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胸外科疾病手术后获得性肺炎的防治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文习武 赖鸿章 +2 位作者 温树权 郭渝 张玉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36期81-83,共3页
目的对心胸外科疾病手术后获得性肺炎的防治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在医院进行心胸外科手术治疗的4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34例,记录术后患获得性肺炎的人数,探究手术后获得性肺炎的致病原因和具体... 目的对心胸外科疾病手术后获得性肺炎的防治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在医院进行心胸外科手术治疗的4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34例,记录术后患获得性肺炎的人数,探究手术后获得性肺炎的致病原因和具体防治措施的意义。结果患者的年龄、术前并发症、FEV1%以及手术时间都会对其产程影响。且进行全方位防治后,心胸外科疾病手术后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为1.71%,小于未进行全方位防治5.56%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心胸外科手术,采取全方位防治,能有效降低术后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胸外科疾病 外科手术 获得性肺炎 防治 感染 术前并发症
下载PDF
胸腔镜单孔手术对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炎性反应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赖鸿章 文习武 +4 位作者 温树权 张玉平 吴锡龙 彭玉坤 吴询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8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单孔手术对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炎性反应的效果。方法60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胸腔镜单孔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胸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 目的探讨胸腔镜单孔手术对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炎性反应的效果。方法60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胸腔镜单孔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胸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置管时间、术后72 h引流量、术后杜冷丁使用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72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住院费用]以及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15.97±21.44)ml、术后72 h引流量(261.47±28.41)ml、术后杜冷丁使用量(204.78±12.24)mg少于对照组的(333.18±25.77)ml、(399.57±27.19)ml、(259.18±13.58)mg,术后置管时间(3.58±0.33)d、术后住院时间(10.11±2.34)d短于对照组的(5.74±0.67)、(14.27±1.89)d,术后72 hVAS评分(2.18±0.33)分低于对照组的(5.71±0.58)分,住院费用(28419.37±2456.18)元少于对照组的(37159.22±2784.51)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IL-6、IL-10、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CRP(7.08±1.01)mg/L、IL-6(8.97±1.05)pg/ml、IL-10(100.27±20.15)pg/ml、TNF-α(1.06±0.08)ng/ml低于对照组的(8.04±1.03)mg/L、(21.34±3.98)pg/ml、(135.49±23.18)pg/ml、(1.31±0.11)n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单孔手术对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较好,能够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72 h引流量、术后杜冷丁使用量,缩短患者的术后置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术后72 hVAS评分,降低住院费用,改善患者的CRP、IL-6、IL-10和TNF-α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单孔手术 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 炎性反应 效果
下载PDF
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文习武 赖鸿章 +2 位作者 温树权 郭渝 张玉平 《当代医学》 2020年第17期175-176,共2页
目的探究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胸腔镜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开胸... 目的探究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胸腔镜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开胸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和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根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均具有一定的效果,但胸腔镜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和恢复速度快等优点,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少,不影响患者其他正常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开胸手术 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伊马替尼联合吉西他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3
4
作者 赖鸿章 张玉平 +3 位作者 吴锡龙 文习武 温树权 郭渝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9年第8期968-969,974,共3页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联合吉西他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东莞东华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吉西他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联合吉西他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东莞东华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吉西他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伊马替尼进行靶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1年生存情况、卡氏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48.33%(2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3%(2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53.33%(32/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67%(2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卡氏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白细胞计数降低及肝损伤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马替尼联合吉西他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远期疗效均较好,能够显著改善卡氏评分,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马替尼 吉西他滨 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