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组织Ezrin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余慧萍 樊祥山 +3 位作者 张东生 孟凡青 周强 吴鸿雁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19期1441-1444,共4页
目的:研究Ezrin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7例浸润性乳腺癌和41例乳腺良性增生中,Ezrin、ER、PR、c-erbB-2、MMP-2及MMP-9的表达。结果:Ezrin在91.89%(34/37)的乳腺良性增生中表... 目的:研究Ezrin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7例浸润性乳腺癌和41例乳腺良性增生中,Ezrin、ER、PR、c-erbB-2、MMP-2及MMP-9的表达。结果:Ezrin在91.89%(34/37)的乳腺良性增生中表达于导管腔缘上皮顶膜,在细胞质内无表达;在76.99%(87/113)的乳腺癌组织中,Ezrin表现为细胞质中弥散表达,未见顶膜表达,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乳腺癌组织中,Ezrin表达与肿瘤最大直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基质细胞中MMP-2和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P值分别为0.016、0.002、0.036、0.007和0.002;而与年龄、组织学分级、ER、PR、c-erbB-2、肿瘤细胞中MMP-2及MMP-9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Ezrin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有明显不同的亚细胞定位,其表达情况对乳腺病变性质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高表达Ezrin的乳腺癌具有更高的侵袭性和淋巴结转移能力,在乳腺癌组织中检测Ezrin的表达能为患者的预后和淋巴结转移风险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病理学 EZRIN 淋巴结转移 组织芯片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MAPK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高景燕 李新荣 +1 位作者 邓红 刘必成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6期366-368,379,共4页
目的 :研究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丝裂原蛋白激酶 (MAPK)活性的影响 ,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按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分为对照组 (含 11mmol·L- 1 葡萄糖 )、高糖组 (含 3 0mmol... 目的 :研究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丝裂原蛋白激酶 (MAPK)活性的影响 ,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按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分为对照组 (含 11mmol·L- 1 葡萄糖 )、高糖组 (含 3 0mmol·L- 1 葡萄糖 )、MAPK抑制剂组 (含 2 5 μmol·L- 1 PD980 5 9加 3 0mmol·L- 1 葡萄糖 )及甘露醇组 (含 2 0mmol·L- 1甘露醇 ) ,以32 P标记的髓磷脂碱性蛋白为底物 ,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测定培养细胞的MAPK活性。结果 :高糖组MAPK活性明显高于其它各组 ;加入MAPK抑制剂后 ,其活性明显降低 ,同时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结论 :高糖可增加人肾小球系膜细胞MAPK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原蛋白激酶 高糖 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
下载PDF
维生素C与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曹娟 郑杰 卢航青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9年第6期1017-1021,共5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C是否能诱导实体肿瘤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处理HeLa细胞不同时段,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噻唑蓝(MTT)法和流式细胞分析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情况;检测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0... 目的:探讨维生素C是否能诱导实体肿瘤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处理HeLa细胞不同时段,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噻唑蓝(MTT)法和流式细胞分析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情况;检测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0.25-4)mmol/L]处理细胞15min、30min、1h、2h、5h、8h、12h、24h不同时段后细胞内过氧化氢(H2O2)水平变化情况。结果:0.25mmol/L维生素C对HeLa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而0.5mmol/L维生素C处理HeLa细胞24h后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表现出细胞凋亡的特征,MTT检测此时细胞的存活率只有59.94%,随着维生素C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效果更加明显,与流式细胞分析的结果一致。用DCFH-DA标记细胞,检测细胞内H2O2水平,发现不同浓度维生素C处理HeLa细胞15min后,除0.25mmol/L组外,其他组的细胞内H2O2水平比对照组升高(4mmol/L组为对照组的162.46%),且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持续到30min达到高峰(4mmol/L组为为对照组的174.55%),1h后检测细胞内H2O2水平已下降,以后各时间段检测到的细胞内H2O2水平均比对照组低。结论:低浓度维生素C(≤0.25mmol/L)单独处理实体肿瘤宫颈癌HeLa细胞不能抑制其生长,而较高浓度(0.5mmol/L)维生素C能诱导HeLa细胞凋亡,且与细胞内H2O2水平改变有密切关系。H2O2积累是维生素C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途径中的早期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肿瘤 凋亡 过氧化氢 2′ 7′-二氯荧光素
下载PDF
内毒素刺激的Kupffer细胞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张馨 余卫平 +3 位作者 高蕾 卫开斌 鞠九龙 许家璋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96-898,共3页
目的 探讨内毒素 (LPS)及其刺激的Kupffer细胞对大鼠肝星状细胞 (HSC)增殖的影响。方法 用链酶蛋白酶和胶原酶原位灌流 ,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大鼠肝脏HSC和Kupffer细胞 ,制备LPS刺激的Kupffer细胞培养上清液 (KCCM ) ,并以MTT法... 目的 探讨内毒素 (LPS)及其刺激的Kupffer细胞对大鼠肝星状细胞 (HSC)增殖的影响。方法 用链酶蛋白酶和胶原酶原位灌流 ,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大鼠肝脏HSC和Kupffer细胞 ,制备LPS刺激的Kupffer细胞培养上清液 (KCCM ) ,并以MTT法观察LPS及KCCM对HSC增殖的效应。结果 无LPS刺激和浓度为 1μg/ml的LPS刺激所得的KCCM对HSC有显著增殖作用 (P <0 0 1) ,且两组之间有差异 (P <0 0 5 ) ;浓度为 10 μg/ml的LPS刺激所得的KCCM对HSC无影响 (P >0 0 5 ) ;加入兔抗人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可抑制低浓度LPS刺激的KCCM对HSC的增殖作用 (P <0 0 1) ;LPS浓度为 1μg/ml和 10 μg/ml对HSC直接作用均无增殖效应 (P >0 0 5 )。 结论 内毒素刺激的KCCM可促进HSC增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KUPFFER细胞 肝星状细胞 细胞增殖 肝纤维化 细胞培养
下载PDF
雌黄纳米粒对K562细胞的体外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5
5
作者 林梅 张东生 +2 位作者 李华 叶军 张立新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4-19,共6页
采用MTT法、细胞形态学观察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纳米雌黄对白血病K562细胞生长的影响;通过免疫组化、RT-PCR方法检测雌黄纳米粒处理K562细胞后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雌黄纳米粒能强烈抑制K56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效果明显优... 采用MTT法、细胞形态学观察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纳米雌黄对白血病K562细胞生长的影响;通过免疫组化、RT-PCR方法检测雌黄纳米粒处理K562细胞后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雌黄纳米粒能强烈抑制K56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效果明显优于普通雌黄;雌黄纳米粒对K562细胞的bcl-2蛋白、bcl-2 mRNA、survivin蛋白以及survivin mRNA表达均有抑制作用,对bax蛋白与mRNA表达均有促进作用,提示其抗肿瘤作用可能与凋亡抑制基因bcl-2、survivin表达减少、促凋亡基因bax表达增强有关,并从mRNA水平上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黄 纳米粒 K562细胞 抗肿瘤 机制
下载PDF
As_2O_3磁性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联合磁流体热疗对宫颈癌治疗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倪海燕 张东生 杜益群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1-274,F0004,共5页
目的:研究As2O3磁性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联合磁流体热疗(MFH)对宫颈癌Siha细胞株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乳化冷冻凝聚法制备As2O3磁性纳米微球,能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对其进行表征;高频交变磁场中进行体外升温实验。四甲基偶氮唑蓝... 目的:研究As2O3磁性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联合磁流体热疗(MFH)对宫颈癌Siha细胞株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乳化冷冻凝聚法制备As2O3磁性纳米微球,能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对其进行表征;高频交变磁场中进行体外升温实验。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As2O3磁性纳米微球联合MFH对宫颈癌Siha细胞株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凋亡。结果:所制备As2O3磁性纳米微球近似球形,粒径约为120nm,含砷量为0.61%,在输出电流I=300A的高频交变磁场中具有升温能力,且能达到肿瘤治疗的有效温度(41℃~46℃);As2O3磁性纳米微球联合MFH能抑制宫颈癌Siha细胞株的生长,促进其凋亡,且均较单纯As2O3液及单纯MFH明显。结论:As2O3磁性纳米微球可同时发挥As2O3的细胞毒性作用和磁感应加热的联合定向治疗作用,效果优于单一治疗,为临床治疗宫颈癌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2O3磁性纳米微球 磁流体热疗 宫颈癌Siha细胞株
下载PDF
雄黄抗癌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7
作者 林梅 裴军昌 +1 位作者 张东生 叶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13期1-4,共4页
中药雄黄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应用历史悠久,近年来在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介绍雄黄抗癌作用的研究与进展,包括治疗研究、作用机理、不良反应及其新剂型—纳米雄黄的研发等,并对雄黄抗癌作用的未来进行展望。
关键词 雄黄 肿瘤 治疗 机制 纳米雄黄
下载PDF
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对肝癌HepG_2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史传兵 卢航青 郑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86-291,共6页
目的:研究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Se-methyl-selenocysteine,MSC)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MSC处理培养的HepG2细胞,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MTT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其对细胞生长和细胞周... 目的:研究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Se-methyl-selenocysteine,MSC)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MSC处理培养的HepG2细胞,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MTT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其对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的影响,软琼脂生长试验观察瘤细胞恶性表型的变化,并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mRNA的表达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活性。结果:25μmol.L-1的MSC处理HepG2细胞24 h后,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出现S期阻滞和细胞凋亡,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软琼脂生长试验显示MSC抑制HepG2细胞在软琼脂上的生长能力。RT-PCR和Caspase-3的活性检测显示,25μmol.L-1MSC处理HepG2细胞244、8 h后,Cyclin D1 mRNA表达下降了38%和47%,而Caspase-3活性分别升高(39.61±6.65)%和(118.73±6.48)%;50μmol.L-1MSC处理HepG2细胞244、8 h后,Cyclin D1 mRNA表达下降了53%和82%,而Caspase-3活性分别升高(80.66±9.31)%和(152.67±7.95)%。结论:MSC抑制HepG2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减弱,这种表型变化与Cyclin D1的表达减弱和Caspase-3的活性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 HEPG2细胞 细胞 凋亡 细胞周期 恶性表型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在肿瘤治疗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颜士岩 张东生 郑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59-62,共4页
热休克蛋白 (HSP)是一个成员庞大的多肽类蛋白质家族。大量资料表明 ,HSP作为分子伴侣 ,参与其他蛋白质的折叠、转运、合成等过程 ,并可与细胞内的其他肽类蛋白质结合 ,参与细胞的抗损伤、修复和热耐受过程。近来随着对热休克蛋白研究... 热休克蛋白 (HSP)是一个成员庞大的多肽类蛋白质家族。大量资料表明 ,HSP作为分子伴侣 ,参与其他蛋白质的折叠、转运、合成等过程 ,并可与细胞内的其他肽类蛋白质结合 ,参与细胞的抗损伤、修复和热耐受过程。近来随着对热休克蛋白研究的不断深入 ,HSP在肿瘤发病学、治疗和预防医学中的意义已引起广泛关注 ,成为近年来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 肿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骨桥蛋白下调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及MMP-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焦南林 王娟 郑杰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39-943,共5页
目的:研究下调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物学行为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重组的OPN mRNA干扰质粒转染MDA-MB-231细胞,建立稳定转染细胞株。RT-PCR和West... 目的:研究下调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物学行为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重组的OPN mRNA干扰质粒转染MDA-MB-231细胞,建立稳定转染细胞株。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中OPN和MMP-2的表达,MTT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和软琼脂生长实验观察OPN下调对细胞生长、细胞周期分布和瘤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MMP-2的分泌水平。结果:与MDA-MB-231细胞相比,建立的转染细胞株M-OPNS1和M-OPNS2细胞的OPN 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在细胞周期上表现为S期阻滞;OPN下调的细胞在软琼脂上的生长能力明显下降,MMP-2表达也明显降低。结论:RNA干扰介导的OPN下调能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下调细胞恶性程度和MMP-2的表达,这可能为将来乳腺癌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骨桥蛋白 RNA 小分子干扰 表型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下载PDF
MicroRNA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史传兵 郑杰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5-577,共3页
近年来,在许多真核生物中发现了一类能时序调控发育的、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nt)的非编码小分子RNA,称为microRNA(miRNA)。它由RNase Ⅲ蛋白Drosha和Dicer共同酶解作用产生,由Exportin-5转运出核,通过与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相... 近年来,在许多真核生物中发现了一类能时序调控发育的、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nt)的非编码小分子RNA,称为microRNA(miRNA)。它由RNase Ⅲ蛋白Drosha和Dicer共同酶解作用产生,由Exportin-5转运出核,通过与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相似的机制,导致mRNA 降解。或者与mRNA的3’端非翻译区结合,阻遏转录后翻译。miRNA在发育和某些人类疾病发生中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功能 生物学意义 发育 疾病
下载PDF
埃兹蛋白:生物学特征及其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17
12
作者 卢航青 郑杰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257-262,共6页
埃兹蛋白(ezrin)是埃兹蛋白、根蛋白和膜突蛋白(ezrin-radixin-moesin,ERM)家族成员之一,主要参与上皮细胞中细胞骨架与胞膜之间的连接,具有维持细胞形态和运动、连接黏附分子及调节信号转导等功能。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埃兹蛋白在肿瘤细... 埃兹蛋白(ezrin)是埃兹蛋白、根蛋白和膜突蛋白(ezrin-radixin-moesin,ERM)家族成员之一,主要参与上皮细胞中细胞骨架与胞膜之间的连接,具有维持细胞形态和运动、连接黏附分子及调节信号转导等功能。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埃兹蛋白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异常,提示其在肿瘤的浸润、转移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兹蛋白 生物学特征 肿瘤转移 肿瘤浸润 细胞骨架
下载PDF
纳米雌黄对K562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林梅 张东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5-7,共3页
目的研究雌黄纳米粒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K562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初步探讨雌黄纳米粒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检测雌黄纳米粒对K562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同时与传统剂型的雌... 目的研究雌黄纳米粒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K562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初步探讨雌黄纳米粒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检测雌黄纳米粒对K562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同时与传统剂型的雌黄作用进行比较。结果雌黄纳米粒对K562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与未加药组及传统剂型的雌黄组相比,雌黄纳米粒组端粒酶活性下降更明显。结论雌黄纳米粒能显著下调K562细胞端粒酶活性,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剂型的雌黄,可能是其发挥抗肿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黄纳米粒 K562细胞 抗肿瘤 端粒酶
下载PDF
维生素C在肿瘤防治中角色的再评估 被引量:3
14
作者 曹娟 郑杰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 ,当它转化成脱氢维生素C的形式则被氧化。维生素C发挥的许多生物学功能与它的氧化还原作用有关。近年来维生素C作为一般的抗氧化剂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为抗氧化剂它能用于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和肿瘤等。值得注... 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 ,当它转化成脱氢维生素C的形式则被氧化。维生素C发挥的许多生物学功能与它的氧化还原作用有关。近年来维生素C作为一般的抗氧化剂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为抗氧化剂它能用于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和肿瘤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治疗和预防肿瘤过程中 ,由于摄入过多的维生素C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弄清这些矛盾的结果 ,对临床合理使用维生素C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肿瘤防治 预防和治疗 抗氧化剂 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 评估 角色 负面影响 过程
下载PDF
癌胚抗原基因家族与肿瘤 被引量:6
15
作者 侯志波 郑杰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癌胚抗原基因家族(carcinoembryonicantigengenefamily)分两大类: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CEA-relatedcelladhesionmolecule,CEACAM)与妊娠特异性糖蛋白(pregnancyspecific-glycoprotein,PSG),其中以CEACAM中的CEACAM1、CEACAM5、CEAC... 癌胚抗原基因家族(carcinoembryonicantigengenefamily)分两大类: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CEA-relatedcelladhesionmolecule,CEACAM)与妊娠特异性糖蛋白(pregnancyspecific-glycoprotein,PSG),其中以CEACAM中的CEACAM1、CEACAM5、CEACAM6、CEACAM7等四种糖蛋白与肿瘤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 肿瘤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纳米三氧化二砷磁性脂质体对卵巢癌HO-8910细胞热化疗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邢宝玲 余慧萍 张东生 《现代医学》 2007年第6期419-423,共5页
目的研究纳米三氧化二砷磁性脂质体(NMLA)对卵巢癌HO-8910细胞的热化疗作用。方法以培养液做对照,分别将空白脂质体、三氧化二砷(As2O3)溶液、纳米As2O3脂质体、纳米磁性脂质体(NML)、NMLA作用于人浆液性卵巢癌HO-8910细胞,并用高频交... 目的研究纳米三氧化二砷磁性脂质体(NMLA)对卵巢癌HO-8910细胞的热化疗作用。方法以培养液做对照,分别将空白脂质体、三氧化二砷(As2O3)溶液、纳米As2O3脂质体、纳米磁性脂质体(NML)、NMLA作用于人浆液性卵巢癌HO-8910细胞,并用高频交变磁场(AMF)对经过NML和NMLA处理的HO-8910细胞作进一步热疗处理,通过显微镜、MTT法、流式细胞仪观察治疗效果。结果NMLA热疗组细胞的生长抑制率(63.15%)明显高于As2O3溶液组(31.71%)、纳米As2O3脂质体组(41.16%)和NML热疗组(54.61%)(均P<0.05),该组细胞的凋亡率也高于其他各组。结论NMLA可在高频AMF作用下升温控温,发挥热、化疗双重作用,强烈抑制人类卵巢癌HO-8910细胞的生长并诱导其凋亡,为临床卵巢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脂质体 三氧化二砷 热化疗 凋亡 卵巢癌
下载PDF
mTOR信号途径与肿瘤 被引量:20
17
作者 郑杰 《生命科学》 CSCD 2006年第3期261-265,共5页
mTOR信号途径是最近新出现的细胞内重要信号途径,该途径在进化上高度保守,主要通过控制蛋白合成来调节细胞生长。现发现人体某些错构瘤综合征和恶性肿瘤存在mTOR信号途径的异常激活,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是mTOR信号特异性的抑制荆。这些... mTOR信号途径是最近新出现的细胞内重要信号途径,该途径在进化上高度保守,主要通过控制蛋白合成来调节细胞生长。现发现人体某些错构瘤综合征和恶性肿瘤存在mTOR信号途径的异常激活,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是mTOR信号特异性的抑制荆。这些新发现对了解细胞的生长调控和肿瘤的靶向性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OR 雷帕霉素 错构瘤综合征 肿瘤
下载PDF
腺苷受体A_3:新的抗肿瘤靶点 被引量:3
18
作者 焦南林 郑杰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29-332,共4页
腺苷在一定浓度下对血管形成、免疫逃避、肿瘤生长有很大的影响。腺苷由细胞释放后通过与细胞表面特异性腺苷受体结合对细胞的功能起调节作用。腺苷受体A3(A3adenosine receptor,A3AR)在腺苷调节细胞活力和生长中起关键作用,并且在很多... 腺苷在一定浓度下对血管形成、免疫逃避、肿瘤生长有很大的影响。腺苷由细胞释放后通过与细胞表面特异性腺苷受体结合对细胞的功能起调节作用。腺苷受体A3(A3adenosine receptor,A3AR)在腺苷调节细胞活力和生长中起关键作用,并且在很多肿瘤中表达增高,A3AR可能成为肿瘤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 腺苷受体A 肿瘤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与肿瘤血管生长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伟 张丽达 黄培林 《现代医学》 2005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缺氧诱导因子- 1(HIF- 1)是调节缺氧反应基因的一个核转录因子,由α和β两种亚基组成,在肿瘤血管生长、转移中起重要的作用。本文就HIF -1的结构和功能与活性调节及参与信号转导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肿瘤血管生长 缺氧诱导因子-1(HIF-1) 缺氧反应基因 信号转导作用 核转录因子 结构和功能 亚基组成 活性调节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E5蛋白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鹏 郑杰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04-707,共4页
E5是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表达的3个致瘤蛋白之一,它的致瘤能力较弱,在一些HPV相关的恶性肿瘤经常缺乏E5表达。E5主要通过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V型H+-腺三磷酶(ATPase)等的... E5是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表达的3个致瘤蛋白之一,它的致瘤能力较弱,在一些HPV相关的恶性肿瘤经常缺乏E5表达。E5主要通过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V型H+-腺三磷酶(ATPase)等的相互作用,在肿瘤形成早期对细胞增殖、转化、免疫逃避等细胞行为发挥重要影响,促进宫颈上皮从HPV感染到恶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E5 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