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湾东吴大学法学院比较法学教育之简介 被引量:2
1
作者 林世宗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z1期238-243,共6页
  一、东吴法律英美法教育始源   东吴大学,公元1900年创立于苏州,距今届满百年.公元1915年另于上海创设东吴"中国比较法学院",成为我国首创且唯一传授比较英美法律之法学院,而有"北朝阳、南东吴"美誉,各据一...   一、东吴法律英美法教育始源   东吴大学,公元1900年创立于苏州,距今届满百年.公元1915年另于上海创设东吴"中国比较法学院",成为我国首创且唯一传授比较英美法律之法学院,而有"北朝阳、南东吴"美誉,各据一方.代表我国传统法律教育南北两大系统;位于北方之朝阳大学法律系,以本国大陆法系之法律教育为主.位居南方之东吴大学法律系,除讲授本国法律教育,兼有英美法课程为主之比较法教学为特色.五十年代初,东吴大学旅台同学会为使东吴声誉能于台湾重启,于1954年7月间先行恢复"东吴法学院",发扬"东吴法律"之比较英美法教育.   …… 展开更多
下载PDF
论台湾地区法学教育情况——以东吴大学法学院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洪家殷 《法学教育研究》 2016年第2期3-13,407,共12页
东吴大学法学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明确的办学理念。它形成了显明的办学特色:培养多元法律专业人才:落实理论与实务并重;本地法与英美法并重;拓展国际化视野;养成人文关怀之法律人;提升学生竞争力与学习效果;鼓励同学参与各种课外活动。
关键词 台湾 法学教育 东吴大学
下载PDF
1949年后的东吴法学院杰出院友纪实
3
作者 萧宏宜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58-64,共7页
随着1949年的政局递嬗,东吴大学被并入苏南师范学院,苏州原址现今则为211工程高校苏州大学.尽管失去有力的财政背景支撑,东吴大学仍然凭借校友捐款与学费的支持,于1954年以“东吴大学法学院”名义,艰苦在台复校.作为一所具有悠久历史,... 随着1949年的政局递嬗,东吴大学被并入苏南师范学院,苏州原址现今则为211工程高校苏州大学.尽管失去有力的财政背景支撑,东吴大学仍然凭借校友捐款与学费的支持,于1954年以“东吴大学法学院”名义,艰苦在台复校.作为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并以严谨教学闻名的法学院,不仅在台湾高等教育的版图上列于前茅,复校后的法学院毕业生亦在生涯发展上有斐然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49年 东吴大学 法学院 纪实 苏州大学 211工程 1954年 师范学院
下载PDF
人本法学方法论初探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奕华 《北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6,共12页
人本法学方法论系以人本主义为研究法学方法论的基本立场,从四个前提假设出发展开论述,引用人本精神之衍生含义十项,分别点出哲学论、现象论、技术论和实践论四个部门的特色,以及通观整体的人本权利义务观。在哲学论,先叙述由神本到人... 人本法学方法论系以人本主义为研究法学方法论的基本立场,从四个前提假设出发展开论述,引用人本精神之衍生含义十项,分别点出哲学论、现象论、技术论和实践论四个部门的特色,以及通观整体的人本权利义务观。在哲学论,先叙述由神本到人本的思想蜕变,再列出四个先设假定,随后的人性观分成先天的理性和自由两个本性,与后天的互助和道德感两个习性,而美国土产哲学实用主义则是人本法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和研究方法。在现象论,探讨法学与人之存在关系,认为法学之存在与衍化,肇因于法学研究者研究意识之渐觉和时代信念之影响,民主社会的法学方法论之争持现象,可用伞架原理说明之,法学新旧之更迭传承,乃是法律文化之绵延。在技术论,考察法学如何切入挺进研究活动,人生的体验,悟出一套"事实─理想─行动"的三层面剖析法,法学知识可经由融贯理性与经验获得之,法律虚拟以假充真,可巧妙解决囿于现实的困境,研究技术之提升达到艺术之境,则有赖法学研究者的生活美感修为。在实践论,焦点聚集在研究态度,态度之自来,与法律人七加三的特质、浪漫而中节的胸襟、怀疑主义的精神以及和谐致善的伦理向度关系至为密切,法律研究的实践历程,既能凸显人本精神的人道与人伦,更能揭示法学以人权和人义实现人类共生乐活的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法学方法论 人本精神 实用主义 现象论
下载PDF
台湾法学家图谱之税法专题指向——记黄茂荣教授、葛克昌教授、陈清秀教授
5
作者 黄卫 《湘江青年法学》 2015年第2期318-341,共24页
法律乃治国之重器,良法乃善治之前提。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保障、社会财富合理分配的工具,税法在现代法治国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15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 法律乃治国之重器,良法乃善治之前提。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保障、社会财富合理分配的工具,税法在现代法治国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15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最终确定了税收法定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教授 法学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指向 专题 图谱
下载PDF
第三人精神上损害之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潘维大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9-37,共9页
因故意或过失而造成第三人产生精神损害时,是否应负损害赔偿责任?依美国法之规定,与直接受害人存有紧密亲属关系,以及处于“危险范围”与采“正常合理人”标准之第三人,且亲眼目睹受害人严重损害结果者,皆有可能要求赔偿。依我国台湾地... 因故意或过失而造成第三人产生精神损害时,是否应负损害赔偿责任?依美国法之规定,与直接受害人存有紧密亲属关系,以及处于“危险范围”与采“正常合理人”标准之第三人,且亲眼目睹受害人严重损害结果者,皆有可能要求赔偿。依我国台湾地区民法之规定,与直接受害人有身份上的关系,过失行为侵害了其身份权利者,且直接受害人受害情节重大,请求权人所受之精神损害亦情节重大时,可加以请求。大陆民法典草案与国际接轨及对人格权重视之基本思考,令人赞赏,但若将学者研究之共识及海外立法相关部分予以参考,增加对第三人遭受精神损害赔偿之规范,则对人权之保障更为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人 精神上损害 赔偿责任 人格权
下载PDF
客观归责理论 被引量:36
7
作者 林东茂 《北方法学》 2009年第5期5-12,共8页
因果关系的判断,是刑法学上的难题之一。大陆法系多以"相当因果关系说"作为因果关系的判断基础。德国自1970年代开始,出现"客观归责理论",在学说与实务上渐渐受到重视。运用客观归责理论来处理因果关系,得到的结论... 因果关系的判断,是刑法学上的难题之一。大陆法系多以"相当因果关系说"作为因果关系的判断基础。德国自1970年代开始,出现"客观归责理论",在学说与实务上渐渐受到重视。运用客观归责理论来处理因果关系,得到的结论与运用相当因果关系说相差无几,但是对于少部分的案例,处理结果可能不同。客观归责理论有三个思考层次:第一,以"是否制造法所不许的危险"为判断的起点,如果行为的危险性是受到容许的,即使有死伤的结果,这个结果一概与行为无关;第二,继续追问,危险行为是否与结果的发生有常态上的关联性;第三,针对很少部分的案例,还要再追问,危险行为所引致的结果,是否在"构成要件的效力范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归责理论 相当因果关系说 累加的因果关系 条件说 反常的因果历程
下载PDF
再论担保之竞合 被引量:11
8
作者 郑冠宇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34-39,共6页
担保之竞合包括物保与物保之竞合、物保与人保之竞合和人保与人保之竞合三种形态。就物保与物保之竞合而言,在处理上一般不会发生问题。就物保与人保之竞合而言,台湾"民法"物权编的最新修正一改过去的"物保最终责任原则&... 担保之竞合包括物保与物保之竞合、物保与人保之竞合和人保与人保之竞合三种形态。就物保与物保之竞合而言,在处理上一般不会发生问题。就物保与人保之竞合而言,台湾"民法"物权编的最新修正一改过去的"物保最终责任原则",而改采"物保与人保依比例分担的原则"。就人保与人保之竞合而言,应在区分一般保证与连带保证的基础上,明晰按份共同保证与连带共同保证的区别,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连带及共同保证"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担保之竞合 物保与人保之竞合 人保与人保之竞合
下载PDF
共同危险行为之构成与界限 被引量:2
9
作者 林诚二 《金陵法律评论》 2008年第1期3-10,共8页
关键词 共同危险行为 共同侵权行为 共同加害行为 侵权行为人 侵权行为责任 被害人 帮助行为 台湾地区 损害结果 加害人
下载PDF
财产权平等保护的三个问题
10
作者 郑冠宇 王洪平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9-83,共5页
"财产权平等保护"乃现代法律的一项基本原则,但不同性质之财产权在保护上并非绝对平等。国家公产应优先于私有财产保护,国家私产与私有财产应平等保护,私法债权应优先于公法债权保护。
关键词 国家公产 国家私产 公法债权 私法债权 平等保护
下载PDF
人本法律观的几点澄清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奕华 《北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7-117,共11页
人本法律观是以人为本位去认识、体验法律,视法律为人所建构出来的人造物,主张法律是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工具。法是死的,人是活的,有生命的人妥善操作法律,法律才能够发挥其促成人类共生乐活的功能。以人本的立场研究探讨法学,为避免不必... 人本法律观是以人为本位去认识、体验法律,视法律为人所建构出来的人造物,主张法律是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工具。法是死的,人是活的,有生命的人妥善操作法律,法律才能够发挥其促成人类共生乐活的功能。以人本的立场研究探讨法学,为避免不必要的误解与混淆,可从五个层面释明澄清之:首先是区辨人本与人文、人道的意义;其次从自然法的发展史考察人本自然法是自然法的最新型式,也是第五种自然法;再次强调法律之建构与变迁乃是应人之生活需求,人有如何的想法,就会产生如何的法律;复次说明法治并非人治,是秉人本精神依法治理,法治思维有工具性、社会性、过程性、抽象性、规范性和知识性等六个构成因素;最后,检视人本的法学方法论,循人性以论,一方面是理性与经验之融贯,另一方面则是视之为一种法律实用主义的方法论,采相对价值的伦理观,有其和谐致善的伦理向度,最终极的任务无他,运用法律使人类互惠共生,同享安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人文 自然法法治 法学方法论
下载PDF
机器学习的著作权困境及制度方案 被引量:8
12
作者 徐龙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7-245,共9页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核心,颠覆了人类对创作自然规律的认知,打破了人类作品市场的一般法则。现行著作权法无法有效解释和规制机器学习的全过程,仅输入阶段的数据处理行为有著作权法意义,涉及复制、改编、汇编,且构成合理使用,而后续阶...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核心,颠覆了人类对创作自然规律的认知,打破了人类作品市场的一般法则。现行著作权法无法有效解释和规制机器学习的全过程,仅输入阶段的数据处理行为有著作权法意义,涉及复制、改编、汇编,且构成合理使用,而后续阶段的批量学习及特征模仿或融合行为,则并不在传统著作权法规制范围之内。为了避免机器学习技术发展和应用对人类作品市场的破坏,保护著作权人利益,有必要创设一种新型著作权。同时,为了避免过于严苛的著作权保护对技术发展的阻碍,也有必要对于热度下降且保护需求较弱的作品作出适当限制,兼顾著作权人利益和科技发展,以达利益平衡、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表达性机器学习 新型作品利用方式 利益平衡
下载PDF
风险社会与刑事立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萧宏宜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98-103,共6页
以刑法作为风险的管理与控制工具,若无法划出合理性的界线,极可能轻易以"法益保护的前置化"为名,终对"自由"形成危险。本文将针对风险社会下的风险/预防/象征刑法提出批判,并介绍"适格犯"的概念,作为具... 以刑法作为风险的管理与控制工具,若无法划出合理性的界线,极可能轻易以"法益保护的前置化"为名,终对"自由"形成危险。本文将针对风险社会下的风险/预防/象征刑法提出批判,并介绍"适格犯"的概念,作为具体化限制行为犯的解释学方法。透过"足生损害"的构成要件要素运用,一方面可以避免结果犯在证明上的困难,以实现立法目的,另一方面亦可透过对行为应具备特定危险特征的适格性要求,避免行为犯的过分罗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刑法 法益保护 行为犯 适格犯
下载PDF
论吴经熊法律思想的浪漫因素
14
作者 杨奕华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68-76,共9页
吴经熊毕业于东吴大学法科,系法科改制后首任东吴法学院院长。他法学根底深厚,学贯中西,融合儒、道、禅哲学,以中华文化的玄妙精髓参悟唐诗的意境,并进而体会法律的艺术有其动人因素及美感经验,坚信均衡利益之冲突有赖法律人的智思心觉... 吴经熊毕业于东吴大学法科,系法科改制后首任东吴法学院院长。他法学根底深厚,学贯中西,融合儒、道、禅哲学,以中华文化的玄妙精髓参悟唐诗的意境,并进而体会法律的艺术有其动人因素及美感经验,坚信均衡利益之冲突有赖法律人的智思心觉和直觉与耐心。他认为法之本质需通观整体,概观与个观兼备,法学研究应融贯理性与经验,实践可印证学理。浪漫因素是不断突破与创新的动力,从浪漫主义注重人的生命力与感受力,以及自由与丰富生活,获得方法论研究态度之启发。终其一生,吴经熊的法律思想几经转折,最后依归宗教,其动因与过程,浪漫因素有以致之。视吴氏为浪漫的人本法学家,不亦可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经熊 浪漫因素 理性 经验 法律的艺术 智思心觉
下载PDF
疾病歧视与人权侵害——以汉生病友人权之侵害及回复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苏惠卿 《金陵法律评论》 2013年第1期195-204,共10页
—、前言汉生病即俗称麻风病,西方医学以Leprosy称之,台湾地区医学界及"法规则"使用"癞病"一词;日据时代亦称呼其为"癞病",台湾地区俗语则以"■■《■"⑴称呼汉生病患。由于以上称呼皆带有歧... —、前言汉生病即俗称麻风病,西方医学以Leprosy称之,台湾地区医学界及"法规则"使用"癞病"一词;日据时代亦称呼其为"癞病",台湾地区俗语则以"■■《■"⑴称呼汉生病患。由于以上称呼皆带有歧视汉生病友之印象,近来则以发现麻风杆菌之挪威籍医生汉生(Gerhard H.A.Hansen,1841-1912)氏为名,改称汉生病(Hansen’s Disease);并于2008年制定"汉生病病患人权保障及补偿条例"时,正式正名为"汉生病"[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病 疗养院 台湾地区 人权保障 防治政策 疾病 社会歧视 门诊治疗 麻风病 回归社会
下载PDF
海峡两岸驰名商标互利共生与纠纷协处创新平台的建构
16
作者 卢文祥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5年第3期81-87,共7页
一、序言 海峡两岸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放探亲至今热络的通商、通航、通邮不过30余年,仅以两岸的双边贸易方面来看,2012年台湾对中国大陆出口为1187亿美元,进口436亿美元,顺差达751亿美元,大陆早已取代当年美日贸易伙伴,而成为近期以... 一、序言 海峡两岸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放探亲至今热络的通商、通航、通邮不过30余年,仅以两岸的双边贸易方面来看,2012年台湾对中国大陆出口为1187亿美元,进口436亿美元,顺差达751亿美元,大陆早已取代当年美日贸易伙伴,而成为近期以来台湾的最大贸易出口和顺差地区,占了台湾全年贸易出口总值约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两岸 商标保护 互利共生 台湾人 八十年代 工商团体 商标权人 商标使用 企业名称 商标优先权
下载PDF
大陆英美法律教育制度之比较及我国应定之方针
17
作者 刘世芳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7年第3期154-156,共3页
东吴法律学院,深感法律教育之重要,特刊专号,嘱余就大陆英美二制度之得失,略加探讨,藉作吾人研究法律教育之借镜;盖他山之石,可供切磋,意至美也。然余之于教育,素昧平生,既乏系统之研究,又无实际之经验;
关键词 法律教育制度 大陆 律师制度 法律教育
下载PDF
论区块链技术在国际贸易支付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萧胤钧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第12期89-91,共3页
区块链是近年来的新兴技术,其被人熟知是因为比特币,但比特币只是区块链的其中一种应用分支,国际贸易支付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可促使国际贸易同时兼顾效率与安全的发展目标。金融机构与监管部门通过运用区块链技术,能够有效地实现国际贸... 区块链是近年来的新兴技术,其被人熟知是因为比特币,但比特币只是区块链的其中一种应用分支,国际贸易支付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可促使国际贸易同时兼顾效率与安全的发展目标。金融机构与监管部门通过运用区块链技术,能够有效地实现国际贸易各个环节安全与效率的提升,改良金融机构的传统中介模式,破解传统贸易支付环节中的信用难题,使得从技术层面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国际贸易 跨境支付
下载PDF
俞教授荣根先生主讲《中国古代社会法律史研究》读后感
19
作者 林咏荣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68-,72,共2页
俞教授荣根先生主讲《中国古代社会法律史研究》读后感(台)东吴大学法学院研究教授林咏荣俞教授荣根先生这一篇大作,分为回顾、成就及展望三大部分,纲举目张,叙述甚有条理,内容甚为丰富,不佞细读之后,颇多心得,狭益不少,尤其... 俞教授荣根先生主讲《中国古代社会法律史研究》读后感(台)东吴大学法学院研究教授林咏荣俞教授荣根先生这一篇大作,分为回顾、成就及展望三大部分,纲举目张,叙述甚有条理,内容甚为丰富,不佞细读之后,颇多心得,狭益不少,尤其是关于近20年来,大陆方面对于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法系 中国古代社会 中国法律史 法律文化 东吴大学 《中国法制史》 《睡虎地秦墓竹简》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研究方法 读后
下载PDF
有关侵权责任主体若干特殊规定之探讨
20
作者 成永裕 《金陵法律评论》 2008年第1期11-22,共12页
关键词 侵权责任主体 工作人员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侵权行为法 侵权责任法 特殊规定 监护人 民法典草案 侵权行为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