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80篇文章
< 1 2 1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艺教育必须走出凝固化模式——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廷信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廷信 楚小庆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3-126,共4页
当前,在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以及2013年"两会"之后,文化、艺术、教育的相关问题再一次成为国家和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之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明确提出&qu... 当前,在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以及2013年"两会"之后,文化、艺术、教育的相关问题再一次成为国家和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之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明确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所以,探寻文化艺术教育的合理模式,繁荣国家文化艺术事业发展,成为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同时,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发展目标,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笔者认为,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一位普通的艺术创作者,或是一位文艺教育工作者,我们大概都会普遍意识到,"美丽中国"自身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这一美好蓝图,不是指单一的从生态意义、环境保护的角度建设祖国的秀美山川,更重要、更关键的是要求更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素养、提升社会民众的艺术审美境界,这些必然涵盖和滋养了以人的思想境界为基础的心灵美,以及由此所延伸出的社会美和艺术美,这其中包括了生态的自然美的建设、和谐的社会美的创造以及高雅的艺术美的回归。所以,深入了解当代中国文化艺术教育模式的现状,探寻其发展规律并顺势引导,成为起笔"美丽中国"美好蓝图的关键工作之一。东南大学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创办图画手工科的高等学府(由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第二任督学李瑞清在1906年创办),艺术专业教育在20世纪之初就走在了全国的最前端,而在100多年之后的今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组织的共有390多个单位的4200多个学科参评的2012年度第三轮学科评估中,东南大学的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在高校学科排名中名列全国第一,再一次走到了国家艺术教育事业发展的最前列。人类生活需要艺术创作的滋养,艺术创作需要理论的提升。由此,关于当下社会普遍关注的文化艺术教育领域的诸多深层问题,本刊编辑部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对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廷信教授进行了访谈。访谈中,王廷信院长敏锐地提出了"文艺教育必须走出凝固化模式"的观点。这与党和政府一贯坚持和倡导的"双百方针"、"艺术民主"等理论精髓有诸多相通之处。作为全国高校艺术学理论专业学科发展的领军人物,他坦率的认为"我们更需要的是多姿多彩的‘呈现’"。王廷信院长认为,在20世纪前半叶,我们需要用文学艺术来唤醒大众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而在20世纪后半叶,中国社会逐步走向多元,民众通向精神空间的管道增多;尤其近十多年来现代传媒无孔不入,导致我们更需要的是多姿多彩的"呈现"。相对"教育"的方式,"呈现"也更加平等。相对文学艺术这种与人的精神高度联系的事物,我们目前需要的是激发国民文学艺术的创作热情、欣赏热情和评价热情。我们的文学艺术机构要把更加丰富多彩的文艺作品呈现给大众,把更加精美的文艺作品送到身边,让人们自觉自愿地享用艺术。关于解决方式,王廷信院长提出,"大众有时候容易盲从。盲从一方面是对文艺作品的选择,另一方面是对文艺作品的甄别",而"推进完善批评机制,构建良好的批评氛围,养成良好的批评风气,才会让批评在大众文艺教育中起到真正的作用"。因此,"营造良好的批评氛围、丰富我们的批评话语是当前我们的文艺批评急切需要关注并引起重视的重要问题。"本刊编辑部刊发本次访谈,目的在于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和观察诸多知名学者位于学术发展最前端的思想的光芒,同时也是对学界的学术理论建设,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以及进一步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应有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院 文艺教育 东南大学 院长 访谈录 文化艺术教育 信教 固化
下载PDF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建院八周年暨艺术学科恢复办学二十周年致辞
2
作者 王廷信 《建筑与文化》 2014年第12期14-14,共1页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首先,我谨代表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向大家不辞辛劳、拨冗参加东大艺术学院建院八周年暨东大艺术学科恢复办学二十周年庆典,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1994年,东南大学全面恢复艺术学科,迄...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首先,我谨代表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向大家不辞辛劳、拨冗参加东大艺术学院建院八周年暨东大艺术学科恢复办学二十周年庆典,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1994年,东南大学全面恢复艺术学科,迄今已经走过二十年的历程;2006年,东南大学成立艺术学院,瞬间也有八年了。二十年来,东南大学艺术学科从一个本科专业——工业(艺术)设计发展到今天的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动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科 视觉传达设计 早上好 环境艺术 产品设计 省级重点学科 东大 优势学科 十年 精心呵护
下载PDF
千叶宫桃满院香——记我的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周武忠教授
3
作者 郑德东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0年第12期9-14,共6页
周武忠,男,江苏江阴人,本科毕业于南京农学院园艺系,后被分配到江苏农学院园艺系工作,任助教、讲师(破格晋升)、副教授(破格晋升),曾先后在南京林学院和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风景园林专业进修,并任扬州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1995-2001... 周武忠,男,江苏江阴人,本科毕业于南京农学院园艺系,后被分配到江苏农学院园艺系工作,任助教、讲师(破格晋升)、副教授(破格晋升),曾先后在南京林学院和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风景园林专业进修,并任扬州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1995-2001)、民革扬州市委副主委(1996-2001)、扬州市郊区政协副主席(1997-2001)、江苏省第八届政协委员。2001年博士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师从奚传绩教授),后在东南大学建筑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研究(合作导师王建国教授)。现为东南大学教授、旅游与景观研究所所长、艺术学博士生导师、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研究导师、设计艺术学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花文化研究会会长、江苏省旅游学会会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艺术学院 博士生导师 东南大学 副教授 博士后流动站 政协委员 2001年 学科带头人
下载PDF
艺术学理论的学科现状和发展愿景——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凌继尧访谈
4
作者 凌继尧 经纬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8,共5页
经纬:凌老师您好!您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较早从事艺术学理论研究的学者,并且亲历了艺术学升格为门类的过程,您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艺术学理论学科取得的最新进展?凌继尧:2010-2011年期间,国务院有关部门启动学科升格的工作:根据国家社... 经纬:凌老师您好!您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较早从事艺术学理论研究的学者,并且亲历了艺术学升格为门类的过程,您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艺术学理论学科取得的最新进展?凌继尧:2010-2011年期间,国务院有关部门启动学科升格的工作:根据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有条件的一级学科升格为门类,二级学科升格为一级学科。我国原来有12个学科门类。工科有很多学科,只有一个学科门类工学。理科也有很多学科,同样只有一个学科门类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门类 二级学科 艺术学理论 东南大学 工学 发展愿景 一级学科 升格
原文传递
中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模式的比较及启示——以清华大学和东南大学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陆挺 陈峰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47,共4页
本文选取近年来在艺术教育方面开展得较好的两所工科大学——东南大学和清华大学,进行实例研究和个案分析,从中归纳出中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两种实践模式,并对这两种实践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和理论阐述,试图总结出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一... 本文选取近年来在艺术教育方面开展得较好的两所工科大学——东南大学和清华大学,进行实例研究和个案分析,从中归纳出中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两种实践模式,并对这两种实践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和理论阐述,试图总结出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一些规律,探索到一些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经验,希望对于中国工科大学更好地开展艺术教育产生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工科大学 艺术教育 实践模式 清华大学 东南大学 比较
下载PDF
东南大学陶思炎教授著作《民俗艺术学》出版 被引量:1
6
作者 邱红革 《民间文化论坛》 2013年第6期112-112,共1页
东南大学陶思炎教授的著作《民俗艺术学》一书于今年八月正式出版发行。《民俗艺术学》一书系2009年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最终成果。它包括对民俗艺术的概念界定、历史回顾、研究综述、体系建构、特点归纳、规律判断、理论阐... 东南大学陶思炎教授的著作《民俗艺术学》一书于今年八月正式出版发行。《民俗艺术学》一书系2009年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最终成果。它包括对民俗艺术的概念界定、历史回顾、研究综述、体系建构、特点归纳、规律判断、理论阐发和实践思考,其研究领域涉及民俗艺术的体系论、方法论、类型论、特争论、功能论、传承论、审美论、作品论、应用论、传播论、保护论等基本理论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艺术 特点归纳 作品论 类型论 理论阐发 功能论 审美论 传播论 书系 体系建构
下载PDF
新世纪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学术研讨会在东南大学隆重召开
7
作者 梁玖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28-128,共1页
关键词 东南大学 高等学校 艺术教育 开幕式 春晖 杂志社 研究所 艺术学 文化艺术
下载PDF
城市·艺术·文化——首期“市长论坛”在东南大学举办
8
《建筑与文化》 2010年第7期74-75,共2页
2010年6月12日,首期"市长论坛"在东南大学九龙湖宾馆举办。"市长论坛"是由东南大学艺术学院主办,相关媒体支持的学术论坛。
关键词 东南大学 艺术学院 论坛 市长 城市 文化 学术
下载PDF
国内外大学本科教育之比较——以东南大学和里海大学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旭海 张培伟 +5 位作者 陆华 蔡进 朱广宇 晏井利 曾宇乔 张亚梅 《文教资料》 2014年第21期97-99,共3页
大学本科工科教育对于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东南大学和里海大学为例,从知识传授思维、授课内容、时间分配及其与作业的关系,以及学生学习行为等几方面,比较了国内外大学教育的若干差异。
关键词 本科生 国内外教育 思维 时间分配 学习行为
下载PDF
“前推”与“主导”:艺术时空体与跨媒介叙事
10
作者 龙迪勇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7-131,共15页
在艺术“分立”之后,特定媒介艺术的发展有两种方式:求“纯”或求“异”。求“纯”即通过发挥并强化特定媒介的“本位”特色来发展门类艺术;求“异”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跨界融合或跨媒介叙事问题。跨媒介叙事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时间艺... 在艺术“分立”之后,特定媒介艺术的发展有两种方式:求“纯”或求“异”。求“纯”即通过发挥并强化特定媒介的“本位”特色来发展门类艺术;求“异”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跨界融合或跨媒介叙事问题。跨媒介叙事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之间的相互模仿;一种空间艺术与另一种空间艺术之间的相互模仿;一种时间艺术与另一种时间艺术之间的相互模仿。其中第一种是最主要的跨媒介叙事类型。无论是对于哪种情况的跨媒介叙事现象,我们都可以运用穆卡洛夫斯基的“前推”思想、雅各布森的“主导”思想,并结合巴赫金的“艺术时空体”理论而进行合理的解释。一切文学艺术作品都是艺术时空体,所谓跨媒介叙事无非是违反或背离艺术媒介的本质特性,在小说等时间艺术叙事中把本来处于“背景”位置的空间元素“前推”为“主导”元素,在绘画等空间艺术叙事中把本来处于“背景”位置的时间元素“前推”为“主导”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分立 陌生化 前推 主导 艺术时空体 跨媒介叙事
下载PDF
中国古代艺术类著录的注文文本研究
11
作者 郭建平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7-123,148,共8页
以往的中国艺术史研究较为关注正文文本分析,而忽略其注文文本及其他文本(题跋文本、序跋文本等),至于几者之间意义共生而形成的“综合性文本”更鲜有学人涉及。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古代艺术著录中,正文文本多因注文文本而开出新义,获... 以往的中国艺术史研究较为关注正文文本分析,而忽略其注文文本及其他文本(题跋文本、序跋文本等),至于几者之间意义共生而形成的“综合性文本”更鲜有学人涉及。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古代艺术著录中,正文文本多因注文文本而开出新义,获得新解读,这不仅仅是因为注文文本作为正文文本的“衍生物”,其往往是正文文本内容的补充、修正与考释,还因为正文文本与多数产生于后代的注文文本分别处于不同的时空,处于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而具有“衍生性”性质的注文文本在对正文文本进行勘正及强调某些重点时,新层次的文本内容形成,而这个新的文本所彰显出来的意义也许从未被正文文本原作者所意识到或清晰地表达出来,对此问题进行揭示可开拓艺术史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文本 注文文本 题跋文本 艺术史
下载PDF
家族相似性、符号圈与艺术跨媒介叙事
12
作者 龙迪勇 《中国文艺评论》 2024年第6期44-68,I0002,I0003,共27页
总体性的“艺术”仅仅是一个相对意义上的统称,一个代表所有具体门类艺术的“家族相似性”概念。洛特曼把总体性的艺术看成一个大的“符号圈”,而这个符号圈中又存在由各门类艺术构成的多个小符号圈。符号圈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有界性... 总体性的“艺术”仅仅是一个相对意义上的统称,一个代表所有具体门类艺术的“家族相似性”概念。洛特曼把总体性的艺术看成一个大的“符号圈”,而这个符号圈中又存在由各门类艺术构成的多个小符号圈。符号圈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有界性,即符号圈是有边界的,主要关涉内外关系;二是不均衡性,即符号圈区分为“中心”与“外围”,这是符号圈的内部组织规则。这两个特征都给“艺术文本”的跨媒介叙事带来了深刻影响。综合运用“家族相似性”和“符号圈”理论,不仅可以很好地解释艺术与非艺术,以及艺术符号圈中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跨媒介叙事问题,而且可以合理地解释同一种文学、艺术体裁中的“互参”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相似性 符号圈 跨媒介叙事 有界性 不均衡性
下载PDF
《北史》后《艺术传》的变动
13
作者 李倍雷 《艺术学研究》 2024年第5期98-111,共14页
“二十六史”《艺术传》的撰述存在一个概念上的变动及内容的变化。《魏书》为《术艺传》,《晋书》至《北史》皆为《艺术传》,到了“新、旧唐书”及以后,概念发生变动,均为“方技(方伎)”,是为《方技传》或《方伎传》,直至《清史稿》才... “二十六史”《艺术传》的撰述存在一个概念上的变动及内容的变化。《魏书》为《术艺传》,《晋书》至《北史》皆为《艺术传》,到了“新、旧唐书”及以后,概念发生变动,均为“方技(方伎)”,是为《方技传》或《方伎传》,直至《清史稿》才恢复《艺术传》。看似《艺术传》出现了“断层”,但从各“列传”的“小序”和入传者的事项与内容分析,“二十六史”《艺术传》在历代的正史里延续的是祖述,《北史·艺术传》以后《方技传》或《方伎传》的内容,大致还是医术、方经、占卜、阴阳,兼有相术、巧思、画塑等类型,延续了《魏书·术艺传》《北史·艺术传》以来的类型谱系与脉络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传》 《北史》 艺术 《方技传》 《方伎传》
下载PDF
视觉形象的“他者化”与“自我他者化”探微——从中外视觉艺术中的“眯眯眼”谈起
14
作者 郭建平 《艺术传播研究》 2024年第1期128-134,共7页
艺术中的“他者”形象有时不是直接依据客观真实进行塑造的,其间既有带着偏见的丑化的形象,也有出于认同的幻想的形象。“他者”形象的塑造受到权力关系的制约,对“他者”的误读、扭曲、美化往往与本土艺术创作者所处时代的地缘政治、... 艺术中的“他者”形象有时不是直接依据客观真实进行塑造的,其间既有带着偏见的丑化的形象,也有出于认同的幻想的形象。“他者”形象的塑造受到权力关系的制约,对“他者”的误读、扭曲、美化往往与本土艺术创作者所处时代的地缘政治、话语权力分布及文化认同程度关系密切。我们应当尊重真实、客观地反映生活的作品,反对其他族群视觉艺术中隐含着的对中国人、中国文化的歪曲表现,同时应能判析本国视觉艺术中是否存在“自我他者化”的倾向,并展现出真正的原创力,创作出切实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艺术 他者形象 文化认同 自我他者化
下载PDF
巧“理”·巧“技”·巧“艺”:中山国造物艺术与《考工记》的三重关联
15
作者 曾维林 魏容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8-224,共7页
战国中山国王陵的发掘是河北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的重大发现,发掘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沉淀着2000多年历史文化,也蕴含着鬼斧神工的造物艺术。中山国造物艺术与《考工记》同属先秦文化范畴。通过文献与出土文物分析,并对比《考工记》的造... 战国中山国王陵的发掘是河北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的重大发现,发掘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沉淀着2000多年历史文化,也蕴含着鬼斧神工的造物艺术。中山国造物艺术与《考工记》同属先秦文化范畴。通过文献与出土文物分析,并对比《考工记》的造物与艺术设计思想,可以发现中山国造物艺术与《考工记》之巧“理”、巧“技”、巧“艺”的关联性。其具体体现在创与制的造物理论、关联道与器的技术、器物的文化与审美三个方面。探讨中山国造物艺术与《考工记》之间关系,有助于传承古代人工造物的创作智慧与文化品质,提供可资借鉴的设计思想和艺术元素,以为当代造物艺术的进步与发展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国 《考工记》 造物艺术
下载PDF
民国时期人体写生教学研究——以中央大学与上海美专为例
16
作者 赵澄 李轶南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121,150,共13页
以图像学方法描述20世纪30年代中央大学艺术系与上海美专的人体写生课图像,分析图像中人物所处的时代与环境,还原历史原境。阐释两校艺术专业的办学理念、西画专业课程设置、西画教学师资、师生人体创作成果及人体写生教学情况。进一步... 以图像学方法描述20世纪30年代中央大学艺术系与上海美专的人体写生课图像,分析图像中人物所处的时代与环境,还原历史原境。阐释两校艺术专业的办学理念、西画专业课程设置、西画教学师资、师生人体创作成果及人体写生教学情况。进一步剖析两校代表性学术观念对人体写生教学的影响以及两校人体写生教学的延续与发展。此研究反映了中国人体写生发展进程中阶段性成果,并在持续的努力中确立了人体写生教学在中国早期美术教育中的地位,为今天艺术院校西画专业课程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体写生的背后体现了20世纪初期中国人在新旧思潮交织下的不同态度与立场。民国时期这两所学校的美术教育对引导中国人接受西方科学思潮、革新中国传统绘画、推进20世纪美术教育均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写生 西画教学 中西融合 中央大学 上海美专
下载PDF
挪用、抵抗、认同:金融化语境下当代艺术家对艺术投资价值的接受模式研究
17
作者 李林俐 龚婷 《当代美术家》 2024年第3期118-133,共16页
在总体经济从工业资本主义向金融资本主义演进的语境下,随着金融要素进入艺术领域,艺术经济呈现出金融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当代艺术家对艺术品金融化的接受可以分为三种模式:“镜子论”式的挪用策略、“对立论”式的抵抗策略,以及“一... 在总体经济从工业资本主义向金融资本主义演进的语境下,随着金融要素进入艺术领域,艺术经济呈现出金融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当代艺术家对艺术品金融化的接受可以分为三种模式:“镜子论”式的挪用策略、“对立论”式的抵抗策略,以及“一元论”式的认同策略。当代艺术家对艺术投资价值各具特色的接受模式显示,艺术金融化不仅关乎金融原则与方法对艺术领域的渗透和介入,也关乎艺术世界对金融原则与方法的回应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艺术家 艺术品金融化 接受模式
下载PDF
基于相关性分析法的文旅景区艺术创意设计优化研究——以12个文旅景区为例
18
作者 李祥 黄熠 《文化产业研究》 2024年第1期234-248,共15页
艺术创意设计在文化传承和文化经济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日益加深,了解艺术创意设计能有效促进旅游消费者行为意向的生成,实现文化旅游景区的可持续稳定发展。以艺术创意设计为路径,收集相关案例,进行概况分析。提出当前我国文旅景区艺术... 艺术创意设计在文化传承和文化经济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日益加深,了解艺术创意设计能有效促进旅游消费者行为意向的生成,实现文化旅游景区的可持续稳定发展。以艺术创意设计为路径,收集相关案例,进行概况分析。提出当前我国文旅景区艺术创意设计的不足,运用相关性分析法对于文旅景区艺术创意设计进行研究。从特征深化、交叉融合、策略调整、规范完善四方面进行艺术创意设计优化引导,寻求具有艺术创意、创新特色的中国文旅景区新的发展模式,为文旅景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促进文旅景区的持续升级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创意 文旅景区 创意设计 优化设计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共享型大学校园模式的营建——百年学府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规划设计浅析
19
作者 郭彬 《南方建筑》 2006年第8期94-97,共4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以工科特色见长的东南大学新校区规划设计的构思与特点,强调从地域文化和学校文脉入手,通过合理的空间结构、功能布局及交通网络来创造交互与共享的社交性大学校园的规划设计方法,以期在新形势下,为营建和谐化的校园提供... 本文简要介绍了以工科特色见长的东南大学新校区规划设计的构思与特点,强调从地域文化和学校文脉入手,通过合理的空间结构、功能布局及交通网络来创造交互与共享的社交性大学校园的规划设计方法,以期在新形势下,为营建和谐化的校园提供新的理念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需求 空间布局 学校文脉 诗意空间 特色与创新
下载PDF
从美在表面到美入人心:实体书店与艺术融合进路
20
作者 董甜甜 刘冉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2-56,共5页
多样艺术形式介入实体书店,以输出艺术文化价值的经营策略正成为新的价值增长热点。艺术与书店结合,能让阅读更好地发挥文化价值魅力,并大幅提升其消费体验的可及性。因此,文章以艺术为切入点,从空间体验、文本内容及社交圈层3个方面论... 多样艺术形式介入实体书店,以输出艺术文化价值的经营策略正成为新的价值增长热点。艺术与书店结合,能让阅读更好地发挥文化价值魅力,并大幅提升其消费体验的可及性。因此,文章以艺术为切入点,从空间体验、文本内容及社交圈层3个方面论述艺术介入于书店可感、于图书可及、于他者可交的价值建构,并进一步挖掘其融合路径:深挖艺术价值多切面,打造多感官动态美学场景;建设图书文本新谱系,发展艺术为核心的多业态;拓展艺术活动内生力,探索文化在地性和再生性;强化艺术共创融入性,激发社交新动能及强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介入 实体书店 美的价值 大众美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