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科手术并发症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姜航 蒋小华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6期668-669,共2页
现如今外科手术治疗已成为治疗疾病不可或缺的方法。尽管外科治疗可防治人们失去肢体和生命,但也会带来并发症和死亡的危险。术后并发症的报告经常不一致且不完整,大多数研究未能提供有关并发症严重程度的信息,或仅报告最严重的并发症,... 现如今外科手术治疗已成为治疗疾病不可或缺的方法。尽管外科治疗可防治人们失去肢体和生命,但也会带来并发症和死亡的危险。术后并发症的报告经常不一致且不完整,大多数研究未能提供有关并发症严重程度的信息,或仅报告最严重的并发症,却忽略了严重程度较轻的症状。开发和验证针对所有外科手术及其严重程度的并发症综合指数(CC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并发症 CCI
下载PDF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阿元 嵇振岭 李俊生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5期669-672,共4页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病,应用补片的无张力疝修补术已被广大医生所接受,然而随着补片的使用也带来新的并发症,包括术后不适、血清肿以及手术切口感染等。目前,对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手术期是否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越来越受到关注,其合...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病,应用补片的无张力疝修补术已被广大医生所接受,然而随着补片的使用也带来新的并发症,包括术后不适、血清肿以及手术切口感染等。目前,对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手术期是否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越来越受到关注,其合理性也饱受争议。作者就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研究情况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无张力疝修补术 手术切口感染 预防性抗生素使用 文献综述
下载PDF
肠粘连的形成机制及其预防 被引量:24
3
作者 孔令源 李俊生 《医学综述》 2013年第3期407-410,共4页
肠粘连是腹部手术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不仅给患者带来不便,严重时还会导致肠梗阻、慢性腹痛等。目前,对肠粘连的形成机制尚无明确的认识,一般认为过度损伤和炎性反应导致组织的异常修复和愈合。临床上预防肠粘连的方法较多,可大致分为一... 肠粘连是腹部手术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不仅给患者带来不便,严重时还会导致肠梗阻、慢性腹痛等。目前,对肠粘连的形成机制尚无明确的认识,一般认为过度损伤和炎性反应导致组织的异常修复和愈合。临床上预防肠粘连的方法较多,可大致分为一般手术操作、屏障及药物治疗。该文就肠粘连的定义、流行病学与相关后果、肠粘连的机制及预防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粘连 机制 预防
下载PDF
不同类型补片修补腹股沟疝的析因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炜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3017-3019,共3页
背景:目前疝修补片的种类较多,包括不可吸收疝修补材料、可吸收疝修补材料、复合型疝修补材料等,为能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选用恰当的疝修补材料,需要医生熟悉并掌握各种生物材料的特点。目的:根据本院病例进行析因分析,评测不同材料在腹... 背景:目前疝修补片的种类较多,包括不可吸收疝修补材料、可吸收疝修补材料、复合型疝修补材料等,为能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选用恰当的疝修补材料,需要医生熟悉并掌握各种生物材料的特点。目的:根据本院病例进行析因分析,评测不同材料在腹外疝修补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了解各种疝修复材料的性能,实现个体化治疗的原则。方法:以补片种类、腹外疝种类为考察因素,选择聚丙烯、膨体聚四氟乙烯和脱细胞真皮基质片3种补片,腹外疝种类为常见的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利用析因试验设计方法,按照2×3型析因实验设计行不同治疗方案,以平均手术时间、复发率、修补并发症为指标,利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析因分析。结果与结论:以平均手术时间、修补并发症发生率为指标,脱细胞真皮基质片、聚丙烯补片和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腹外疝类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由于不同疝种类患者的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那么医生在选用合适疝修补材料时,主要考虑疝修补材料的特性以及患者的临床特点等因素,从而获得最佳临床修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生物材料 无张力疝修补 生物相容性 析因设计
下载PDF
胰腺星状细胞促进胰腺癌发展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超 蒋小华 嵇振岭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5期644-647,共4页
胰腺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研究表明细胞外基质(ECM)在胰腺癌的进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胰腺癌中负责产生基质反应的细胞就是活化的胰星状细胞(PSCs)。PSCs可以促进胰腺癌细胞侵袭和转移、增加胰腺癌的化疗抵抗,而这个过程... 胰腺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研究表明细胞外基质(ECM)在胰腺癌的进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胰腺癌中负责产生基质反应的细胞就是活化的胰星状细胞(PSCs)。PSCs可以促进胰腺癌细胞侵袭和转移、增加胰腺癌的化疗抵抗,而这个过程中涉及到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JAK-STAT通路、Hedgehog(Hh)信号、Rho/Rho激酶等多个信号通路,它们在PSCs的活化及其与胰腺癌细胞相互作用中起重要作用。作者就PSCs在胰腺癌发生和发展所起作用和其中所包含的信号通路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星状细胞 胰腺癌 细胞外基质 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上肢淋巴定位辅助腋窝淋巴清扫术——一种乳腺癌根治术改进方法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陶庆松 张亚男 +3 位作者 杲圣 芮宗道 范新 汤文浩 《内分泌外科杂志》 2008年第5期316-318,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用蓝色染料上肢淋巴定位辅助腋窝淋巴清扫,预防乳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07年7月-2008年4月24例行乳癌根治术患者,用蓝色染料上肢淋巴定位辅助腋窝淋巴清扫。收集术中淋巴引流情况、病理结果、术后上肢臂... 目的初步探讨用蓝色染料上肢淋巴定位辅助腋窝淋巴清扫,预防乳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07年7月-2008年4月24例行乳癌根治术患者,用蓝色染料上肢淋巴定位辅助腋窝淋巴清扫。收集术中淋巴引流情况、病理结果、术后上肢臂围等数据。结果24例中,施行改良根治术21例,保乳手术3例,均在腋区成功定位引流上肢淋巴液的淋巴管及淋巴结。最初16例切除的蓝染淋巴结病理均为阴性,术后均发生上肢淋巴水肿,后8例保留蓝染淋巴结的患者均未发生淋巴水肿。结论该方法可有效鉴别上肢来源的淋巴引流并加以保护,从而预防淋巴水肿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淋巴定位 乳腺癌 淋巴水肿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防治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杲圣 陶庆松 张亚男 《内分泌外科杂志》 2008年第5期341-343,共3页
尽管乳腺癌手术治疗方式经历了众多变迁和改进,但腋淋巴结清扫仍是该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上肢淋巴水肿恰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由于诊断标准和手术程度的不同而差异较大,约为6%~30%,此后,继发心理疾病率为17%~50... 尽管乳腺癌手术治疗方式经历了众多变迁和改进,但腋淋巴结清扫仍是该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上肢淋巴水肿恰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由于诊断标准和手术程度的不同而差异较大,约为6%~30%,此后,继发心理疾病率为17%~50%,其发病机制中尚存在自行加重的恶性循环,从而严重影响病人术后的恢复及生活质量。本文着重阐述国内外淋巴水肿的治疗及预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水肿 乳腺癌 防治
下载PDF
胰腺星状细胞与胰腺肿瘤微环境的关系
8
作者 刘辰 蒋小华 嵇振岭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5期666-666,共1页
胰腺导管癌(PDAC)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疾病,在最近的数10年里,患者的预后都没有明显的改善。近10余年来,研究发现,胰腺癌的发展和转移不仅取决于胰腺癌细胞,还与胰腺癌间质细胞密切相关,胰腺星状细胞是一种重要的间质细胞。一些体外和体... 胰腺导管癌(PDAC)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疾病,在最近的数10年里,患者的预后都没有明显的改善。近10余年来,研究发现,胰腺癌的发展和转移不仅取决于胰腺癌细胞,还与胰腺癌间质细胞密切相关,胰腺星状细胞是一种重要的间质细胞。一些体外和体内的实验的证据证实了胰腺星状细胞对胰腺癌发展的影响。本综述回顾了胰腺星状细胞在胰腺肿瘤微环境中起的作用及对胰腺癌的影响。抑制胰腺星状细胞从而改变肿瘤微环境,未来可能会提高胰腺癌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星状细胞 胰腺癌 肿瘤微环境 细胞外基质
下载PDF
纳米炭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示踪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瞿欢 张亚男 陈卫东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9-492,共4页
目的比较和评价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卡纳琳)及亚甲蓝注射液进行乳癌淋巴结示踪的作用差别,为临床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相关手段。方法取40只雌性成年大耳兔,将VX2细胞株制成的瘤组织块悬液注射于兔乳腺下方制成乳腺癌模型,并将成癌模型分... 目的比较和评价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卡纳琳)及亚甲蓝注射液进行乳癌淋巴结示踪的作用差别,为临床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相关手段。方法取40只雌性成年大耳兔,将VX2细胞株制成的瘤组织块悬液注射于兔乳腺下方制成乳腺癌模型,并将成癌模型分成卡纳琳组及亚甲蓝组,分别行淋巴结活检。记录第一枚淋巴结成功染色枚数、染色所需时间、褪色所需时间、染色淋巴结总枚数,并观察染色效果。结果两组第1枚淋巴结染色成功率相同,所需时间无统计学差异;卡纳琳组淋巴结染色总枚数明显多于亚甲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纳琳组褪色时间明显慢于亚甲蓝组,且染色效果优于亚甲蓝。结论用VX2细胞株制成的瘤组织块悬液注射于兔乳腺下方可成功制成理想的兔转移性乳腺癌模型。纳米炭混悬液行淋巴结示踪染色效果优于亚甲蓝,为更理想的乳腺癌手术淋巴示踪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纳米炭 前哨淋巴结 疾病模型 动物
原文传递
无张力修补术在腹股沟嵌顿疝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炜宇 李俊生 +3 位作者 范新 陈卫东 芮宗道 嵇振岭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7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在急诊嵌顿性腹股沟疝手术中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实施的急诊嵌顿性和绞窄性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方式选择、是否切除坏死肠管、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 目的探讨在急诊嵌顿性腹股沟疝手术中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实施的急诊嵌顿性和绞窄性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方式选择、是否切除坏死肠管、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等。结果 44例急诊嵌顿疝手术手术患者行无张力修补术,其中40例(90.9%)采用开放手术方式,4例(9.1%)采用腹腔镜TAPP术式。术后无切口及补片感染,住院时间3~16 d,平均(7.2±7)d。随访6个月至3年,平均2年,无复发。结论对于急诊嵌顿疝患者,注意术中保护切口免受污染,及时行小肠切除手术选择合适的病例,可以安全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顿性疝 腹股沟疝 疝修补术 腹腔镜 无张力
原文传递
肠内营养泵在胃癌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翼飞 王晓燕 《现代医学》 2013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使用肠内营养泵进行肠内营养的优越性。方法:将我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45例胃癌且术后采用肠内营养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实验组采用肠内营养泵进行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传统输注方法,对...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使用肠内营养泵进行肠内营养的优越性。方法:将我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45例胃癌且术后采用肠内营养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实验组采用肠内营养泵进行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传统输注方法,对两组患者腹胀、腹泻的发生率进行比较,采用数字视觉模拟评分法对病人的肠内营养输注的主观舒适度等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采用肠内营养泵进行肠内营养,病人腹胀和腹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病人对肠内营养液的温度感觉存在较大差异,对照组病人常常感觉肠内营养液温度偏低(P<0.05);实验组在舒适度方面,感觉严重不适的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肠内营养泵进行肠内营养在胃癌术后早期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泵 胃癌术后 护理
原文传递
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腺体切除假体植入术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昆鹏 王晓燕 路琰琰 《现代医学》 2012年第5期603-605,共3页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腺体切除假体植入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总结11例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腺体切除假体植入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情况,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体位护理、皮瓣血运观察、引流管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等...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腺体切除假体植入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总结11例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腺体切除假体植入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情况,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体位护理、皮瓣血运观察、引流管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等。结果:11例患者除1例发生乳头部分坏死外,再造乳房外形美观、手感良好。结论:加强围术期护理是确保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腺体切除假体植入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乳头乳晕 乳腺切除术 乳房重建 假体植入 护理
原文传递
人工补片应用于韧带样瘤切除后腹壁无张力修补
13
作者 张亚男 瞿欢 +4 位作者 陈卫东 芮宗道 范新 汤文浩 嵇振岭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27-1230,共4页
目的对比腹壁韧带样瘤切除术后直接缝合及无张力修补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0年—2002年收治7例腹壁韧带样瘤,行肿块切除腹壁直接缝合;2003年—2010年收治9例腹壁韧带样瘤患者,行肿瘤广泛切除术,并使用人工补片进行腹壁缺损修补。结... 目的对比腹壁韧带样瘤切除术后直接缝合及无张力修补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0年—2002年收治7例腹壁韧带样瘤,行肿块切除腹壁直接缝合;2003年—2010年收治9例腹壁韧带样瘤患者,行肿瘤广泛切除术,并使用人工补片进行腹壁缺损修补。结果直接缝合患者术后平均72 h后下床活动,平均住院14 d;无张力修补患者术后6~12 h均可下床活动,平均住院9 d。前者随访7年~20年,术后出现一例局部复发,一例切口疝,均行二次手术;后者随访6个月~7年无肿瘤复发及切口疝发生。结论腹壁韧带样瘤治疗需行肿块扩大切除术,术中使用人工材料进行腹壁缺损修补可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率及控制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韧带样瘤 人工补片 腹膜前间隙
原文传递
整合素受体拮抗剂西仑吉肽对大鼠肠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14
作者 陶庆松 陈尧 +1 位作者 王宝偲 郑宇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79-1384,共6页
目的:探讨整合素受体拮抗剂西仑吉肽对大鼠肠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1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西仑吉肽治疗组,后两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45%乙醇持续6周逐渐增量灌肠法诱导肠纤维化模型;西仑吉肽治疗组大鼠同时每... 目的:探讨整合素受体拮抗剂西仑吉肽对大鼠肠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1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西仑吉肽治疗组,后两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45%乙醇持续6周逐渐增量灌肠法诱导肠纤维化模型;西仑吉肽治疗组大鼠同时每日腹腔注射西仑吉肽,而其余两组则以同样的方式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期间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记录体质量的变化,6周后收集结肠标本,检测结肠炎症与胶原沉积情况、结肠组织中TGF-β1水平、以及I型胶原α1 mRNA与I型胶原蛋白水平。结果:除对照组外,另两组大鼠均出现一般情况不佳与体质量先减后增,但西仑吉肽治疗组大鼠一般情况好于模型组,且后期体质量增幅明显大于模型组(P<0.05);且两组大鼠结肠均有明显的慢性炎性病变与胶原纤维沉淀,但西仑吉肽治疗组组织病理学评分与胶原纤维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另两组大鼠结肠组织总TGF-β1水平与活化型TGF-β1水平、以及I型胶原α1 mRNA与I型胶原蛋白水平均明显增加(均P>0.05),但西仑吉肽治疗组活化型TGF-β1水平、I型胶原α1 mRNA与I型胶原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均P<0.05)。结论:西仑吉肽能通过拮抗整合素受体抑制TGF-β1的活化,从而产生抗肠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纤维化 西仑吉肽 转化生长因子Β1
原文传递
TGF-α与EGFR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腺体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珠 陶庆松 嵇振岭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96-1601,共6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患者甲状旁腺腺体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36例SHPT组织标本以及7例正常甲状旁腺组织标本,HE染色区分弥漫性增生和结节性增生甲状旁腺...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患者甲状旁腺腺体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36例SHPT组织标本以及7例正常甲状旁腺组织标本,HE染色区分弥漫性增生和结节性增生甲状旁腺,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所有甲状旁腺组织中TGF-α、EGFR和Ki-67的表达,并分析TGF-α、EGFR表达与SHPT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36例SHPT中弥漫性增生17例,结节性增生19例,甲状旁腺的增生类型与患者的年龄、性别、透析时间、术前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血钙、血磷、钙磷乘积、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尿素氮、肌酐和碱性磷酸酶水平均无明显关系(均P>0.05),TGF-α、EGFR、Ki-67的表达在正常甲状旁腺织、弥漫性增生甲状旁腺织、结节性增生甲状旁腺织中均依次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TGF-α与EGFR在SHPT患者腺体组织中表达增高,且与甲状旁腺细胞的增生方式密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继发性 转化生长因子Α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新型西罗莫司药物涂层疝补片的制备及动物实验研究
16
作者 孙佳俊 嵇振岭 +2 位作者 胡婉君 张志刚 张天柱 《华西医学》 CAS 2019年第6期659-664,共6页
目的通过化学反应将西罗莫司嫁接到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补片表面,制备新型西罗莫司药物涂层聚丙烯(sirolimus drug-coated polypropylene,SRL-PP)补片,并将其应用于动物实验,研究新型补片抗粘连性能。方法将西罗莫司通过化学反应... 目的通过化学反应将西罗莫司嫁接到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补片表面,制备新型西罗莫司药物涂层聚丙烯(sirolimus drug-coated polypropylene,SRL-PP)补片,并将其应用于动物实验,研究新型补片抗粘连性能。方法将西罗莫司通过化学反应的方法嫁接到PP补片表面制备SRL-PP补片,与PP补片组(PP组)及聚乙二醇修饰的聚丙烯(polyethylene glycol modified polypropylene,PEG-PP)补片组(PEG-PP组)形成对照。对3组补片分别进行表征分析(红外光谱检测、接触角测量),检测其拉伸性能,并分别通过手术植入大鼠腹腔,通过观察大鼠腹腔内粘连情况、组织病理学改变等研究新型西罗莫司药物涂层补片抗粘连性能。结果红外光谱分析表明SRL-PP补片在波长1 643 cm^-1(酰胺基)处有新的吸收峰出现,提示西罗莫司成功上载到补片表面;SRL-PP补片亲水性优良,为腹膜间皮细胞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SRL-PP补片力学性能同PP补片及PEG-PP补片无明显差异;SRL-PP组的大鼠腹腔粘连程度[(1.00±0.58)分]明显低于PP组[(5.17±0.69)分]及PEG-PP组[(4.00±0.58)分],且SRL-PP组与P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P<0.05);SRL-PP组粘连组织在炎性细胞数量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上均明显低于PP组和PEG-PP组。结论通过化学反应的方法成功将西罗莫司上载到PP补片表面,动物实验表明西罗莫司药物涂层补片可以明显减轻大鼠腹腔粘连,为其临床试验及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罗莫司 聚乙二醇二羧酸 聚丙烯补片 抗粘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