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护理干预在儿科门诊输液室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雪宁 李秀珍 许甜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0年第6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儿科门诊输液室患儿中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需行门诊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静脉输液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常规静脉输液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儿科门诊输液室患儿中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需行门诊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静脉输液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常规静脉输液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静脉穿刺时间、疼痛评分、配合度、一次穿刺成功率、情绪稳定率及陪护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静脉穿刺时间、疼痛评分显著减少,配合度、一次穿刺成功率、情绪稳定率及陪护满意度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门诊输液室应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更好地为患儿提供医疗服务,提高患儿的依从性,避免医患冲突,减少医疗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干预 儿科门诊 输液室 小儿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与冠心病缺血急性发作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黄志文 黄丽嫦 《当代医学》 2020年第14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与冠心病缺血急性发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缺血急性发作患者50例为发作组,另选取同期非急性发作患者50例为对照组。分别在发作时、治疗后1、3、5 d抽取两组患者静脉血并检...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与冠心病缺血急性发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缺血急性发作患者50例为发作组,另选取同期非急性发作患者50例为对照组。分别在发作时、治疗后1、3、5 d抽取两组患者静脉血并检测血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分析相关性。结果发作组患者发作时血ET-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NO和SOD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ET-1、NO和SOD呈现动态性变化,其中ET-1在治疗后3 d开始下降,而NO和SOD在治疗5 d后开始明显升高,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与冠心病缺血急性发作相关,且随着病情进展,呈现动态性变化,提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变化可能是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冠心病 缺血 急性发作
下载PDF
液体复苏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合并创伤性凝血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金伟勋 陈振 +1 位作者 易骏 郑利钦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15期36-39,共4页
目的对比创伤失血性休克合并创伤性凝血病防治中采取常规液体复苏与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合并创伤性凝血病患者作为对比研究对象,开展时间2018年9月—2020年8月,病例数40例。根据急诊液体复苏方案差... 目的对比创伤失血性休克合并创伤性凝血病防治中采取常规液体复苏与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合并创伤性凝血病患者作为对比研究对象,开展时间2018年9月—2020年8月,病例数40例。根据急诊液体复苏方案差异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液体复苏操作,病例数20例,观察组采取限制性液体复苏操作,病例数20例,对比两组液体复苏操作前以及操作120 min后凝血功能指标、血气指标。结果液体复苏前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复苏操作120 min后,观察组TT、PT、PaO_(2)、PaCO_(2)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改善,且优于操作前,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合并创伤性凝血病防治中采取限制性液体复苏操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和凝血功能指标,整体的防治效果优于常规液体复苏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失血性休克 创伤性凝血病 液体复苏 血气指标 凝血功能 疾病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