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在螺旋神经节神经元再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郑莎莎 崔庆悦 +4 位作者 齐艳茹 程红 魏浩 胡扬楠 柴人杰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3年第4期19-23,共5页
耳聋已成为影响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全球性健康问题,其中感音神经性聋是最常见的耳聋形式。导致感音神经性聋的途径和机制多样,其中螺旋神经元的神经突退化和丧失是造成感音神经性聋的核心原因。随着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构建能够... 耳聋已成为影响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全球性健康问题,其中感音神经性聋是最常见的耳聋形式。导致感音神经性聋的途径和机制多样,其中螺旋神经元的神经突退化和丧失是造成感音神经性聋的核心原因。随着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构建能够模拟螺旋神经元组织生长微环境的仿生支架来诱导其生长,是实现螺旋神经元再生的关键步骤。本文系统回顾和总结了通过仿生支架和电刺激等诱导螺旋神经元再生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未来潜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音神经性耳聋 螺旋神经元再生 仿生支架 电刺激
下载PDF
遗传性耳聋基因治疗临床指南
2
作者 齐洁玉 谈方志 +47 位作者 张李燕 陆玲 王洪阳 李文妍 刘闻闻 付小龙 贺祖宏 丁小琼 孙珊 方巧军 董耀东 朱学伟 童步升 曹现宝 郭敏 范欣淼 汪芹 马璐 张天虹 于亚峰 李永新 樊建刚 崔勇 吴佩娜 张宏征 唐杰 郭维维 查定军 叶放蕾 何双八 曹卫 杨见明 钱晓云 赵宇 孙敬武 陈晓巍 孙宇 夏明 王秋菊 袁慧军 冯永 孔维佳 杨仕明 王海波 高下 李华伟 徐磊 柴人杰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39-44,共6页
遗传性耳聋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新生儿的发病率为1‰~3‰。患者终身携带致病突变,导致不可逆性耳聋,至今尚无临床可用的治疗药物。在部分遗传性耳聋动物模型中,基因治疗已被证实为潜在有效的治疗方法。国内外已开展了多项遗传性耳... 遗传性耳聋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新生儿的发病率为1‰~3‰。患者终身携带致病突变,导致不可逆性耳聋,至今尚无临床可用的治疗药物。在部分遗传性耳聋动物模型中,基因治疗已被证实为潜在有效的治疗方法。国内外已开展了多项遗传性耳聋基因治疗的临床试验。其中,由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牵头,联合国内多家医院成功开展的遗传性耳聋基因治疗临床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规范遗传性耳聋基因治疗并提供临床研究指导,全国多家医院的耳科专家讨论制定了遗传性耳聋基因治疗临床指南,内容涵盖了伦理审查、遗传性耳聋的诊断和入组标准、临床前准备、药物、疗效与安全性评估标准、术后言语康复等。本指南将为耳聋基因治疗的临床诊疗提供规范的理论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耳聋 基因治疗 临床指南
下载PDF
人体器官芯片构建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曾易 顾忠泽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6期4954-4967,共14页
人体器官芯片通过在微流体芯片上构建微缩组织或器官来模拟人体组织或器官的结构、功能及微环境.人体器官芯片研究的提出,为药物临床前试验中动物模型的低通量、高花费、跨物种差异、重现性差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或将成为下一代通用... 人体器官芯片通过在微流体芯片上构建微缩组织或器官来模拟人体组织或器官的结构、功能及微环境.人体器官芯片研究的提出,为药物临床前试验中动物模型的低通量、高花费、跨物种差异、重现性差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或将成为下一代通用体外评价模型.本文综述了人体器官芯片的类型与特征,总结了人体器官芯片构建的普遍设计思路,并从细胞、芯片材料与加工、微环境构建与器官芯片测量几方面对器官芯片的构建进行技术拆解,最后讨论了目前器官芯片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芯片 微流体芯片 微环境构建 生物医学传感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在制药行业的应用进展
4
作者 万宇 郑维恒 +1 位作者 蒋阅 赵祥伟 《药学进展》 CAS 2023年第10期741-750,共10页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高速发展,AI在制药行业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总结AI在药物研发、生产、营销方面的应用情况,分析AI应用在药物靶点发现、分子设计与筛选、药物相互作用预测、生产质量监测、药品鉴别、患者画像、药物推荐等领域...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高速发展,AI在制药行业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总结AI在药物研发、生产、营销方面的应用情况,分析AI应用在药物靶点发现、分子设计与筛选、药物相互作用预测、生产质量监测、药品鉴别、患者画像、药物推荐等领域的效果与不足。提出应用AI技术赋能制药行业,将在缩短药品研发周期、降低药品生产与供应链成本、降低药物使用安全风险、提高药品推广效率等方面产生巨大价值,为提高药物创新水平以及健康事业带来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制药 深度学习 药物研发 药物生产 药品营销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与挑战
5
作者 柴人杰 滕皋军 《药学进展》 CAS 2023年第10期721-723,共3页
20世纪50年代,使用机器学习模拟人类智能以实现智能机器更高层次应用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概念被提出。随后的70年中,人工智能得到了飞跃式发展,成为新时代科技产业革新的重要推动力量。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新... 20世纪50年代,使用机器学习模拟人类智能以实现智能机器更高层次应用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概念被提出。随后的70年中,人工智能得到了飞跃式发展,成为新时代科技产业革新的重要推动力量。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强调“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提出发展便捷高效的“智能医疗”“智能健康和养老”等智能服务,加快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应用,为公众提供个性化、多元化、高品质的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能机器 智能服务 机器学习 人类智能 医疗健康领域 智能医疗 创新应用
原文传递
智能微纳机器人在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6
作者 许冬雨 宋思哲 柴人杰 《药学进展》 CAS 2023年第10期724-732,共9页
随着微纳加工技术的发展,智能微纳机器人受到多领域的广泛关注,并在化学燃料、外加场(磁场、光场、声场等)和生物能源驱动下实现了智能微纳机器人的有效精细操控。因其体积小、可无线操控、灵敏度高等优势,智能微纳机器人在生物医学领... 随着微纳加工技术的发展,智能微纳机器人受到多领域的广泛关注,并在化学燃料、外加场(磁场、光场、声场等)和生物能源驱动下实现了智能微纳机器人的有效精细操控。因其体积小、可无线操控、灵敏度高等优势,智能微纳机器人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广泛的应用价值。综述智能微纳机器人的驱动策略及其在疾病诊断、靶向递送、微创手术等疾病诊疗领域的最新应用进展,并讨论了智能微纳机器人在疾病诊疗中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机器人 无线操控 疾病诊断 靶向递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