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效红细胞生成刺激剂治疗肾性贫血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1
作者 中国非公立医院协会肾病透析专业委员会共识专家组 刘必成 +2 位作者 梅长林 蒋红利 姚丽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6-157,共12页
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rythropoiesis⁃stimulating agents,ESAs)是临床上治疗肾性贫血的常用药物,目前可供临床医师选择的有短效ESAs和长效ESAs。短效ESAs在我国已广泛使用,历史悠久,国内外有众多指南共识。长效ESAs具有半衰期长、输注频... 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rythropoiesis⁃stimulating agents,ESAs)是临床上治疗肾性贫血的常用药物,目前可供临床医师选择的有短效ESAs和长效ESAs。短效ESAs在我国已广泛使用,历史悠久,国内外有众多指南共识。长效ESAs具有半衰期长、输注频次低、患者治疗依从性好等优势,近年来临床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但是尚缺乏长效ESAs临床规范使用的指导意见。为此,中国非公立医院协会肾病透析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制定了《长效红细胞生成刺激剂治疗肾性贫血中国专家共识》,本共识主要介绍了长效ESAs的分类、作用机制与药效学特点,在肾性贫血治疗中应用的适应证、时机、方案,特殊人群应用,不良反应及处理等,以指导长效ESAs类药物在肾性贫血治疗中的规范化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肾性贫血 长效红细胞生成刺激剂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被引量:11
2
作者 高民 汤日宁 +6 位作者 马坤岭 刘必成 张留平 王越 杨金芳 刘宏 黄海泉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806-2809,共4页
目的比较4种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108例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维持性血透患者随机分为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28例、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27例、血液透析滤过(HDF)27例,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HP)26例。随访12... 目的比较4种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108例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维持性血透患者随机分为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28例、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27例、血液透析滤过(HDF)27例,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HP)26例。随访12周,比较治疗前、后血清肌酐(SCr)、甲状旁腺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的变化,分析PTH和β2-MG与SCV的相关性。结果 4组治疗前后的SCr均无统计学差异。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周后,LFHD组PTH和β2-MG无明显改变,但HFHD组、HDF组和HD+HP组的PTH和β2-MG明显下降(P<0.05)。经12周治疗,HFHD组、HDF组、HD+HP组的SCV增加值明显高于LFHD组(P<0.05)。PTH和β2-MG分别与SCV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HFHD、HDF、HD+HP等血液净化治疗方法均能有效清除PTH和β2-MG,且对治疗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有效;PTH和β2-MG在体内蓄积与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
原文传递
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染色在肾活检组织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弓玉祥 刘晶 +2 位作者 倪海峰 张洋 马坤岭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991-1993,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肾活检组织做免疫荧光染色在病理诊断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穿刺活检组织标本,分别留取作石蜡切片及冰冻切片。对石蜡切片进行脱蜡、抗原修复及直接免疫荧光染色,并... 目的探讨使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肾活检组织做免疫荧光染色在病理诊断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穿刺活检组织标本,分别留取作石蜡切片及冰冻切片。对石蜡切片进行脱蜡、抗原修复及直接免疫荧光染色,并将染色结果与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石蜡切片经高温修复联合酶消化法进行免疫荧光染色,C1q及C3阳性率、分布部位和强度与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结果相一致;石蜡切片IgA、IgM及IgG染色分布部位与冰冻切片无差别,阳性率和染色强度略低于冰冻切片,但不影响诊断,其结果与冰冻切片染色的诊断符合率吻合度较高。且石蜡切片具有组织结构保存好、免疫沉积物清晰、易于判断结果等优点。结论石蜡切片与冰冻切片的免疫荧光染色效果相当,可在肾脏病理诊断中作为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一种较好的技术补充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穿刺活检 石蜡切片 冰冻切片 免疫荧光染色
原文传递
维持性血透患者上肢自体动-静脉内瘘制作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高民 汤日宁 +7 位作者 刘宏 马坤岭 黄海泉 涂岩 陈珑 张晓良 王艳丽 刘必成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4-536,共3页
目的探讨上肢3种不同手术部位和吻合方法的自体动-静脉内瘘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为32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建立上肢自体动-静脉内瘘,根据手术部位和血管吻合方法不同分为3组:腕部标准内瘘215例(A组)... 目的探讨上肢3种不同手术部位和吻合方法的自体动-静脉内瘘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为32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建立上肢自体动-静脉内瘘,根据手术部位和血管吻合方法不同分为3组:腕部标准内瘘215例(A组),肘部端侧吻合内瘘组54例(B组),肘部侧侧吻合内瘘组53例(C组)。比较术后2周和4周内瘘血流量、术后至开始应用时间、1、2年通畅率及并发症。结果 A组术后2周和4周内瘘血流量低于其他两组,术后至开始应用时间长于其他两组(P<0.05);3组的1、2年通畅率无统计学差异;B组血栓形成、假性动脉瘤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肘部侧侧吻合内瘘具有和腕部标准内瘘一样并发症少的优点,又具有肘部端侧吻合内瘘成熟快、血流量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自体动-静脉内瘘
原文传递
江苏两个地区60岁以上人群肾小球滤过率的评估 被引量:3
5
作者 孙妍蓓 刘必成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9-272,共4页
目的比较简化MDRD方程(eGFRa)、中国方程(c-aGFR3)、瑞金方程(M-MDRD-GFR)及CKD-EPI公式对60岁以上人群肾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江苏两地1404名60-94岁常住居民,分为三个年龄组和三个合并症按上述方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评价其... 目的比较简化MDRD方程(eGFRa)、中国方程(c-aGFR3)、瑞金方程(M-MDRD-GFR)及CKD-EPI公式对60岁以上人群肾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江苏两地1404名60-94岁常住居民,分为三个年龄组和三个合并症按上述方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评价其与年龄的相关性,比较各方程测量肾功能的差异。结果 CKD-EPI公式计算GFR值随增龄而下降(P<0.01)。在60岁以上高血压、糖尿病及高尿酸血症人群中较低。中国方程、瑞金方程和CKD-EPI公式计算得到的高尿酸血症人群GFR值低于健康人群。中国方程、瑞金方程、CKD-EPI公式与简化MDRD方程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775、0.883、0.912(P<0.01)。CKD-EPI公式与简化MDRD公式的相关性最好、偏差最小、符合率最高。结论在江苏省60岁以上人群,各种方法计算GFR值均有随增龄呈下降的趋势,CKD-EPI公式可能是比较优选的GFR评估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滤过率 慢性肾脏病 老年
原文传递
单次血液透析前后QRS波电压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6
作者 张晓良 张新民 +3 位作者 刘必成 王艳丽 杨金芳 黄平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558-559,共2页
关键词 单次血液透析 QRS波 心电图 电压变化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透析模式对糖基化终产物-肽清除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晓来 孙子林 +7 位作者 卜瑞芳 王艳丽 汤日宁 刘必成 张林 弓玉祥 杨金芳 洪侃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3-325,共3页
目的探讨清除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患者血清蓄积的糖基化终产物-肽(AGE-P)的最佳透析方式。方法 78例ESRD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每组26例,分别予聚砜膜(PS)F6、双醋酸纤维膜(CA)150、血仿膜(HE)行低通量血液透析。随后,78例患者中再随机选... 目的探讨清除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患者血清蓄积的糖基化终产物-肽(AGE-P)的最佳透析方式。方法 78例ESRD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每组26例,分别予聚砜膜(PS)F6、双醋酸纤维膜(CA)150、血仿膜(HE)行低通量血液透析。随后,78例患者中再随机选取66例患者均分为三组,每组22例,分别给予PSF6低通量血液透析、PSF60高通量血液透析、PSF60血液滤过;血液透析及血液滤过前后采集血清,应用流动注射分析法检测AGE-P。结果应用PSF6、CA150、HE行低通量血液透析三组间血清AGE-P下降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通量血液透析及血液滤过后血清AGE-P下降率明显高于低通量血液透析(P<0.01)。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对AGE-P的清除效果优于低通量血液透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化终产物-肽 终末期肾脏疾病 血液透析 透析膜
原文传递
氧感受与适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沈安然 王彬 刘必成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60-666,共7页
机体在低氧状态下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适应生理功能的需要。该反应包括肾脏在内的全身各个器官和细胞分子水平的动员,并随着低氧程度和持续时间不同而变化,细胞从适应到产生损伤性改变。过去20多年来,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 机体在低氧状态下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适应生理功能的需要。该反应包括肾脏在内的全身各个器官和细胞分子水平的动员,并随着低氧程度和持续时间不同而变化,细胞从适应到产生损伤性改变。过去20多年来,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 HIF)调控机体红细胞生成的机制逐渐被阐明,这同时也为诸如肾性贫血之类的低氧相关性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方向。本文对细胞氧感受与适应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感受 适应 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