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4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的城市河流环境影响指标体系及生态修复模式 被引量:2
1
作者 陈云 吴义锋 薛联青 《安徽化工》 CAS 2008年第5期62-64,共3页
阐述了环境影响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及识别方式,建立了基于城市河流复合生态系统的环境影响指标体系和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估体系,探讨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的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适用模式,恢复和维持城市河流良好的生态系统,对保证城市河流资源... 阐述了环境影响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及识别方式,建立了基于城市河流复合生态系统的环境影响指标体系和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估体系,探讨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的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适用模式,恢复和维持城市河流良好的生态系统,对保证城市河流资源、景观、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生态系统 城市河流 环境影响 生态修复
下载PDF
“环境微生物学”全英文教学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7
2
作者 余冉 王玉敏 杨安康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172-173,176,共3页
本文基于"环境微生物学"全英文课程在东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的设立,在教学实践基础上,结合环境微生物学学科特点,从课程准备、课堂教学、考核方法、学生反馈等方面总结了这一教学方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 本文基于"环境微生物学"全英文课程在东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的设立,在教学实践基础上,结合环境微生物学学科特点,从课程准备、课堂教学、考核方法、学生反馈等方面总结了这一教学方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微生物学 全英文教学 结构化考核方式
下载PDF
N_2O的环境效应及其防逸技术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9
3
作者 石明岩 吕锡武 稻森悠平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5-47,共3页
论述了N2 O的环境效应 ,重点阐述了N2 O的温室效应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列举了各国政府为控制包括N2 O在内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所采取的政策。概括了N2 O防逸技术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环境效应 防逸技术 发展趋势 温室效应 N2O 气体污染 污染控制
下载PDF
国外典型水环境综合整治案例分析与启示 被引量:26
4
作者 许卓 刘剑 朱光灿 《环境科技》 2008年第A02期71-74,共4页
针对我国河流湖泊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现状,以日本琵琶湖、欧洲莱茵河、英国泰晤士河流域综合整治为例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我国治理河流湖泊水环境需要5个方面开展工作:建立强有力的流域管理机构;坚决控制污染源;加大对环保事业的资金投... 针对我国河流湖泊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现状,以日本琵琶湖、欧洲莱茵河、英国泰晤士河流域综合整治为例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我国治理河流湖泊水环境需要5个方面开展工作:建立强有力的流域管理机构;坚决控制污染源;加大对环保事业的资金投入;政府经济政策向环保倾斜;把市场经济引入流域治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综合整治 琵琶湖 莱茵河 泰晤士河
下载PDF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评价中权重的聚类矩阵特征向量法确定 被引量:4
5
作者 韩国志 傅大放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58-160,共3页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对评价因子的赋权。因子的权重大小将对结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目前公路环境影响综合评价中各种权重的确定方法,指出它们各自的不足,在充分考虑到环境本身所特有的模糊性与关联性的前提下...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对评价因子的赋权。因子的权重大小将对结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目前公路环境影响综合评价中各种权重的确定方法,指出它们各自的不足,在充分考虑到环境本身所特有的模糊性与关联性的前提下,运用聚类理论与矩阵理论,提出一种新的权重确定理论与方法,并与其它权重确定方法进行比较,结合实际进行应用。结果表明,它是一种更加合理有效的赋权方法,提高了环境评价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权重 隶属函数 聚类矩阵
下载PDF
世纪之交我国老龄安居环境的探索 被引量:3
6
作者 马光 胡仁禄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9年第6期103-107,共5页
简要介绍了世纪之交老龄问题的国际行动和近10 年来我国在老龄安居环境建设方面的探索,着重阐明了21 世纪我国老龄安居环境建设的主要对策,并期望新世纪城市科学为此作出新贡献.
关键词 安居环境 21世纪 中国 养老居住模式 老年人
下载PDF
“以学生为中心”的全英文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以《环境微生物学》为例 被引量:16
7
作者 余冉 杨安康 《高教学刊》 2017年第4期8-9,12,共3页
《环境微生物学》是环境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其全英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出专业化、国际化的复合型的专业人才。文章总结了该课程全英文教学过程中碰到的实际困难,探索设计适宜的教学创新模式,归纳、总结出适合本专业课程的全英文教学... 《环境微生物学》是环境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其全英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出专业化、国际化的复合型的专业人才。文章总结了该课程全英文教学过程中碰到的实际困难,探索设计适宜的教学创新模式,归纳、总结出适合本专业课程的全英文教学方法及手段,为构建适应高校全英文教学要求的专业课程建设提供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微生物学 全英文教学 改革
下载PDF
组合型浮床生态系统的构建及其改善湖泊水源地水质的效果 被引量:43
8
作者 李先宁 宋海亮 +2 位作者 朱光灿 李大成 吕锡武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7-372,共6页
研究开发了一种由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及微生物膜构建的组合型浮床生态系统.在野外条件下,考察了该浮床对富营养化湖泊水在静态条件下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20 d内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83.7%和90.7%,透明度也有大幅提高.而且,组合型... 研究开发了一种由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及微生物膜构建的组合型浮床生态系统.在野外条件下,考察了该浮床对富营养化湖泊水在静态条件下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20 d内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83.7%和90.7%,透明度也有大幅提高.而且,组合型浮床系统对有机物尤其是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能力较强,在25 d内,对r-BHC、HE、DDE、DDD、DDT的去除率分别为25.2%、63.8%、42.1%、71.6%和27.6%,氯苯、阿特拉津的去除率达55.9%和72.1%.水珊动物的代谢活动提高了有机物的生物可降解性和氮磷的植物可利用性.该新型浮床可用于水源地水质改善、污水净化生态工程、富营养水体的生态恢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床 水生植物 水生动物 微生物膜 难降解有机物
下载PDF
生态混凝土护坡在水源保护区生态修复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9
作者 蒋彬 吕锡武 +1 位作者 吴今明 申一尘 《净水技术》 CAS 2005年第4期47-49,共3页
生态混凝土护坡工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生态型护坡技术,实现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水质净化等功能的完美统一。生态混凝土护坡具有良好的透水性、透气性及生态功能,可使水源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修复,保障原水水质。
关键词 生态混凝土护坡 水土保持 生态修复 水质净化 生态修复工程 混凝土护坡 水源保护区 应用 护坡技术 工程技术
下载PDF
水耕植物过滤法净水系统底泥硝化反硝化潜力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李先宁 吕锡武 +2 位作者 宋海亮 西村修 稻森悠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3-97,共5页
通过测定水耕植物过滤法 (HydroponicBio filterMethod ,HBFM)水质净化系统中底泥的硝化、反硝化潜力以及底泥中亚硝酸菌和硝酸菌密度 ,定量研究了该系统底泥的硝化及反硝化潜力沿水流方向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中游底泥硝化潜力最大 ,... 通过测定水耕植物过滤法 (HydroponicBio filterMethod ,HBFM)水质净化系统中底泥的硝化、反硝化潜力以及底泥中亚硝酸菌和硝酸菌密度 ,定量研究了该系统底泥的硝化及反硝化潜力沿水流方向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中游底泥硝化潜力最大 ,为 4 . 76× 10 -6g/ (g·h) ;上游底泥反硝化潜力最大 ,为 8. 1× 10 -7g/ (g·h) ;底泥中亚硝酸菌的密度分布与硝化潜力的分布一致 .结果还表明 ,提高HBFM系统氮去除能力的关键在于改变硝化反硝化区域分布 ,从而提高系统的反硝化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耕植物过滤法 底泥 硝化潜力 反硝化潜力
下载PDF
分流型地渗系统的污水强化脱氮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彬 吕锡武 +1 位作者 钱文敏 陆继来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4-37,共4页
对传统型的地下渗滤系统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一套新型的地下渗滤试验装置。该装置成功启动65d后采用分层进水和连续操作的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结构改进防止了堵塞,分层进水改善了系统抗冲击负荷的能力,提高了氮的脱除效率。在进水pH为... 对传统型的地下渗滤系统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一套新型的地下渗滤试验装置。该装置成功启动65d后采用分层进水和连续操作的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结构改进防止了堵塞,分层进水改善了系统抗冲击负荷的能力,提高了氮的脱除效率。在进水pH为7.8~8.0,HRT>10h的工况下,分流比为1:3时硝化和反硝化过程进行的最佳,此时总氮去除率达到60.34%,与未分流的去除率22.06%相比提高了近3倍。为分散污水的强化脱氮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污水 地下渗滤系统 改进 分流 脱氮
下载PDF
生态护砌模拟河道对氮系污染物的去除特性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杨辉 吕锡武 吴义锋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172-2176,共5页
分别应用生态混凝土预制球型砌块、板状砌块及4球联体砌块构建3条中试规模的模拟河道,定量研究生态护砌河道对氮系污染物的去除特性,并与'三面光'护砌模拟河道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水力停留时间2 d时,生态混凝土预... 分别应用生态混凝土预制球型砌块、板状砌块及4球联体砌块构建3条中试规模的模拟河道,定量研究生态护砌河道对氮系污染物的去除特性,并与'三面光'护砌模拟河道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水力停留时间2 d时,生态混凝土预制球型砌块护砌河道对黄浦江原水中NH4+-N、NO2--N、NO3--N、TN的去除率分别为83.6%、75.2%、37.1%、47.5%,生态混凝土预制板状砌块护砌河道为83.4%、53.0%、30.6%、40.4%,生态混凝土预制4球联体砌块护砌河道为88.1%、72.4%、33.0%、40.9%.在相同的条件下,'三面光'护砌河道对NH4+-N、TN的去除率分别为61.1%、9.1%,而NO2--N、NO3--N由于受到NH4+-N转化的影响,浓度产生了累积,分别增加了7.4%3、.4%.护砌方式对水中氮系污染物的去除影响显著,生态护砌方式可在短期内有效去除水中氮系污染物,故可作为河流等地表水体水质净化与修复的重要措施.护砌结构孔隙率和植被覆盖率的提高有利于生态护砌河道对氮系污染物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护砌 “三面光”护砌 生态混凝土 模拟河道 氮系污染物 去除特性
下载PDF
膜生物反应器中水回用示范工程 被引量:10
13
作者 戈军 荆肇乾 吕锡武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5-77,共3页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建立了24m3/d的中水回用示范工程。对示范工程设计运行参数和污染物去除机理进行了探索,并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出水浊度、BOD5、NH3-N分别为1.8NTU、7.2mg/L、1.69mg/L,总大肠菌未检出,出水无色无味,...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建立了24m3/d的中水回用示范工程。对示范工程设计运行参数和污染物去除机理进行了探索,并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出水浊度、BOD5、NH3-N分别为1.8NTU、7.2mg/L、1.69mg/L,总大肠菌未检出,出水无色无味,各项指标优于回用标准要求。膜生物反应器在有效去除常规污染物的同时,可以对致病菌和病毒进行有效截留。MBR用于生活污水处理和回用,在降低污染的同时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中水回用 设计运行参数 去除机理 技术经济分析
下载PDF
强制通风型地渗系统处理分散生活污水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吕锡武 李彬 +2 位作者 宁平 普红平 陆继来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2-55,共4页
对传统型地下渗滤系统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一套新型的地下渗滤试验装置。该装置成功启动65d后采用强制通风的手段和间歇进水连续出水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强制通风的结构改进防止了堵塞,提高了抗冲击负荷的能力,在进水量8L/次,HR... 对传统型地下渗滤系统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一套新型的地下渗滤试验装置。该装置成功启动65d后采用强制通风的手段和间歇进水连续出水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强制通风的结构改进防止了堵塞,提高了抗冲击负荷的能力,在进水量8L/次,HRT为15h,通风时间为30-60min的工况下,CODCr、TN、NH3-N、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8.3%、48.8%、98.2%和93.2%,这将为新型地渗系统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污水处理 地下渗滤系统 强制通风 改进
下载PDF
活性炭结构和性能与饮用水处理中有机物去除率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马蓉 吕锡武 窦月芹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6年第2期31-33,共3页
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主要由其结构特征和表面化学性质决定。如何选择合适的适用于饮用水处理的活性炭显得尤为重要。本试验以某湖水中的天然有机物质作为配水中有机物的来源,对活性炭的结构、性能指标和水质化学安全性指标(主要是高锰酸... 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主要由其结构特征和表面化学性质决定。如何选择合适的适用于饮用水处理的活性炭显得尤为重要。本试验以某湖水中的天然有机物质作为配水中有机物的来源,对活性炭的结构、性能指标和水质化学安全性指标(主要是高锰酸盐指数和UV254)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用水经活性炭吸附后的水质主要与5~10nm和30-100nm的孔容有关,尤其与50~100nm的孔容最为相关。碘值和有机物去除率的相关性较差。比表面积、孔容积、平均孔径与有机物去除率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孔容 饮用水 水质
下载PDF
特定生态系统对水源地水质改善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詹旭 吕锡武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840-1844,共5页
通过构建水生动物-人工介质新型生态系统来研究太湖水源地水质改善效果.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对比3d和7d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当HRT=7d,系统对TN、NO2--N、NO3--N、TP、PO4--P的平均去除率可分别达到79.00%、63.46%、14.57%、67.43%、35.8... 通过构建水生动物-人工介质新型生态系统来研究太湖水源地水质改善效果.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对比3d和7d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当HRT=7d,系统对TN、NO2--N、NO3--N、TP、PO4--P的平均去除率可分别达到79.00%、63.46%、14.57%、67.43%、35.81%;对比空白池,TN、NO2--N、NO3--N、TP、PO4--P的平均去除率仅为9.67%、7.09%、1.30%、9.92%、7.04%.通过该系统中水生动物的吸收和人工介质上微生物降解的协同作用,使得氮磷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明显.可见,水生动物-人工介质生态系统对改善太湖水源地水质有良好的效果,对构建安全的水源地生态系统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水生动物 人工介质 水源地 水质 改善
下载PDF
粉末活性炭-生物处理技术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吴浩汀 孔宇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1-63,共3页
粉末活性炭 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强化生物工艺。本文介绍了该工艺的设计方法以及作者在不同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实例 ,表明该技术在处理难生物降解的工业废水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而且经济上可行。
关键词 生物处理技术 化工废水处理 难生物降解 工业废水 粉末活性炭 工程应用 工艺 设计方法 应用实例 同化
下载PDF
反应器理论在中药废水处理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蒋彬 吕锡武 +2 位作者 刘壮 戈军 桂益俊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6-88,共3页
采用四级活性污泥法工艺代替原有单级好氧工艺处理高浓度中药废水。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对COD和BOD5去除率均超过99%,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本工艺可以作为中药废水处理改造工程的一... 采用四级活性污泥法工艺代替原有单级好氧工艺处理高浓度中药废水。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对COD和BOD5去除率均超过99%,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本工艺可以作为中药废水处理改造工程的一种选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器理论 四级活性污泥法 高浓度中药废水
下载PDF
三维电极体系中苯酚降解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立章 乔启成 +1 位作者 傅剑锋 王哲晓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50-854,共5页
三维电极法用于处理含酚废水的影响因素研究报道较多,但并未充分在理论上阐述其影响方式及机理。采用自制的实验室小试电化学反应器对含酚自配废水进行了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体系中苯酚降解遵循一级反应模式;通过电流效率的核算确定60mi... 三维电极法用于处理含酚废水的影响因素研究报道较多,但并未充分在理论上阐述其影响方式及机理。采用自制的实验室小试电化学反应器对含酚自配废水进行了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体系中苯酚降解遵循一级反应模式;通过电流效率的核算确定60min作为最佳反应时间,得到的苯酚去除率为64.3%,吨水处理能耗为14.29kW·h·t-1,实际电流效率与理论电流效率相等为0.68。对体系进水控制不同的苯酚起始质量浓度,当反应时间不变时,实际试验结果与法拉第定律一致,即电流密度与去除的污染物的量以及COD去除率与电量和进水质量浓度的比值均呈线性关系;体系中羟基自由基的产生量能够采用式[?OH]=0.1218×EC0进行计算。采用最佳反应时间t=60min、电流密度I=20A,在苯酚质量浓度为500mg·L-1时改变极板间距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电压随极板间距的增大而降低,最佳极板间距为0.21m时可获得最大去除率为78.5%,体系的启动电压为0.25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电极 羟基自由基 反应时间 起始质量浓度 启动电压
下载PDF
垃圾填埋气体收集现场试验与工程设计参数确定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正华 曾苏 《中国沼气》 2004年第1期11-13,共3页
本文介绍了南京市水阁垃圾填埋场垃圾填埋气体收集现场静态试验和动态试验的方法。对现场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整理,提出了工程设计参数。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垃圾填埋气体 气体收集 现场试验 工程设计 静态试验 动态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