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族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IL-28B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谈国蕾 孙梅 +1 位作者 王建芳 吴旭平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561-564,共4页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IL-28B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并探讨其与疾病病程和进展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江苏籍汉族健康人群145例和453例HBV感染者,后者包括无症状HBV携带者(ASC)4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181例,肝...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IL-28B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并探讨其与疾病病程和进展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江苏籍汉族健康人群145例和453例HBV感染者,后者包括无症状HBV携带者(ASC)4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181例,肝硬化(LC)患者69例,肝细胞癌(HCC)患者79例,乙型肝炎肝衰竭(LF)患者79例,采用PCR法和直接测序法检测外周血IL-28B基因rs12979860和rs8099917多态性位点。采用Pearson x2检验对IL-28B rs8099917与rs12979860位点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x2检验和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IL-28B基因rs12979860位点有CC、CT和TT 3个基因型,LF患者CC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6.2%和98.1%,显著高于健康人群的87.6%和93.1%(OR=0.257,95%CI=0.068~0.973,P=0.045;OR=0.255,95%CI=0.070~0.928,P=0.038);IL-28B基因rs8099917位点有TT、TG和GG 3个基因型,LC患者TT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2.8%和96.4%,显著高于健康人群的86.2%和92.4%(OR=0.288,95%CI=0.087~0.948,P=0.041;OR=0.299,95%CI=0.096~0.926,P=0.036)。结论江苏地区汉族人群IL-28B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后不同疾病表型相关,IL-28B基因rs12979860的C等位基因和IL-28B基因rs8099917的T等位基因可能是HBV感染后病情进展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白细胞介素28B 基因多态性 基因型 等位基因 疾病表型
下载PDF
孕妇及其新生儿乙肝病毒标志物与胎儿宫内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建芳 唐讯 王建玲 《现代医学》 2007年第4期309-311,共3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乙肝标志物与胎儿宫内感染的关系,以对高危人群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降低宫内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437例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含量和HBV标志物的定量检测...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乙肝标志物与胎儿宫内感染的关系,以对高危人群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降低宫内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437例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含量和HBV标志物的定量检测。结果孕妇与其分娩新生儿HBV DNA含量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孕妇HBeAg滴度与其新生儿HBeAg滴度有一定的伴随关系(P<0.01)。结论对HBsAg及HBV DNA阳性的孕妇产前给予多次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降低胎儿宫内HBV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宫内感染 母婴阻断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分子表达研究
3
作者 蒋自卫 刘霞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2X期144-144,共1页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regs水平并探讨其在HBV感染者中发病机制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类型乙型肝炎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Tregs的水平及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其血清中HBVDNA载量。结果:①慢性乙型肝炎组(CHB)T...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regs水平并探讨其在HBV感染者中发病机制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类型乙型肝炎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Tregs的水平及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其血清中HBVDNA载量。结果:①慢性乙型肝炎组(CHB)Tregs表达率较急性乙型肝炎组(AHB)有明显差异(P<0.05),与无症状携带者组及健康对照组则有显著差异(P均<0.01);②AHB组较健康对照组的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低于CHB组(P<0.01);③无症状携带者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④CHB组外周血HBVDNA载量较其他三组明显偏低(P<0.01);AHB组与无症状携带者组、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不同类型HBV感染患者外周血Tregs表达率与HBVDNA载量呈正相关。结论:①外周血Tregs表达的水平与乙肝患者病情轻重有一定关系,它在乙型肝炎持续感染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②不同类型HBV感染患者外周血Tregs表达率与HBVDNA载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乙型肝炎 分子表达
下载PDF
国产荧光定量PCR与COBAS AmpliPrep/COBAS TaqMan v 2.0检测HBV DNA结果比较 被引量:10
4
作者 倪俊明 孙梅 吴旭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98-399,共2页
目的针对不同HBV分型,比较某国产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与Roche公司COBAS AmpliPrep/COBAS TaqMan v 2.0试剂检测HBV DNA的结果。方法根据HBV分型结果,抽取72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用Roche公司COBAS AmpliPrep/COBAS TaqMan v 2.0(... 目的针对不同HBV分型,比较某国产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与Roche公司COBAS AmpliPrep/COBAS TaqMan v 2.0试剂检测HBV DNA的结果。方法根据HBV分型结果,抽取72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用Roche公司COBAS AmpliPrep/COBAS TaqMan v 2.0(试剂A)和某国产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B)对72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以分析针对不同HBV分型样本,国产试剂与试剂A的相关性。结果试剂A和B测得的HBV DNA结果 (IU/mL)以10为底数取对数分别为5.67±1.67和5.72±1.75,两者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测72份样本,其中63例A、B两种试剂检测结果有数值。此63例总相关系数(r)为0.94(P<0.01),试剂A与试剂B对63例样本中HBV基因型B型、C型和B/C混合型样本检测结果 r分别为0.94、0.95和0.92(P<0.05)。对于HBV DNA定量结果 <104IU/mL标本,试剂B与试剂A相关性较低(r=0.31,P=0.35)。结论对于不同的HBV基因型,试剂B与试剂A在检测HBV DNA方面有较好相关性,适用于HBV DNA的临床检测,但在低HBV载量时试剂B与试剂A相关性较低。建议结合临床诊治进程和检测的效率及检测费用等因素,选择适当的检测试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荧光定量PCR HBV基因型
下载PDF
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与腹水中LDH、ADA、SAAG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建芳 郁金红 +1 位作者 赵磊 王志龙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A01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肝硬化腹水患者腹水/血清LDH、ADA、SAAG的临床意义。方法以117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设立两组对照:肝癌腹水组36例,结核性腹膜炎组26例,分别对3组腹水中的LDH、ADA、SAAG及其对应血清中的LDH、ADA、SAAG进...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肝硬化腹水患者腹水/血清LDH、ADA、SAAG的临床意义。方法以117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设立两组对照:肝癌腹水组36例,结核性腹膜炎组26例,分别对3组腹水中的LDH、ADA、SAAG及其对应血清中的LDH、ADA、SAAG进行测定,对其结果比较分析。结果肝硬化腹水组SAAG与肝癌腹水组的SAA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腹水组SAAG与结核性腹膜炎组sAAG比较,以及肝癌性腹水SAAG与结核性腹膜炎组sAA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腹水组LDH、肝癌腹水组LDH与结核性腹膜炎组三组中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肝硬化腹水组ADA与肝癌腹水组AD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腹水组ADA与结核性腹膜炎组ADA比较以及肝癌腹水组ADA与结核性腹膜炎组AD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水中的LDH、ADA、sAAG及其对应血清中LDH、ADA、sAAG指标联合检测并计算其比值,对临床肝硬化腹水诊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腹水 血清 腺苷脱氨酶 乳酸脱氢酶 血清-腹水清蛋白梯度
下载PDF
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与腹水中LDH、GLU、SAAG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建芳 谈国蕾 +1 位作者 张红梅 赵磊 《肝脏》 2012年第11期790-791,共2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肝硬化腹水患者腹水/血清LDH、GLU、SAAG的临床意义。方法以17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设立两组对照:肝癌腹水组60例,结核性腹膜炎组48例,分别对3组腹水中的LDH、GLU、SAAG及其对应血清中的LDH、GLU、SAAG进行测定...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肝硬化腹水患者腹水/血清LDH、GLU、SAAG的临床意义。方法以17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设立两组对照:肝癌腹水组60例,结核性腹膜炎组48例,分别对3组腹水中的LDH、GLU、SAAG及其对应血清中的LDH、GLU、SAAG进行测定,对其结果比较分析。结果肝硬化腹水组SAAG与肝癌腹水组的SAA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腹水组SAAG与结核性腹膜炎组SAAG比较,以及肝癌性腹水SAAG与结核性腹膜炎组SAAG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腹水组LDH、肝癌腹水组LDH与结核性腹膜炎组三组中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腹水组GLU与肝癌腹水组GLU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腹水组GLU与结核性腹膜炎组GLU比较以及肝癌腹水组GLU与结核性腹膜炎组GLU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水中的LDH、GLU、SAAG及其对应血清中LDH、GLU、SAAG指标联合检测并计算其比值,对临床肝硬化腹水诊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腹水 血清 葡萄糖 乳酸脱氢酶 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
下载PDF
南京地区丙型肝炎病毒患者基因型分布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谈国蕾 孙梅 +1 位作者 王建芳 吴旭平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4期393-396,共4页
目的探讨南京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基因型分布特征和相关的影响因素,以对HCV感染的控制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南京市第二医院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 030例,采用基因芯片法检测HCV患者基因型,分... 目的探讨南京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基因型分布特征和相关的影响因素,以对HCV感染的控制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南京市第二医院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 030例,采用基因芯片法检测HCV患者基因型,分析HCV基因型的组成及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结果本研究中南京地区基因型有1a,1b,2a,3a,3b,6型和少量混合型,1b型占73.0%(752/1 030),其次为2a型占9.4%(97/1 030),未见4型和5型;在男女慢性HCV患者中,1b型均为主要基因型,1b型在男性组中比例明显高于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b型与2a型患者平均年龄大于3b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南京地区HCV基因型以1b型为主,其次为2a型,未见4型、5型;3b型患者的平均年龄均比1b型和2a型患者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肝炎病毒属 基因型 分布
下载PDF
江苏地区汉族人群白细胞介素28B基因多态性与丙型肝炎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谈国蕾 孙梅 +1 位作者 王建芳 吴旭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514-517,共4页
目的探讨江苏地区汉族人群白细胞介素(IL)28B基因多态性分布及其与丙型肝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南京市第二医院就诊的丙型肝炎患者88名,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100例。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直接测序法检测丙型肝炎患... 目的探讨江苏地区汉族人群白细胞介素(IL)28B基因多态性分布及其与丙型肝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南京市第二医院就诊的丙型肝炎患者88名,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100例。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直接测序法检测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人群IL-28B rs8099917、rs12979860、rs12980275、rs8113007和rs12972991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统计分析这些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两种不同人群中分布的差异。采用Pearsonχ2检验进行分析,计算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以判断样本的代表性。结果两者间性别和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2、0.28),在检测人群中IL-28B基因5个位点的主要基因型分别是TT、CC、AA、AA、AA;丙型肝炎患者IL-28B基因SNP位点与健康人群在基因型(χ2=0.31、0.50、0.60、0.15、0.07,P均>0.05)和等位基因(χ2=0.29、0.48、0.56、0.14、0.07,P均>0.05)分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L-28B的SNPs位点(rs8099917、rs12979860、rs12980275、rs8113007、rs12972991)可能与江苏省汉族人群丙型肝炎易感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慢性 白细胞介素类 多态性 单核苷酸 疾病易感性
下载PDF
罗氏COBAS HCV RNA定量一代和二代检测试剂对556例丙型肝炎患者HCV RNA定量检测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梅 谈国蕾 +1 位作者 王建芳 吴旭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1315-1318,共4页
目的评估两代HCV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南京市第二医院住院和门诊HCV感染者556例,采用罗氏COBAS HCV核酸定量一代和二代检测试剂检测其标本,其中HCV RNA阴性血浆93份;HCV RNA阳性血浆350份;血清血浆配对标本52份;干扰样... 目的评估两代HCV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南京市第二医院住院和门诊HCV感染者556例,采用罗氏COBAS HCV核酸定量一代和二代检测试剂检测其标本,其中HCV RNA阴性血浆93份;HCV RNA阳性血浆350份;血清血浆配对标本52份;干扰样本61份。将阳性血浆样本分为3组,低浓度(3次方及以下)61例、中浓度(4、5次方组)191例和高浓度89例(6次方及以上)。采用线性分析法,计算相关系数和回归方程,比较各组之间的关系。结果总体分析2种HCV RNA定量检测试剂的结果具有相关性(r=0.948,P<0.05)。低浓度组的线性回归方程y=0.9809x+0.1359,r2=0.8047,P>0.05;中浓度组的线性回归方程y=0.8130x+1.0727,r2=0.6956,P<0.01;高浓度组的线性回归方程y=0.6746x+1.8914,r2=0.3088,P<0.01。血清血浆有效对比检测结果的相关性良好(r2=0.9698,P<0.05),线性回归方程y=0.9368x+0.4469。结论两代HCV RNA定量检测试剂符合程度较好,在低浓度组中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更适用于临床HCV RNA低浓度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RNA 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试剂盒 诊断
下载PDF
家族性胆红素异常患者UGT1A1基因检测及其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梅 谈国蕾 +1 位作者 王建芳 吴旭平 《肝脏》 2017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了解家族性胆红素异常患者和正常人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基因(UGT1A1)的变异情况。方法分别检测29例家族性胆红素异常患者和22例正常人群的UGT1A1,比较分析其多态性分布。分别设计UGT1A1基因各个外显子及增强子区扩增引物,... 目的了解家族性胆红素异常患者和正常人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基因(UGT1A1)的变异情况。方法分别检测29例家族性胆红素异常患者和22例正常人群的UGT1A1,比较分析其多态性分布。分别设计UGT1A1基因各个外显子及增强子区扩增引物,对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结果主要检测到UGT1A1基因中三个区域的变异,增强子区,外显子1和TATA盒区的变异。其中29例Gilbert综合征患者中,增强子区UGT1A1*603279(T>G),10例G/G变异,15例T/G杂合;TATA盒区,15例TATA(7)变异,2例TATA(6)/TATA(7)杂合;外显子1中,UGT1A1*6211(G>A),3例A/A纯合变异,15例G/A杂合变异;UGT1A1*27686(C>A),3例A/C杂合变异。20例正常对照组中,增强子区UGT1A1*60 3279(T>G),2例G/G变异,11例T/G杂合;TATA盒区,7例TATA(6)/TATA(7)杂合;外显子1中,UGT1A1*6211(G>A),5例G/A杂合变异;UGT1A1*27686(C>A),无A/C杂合变异。结论家族性胆红素异常患者中UGT1A1变异率高于正常对照组,UGT1A1变异可作为Gilbert综合征诊断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基因 GILBERT综合征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腹水总蛋白及血清-腹水清蛋白梯度对腹水性质的鉴别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建芳 赵磊 +1 位作者 张红梅 吴晨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5-235,共1页
腹水病因的鉴别目前仍是难题。传统的检查方法将腹水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两大类,但准确率不高。Hoefs等[1]提出血清-腹水清蛋白梯度(SAAG)的概念,主张以SAAG≥11 g/L和SAAG〈11 g/L作为腹水为漏出液和渗出液鉴别的界值。本研究对217份... 腹水病因的鉴别目前仍是难题。传统的检查方法将腹水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两大类,但准确率不高。Hoefs等[1]提出血清-腹水清蛋白梯度(SAAG)的概念,主张以SAAG≥11 g/L和SAAG〈11 g/L作为腹水为漏出液和渗出液鉴别的界值。本研究对217份腹水标本进行SAAG及腹水总蛋白(AFTP)联合检测,探讨其诊断肝硬化腹水的价值。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本院住院的217例患者腹水标本,男152例,女65例,年龄15~80岁。其中病毒性肝炎肝硬化57例、酒精性肝炎肝硬化55例、结核性腹膜炎40例、肝癌患者6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蛋白 肝硬化 血清 腹水 总蛋白
下载PDF
IL-28B基因连锁不平衡分析与HCV感染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梅 谈国蕾 +1 位作者 王建芳 吴旭平 《肝脏》 2014年第7期502-506,共5页
目的了解IL-28B基因中5个基因位点的连锁不平衡与HC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聚合酶链扩增和测序方法分别测定88例HCV感染者和145例健康对照人群的IL-28B基因中rs8099917、rs8113007、rs12972991、rs12979860和rs12980275五个位点的基因... 目的了解IL-28B基因中5个基因位点的连锁不平衡与HC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聚合酶链扩增和测序方法分别测定88例HCV感染者和145例健康对照人群的IL-28B基因中rs8099917、rs8113007、rs12972991、rs12979860和rs12980275五个位点的基因型,通过连锁不平衡分析软件分析HCV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中5个IL-28B基因位点的连锁不平衡状态和单倍体型频率。结果 HCV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单倍体型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CV感染的患者和正常组中IL-28B基因5个位点间存在基因连锁不平衡,其中rs12979860与其他4个位点之间连锁不平衡程度在正常人群组和HCV感染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s8113007与其他4个位点之间的连锁不平衡程度在正常组和HCV感染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在HCV感染者,IL-28B基因中rs12979860位点和rs8113007位点与其他位点的连锁不平衡在健康人群中可能是更好的保护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8B 连锁不平衡 丙型肝炎
下载PDF
HBV感染者病毒载量与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自卫 刘霞 《肝脏》 2013年第2期97-98,共2页
目的分析HBV感染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水平,并探讨其在HBV感染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类型HBV感染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Tregs水平,并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其血清中HBV DNA载量。结果慢性乙型... 目的分析HBV感染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水平,并探讨其在HBV感染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类型HBV感染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Tregs水平,并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其血清中HBV DNA载量。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CHB)Tregs表达率明显高于急性乙型肝炎组(AHB)(P<0.01),与无症状携带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HB组Tregs表达率较健康对照组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症状携带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B组外周血HBV DNA载量较其他三组明显偏低(P<0.01);AHB组与无症状携带组、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HBV感染患者外周血Tregs表达率与HBV DNA载量呈正相关。结论外周血Tregs表达水平与HBV感染患者病情轻重有一定关系,并在乙型肝炎持续感染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不同类型HBV感染患者外周血Tregs表达率与HBV DNA载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HBV感染 病毒载量
下载PDF
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和腹水HBV DNA含量变化及其生化指标的关系
14
作者 王建芳 孙梅 +1 位作者 张红梅 谢劲松 《肝脏》 2014年第12期991-993,共3页
HBV DNA 定量检测能反映 HBV 复制状态,对临床诊断治疗、预后判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陆续报道唾液、乳汁、汗液、羊水、精液、尿液等体液中也能检测到HBV DNA 含量[1-8],但是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FQ-PCR)... HBV DNA 定量检测能反映 HBV 复制状态,对临床诊断治疗、预后判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陆续报道唾液、乳汁、汗液、羊水、精液、尿液等体液中也能检测到HBV DNA 含量[1-8],但是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FQ-PCR)测定患者腹水中 HBV DNA 水平报道不多,为此,本文就乙型肝炎肝硬化(LC)患者血清和腹水中 HBV DNA 含量的差异并结合评价肝功能损伤程度的生化指标和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做一探讨,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腹水 血清标志物 生化指标 HBV DNA 患者 乙型肝炎肝硬化 量变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ABO血型与其乙肝病毒学指标关系探讨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建芳 张红梅 赵磊 《现代医学》 2012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患者ABO血型分布特点及其与HBV感染模式和HBV-DNA定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ABO RhD血型定型试剂卡对435例PHC患者进行ABO血型鉴定,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ce mic...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患者ABO血型分布特点及其与HBV感染模式和HBV-DNA定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ABO RhD血型定型试剂卡对435例PHC患者进行ABO血型鉴定,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ce microparticle immuno assay,CMIA)检测HBV感染各项指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FQ-PCR)对HBV-DNA进行定量测定。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选择本地区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计算其ABO各血型分布比例。结果:435例PHC患者中,ABO血型分布为A型>B型>O型>AB型,对照组ABO血型分布为O型>A型>B型>AB型;患者不同HBV感染模式与各血型分布无显著性差异,但是A型和AB型PHC患者其HBV-DNA定量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BO血型与PHC的发生以及HBV病毒载量存在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ABO血型 乙型肝炎病毒 HBV-DNA
原文传递
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与患者HBV基因B、C型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蒋自卫 刘霞 《现代医学》 2013年第3期205-207,共3页
目的:研究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与患者HBV基因B、C型关系。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法对6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分型,观察慢性乙型肝炎B、C基因型患者α-干扰素治疗前、后谷胺酰氨基转移酶、HBV DNA水平。结果:69例慢性乙型肝... 目的:研究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与患者HBV基因B、C型关系。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法对6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分型,观察慢性乙型肝炎B、C基因型患者α-干扰素治疗前、后谷胺酰氨基转移酶、HBV DNA水平。结果:6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B、C基因型分别为36和33例。α-干扰素治疗1年时,慢性乙型肝炎B基因型患者完全应答率(53.35%)高于C基因型患者(3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B基因型患者效果优于C基因型患者。HBV基因型的检测对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Α-干扰素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