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景观之道 和谐生境——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系探索与实践:和而不同,至善至美——谈景观建筑创作的追求 被引量:1
1
作者 杜顾宝 《建筑与文化》 2010年第9期6-7,共2页
实用、坚固和美观是建筑的三个基本要素。不同功能类型的建筑,对三者之间的权衡会各有侧重。景观建筑是不以功能为划分依据,唯以景观为标准的特殊类型建筑,因此,创作所考虑的问题以及三要素之间权重的确定会稍不同于一般建筑。
关键词 建筑学院 景观建筑 建筑创作 东南大学 生境 和谐 功能类型 美观
下载PDF
基于面积系数法的乡村景观碳模型建构及测度研究——以直山村为例
2
作者 李哲 袁福甜 +1 位作者 王立亚 周正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5,共7页
“双碳”视野下的乡村景观研究与实践是当代风景园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面向,乡村景观碳源碳汇量化解析与制图分析是其研究基础与技术途径,以面积系数法构建的乡村景观碳模型及其测度技术研究亟待开展。基于“三生空间”景观要素进行乡村... “双碳”视野下的乡村景观研究与实践是当代风景园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面向,乡村景观碳源碳汇量化解析与制图分析是其研究基础与技术途径,以面积系数法构建的乡村景观碳模型及其测度技术研究亟待开展。基于“三生空间”景观要素进行乡村碳源碳汇因子聚类,建立碳源碳汇清单并计算景观要素基础碳量,依托GIS平台关联对应面积、获取碳系数,建立乡村景观碳模型。以直山村为例,根据景观要素SHP图形数据库将碳模型进行制图表达,实现乡村景观要素的碳量集成与测度解析。相关研究为乡村景观要素碳源碳汇联立分析提供了一种可借鉴、可发展的技术框架与测度方法,为乡村景观碳模型系统建构与纵深发展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乡村景观 面积系数法 碳模型 测度
下载PDF
风景园林学科建筑设计初步教学研究——以东南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建筑设计课程为例 被引量:24
3
作者 李哲 成玉宁 《建筑与文化》 2012年第12期66-68,共3页
剖析建筑设计初步课程在风景园林学科教学体系及教学框架内的价值与意义,研究记录东南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的相关教学安排、课题设置、教学进阶及其相关方法。对以建筑设计为引导,面向中小尺度复合型风景园林设计的教学体系进行探索研究,... 剖析建筑设计初步课程在风景园林学科教学体系及教学框架内的价值与意义,研究记录东南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的相关教学安排、课题设置、教学进阶及其相关方法。对以建筑设计为引导,面向中小尺度复合型风景园林设计的教学体系进行探索研究,并提供若干学生作业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建筑设计初步 教学体系 创新能力 课程特色
下载PDF
基于开放式议题集成知识模块的风景园林专题研讨课——以东南大学《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教改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周聪惠 胡樱 吴韵 《风景园林》 2017年第10期117-122,共6页
为适应当前专业实践快速发展以及信息化技术普及等时代特征,高校风景园林专业教学亟需变革。本文结合近年来对风景园林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考与风景园林专题研讨课的建设实践,首先从内容架构、知识串联、教学组织以及设计课联动4个方... 为适应当前专业实践快速发展以及信息化技术普及等时代特征,高校风景园林专业教学亟需变革。本文结合近年来对风景园林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考与风景园林专题研讨课的建设实践,首先从内容架构、知识串联、教学组织以及设计课联动4个方面解析了基于开放式议题集成知识模块的风景园林专题研讨课的特征。并以东南大学《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为载体,通过教学内容模块化分解重构、开放式议题选取与设置、基于开放式议题的教学组织、设计课打通整合等方面的尝试,并在此基础上对该课程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教学 研讨课 城市绿地系统 开放式议题
下载PDF
以设计为核心 以问题为导向 东南大学风景园林本科教育的思路与计划 被引量:19
5
作者 唐军 《风景园林》 2006年第5期66-68,共3页
从对风景园林专业的性质和需求出发,在教学思想、教学构架、教学特色等方面阐述了东南大学风景园林(景观学)本科教育的理念与构想。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教育 研究 教学计划
下载PDF
关于风景园林专业学位与知识体系的思考
6
作者 成玉宁 方煜昊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6,共5页
【目的】中国风景园林教育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专业学位背景下,风景园林知识体系亟待梳理与反思。【方法/过程】基于专业学位教育特点,剖析国家政策、社会需求,重新系统认知风景园林专业学位:从培养目标、知识类型、知识层级与知识... 【目的】中国风景园林教育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专业学位背景下,风景园林知识体系亟待梳理与反思。【方法/过程】基于专业学位教育特点,剖析国家政策、社会需求,重新系统认知风景园林专业学位:从培养目标、知识类型、知识层级与知识结构4个方面探讨风景园林专业学位与知识体系的内涵及发展方向。现代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对实践智慧与能力的培养,专业知识类型势必从过去以经验知识为主体转变为以科学知识与规律为主体。科学、艺术与技术3种类型知识的融合是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基础。学士、硕士与博士三级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出风景园林专业知识的层级属性,据此处理好专业知识体系中内涵与外延的结构关系是推动专业发展的根本问题。【结果/结论】面对风景园林专业乃至思维范式的革新,应按照专业知识生产与组构的特定规律,探索风景园林专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专业学位 人才培养 知识体系 知识生产 知识类型 知识结构 知识层级
下载PDF
面向全地表径流的科创园区“建筑-景观”协同改造设计研究——以苏州金枫产业园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哲 成玉宁 +2 位作者 陈菲菲 韩笑 赵锴彧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22,共5页
基于低影响开发(LID)理念,采用建成环境径流系统科学组织与技术集成的研究视角,认为建筑表面与景观场地共同构成了建成环境地表系统,统筹建筑顶面、侧立面及景观下垫面的一体化径流系统设计是当代科创园区更新改造的重要内容,并对改善... 基于低影响开发(LID)理念,采用建成环境径流系统科学组织与技术集成的研究视角,认为建筑表面与景观场地共同构成了建成环境地表系统,统筹建筑顶面、侧立面及景观下垫面的一体化径流系统设计是当代科创园区更新改造的重要内容,并对改善局部地段生态环境、集约利用水资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小型科创园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全地表生态径流理念下“建筑-环境”协同改造的设计观念;以苏州金枫产业园改造设计为例,进行了包含建筑改造和园区景观更新的一体化地表生态径流协同设计。总结了地表生态径流设计方法在科创园区建筑及其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策略与设计要点,探讨了后续研究的思路与方向,为充实当代低影响开发设计方法与技术模式提供相关依据与研究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全地表径流 低影响开发 科创园区 协同设计 金枫产业园
下载PDF
基于景观结构系统的人流分布预测与匹配度分析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马婕 成玉宁 《风景园林》 2020年第1期104-109,共6页
景观的空间结构组织与游人行为活动的开展以及空间使用效率密切相关。1)针对园路系统与节点系统2个结构要素,基于空间句法、ArcGIS核密度分析以及UNA 3种算法,分别从园路整合度、节点密度、时空选择度3个层面对游客时空分布特征进行预测... 景观的空间结构组织与游人行为活动的开展以及空间使用效率密切相关。1)针对园路系统与节点系统2个结构要素,基于空间句法、ArcGIS核密度分析以及UNA 3种算法,分别从园路整合度、节点密度、时空选择度3个层面对游客时空分布特征进行预测;2)通过统计预测数据和离散度计算,对3个维度的数据进行匹配度分析,探讨景观结构设计与游人时空分布之间是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3)结合实践方案,将测算结果对应到方案设计图中,标识出匹配度较低的区域。形成从空间结构预测人流分布情况,到匹配度分析,再将分析结果反馈设计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为具有针对性的方案调整与优化设计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结构 人流分布预测 结构解析 匹配度 优化设计
下载PDF
文化的传承与再现——南京石头城遗址公园景观建筑规划设计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谭明 成玉宁 《建筑与文化》 2017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石头城遗址是南京市最具历史底蕴和人文精神的风景名胜,所谓"虎踞龙盘"中的"虎踞"指的就是历史上的石头城要塞和扼守长江水道的石头山(今清凉山)。石头城是南京六朝古都历史的发端,而清凉山地区则是南京各类文化汇... 石头城遗址是南京市最具历史底蕴和人文精神的风景名胜,所谓"虎踞龙盘"中的"虎踞"指的就是历史上的石头城要塞和扼守长江水道的石头山(今清凉山)。石头城是南京六朝古都历史的发端,而清凉山地区则是南京各类文化汇聚流变的见证。鉴于此,在当下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如何彰显该地域历史遗存的人文精神已成为建筑、规划、风景园林专业共同探讨的命题。本文以南京石头城遗址公园概念性景观规划设计为依托,基于科学调研和文献求证,结合现有资源和市场需求,深入研究了新建景观建筑的文脉、选址、功能和形态,通过景观建筑的规划与设计,实现了遗址公园和景区环境风貌的协调统一,使多元文化得以传承和再现,重塑了石头城遗址公园景观环境的场所人文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人文精神 景观建筑 规划设计 石头城
下载PDF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三维景观可视化技术的发展和前景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雱 《建筑与文化》 2010年第9期32-35,共4页
今天,由于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三维景观可视化技术(以下简称三维景观1)的"加盟",欧美景观学界的科研和教学呈现新的局面,以三维景观为技术基础的景观学理论及方法的研究正步入新的阶段.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可视化技术 三维景观 景观学
下载PDF
景观学学科体系的构成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谭瑛 《建筑与文化》 2010年第7期80-81,共2页
全文针对景观以及景观学学科体系的构成进行全面的概括和科学的分类。从景观的构成要素入手,采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发现景观构成的三要素以及三个空间尺度层次;以此推及景观学的学科体系构成,认为景观学是由艺术、生态、人文三大系统构成... 全文针对景观以及景观学学科体系的构成进行全面的概括和科学的分类。从景观的构成要素入手,采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发现景观构成的三要素以及三个空间尺度层次;以此推及景观学的学科体系构成,认为景观学是由艺术、生态、人文三大系统构成,只有三位一体,才能和而相生。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现状分析,认为人文研究是整个学科体系的薄弱点,并提出推进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 景观学 构成 三位一体 人文
下载PDF
乡村景观全要素数字化模型构建研究——以福建省将乐县常口村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袁旸洋 谈方琪 +1 位作者 樊柏青 成玉宁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0-56,共7页
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全要素数字化模型能够实现信息的识别、集成与融合,提升乡村景观保护、规划与管控的科学化、精准化与高效化。乡村景观全要素数字化模型依托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数据的多源异构与空间融合是其特征,也是构建难... 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全要素数字化模型能够实现信息的识别、集成与融合,提升乡村景观保护、规划与管控的科学化、精准化与高效化。乡村景观全要素数字化模型依托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数据的多源异构与空间融合是其特征,也是构建难点。从“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库构建、数据融合”4个主要环节,阐述了乡村景观全要素数字化模型的构建方法;以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常口村为例,开展了乡村景观全要素数字化模型的构建实践。实现了乡村景观生态数据和形态数据的空间融合与动态可视,解决了以往数字化模型中乡村景观要素彼此游离、各类数据缺乏关联的问题。该模型不但能够支持乡村景观全生命周期、全流程信息化管理,而且可支撑规划、设计、建设、管控等各类场景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乡村景观 数字孪生 数字化模型 多源异构数据
下载PDF
城市蓝绿系统一体规划编制的关键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聪惠 张诗宁 +1 位作者 赵金 成玉宁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9-116,共8页
在存量发展时代,仅通过城市内部孤立的蓝色空间和绿色空间已难以有效应对城市面临的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为在规划中有效建立协同一体的城市蓝绿系统,最大化发挥蓝绿空间的协同效应和服务效能,在当前城市更新和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梳... 在存量发展时代,仅通过城市内部孤立的蓝色空间和绿色空间已难以有效应对城市面临的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为在规划中有效建立协同一体的城市蓝绿系统,最大化发挥蓝绿空间的协同效应和服务效能,在当前城市更新和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梳理城市蓝绿系统的要素构成、职能构成及结构构成,对规划中城市蓝绿系统的职能设定、用地获取、空间布局、实施管控等4个方面的关键问题展开辨析,并提出城市蓝绿系统一体规划的总体框架和对策,在此基础上结合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蓝绿系统一体规划实践,讨论城市蓝绿系统一体规划策略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绿空间 雨洪管控 一体规划 水系 绿地 绿色基础设施
下载PDF
基于小圩形态指数的宣芜平原圩田景观肌理量化研究——以固城湖永丰圩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哲 卢馨逸 +2 位作者 施佳颖 黄若暄 高颖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46,共6页
在当代乡村农耕景观高质量发展与提质增效背景下,以量化分析技术精准研判圩区景观风貌,利用小圩形态指数分析解译典型圩田景观肌理成为乡村景观研究纵深发展的基本问题之一。面向典型圩田肌理特征量化研究需要,综合景观肌理研究的既有成... 在当代乡村农耕景观高质量发展与提质增效背景下,以量化分析技术精准研判圩区景观风貌,利用小圩形态指数分析解译典型圩田景观肌理成为乡村景观研究纵深发展的基本问题之一。面向典型圩田肌理特征量化研究需要,综合景观肌理研究的既有成果,确定小圩延伸率、矩形紧凑度、凹凸度、椭圆形状指数和分形维数5项标识性形态指数。以南京固城湖永丰圩为例,将其小圩二维边界转译为指数数据,选取SOM神经网络、K-means等机器学习方法构建圩田肌理识别模型并对样本圩区进行集成解析,实现圩田肌理的表征识别与聚类分析。相关结果为圩田景观肌理研究提供了一种小圩形态指数聚类分析方法,为深入探索乡村景观肌理统计测量技术提供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肌理 形态指数 圩田肌理识别模型 SOM神经网络 圩田
下载PDF
景相意随 景观与建筑之间的自然营造
15
作者 陈烨 《风景园林》 2015年第12期43-47,共5页
传统园林语境中,景园建筑是整体景观格局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如今建筑与景观环境的一体化设计成为大趋势。基于建构思想的营造观,其发展包含了技术与表现的双重内涵,国内外大量工程实例研究发现,传统建材的自然呈现在当代语境中有材料... 传统园林语境中,景园建筑是整体景观格局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如今建筑与景观环境的一体化设计成为大趋势。基于建构思想的营造观,其发展包含了技术与表现的双重内涵,国内外大量工程实例研究发现,传统建材的自然呈现在当代语境中有材料属性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景观表现的支撑结构是随时代的前进不断积累沉淀发展的景观意识,即景相意随的思想。这两者都是自然营造观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园建筑 自然呈现 整体设计
下载PDF
隐构·同构·异构——城市景观建筑形式的环境性表达
16
作者 谭瑛 《建筑与文化》 2009年第11期78-79,共2页
环境性是城市景观建筑形式的重要特征,应当研究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构适当的关联,完成形式表达。通常城市景观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分为隐构、同构、异构三种类型。隐构通过隐藏自身体量的方法,将对原有环境状态的改变降到最小;同构将... 环境性是城市景观建筑形式的重要特征,应当研究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构适当的关联,完成形式表达。通常城市景观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分为隐构、同构、异构三种类型。隐构通过隐藏自身体量的方法,将对原有环境状态的改变降到最小;同构将景观建筑融入原有环境秩序,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异构指景观建筑通过自身对环境的超越来提升环境的景观品质,重塑整体环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环境 景观建筑 环境性 形式表达
下载PDF
环境构形——徽州天井院“空间景观模型”解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寿焘 成玉宁 《世界建筑》 2023年第1期67-73,共7页
融合建筑与景观交叉理念,以徽州天井院为对象,运用类型图解方法,通过层层剖析,构建并解析由“自然要素、形体结构、空间层序、景观界面、环境构造”5个维度架构的民居“空间景观模型”,揭示环境引导下徽州天井院的空间生成规律、气候调... 融合建筑与景观交叉理念,以徽州天井院为对象,运用类型图解方法,通过层层剖析,构建并解析由“自然要素、形体结构、空间层序、景观界面、环境构造”5个维度架构的民居“空间景观模型”,揭示环境引导下徽州天井院的空间生成规律、气候调节机制、景观营造秩序和材料建造机理,探寻传统民居中生态与形态相耦合的环境构形逻辑,为当下乡土建筑保护再生提供理论与应用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构形 徽州天井院 空间景观模型 建造 类型
下载PDF
山地公园景观建筑参数化选址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袁旸洋 成玉宁 李哲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4-28,共5页
山地环境的生态敏感性与空间特殊性使得景观建筑选址成为规划设计的一个难点。运用参数化、定量化的数字景观技术,采用ArcGIS软件,通过构建景观建筑与场地之间的耦合关联,在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参数化调控景观建筑选址,以提升山地... 山地环境的生态敏感性与空间特殊性使得景观建筑选址成为规划设计的一个难点。运用参数化、定量化的数字景观技术,采用ArcGIS软件,通过构建景观建筑与场地之间的耦合关联,在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参数化调控景观建筑选址,以提升山地公园规划设计的精准性与科学性,统筹实现景观环境保护与建筑功能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山地公园 景观建筑 耦合原理 参数化 建筑选址
下载PDF
城市设计实践中的景观--建筑合作模式创新 被引量:4
19
作者 鲍洁敏 成玉宁 丁文韬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26,共5页
当前伴随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片区更新设计项目呈增长趋势。针对以往城市设计中景观与建筑专业间合作理念落后、合作途径不畅和合作效率低下的问题,结合上海市闵行区沧源片区城市设计项目,探讨在产业更新为主导的城市规划设计中,风... 当前伴随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片区更新设计项目呈增长趋势。针对以往城市设计中景观与建筑专业间合作理念落后、合作途径不畅和合作效率低下的问题,结合上海市闵行区沧源片区城市设计项目,探讨在产业更新为主导的城市规划设计中,风景园林师与建筑师合作模式的创新。以项目所面临的实际挑战为前提,提出了具体的方法与策略。通过合理发挥风景园林师在合作中的潜在主导作用,以风景园林师的身份引导工作方向以强化项目初衷,优化合作方式以保证项目进度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设计 风景园林师 建筑师 城市开放空间 合作模式创新
下载PDF
乡村生态景观识别与生境网络优化——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樊柏青 成玉宁 《风景园林》 2023年第4期27-33,共7页
【目的】三生融合是乡村景观空间的基本格局,识别生态格局、优化生境网络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修复乡村生态环境的基本途径。【方法】基于土地覆被类型遥感解译,识别乡村三生空间及生境类型分布;依托MSPA方法识别生态斑块,采用InVEST模型... 【目的】三生融合是乡村景观空间的基本格局,识别生态格局、优化生境网络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修复乡村生态环境的基本途径。【方法】基于土地覆被类型遥感解译,识别乡村三生空间及生境类型分布;依托MSPA方法识别生态斑块,采用InVEST模型评价斑块的生境质量,并结合三生空间类型提取生态源地;综合运用ArcGIS的栅格计算器及Linkage Mapper工具箱进行生态廊道、夹点、障碍点的识别。【结果】进一步整合出江宁区四片区-五组团-多廊道-多节点的多层级复合式生境网络格局,将其作为构建区域乡村生态本底的基础。【结论】在尊重三生空间融合的前提下,基于定量及空间定位与定性研究,初步形成乡村生境优化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态景观 国土空间规划 生物多样性 三生空间 生境质量 生境网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