、预测肾细胞癌靶向治疗效果及毒性反应的分子遗传学标记物,为肾细胞癌的预防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RFLP-PCR)方法,检测61例肾细胞癌患者VEGFR-3基因rs307826、CYP3A5基因rs776746多态性情况,结合肾细胞癌临床特征分析研究。结果 55例(90.2%)肾细胞癌患者VEGFR-3基因rs307826为AA野生纯合子型,其多态性分布与性别、年龄及肿瘤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A型更多见于早期肿瘤(P=0.010);29例(47.5%)肾细胞癌患者CYP3A5基因rs776746为AG错义杂合子型,32例(52.5%)表现为GG野生纯合子型,其rs776746位点多态性在性别、年龄、肿瘤病理类型及肿瘤分期上未见明显差异(P>0.05),其中右侧肾细胞癌CYP3A5基因rs776746位点更易出现AG杂合子型错义突变(7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11,P=0.024)。结论 VEGFR-3基因rs307826 AA野生纯合型可能为肾细胞癌患者预后较好的标志,而CYP3A5基因rs776746位点更易出现GG野生突变型,推测采用分子靶向治疗晚期肾细胞癌前检测该位点基因型可能有利于治疗过程中药物剂量的调整及不良反应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透明细胞癌 多态性 单核苷酸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细胞色素P-450 CYP3A5
原文传递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筛选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亦秋 秦超 +2 位作者 顾民 丁颖 武鹏飞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13-1615,共3页
目的探讨筛选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CCPRCC)的方式及CCPRC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肾癌手术的720例标本进行CCPRCC的筛选,并分析其组织病理、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及... 目的探讨筛选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CCPRCC)的方式及CCPRC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肾癌手术的720例标本进行CCPRCC的筛选,并分析其组织病理、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及临床特征。结果共制作4个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细胞角蛋白7(CK7)和α甲基丙烯辅酶A消旋酶(AMACR/PS04S),同时结合既往病理结果,成功筛选出8例CCPRCC,其中男6例,女2例,患者平均年龄52.4岁,肿瘤平均大小1.9cm。显微镜下肿瘤组织呈混合形态,以囊状及乳头状结构为主,肿瘤细胞具有丰富的透明样胞质,细胞核分级低。免疫组织化学:CK7、碳酸酐酶IX(CAIX)和波形蛋白(Vimentin)为强阳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为中度阳性,CD10为阴性或者局灶阳性,CD117和AMACR/PS04S为阴性,Ki-67阳性细胞数〈5%。CT表现为肾皮质期肿瘤显著强化且多为异质性,未发现钙化灶及坏死灶。CCPRCC预后良好,随访59-86个月,8例患者均无出现肿瘤相关复发转移及死亡。结论组织芯片对于筛选CCPRCC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CCPRCC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具有相对特异性的病理形态及影像特征,治疗上选择保留肾单位手术方式可能更加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芯片 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 临床病理特征
原文传递
胆囊神经内分泌癌合并降结肠畸胎瘤一例
10
作者 彭森 王亦秋 李光超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941-943,共3页
患者,男,62岁,因“体检发现胆囊占位1周”于2016年1月27日入院。患者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有吸烟史30年(平均20支/d),有饮酒史10年(平均1两白酒/d)。体格检查:全身皮肤黏膜轻度黄染,
关键词 胆囊肿瘤/并发症 神经内分泌/并发症 结肠 降/病理学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