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FP和AFP异质体对405例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爱华 王华梁 +3 位作者 方芳 邓海琳 马莉苓 李梅君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 (AFP)和甲胎蛋白异质体 (AFPVariants ,AFP V)对原发性肝癌 (PHC)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和交叉免疫电泳、放射性自显影法分别检测AFP和小扁豆凝集素亲和性甲胎蛋白异质体 (LCA AFP V)的血清...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 (AFP)和甲胎蛋白异质体 (AFPVariants ,AFP V)对原发性肝癌 (PHC)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和交叉免疫电泳、放射性自显影法分别检测AFP和小扁豆凝集素亲和性甲胎蛋白异质体 (LCA AFP V)的血清含量。结果  4 0 5例PHC患者中 ,AFP阳性占 75 .8% ,LCA AFP V阳性占 5 4 .3% ;2 10例AFP低浓度阳性患者中 ,LCA AFP V阳性 12 5例 ,而 97例AFP高浓度阳性患者 ,有 95例伴有异质体的升高 ;98例AFP阴性患者中 ,35例LCA AFP V阳性 ;2 2 3例非PHC中AFP阳性占 4 2 .2 % ,LCA AFP V阳性占 2 5 .6 %。结论 单独应用AFP或AFP V均有一定的局限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异质体 原发性肝癌 诊断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肝移植前后实验室常规检测指标的变化及意义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吉强 顾星 +3 位作者 周军 陈冬梅 殷月鹏 高春芳 《检验医学》 CAS 2013年第3期178-182,共5页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行肝移植手术前后实验室常规检测指标的变化特征,探讨患者手术前后及恢复过程中的规律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术前采用抗病毒治疗的肝移植受者术前和术后1、10、20、30 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行肝移植手术前后实验室常规检测指标的变化特征,探讨患者手术前后及恢复过程中的规律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术前采用抗病毒治疗的肝移植受者术前和术后1、10、20、30 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lb)、血糖(GLU)、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PLT)以及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等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用中位数(范围)表示。结果 AST和ALT术前分别为70.2(15.5~539.6)IU/L和44.1(5.8~255.5)IU/L,术后1 d急剧上升至1 506.4(172.4~5 195.3)IU/L和749.1(142.2~2 874.2)IU/L,术后10 d快速下降至117.3(17.2~900.4)IU/L和135.3(27.5~1 237.1)IU/L,术后20 d接近正常水平。GGT和ALP术后1 d活性稍下降,10 d后上升,30 d后大部分患者仍保持高水平。TBil和DBil术后较术前大多持续下降,30 d后接近正常。TP、Alb术后1 d稍下降,10 d后基本恢复正常水平,而PAlb术后持续升高。TBA术后持续下降。PT和APTT术后明显延长,10 d后基本恢复正常。PLT术后下降,10 d后基本恢复正常。除2例术前、术后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和HBV DNA无明显变化外,其余42例肝移植患者术后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全部转阴,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全部转阳,HBV DNA水平低于检测下限。结论肝移植术外加抗病毒和免疫学的综合治疗方案,可使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发生血清学转换并大大降低血清中HBV DNA检出率和乙型肝炎复发率。肝移植围手术期常规检测指标改变的规律和特点可能为临床病情判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标志物 肝移植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
下载PDF
聚糖蛋白3在原发性肝癌病理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方芳 王红阳 +1 位作者 吴秀菊 周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68-570,共3页
目的:检测聚糖蛋白3(glypican-3,GPC3)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以研究其在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抗人GPC3多抗对270例石蜡切片组织以及芯片肝癌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正常肝组织不表达GPC3蛋白。肝癌组织中GPC3阳性率达... 目的:检测聚糖蛋白3(glypican-3,GPC3)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以研究其在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抗人GPC3多抗对270例石蜡切片组织以及芯片肝癌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正常肝组织不表达GPC3蛋白。肝癌组织中GPC3阳性率达到74.5%(182/244),肝细胞癌及肝内胆管细胞癌中GPC3阳性率分别为78.2%(176/225)、31.6%(6/ 19),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肝细胞癌中几乎所有癌细胞均呈阳性,强度较强,但肝内胆管细胞癌中GPC3蛋白分布有限,强度较弱。GPC3蛋白在Ⅰ-Ⅱ级与Ⅲ一Ⅳ级、直径≤3 cm与>3 cm、AFP>20μg/L与AFP≤20μg/L HCC分化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2.9%(63/76)及75.8%(113/149)、75.4%(43/57)及79.2%(133/168)、77.5%(131/170)及80.0%(44/55),均无显著性差异。在AFP阴性小肝癌中的阳性率为71.4%(10/14),在23例复发癌组织中的阳性率高达91.3%(21/23)。结论:GPC3广泛存在于肝癌组织细胞中,可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应用于肝癌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糖蛋白3 肝肿瘤 肿瘤标记 生物学
下载PDF
甲胎蛋白异质体在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肖潇 何羽童 +4 位作者 房萌 季君 高致远 杨园 高春芳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567-570,共4页
目的通过临床大样本数据回顾性分析血清甲胎蛋白(AFP)和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诊断原发性肝癌(PLC)的价值。方法 2015年1月~2015年12月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诊治的PLC患者7097例,同期诊治的肝硬化(LC)患者122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AF... 目的通过临床大样本数据回顾性分析血清甲胎蛋白(AFP)和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诊断原发性肝癌(PLC)的价值。方法 2015年1月~2015年12月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诊治的PLC患者7097例,同期诊治的肝硬化(LC)患者122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AFP水平,采用凝集素捕获微量离心柱法检测AFP-L3,将AFP-L3/AFP比值大于10%定义为AFP-L3阳性。结果 7097例PLC患者血清AFP水平为61.7(5.4,1226.0)μg/L,显著高于122例LC患者的3.6(2.5,10.95)μg/L(P<0.05),AFP-L3阳性率为8.2(-,26.1)%,而在肝硬化患者未检出AFP-L3阳性(P<0.05);以血清AFP≥20μg/L或/和AFP-L3≥10%任一阳性为截断点,诊断PLC的准确度为63.1%,优于AFP(60.3%)和AFP-L3(47.9%)单独诊断的结果;AFP-L3阳性率随着AFP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血清AFP阴性的PLC和AFP阳性的LC患者AFP-L3阳性率分别为39.6%和7.7%,显著低于血清AFP阳性PLC患者的73.7%(P<0.05);在2103例具有病理学诊断的PLC患者,1976例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AFP水平为50.8(4.8,1015.0)μg/L,6例混合型肝癌患者血清AFP水平为74.9(4.55,39248.3)μg/L,AFP-L3阳性率分别为5.3(-,24.6)%和8.4(-,18.8)%,均显著高于121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2.8(2.2,5.15)μg/L,P<0.05】和【-(-,-)%,P<0.05】。结论大样本的结果显示PLC患者血清AFP和AFP-L3存在较高的阳性率,其诊断效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异质体 诊断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癌828例临床实验室特征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赵云鹏 朱茜 +4 位作者 高春芳 赵美芸 徐玉兵 方芳 赵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96-1301,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临床常用实验室指标,寻找与HCC诊断相关的指标。方法:收集828例病理确诊为HCC患者术前检查中的常用肿瘤标志物、血清学生化指标、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HBV DNA滴度等临床实验室数据,分析其与肿... 目的: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临床常用实验室指标,寻找与HCC诊断相关的指标。方法:收集828例病理确诊为HCC患者术前检查中的常用肿瘤标志物、血清学生化指标、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HBV DNA滴度等临床实验室数据,分析其与肿瘤大小和肿瘤病理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828例中97.7%的患者有HBV感染,其中70.9%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HCC患者中肿瘤大小与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球比(ALB/GLB)、天冬氨酸转氨酶(AST)、AST/AL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α-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肿瘤分级多项指标有相关性,肿瘤的病理分级(分化程度)与前白蛋白(PALB)、GGT、肿瘤大小有相关性(P<0.05)。结论:HCC进展与临床实验室多项生化,肿瘤、病毒指标存在相关性,综合应用这些指标对HCC的辅助诊断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诊断 肿瘤标记 生物学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1896点突变、基因分型及其实验室特征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吉强 高春芳 +3 位作者 赵云鹏 鲁莹 王爱华 陈思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02-1305,共4页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1896位基因突变与HBV基因型、HBV复制以及患者肝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0例HBV DNA阳性患者进行荧光扩增检测前C区1896变异、HBV DNA基因分型、HBV DNA定量检测,酶免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BeAg及H...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1896位基因突变与HBV基因型、HBV复制以及患者肝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0例HBV DNA阳性患者进行荧光扩增检测前C区1896变异、HBV DNA基因分型、HBV DNA定量检测,酶免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BeAg及HBeAb,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肝功能指标。结果:前C区1896变异者ALT水平为(109±111)U/L,比野生型者显著上升(P<0.05);1896位点变异与HBeAg、HBV基因型及HBV DNA水平无关;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水平C型显著高于B型(P<0.05)。结论:HBV DNA前C区1896变异感染可能与肝细胞受损加重有关;基因型C型HBV DNA水平显著高于B型,提示C型病毒复制更为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突变 基因型 肝炎病毒 乙型
下载PDF
肿瘤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王璐 高春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14-1319,共6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也是癌症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HCC的早期诊断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长期以来,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用于HCC诊断一直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中甲胎蛋白(AFP)含量...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也是癌症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HCC的早期诊断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长期以来,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用于HCC诊断一直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中甲胎蛋白(AFP)含量的检测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但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存在缺陷。寻找HCC特异性标志物一直是相关研究的热点。本文概述了临床常用的多种HCC诊断相关分子。多种新分子的发现有望作为AFP的有效补充,从而提高HCC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诊断 肿瘤标记 生物学
下载PDF
外膜孔道蛋白38缺失引起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敏感性降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代荣 李曦 +1 位作者 祝宏 王爱华 《检验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224-227,共4页
目的探讨外膜孔道蛋白38(Omp38)在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中的作用。方法前期通过体外诱导试验获得1株鲍曼不动杆菌基因Omp38缺失突变株,应用回补试验验证突变基因的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菌株细胞膜电位变化;通过测... 目的探讨外膜孔道蛋白38(Omp38)在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中的作用。方法前期通过体外诱导试验获得1株鲍曼不动杆菌基因Omp38缺失突变株,应用回补试验验证突变基因的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菌株细胞膜电位变化;通过测量菌株的相对生长率评估突变基因的适应性代价。结果Omp38被证实涉及降低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Omp38降低鲍曼不动杆菌膜电位并具有约3%的适应性代价(P<0.05)。结论 Omp38在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Omp38微弱的适应性代价可能是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膜孔道蛋白38 适应性代价 膜电位 鲍曼不动杆菌
下载PDF
肝胆疾病患者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原因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杨孝亮 周小琴 +1 位作者 王爱华 高春芳 《检验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分析肝胆疾病临床检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常见原因。方法对正反定型不符的血液标本均送上海市血液中心血型参比室进一步确认检测,对返回的免疫血液学检测报告单进行分析。结果32例ABO正反定型不符患者中不规则抗体26例(81.25%)... 目的分析肝胆疾病临床检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常见原因。方法对正反定型不符的血液标本均送上海市血液中心血型参比室进一步确认检测,对返回的免疫血液学检测报告单进行分析。结果32例ABO正反定型不符患者中不规则抗体26例(81.25%)、自身冷抗体1例(3.13%)、蛋白凝集1例(3.13%)、类孟买型1例(3.13%)、抗体减弱3例(9.37%)。结论对ABO正反定型不符的患者为确保血型结果准确可靠,血液标本必须进行进一步鉴定和确认,以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 正反定型 肝胆疾病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实验室检查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戈 王华梁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30-331,共2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实验室检查 诊断
下载PDF
基于临床常用检验项目的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术前微血管侵犯诊断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童林 黄晨军 +8 位作者 高致远 周军 房萌 肖潇 何羽童 洪松 许敏凡 朱飞飞 高春芳 《检验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741-748,共8页
目的建立基于临床常用检验项目的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微血管侵犯(MVI)诊断模型。方法以5602例HCC患者作为训练组,以另外1905例HCC患者作为验证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肿瘤个数、肿瘤大小、Edmondson分级、MVI发... 目的建立基于临床常用检验项目的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微血管侵犯(MVI)诊断模型。方法以5602例HCC患者作为训练组,以另外1905例HCC患者作为验证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肿瘤个数、肿瘤大小、Edmondson分级、MVI发生情况及术前48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在训练组中,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HCC患者术前发生MVI的危险因素,依此建立联合诊断模型,并在验证组中进行独立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联合诊断模型PA-SALAD诊断HCC患者术前发生MVI的效能。结果训练组与验证组之间年龄、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α-L-岩藻糖苷酶(AFU)、唾液酸(SA)、凝血酶原时间(PT)、肿瘤个数、肿瘤大小、MVI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项目2个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血小板(PLT)、Alb、SA、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DC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是MVI发生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分别为0.981、0.998、0.971、1.016、1.226、1.361、1.012]。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的联合诊断模型为PASALAD=0.220-0.002×PLT-0.019×年龄+0.016×SA-0.029×Alb+0.012×AFP-L3+0.204×lgAFP+0.308×lgDCP。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在训练组中,PA-SALAD模型诊断有MV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95,最佳临界值为-0.2353,敏感性为69.3%,特异性为60.4%;在验证组中,PA-SALAD模型诊断有MVI的AUC为0.704,以训练组的最佳临界值-0.2353作为临界值,敏感性为66.5%,特异性为62.0%。结论基于临床常用检验项目的联合诊断模型PA-SALAD诊断HCC患者是否发生MVI,特别是高危MVI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 微血管侵犯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基于临床实验室指标的HBV相关性原发性肝癌微血管侵犯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12
作者 何羽童 黄晨军 +1 位作者 王颖 高春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498-502,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检验数据,探寻HBV相关性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回归模型并分析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12月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1628例HBV相关性H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检验数据,探寻HBV相关性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回归模型并分析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12月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1628例HBV相关性H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CC发生MVI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分析该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HBeAg(P<0.01)、AFP(P<0.01)、AFP-L3(P<0.01)、PT(P<0.01)和PLT(P<0.01)是HCC发生MVI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此建立回归预测模型,Logistic(P)鉴别M0与高危MVI(M2)(M0 vs M2)时,其敏感性为73.7%,特异性为61.6%,准确性为66.6%,AUCROC(95%CI)为0.722(0.692,0.751)。结论HBeAg、AFP、AFP-L3、PT、PLT是HBV相关性HCC发生MVI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临床检验数据建立的回归模型对于预测HBV相关性HCC患者是否发生高危MVI(M2)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微血管侵犯 独立危险因素 回归模型 预测 临床检验
下载PDF
唾液酸化触珠蛋白对乙型肝炎相关肝细胞肝癌的辅助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别立翰 房萌 +2 位作者 冯惠娟 陆志成 高春芳 《检验医学》 CAS 2020年第11期1147-1152,共6页
目的探讨唾液酸化触珠蛋白(Sia-Hp)对乙型肝炎相关肝细胞肝癌(HCC)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患者236例,其中肝硬化伴HCC患者121例(HCC组)、肝硬化不伴HCC患者115例(肝硬化组),以107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自建... 目的探讨唾液酸化触珠蛋白(Sia-Hp)对乙型肝炎相关肝细胞肝癌(HCC)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患者236例,其中肝硬化伴HCC患者121例(HCC组)、肝硬化不伴HCC患者115例(肝硬化组),以107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自建检测血清Sia-Hp水平的凝集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Lectin-ELISA)方法。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评估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Sia-Hp、甲胎蛋白(AFP)诊断肝硬化合并HCC的效能。结果HCC组、正常对照组、肝硬化组血清Sia-Hp水平分别为1.76(1.32~2.22)、1.60(1.17~1.70)、0.85(0.11~1.56)AU/mL,3组之间依次降低(P<0.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CC组和肝硬化组Sia-Hp与AFP无相关性(r=0.09,P>0.05)。在HCC组中,血清Sia-Hp水平与TNM分期有关(P<0.05),与有无微血管侵犯(MVI)、肿瘤大小无关(P>0.05)。肝硬化组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之间血清Sia-H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ia-Hp、AFP以及二者联合检测模型DIAHCC诊断肝硬化合并HCC的AUC分别为0.83、0.78、0.92,Sia-Hp和联合检测模型DIAHCC诊断AFP阴性(AFP<20μg/L)患者肝硬化合并HCC的AUC分别为0.84、0.88。结论血清Sia-Hp或可作为肝硬化合并HCC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珠蛋白 唾液酸 甲胎蛋白 肝硬化 肝细胞癌
下载PDF
血清甘胆酸检测在诊断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娟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8期136-137,共2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血清甘胆酸(Cholyglycine,CG)检测在诊断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80例肝炎患者、50例肝硬化患者、3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及同期在该医院进行体检的80例健康... 目的:探讨并分析血清甘胆酸(Cholyglycine,CG)检测在诊断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80例肝炎患者、50例肝硬化患者、3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及同期在该医院进行体检的80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80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A组,将其中5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B组,将其中3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C组,将其中80例健康人作为研究D组。对四组研究对象血清CG的水平均进行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B组患者血清CG的水平高于其他三组研究对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A组患者血清CG的水平高于研究C组患者与研究D组健康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C组患者血清CG的水平高于研究D组健康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血清CG检测对诊断其病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甘胆酸 肝硬化 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下载PDF
多天线N-糖链对双表型肝细胞癌的辅助诊断价值
15
作者 冯惠娟 张宇 +3 位作者 卓传尚 黄晨军 房萌 柳丽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17-1322,共6页
目的探讨双表型肝细胞癌(DPHCC)患者血清中多天线N-糖链(Multi-glyca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6月—2020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65例DPHCC、8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及120例肝硬化(LC)血清样本,采用基于DNA测序仪... 目的探讨双表型肝细胞癌(DPHCC)患者血清中多天线N-糖链(Multi-glyca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6月—2020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65例DPHCC、8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及120例肝硬化(LC)血清样本,采用基于DNA测序仪的荧光毛细管电泳(DSA-FACE)技术检测三组血清中N-糖链的表达,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常见指标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AFP、PIVKA-Ⅱ、CEA、CA19-9及Multi-glycan诊断DPHCC的效能,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采用Z检验。结果在DPHCC组及HCC组比较中,仅Multi-glyca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AFP、PIVKA-Ⅱ、CEA、CA19-9及SU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DPHCC组与HCC组相比,Multi-glycan的曲线下面积(AUC_(Multi-glycan))为0.775,显著高于AFP(0.507)、PIVKA-Ⅱ(0.584)、CEA(0.537)、CA19-9(0.505)及SUM(0.561),Multi-glycan的灵敏度(69.23%)高于其他5项。在DPHCC组与LC组比较中,Multi-glycan、AFP、PIVKA-Ⅱ、CA19-9及SU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AUC_(Multi-glycan)(0.780)也均高于AFP(0.767)、PIVKA-Ⅱ(0.743)、CEA(0.566)、CA19-9(0.689)及SUM(0.713),Multi-glycan灵敏度(89.23%)高于其他5项。结论Multi-glycan可作为DPHCC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多天线N-糖链 诊断
下载PDF
凝集素捕获微量离心柱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14
16
作者 季君 顾星 +5 位作者 高致远 孙小娟 董桂玲 周军 陈建栋 高春芳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56-259,共4页
目的探讨凝集素捕获微量离心柱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原发性肝癌(PLC)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和凝集素捕获微量离心柱法分别定量检测622例甲胎蛋白(AFP)阳性PLC、24例AFP阴性PLC、17例AFP阳性良性肝脏疾病患... 目的探讨凝集素捕获微量离心柱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原发性肝癌(PLC)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和凝集素捕获微量离心柱法分别定量检测622例甲胎蛋白(AFP)阳性PLC、24例AFP阴性PLC、17例AFP阳性良性肝脏疾病患者AFP-L3,并比较凝集素捕获微量离心柱法和凝集素亲和免疫电泳自显影法检测AFP-L3的符合率。结果 622例AFP阳性PLC患者中,AFP-L3阳性患者的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明显高于AFP-L3阴性患者(P<0.05)。AFP-L3与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均无相关性。凝集素捕获微量离心柱法和凝集素亲和免疫电泳自显影法检测AFP-L3的阳性率分别是46%、50%,两者的符合率为92%。按AFP浓度分层分析AFP-L3阳性率后发现,随AFP浓度升高,AFP-L3阳性呈现上升趋势。AFP-L3在AFP阳性的PLC患者和AFP阳性的良性肝脏疾病患者中的检出率分别为16.67%、23.53%,显著低于AFP阳性的PLC患者(63.5%,P<0.05)。结论凝集素捕获微量离心柱法与凝集素亲和免疫电泳自显影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AFP-L3在AFP阳性的PLC患者中有较高的检出率,对临床具有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异质体 凝集素捕获微量离心柱法 原发性肝癌 诊断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及原发性肝细胞癌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岳明 高春芳 +3 位作者 戚鹏 吉强 房萌 王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9-282,共4页
目的:调查乙型肝炎病毒(HBV)不同基因型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中的分布;分析感染不同基因型HBV导致CHB和HCC的临床实验室结果以及肝脏病理特点之间的差异。方法:随机挑选89例CHB和86例HCC患者,采用实时荧... 目的:调查乙型肝炎病毒(HBV)不同基因型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中的分布;分析感染不同基因型HBV导致CHB和HCC的临床实验室结果以及肝脏病理特点之间的差异。方法:随机挑选89例CHB和86例HCC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结合双色荧光标记的TaqManMGB探针来鉴定HBV基因型。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和病理资料摘抄自患者病案。运用统计软件SPSS10.0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地区,CHB患者以感染HBVB基因型为主,占78.65%,可见B、C混合型,占3.37%;HCC患者以感染C基因型为主,占70.93%;本研究中未见B、C以外其他基因型。B、C基因型在两组患者中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01)。感染不同基因型HBV的CHB患者间临床实验室和肝脏病理检查指标未显示出明显差异。在HCC患者中,感染C基因型患者较B基因型e抗原阳性率高(P<0.05);感染HBVB基因型和大肝癌发生明显相关(P<0.05);HBV基因型和肿瘤TNM分期、转移和浸润之间均未显示出相关性。结论:本地区CHB患者以感染HBVB基因型为主,C基因型和e抗原阳性是HCC发生的危险因素。针对感染C基因型HBV的患者,积极抗病毒治疗,促进e抗原血清学转换有可能降低HCC的发生率。感染HBVB基因型和大肝癌发生具有相关性,这一结论尚需进一步扩大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慢性乙型肝炎 肝细胞癌
下载PDF
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的改变及其意义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坤 房萌 +2 位作者 赵琳 蔡美琳 高春芳 《检验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水平在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PLC)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90例肝硬化、153例PLC及95例肝脏良性病变患者(对照组,包括肝血管瘤、肝囊肿)血清Cys C水平,同...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水平在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PLC)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90例肝硬化、153例PLC及95例肝脏良性病变患者(对照组,包括肝血管瘤、肝囊肿)血清Cys C水平,同时采用酶法检测血清肌酐(SCr)及尿素(Urea)水平。分析Cys C、SCr、Urea在肝硬化、PLC和对照组间的差异以及Cys C与SCr、Urea之间的相关性。按照Child-Pugh标准对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进行分级,对肝功能不同等级间Cys C、SCr、Urea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组血清Cys C水平为(1.04±0.24)mg/L,肝癌组为(0.98±0.28)mg/L,均高于对照组[(0.78±0.18)mg/L](P<0.001),肝硬化组亦高于肝癌组(P<0.05)。肝硬化组和肝癌组Urea和SCr水平无明显差异,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ys C与SCr呈正相关(肝硬化、肝癌和对照组的r值分别为0.407、0.673、0.511,(P均<0.001)。肝硬化组和肝癌组中血清Cys C异常率均明显高于SCr及Urea(P均<0.001)。肝硬化Child-PughB+C级血清Cys C水平[(1.12±0.21)mg/L]显著高于Child-Pugh A级[(0.99±0.25)mg/L](P<0.05)。结论血清Cys C水平随着肝病的进展和患者肝功能的衰退而升高,且比SCr和Urea更能灵敏的反映慢性肝病患者的早期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肌酐 尿素 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肾功能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清HBcrAg与组织中HBV DNA载量的关系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慧明 贾健安 +3 位作者 王蒙蒙 顾星 房萌 高春芳 《检验医学》 CAS 2016年第11期948-952,共5页
目的分析一种新型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标志物——乙型肝炎核心相关抗原(HBcrAg)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内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HBV DNA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行肝癌切除术的HBV感染相关的HCC患者95例,用化... 目的分析一种新型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标志物——乙型肝炎核心相关抗原(HBcrAg)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内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HBV DNA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行肝癌切除术的HBV感染相关的HCC患者95例,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HBcrAg水平,同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荧光探针法分别对配对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内cccDNA、HBV DNA进行定量检测。结果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乙型肝炎e抗体(HBe Ab)-组、HBe Ag+/HBe Ab+组、HBe Ag-/HBe Ab+组HBcrAg水平分别为(6.41±1.18)、(5.80±0.50)和(5.16±0.94)lg U/m L,3个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CC患者HBcrAg与癌旁组织cccDNA和癌旁组织HBV DNA具有相关性(r=0.359、0.440,P<0.001),TNMⅠ期HCC患者HBcrAg与癌旁组织cccDNA和癌旁组织HBV DNA具有相关性(r=0.491、0.578,P<0.01),TNMⅡ期HCC患者HBcrAg与癌旁组织cccDNA和癌旁组织HBV DNA具有相关性(r=0.339、0.402,P<0.05),TNMⅢ期HCC患者HBcrAg与癌旁组织cccDNA和癌旁组织HBV DNA无相关性。结论 HBcrAg可以辅助区分发生HBe Ag血清学转换和未发生转换的患者;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HCC患者中,HBcrAg与癌旁组织HBV DNA及癌旁组织cccDNA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其相关性未表现出比现有血清标志物(HBe Ag及HBV DNA)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核心相关抗原 乙型肝炎E抗原 DNA 乙型肝炎病毒 原发性肝细胞癌
下载PDF
IgG糖基化修饰及其意义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0
作者 衣常红 高春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51-1056,共6页
关键词 蛋白糖基化 修饰 IGG 蛋白质糖基化 位点特异性 连接方式 细胞内质网 寡糖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