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所致的慢性进展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发现,CKD患者易出现骨质疏松及血管钙化,由此导致的骨折和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影响患者的预后[1]。CKD患者广泛存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所致的慢性进展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发现,CKD患者易出现骨质疏松及血管钙化,由此导致的骨折和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影响患者的预后[1]。CKD患者广泛存在的血管钙化既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病理基础,也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高的重要原因[2]。2005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KDIGO)将CKD患者出现的矿物质代谢紊乱及其所致的骨与血管异常的临床综合征定义为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3]。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罗沙司他治疗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治疗效果不佳的钙化防御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筛选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28日期间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目的观察罗沙司他治疗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治疗效果不佳的钙化防御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筛选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28日期间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内科确诊钙化防御且既往规律使用rHuEPO≥3个月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仍未达标(Hb<110 g/L)的透析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分析口服罗沙司他对钙化防御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结果本研究共纳入钙化防御合并肾性贫血透析患者18例,年龄(49.7±16.2)岁,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血液透析14例,腹膜透析4例。入组时所有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参考值0~3 mg/L)为27.3(15.6,48.5)mg/L。基线Hb为(85.4±11.6)g/L,口服罗沙司他3个月时Hb为(105.8±15.2)g/L,较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82,P<0.001)。Hb达标率为44.4%(8/18)。使用罗沙司他治疗3个月铁蛋白水平较基线值下降[208.0(59.0,306.3)μg/L比229.0(127.3,385.2)μg/L,Z=-3.637,P<0.001],总铁结合力水平较基线值上升[127.0(65.0,211.5)μmol/L比105.5(43.8,153.7)μmol/L,Z=-2.156,P=0.031],转铁蛋白饱和度水平较基线水平轻度下降[20.2%(14.2%,27.7%)比20.5%(18.7%,34.9%),Z=-1.546,P=0.12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用药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罗沙司他能有效纠正炎症状态下钙化防御合并肾性贫血透析患者的Hb水平,改善铁代谢,安全性高。展开更多
文摘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所致的慢性进展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发现,CKD患者易出现骨质疏松及血管钙化,由此导致的骨折和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影响患者的预后[1]。CKD患者广泛存在的血管钙化既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病理基础,也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高的重要原因[2]。2005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KDIGO)将CKD患者出现的矿物质代谢紊乱及其所致的骨与血管异常的临床综合征定义为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3]。
文摘目的旨在早期识别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骨量异常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和验证骨量异常风险预测模型及构建动态列线图。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横断面研究,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就诊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内科的ESR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7∶3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根据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测量的骨密度T值进一步将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异常组。分别使用向后逐步Logistic回归、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法(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构建ESRD患者骨量异常风险预测模型。采用赤池信息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BIC)和准确性评估两个模型的性能,进而选取最优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校准曲线、拟合优度检验(Hosmer‐Lemeshow test)和决策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对最优模型进行评价以判断其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实用性。在最优模型基础上,构建个体化动态列线图。结果最终共纳入254例ESRD患者,其中男性160例(63.0%),血液透析161例(63.4%),骨量异常202例(79.5%)。训练组(n=178)和验证组(n=76)骨量异常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9.2%比80.3%,χ^(2)=0.036,P=0.849)。LASSO和逐步回归模型最终纳入的变量及变量参数一致,均为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高血压、糖尿病和骨钙素(osteocalcin,OC)5个变量。两个模型在训练组中的AIC、BIC和准确性也相同,分别为113.45、132.54和0.837。因此,本研究中LASSO模型和逐步回归模型性能一致,可视为同一模型,将其命名为Model。预测模型Model在训练组和验证组的AUC分别为0.923(95%CI 0.884~0.963)和0.809(95%CI 0.675~0.943),在训练组的最佳截断值为0.858,敏感性为0.801,特异性为0.973,准确性为0.837;取该截断值时,验证组的敏感性为0.689,特异性为0.800,准确性为0.711。校准曲线、拟合优度检验(P>0.05)和DCA曲线显示预测模型Model具有良好的校准度和临床应用价值。同时,使用预测模型的5个预测因子构建了动态列线图。结论基于预测模型,一个具有良好预测性能的动态列线图被构建,为ESRD患者骨量异常的早期筛查和辅助诊断提供了一种可视化的实用工具,有助于临床医师对患者进行个性化诊断。
文摘目的观察罗沙司他治疗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治疗效果不佳的钙化防御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筛选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28日期间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内科确诊钙化防御且既往规律使用rHuEPO≥3个月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仍未达标(Hb<110 g/L)的透析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分析口服罗沙司他对钙化防御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结果本研究共纳入钙化防御合并肾性贫血透析患者18例,年龄(49.7±16.2)岁,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血液透析14例,腹膜透析4例。入组时所有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参考值0~3 mg/L)为27.3(15.6,48.5)mg/L。基线Hb为(85.4±11.6)g/L,口服罗沙司他3个月时Hb为(105.8±15.2)g/L,较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82,P<0.001)。Hb达标率为44.4%(8/18)。使用罗沙司他治疗3个月铁蛋白水平较基线值下降[208.0(59.0,306.3)μg/L比229.0(127.3,385.2)μg/L,Z=-3.637,P<0.001],总铁结合力水平较基线值上升[127.0(65.0,211.5)μmol/L比105.5(43.8,153.7)μmol/L,Z=-2.156,P=0.031],转铁蛋白饱和度水平较基线水平轻度下降[20.2%(14.2%,27.7%)比20.5%(18.7%,34.9%),Z=-1.546,P=0.12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用药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罗沙司他能有效纠正炎症状态下钙化防御合并肾性贫血透析患者的Hb水平,改善铁代谢,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