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廷宝早年在沈阳的新建筑探索 |
吕海平
朱光亚
|
《华中建筑》
|
2009 |
7
|
|
2
|
怎样的“象征”?——传统建筑文化中的象征及其在当代建筑创作中的可能 |
顾凯
刘辉瑜
|
《华中建筑》
|
2005 |
3
|
|
3
|
中国传统建筑工艺技术的保护与传承 |
钟行明
|
《华中建筑》
|
2009 |
12
|
|
4
|
传统文化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传统建筑装修特征 |
曹莹
高祥生
|
《华中建筑》
|
2012 |
2
|
|
5
|
大块头有大智慧——由香港MegaBox看垂直型购物中心建筑设计 |
戴叶子
|
《华中建筑》
|
2009 |
7
|
|
6
|
地域性建筑创作浅探——谈江南土墩墓博物馆与江南文物工作站的创作思路 |
陈尚峰
|
《华中建筑》
|
2010 |
4
|
|
7
|
另类的现代性——沈阳近代本土工匠和设计师的图纸以及建筑设计表达 |
吕海平
朱光亚
|
《华中建筑》
|
2010 |
1
|
|
8
|
新加坡佛教建筑的变迁 |
楚超超
|
《华中建筑》
|
2007 |
2
|
|
9
|
关于《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技能训练内容的思考 |
刘长春
|
《华中建筑》
|
2012 |
2
|
|
10
|
人文视角的现代建筑设计分析探源 |
韩晓峰
|
《华中建筑》
|
2008 |
1
|
|
11
|
浅谈吴楚两地建筑文化之比较 |
张轶群
|
《华中建筑》
|
2006 |
1
|
|
12
|
从茅屋到圣日内维夫教堂——罗杰埃及其建筑思想 |
薛春霖
仲德崑
|
《华中建筑》
|
2009 |
0 |
|
13
|
历史赋予建筑穿越时空的力量——以历史街区中的一个加建项目设计为例 |
吴锦绣
张慧
秦新刚
|
《建筑与文化》
|
2007 |
0 |
|
14
|
从语言学角度对东西方建筑文化差异的探析 |
钱才云
|
《华中建筑》
|
2005 |
0 |
|
15
|
对建筑评论论文论著的思考 |
胡振宇
|
《南方建筑》
|
2006 |
0 |
|
16
|
普利茨克建筑奖评选方法研究 |
杨晓龙
|
《华中建筑》
|
2006 |
3
|
|
17
|
师法自然的建筑生态理念表达 |
陈华辉
|
《华中建筑》
|
2009 |
1
|
|
18
|
现代主义建筑时空观的由来 |
杨晓龙
|
《华中建筑》
|
2005 |
1
|
|
19
|
达到最高境界的玻璃建筑必须是“表现的艺术” |
陈华辉
|
《华中建筑》
|
2009 |
1
|
|
20
|
被隐藏的与被消解的——“后现代性”视野下的城市与建筑 |
李琦
史永高
|
《建筑与文化》
|
200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