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纳米放疗增敏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童金龙 郑勤 孙新臣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8-142,共5页
目的:总结国内外金纳米放疗增敏研究进展。方法:应用Pub Med和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金纳米;辐射/放疗"为关键词,检索1985年1月至2013年10月的有关文献。纳入标准:(1)金纳米放疗增敏的机制及剂量学研究;(2)金纳米放... 目的:总结国内外金纳米放疗增敏研究进展。方法:应用Pub Med和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金纳米;辐射/放疗"为关键词,检索1985年1月至2013年10月的有关文献。纳入标准:(1)金纳米放疗增敏的机制及剂量学研究;(2)金纳米放疗增敏的体外细胞研究及体内动物研究。根据纳入标准筛选文献,选择具有代表性38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低能光子与金纳米作用,增加光电效应发生几率,产生的低能电子在金纳米表面能量沉淀,剂量学研究显示金纳米表面剂量呈同心圆状分布;体外实验显示金纳米对肿瘤细胞有放疗增敏效应,但与光子能量、金纳米尺径、浓度有关,部分研究显示增敏具有细胞选择性;动物实验也显示金纳米具有体内增敏效应,部分研究可延长生存。结论:剂量学及体内外实验研究显示金纳米具有增加能量吸收、放疗增敏效应,但还须进一步深入研究才可实现临床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 放疗增敏 肿瘤 综述
下载PDF
盆腔部肿瘤调强放疗中摆位误差的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杜傲宇 鲁世慧 +2 位作者 曹群 王礼学 童金龙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863-865,共3页
目的测定盆腔部肿瘤在调强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分析误差的原因并加以控制,以提高放疗准确性。方法选取40例盆腔部肿瘤患者,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拍摄验证片,将验证片和计划靶区影像图进行误差比较。结果在左右、头脚、前后方向上的误差... 目的测定盆腔部肿瘤在调强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分析误差的原因并加以控制,以提高放疗准确性。方法选取40例盆腔部肿瘤患者,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拍摄验证片,将验证片和计划靶区影像图进行误差比较。结果在左右、头脚、前后方向上的误差分别为(2.10±1.25)、(2.65±1.60)、(2.40±1.50)mm。结论对于盆腔部调强放疗的患者,临床靶区(CTV)到计划靶区(PTV)扩边范围为左右6.13 mm,头脚7.75 mm,前后7.0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部肿瘤 摆位误差 电子射野影像装置 调强放射治疗
下载PDF
脊髓再程放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童金龙 孙新臣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0-193,共4页
随着肿瘤患者生存逐渐延长,首次放疗后在照射野内或旁复发或诊断新发肿瘤病例显著增长。但各种正常组织修复放疗损伤能力差异很大,因此合理的再程放疗决策需要深入认识各OAR放疗后长期修复的能力。脊髓是放疗计划中首先需要限制剂量的... 随着肿瘤患者生存逐渐延长,首次放疗后在照射野内或旁复发或诊断新发肿瘤病例显著增长。但各种正常组织修复放疗损伤能力差异很大,因此合理的再程放疗决策需要深入认识各OAR放疗后长期修复的能力。脊髓是放疗计划中首先需要限制剂量的OAR,放射性脊髓炎大多在放疗结束后6月至3年内发生,其临床症状表现决定于脊髓平面、脊髓受损范围及病变程度,早期症状有浅感觉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脊髓炎 再程放疗 临床研究 组织修复 浅感觉异常 肿瘤患者 肿瘤病例 照射野内
原文传递
乏氧诱导的A549细胞外泌体特征及其对放射抗拒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朱传东 王礼学 +5 位作者 王国相 魏娟 张启佳 徐瀚峰 童金龙 郑勤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67-573,共7页
目的 收集乏氧和常氧条件下人肺腺癌A549细胞产生的外泌体,观察常氧下A549细胞与外泌体共培养后对X射线敏感性及侵袭性的变化。方法 分别在乏氧(1% O2)和常氧条件下(21% O2)培养A549细胞,超高速离心法收集在细胞分泌的常氧外泌体... 目的 收集乏氧和常氧条件下人肺腺癌A549细胞产生的外泌体,观察常氧下A549细胞与外泌体共培养后对X射线敏感性及侵袭性的变化。方法 分别在乏氧(1% O2)和常氧条件下(21% O2)培养A549细胞,超高速离心法收集在细胞分泌的常氧外泌体(N-EXO)和乏氧外泌体(H-EXO)。NanoSight检测外泌体数量,扫描电镜观察外泌体的外观和大小。蛋白印迹检测外泌体蛋白CD63。CCK8检测细胞对X射线的耐受性。荧光显微镜观察A549细胞对PKH67标记的外泌体的摄取。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观察加入不同的外泌体后细胞侵袭和侵袭性变化,ELISA方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变化。细胞克隆形成实验观察二种外泌体对细胞放射抵抗性的改变。结果 每ml细胞培养液中H-EXO的数量增多。H-EXO和N-EXO均呈现出典型的环饼状,H-EXO直径变小,粒径分布在30~200 nm,小于N-EXO的粒径(50~220 nm)。H-EXO和N-EXO的CD63表达无明显差别。乏氧条件培养的A549细胞接受2 Gy X射线后,细胞的增殖水平在4和6 d时远高于常氧条件下的细胞。PKH67绿色荧光标记的外泌体分布在细胞内部。12、24、48 h后,H-EXO组细胞划痕宽度远小于N-EXO组(t=2.96、6.76、3.35,P〈0.05)。H-EXO组细胞穿膜细数量大于N-EXO组和对照组(t=4.84、7.88,P〈0.01)。H-EXO组上清液中MMP2(t=4.70、3.21,P〈0.05)和MMP9(t=5.61、3.76,P〈0.05)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和N-EXO组均明显增高。对照组、N-EXO和H-EXO的D0值分别为2.614、2.552、4.850。H-EXO较N-EXO可以明显增强A549细胞的放射抵抗性。结论 乏氧条件下,A549细胞释放的外泌体数量增多、粒径变小,乏氧外泌体可以促进常氧细胞的侵袭性,并且能够增强细胞对X射线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细胞外囊泡 乏氧 微环境 放射抗拒性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癌SBRT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童金龙 郑勤 孙新臣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4-238,共5页
SBRT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可能与常规分割放疗不同,可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单次大剂量照射可使肿瘤细胞膜破坏,释放肿瘤特异性抗原,成为“原位肿瘤疫苗”,继而可激发免疫系统杀灭残余肿瘤;当单次分割剂量〉8~10Gy时,照射1~6h后可... SBRT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可能与常规分割放疗不同,可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单次大剂量照射可使肿瘤细胞膜破坏,释放肿瘤特异性抗原,成为“原位肿瘤疫苗”,继而可激发免疫系统杀灭残余肿瘤;当单次分割剂量〉8~10Gy时,照射1~6h后可通过酸性鞘磷脂酶途径介导血管内皮细胞快速凋亡,进而肿瘤血管闭塞,出现二次肿瘤杀伤效应。本文综述原发性肝癌利用SBRT临床研究进展,旨在了解其是否通过上述机制增加了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放射疗法 放射疗法 立体定向 进展
原文传递
三乙醇胺乳膏防治头颈部肿瘤放射性皮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俞斐 童金龙 鲁世慧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962-1964,共3页
目的:观察三乙醇胺乳膏防治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性皮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84例接受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用药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用药组在放疗开始时即给予辐射野皮肤三乙醇胺乳膏涂抹,... 目的:观察三乙醇胺乳膏防治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性皮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84例接受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用药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用药组在放疗开始时即给予辐射野皮肤三乙醇胺乳膏涂抹,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皮肤护理指导。观察两组患者放射性皮炎发生的程度、时间、累积辐射剂量与皮损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均为100%,但用药组出现皮肤反应较对照组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组发生Ⅰ~Ⅲ级放射性皮炎的平均累积辐射剂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组Ⅰ~Ⅲ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分别为54.5%、31.8%、11.4%,对照组分别为42.5%、37.5%、1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组皮损平均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乙醇胺乳膏能有效预防和减轻头颈部肿瘤治疗过程中的放射性皮肤损伤,缩短皮损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乙醇胺乳膏 头颈部肿瘤 放疗 放射性皮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