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白假丝酵母菌阴道炎模型中微环境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拜红霞 陆显义 +4 位作者 施启丰 房灵 顾敏红 陆胜 王昊珏 《贵州医药》 CAS 2019年第8期1206-1209,共4页
目的构建白假丝酵母菌阴道炎小鼠模型并了解其微环境变化。方法ICR雌性小鼠,预先连续灌胃给予低、中、高剂量的戊酸雌二醇,7d后阴道内接种白假丝酵母菌建立阴道炎模型,并继续喂食雌激素至实验结束。检测小鼠血中雌激素浓度、阴道pH值,... 目的构建白假丝酵母菌阴道炎小鼠模型并了解其微环境变化。方法ICR雌性小鼠,预先连续灌胃给予低、中、高剂量的戊酸雌二醇,7d后阴道内接种白假丝酵母菌建立阴道炎模型,并继续喂食雌激素至实验结束。检测小鼠血中雌激素浓度、阴道pH值,进行阴道灌洗液乳杆菌、白假丝酵母菌菌落计数和阴道组织病理观察。结果戊酸雌二醇低、中、高剂量组接种后,各组小鼠阴道pH值均升高,小鼠阴道乳杆菌菌落数都明显降低,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道灌洗液白假丝酵母菌菌落计数在第4天达到峰值,分别为(2.324±0.150)、(4.600±1.366)、(6.825±1.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E染色结果显示,戊酸雌二醇高剂量组有较多多形核粒细胞(PMNs)浸润。结论高剂量雌激素灌胃更易使小鼠雌激素化,并使阴道微环境发生改变,有利于构建小鼠白假丝酵母菌阴道炎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假丝酵母菌 乳杆菌 阴道炎 戊酸雌二醇
下载PDF
发生于手部的栅栏状有包膜神经瘤
2
作者 陈诚 董正邦 +1 位作者 崔成军 王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20-221,共2页
报告1例发生于手部的栅栏状有包膜神经瘤。患者男,82岁。右手拇指肤色结节10余年。皮肤科检查:右手拇指外侧一边界清楚,直径0.5 cm的肤色结节,表面光滑。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大致正常,真皮中部见边界清楚的圆形或卵圆形结节,周围有增... 报告1例发生于手部的栅栏状有包膜神经瘤。患者男,82岁。右手拇指肤色结节10余年。皮肤科检查:右手拇指外侧一边界清楚,直径0.5 cm的肤色结节,表面光滑。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大致正常,真皮中部见边界清楚的圆形或卵圆形结节,周围有增厚的胶原纤维包膜,其内为相互交织的梭形细胞束,梭形细胞胞核细长,可见裂隙。免疫组化:肿瘤细胞S-100蛋白(+)及神经束膜细胞上皮膜抗原(EMA)(+)。诊断:栅栏状有包膜神经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瘤 有包膜 栅栏状
下载PDF
治疗性教育对特应性皮炎患儿及其过敏进程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丁浩 陈诚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10期93-97,共5页
目的:通过对特应性皮炎患儿的多元化健康教育,观察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患儿及其过敏进程中伴发的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症状及生活改善情况。方法:选取5~12岁特应性皮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128例和对照组119例,对照组接... 目的:通过对特应性皮炎患儿的多元化健康教育,观察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患儿及其过敏进程中伴发的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症状及生活改善情况。方法:选取5~12岁特应性皮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128例和对照组11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诊疗,干预组患儿和家长除和对照组一样接受常规诊疗活动外,同时进行治疗性教育。分别于首诊、6个月后复诊,进行SCORAD评分、CDLQI、DFI量表评价干预效果。变应性鼻炎以VAS评分、RQLQ量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干预后SCORAD、CDLQI、DFI评分较对照组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变应性鼻炎的患儿干预后VAS、RQLQ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治疗性教育不仅能显著改善AD患儿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同时阻断“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的过敏进程,对基于过敏进程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管理意义长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进程 特应性皮炎 变应性鼻炎 健康教育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眉部瘢痕性红斑一例
4
作者 崔成军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6年第6期495-495,共1页
患儿女,9岁,因眉额部皮肤红斑丘疹加重6年于2014年5月就诊。患者出生时即发现眉间有轻度红斑,当时未引起注意。红斑持续不退并逐渐明显,近6年来,持续扩大至双侧眉毛内,并出现角化丘疹及轻度萎缩。同时于双下颌、双侧颞部、口周以... 患儿女,9岁,因眉额部皮肤红斑丘疹加重6年于2014年5月就诊。患者出生时即发现眉间有轻度红斑,当时未引起注意。红斑持续不退并逐渐明显,近6年来,持续扩大至双侧眉毛内,并出现角化丘疹及轻度萎缩。同时于双下颌、双侧颞部、口周以及双侧上臂外侧出现角化性丘疹而就诊,无任何自觉症状。患儿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红斑丘疹 瘢痕性 眉部 上臂外侧 自觉症状 出生时 双侧 患儿
原文传递
获得性多发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四例
5
作者 陈诚 房灵 崔成军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4-54,共1页
获得性多发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telangiectasia macularis multiplex acquisita,TMMA)是一种红斑基础上的毛细血管扩张病,常对称分布于双上臂、前臂,肩膀,前胸V形区、背部或大腿。
关键词 毛细血管扩张 多发性 获得性 斑状 血管扩张病 对称分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