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技术辅助全口义齿修复1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钟合理 闫明 +1 位作者 郝跃涛 王家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25-1028,共4页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进展,牙列缺失的患者数量正在逐步增加,传统全口义齿仍然是无牙颌患者的主要修复方式。但传统全口义齿制作流程繁琐,患者就诊次数多,对临床医师和技师的经验依赖程度高。数字化技术辅助制作的全口义齿在减少就诊次数、...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进展,牙列缺失的患者数量正在逐步增加,传统全口义齿仍然是无牙颌患者的主要修复方式。但传统全口义齿制作流程繁琐,患者就诊次数多,对临床医师和技师的经验依赖程度高。数字化技术辅助制作的全口义齿在减少就诊次数、临床操作标准化、便捷化、义齿数据存储和复制上具有明显优势。本文通过1例数字化技术辅助制作的全口义齿修复,阐述其临床操作流程,为医生在临床决策中合理利用数字化技术优化全口义齿制作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简易哥特式弓 诊断义齿 全口义齿
下载PDF
改良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种植在上颌后牙区严重萎缩牙槽嵴病例应用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呙誉东 鄢雷 +1 位作者 张树新 闫明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21年第6期348-354,共7页
目的评价改良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种植在上颌后牙区严重牙槽嵴萎缩病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东莞健力口腔医院种植中心上颌后牙缺失拟行上颌窦提升术同期种植(剩余骨高度为2~3 mm)的患者50例。将纳入的5... 目的评价改良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种植在上颌后牙区严重牙槽嵴萎缩病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东莞健力口腔医院种植中心上颌后牙缺失拟行上颌窦提升术同期种植(剩余骨高度为2~3 mm)的患者50例。将纳入的50例患者进行编号,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25例为实验组,其余25例为对照组。实验组使用改良上颌窦内提升术,对照组使用上颌窦侧壁开窗技术,对两组患者进行上颌窦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术后9~12个月进行二期手术及种植修复,戴牙12个月后随访,采集手术过程中及永久修复12个月后的锥形束CT(CBCT)数据。使用SPSS 20.0软件对种植体存留率、上颌窦底提升高度和穿孔率等计量资料来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有50例患者随访率100%,65枚种植体均无松动或者脱落,留存率100%。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剩余骨高度分别为(2.94±0.31)和(3.06±0.32)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95,P=0.168)。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即刻提升高度分别为(10.90±1.78)和(12.01±1.8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98,P<0.001)。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9个月提升高度分别为(10.14±1.33)和(11.40±1.3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86,P<0.001)。实验组和对照组修复完成后12个月提升高度分别为(10.01±1.22)和(11.18±1.2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4,P<0.001)。术后实验组采用改良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31枚,涉及上颌窦25个,术中未发现上颌窦黏膜穿孔,但有1例患者术后第2天出现了术侧鼻腔出血的情况,7 d拆线时出血情况停止,3个月复查时拍CBCT,未见上颌窦内异常液平面。对照组采用外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34枚,涉及上颌窦25个,其中3例术中开窗时发生窦黏膜穿孔,通过使用胶原膜进行修补,术后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术后统计实验组黏膜穿孔率4%,远低于对照组外提升黏膜穿孔率(12%)。结论改良上颌窦内提升术在上颌后牙区余留骨高度为2~3 mm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可获得较理想的上颌窦提升效果,术后窦膜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低,短期种植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上颌窦 上颌窦底提升 剩余骨高度
原文传递
下颌后牙区不同时机游离龈移植的效果对比
3
作者 呙誉东 周炼 闫明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22年第3期168-173,共6页
目的对不同时机的游离龈移植术(FGG)增加下颌后牙区种植体周颊侧角化龈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东莞健力口腔医院修复种植科下颌后牙区单牙缺失角化牙龈不足的患者(宽度为2~4 mm)共40例,将纳入的40例... 目的对不同时机的游离龈移植术(FGG)增加下颌后牙区种植体周颊侧角化龈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东莞健力口腔医院修复种植科下颌后牙区单牙缺失角化牙龈不足的患者(宽度为2~4 mm)共40例,将纳入的40例患者进行编号,以随机数字表法抽取20例为实验组,其余20例为对照组。实验组种植Ⅰ期手术时放置愈合基台同期行FGG。对照组种植Ⅰ期手术潜入式愈合,3个月Ⅱ期手术时放置愈合基台同期行FGG。术后观察移植物的存活情况,测量术前牙槽嵴顶剩余角化龈宽度,测量颊侧FGG后即刻、移植术后2个月、戴牙后即刻和戴牙后6个月的颊侧角化龈宽度,使用SPSS 20.0软件对移植物存活率、颊侧不同时间点角化龈宽度等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手术均获得成功,伤口正常愈合,组织瓣均存活。术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牙槽嵴顶余留角化龈宽度分别为(2.9±0.3)和(3.0±0.3)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即刻种植体颊侧龈缘中点角化龈宽度分别为(4.9±0.5)和(4.9±0.5)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P=0.8)。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2个月颊侧龈缘中点角化龈宽度分别为(4.2±0.4)和(4.5±0.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戴牙当天种植体颊侧龈缘中点角化龈宽度为(3.2±0.4)和(3.7±0.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戴牙后6个月种植体颊侧龈缘中点角化龈宽度为(3.1±0.4)和(3.5±0.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P<0.05)。结论当下颌后牙区剩余角化龈为2~4 mm时,FGG在种植Ⅰ期手术同期及Ⅱ期手术同期均能获得较好的增加角化龈的效果。相比于种植Ⅰ期手术同期进行FGG,Ⅱ期手术同期FGG能获得更好的颊侧角化龈的宽度,但会增加手术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龈移植术 角化龈 口腔种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