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特点与疗效评估
1
作者 利伟雄 王光明 +1 位作者 刘兰 李卫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中英文)》 2024年第4期311-314,共4页
目的分析对比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4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46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30)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n=16)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 目的分析对比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4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46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30)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n=16)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神经功能损伤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改善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均P<0.05)。神经功能评分(NIHSS评分),两组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对于高血压脑出血,可在短时间内发挥显著作用效果,安全性高,对患者神经功能改善具有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依达拉奉配合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利伟雄 李俊杰 成毅 《海峡药学》 2021年第4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配合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我院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配合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我院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配合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4 d、7 d和14 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脑水肿的变化情况,出院格拉斯哥预后功能评分(GOS)和生活质量评分得分(KPS)。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入院时两组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4 d、7 d、14 d观察组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入院时至入院后4 d、入院后4~7 d、入院后7~14 d观察组脑水肿面积差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院时观察组GOS和KP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配合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能改善意识状态和脑水肿程度,促进患者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依达拉奉 亚低温 昏迷 脑水肿
下载PDF
环状RNA TTBK2在胶质瘤患者预后中的预测作用及功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任彬 郑晓磊 袁福 《空军航空医学》 2023年第3期252-256,共5页
目的 探讨环状RNA Tau微管蛋白激酶2(circular RNA Tau tubulin kinase 2,circ-TTBK2)在胶质瘤中的临床意义及降低circ-TTBK2后对胶质瘤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正常人和胶质瘤患者脑组织和细胞系中circ-TTBK2... 目的 探讨环状RNA Tau微管蛋白激酶2(circular RNA Tau tubulin kinase 2,circ-TTBK2)在胶质瘤中的临床意义及降低circ-TTBK2后对胶质瘤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正常人和胶质瘤患者脑组织和细胞系中circ-TTBK2的表达水平,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分析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降低circ-TTBK2并验证其干扰效率,MTT细胞增殖实验和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检测circ-TTBK2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功能的影响。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胶质瘤组中circ-TTBK2存在过表达现象(P<0.001),且WHOⅠ-Ⅱ级表达水平明显低于WHOⅢ-Ⅳ级(P=0.003);体外细胞实验结果提示,circ-TTBK2在U251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胶质细胞株(t=3.522,P=0.001)。临床病理特征分析显示,circ-TTBK2的表达水平与WHO分级(χ^(2)=6.273,P=0.012)、KPS评分(χ^(2)=4.523,P=0.033)和肿瘤分化程度密切有关(χ^(2)=11.021,P=0.001)。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在胶质瘤患者中circ-TTBK2表达水平与术后生存率密切相关(P=0.023)。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circ-TTBK2高表达、高WHO分级、低KPS评分以及肿瘤低分化程度是胶质瘤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04、0.016、0.008、0.002)。在U251细胞中降低circ-TTBK2的表达,可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P<0.05)。结论 高表达的circ-TTBK2可能是胶质瘤患者预后不良的一种新的独立指标,降低circTTBK2可降低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提示circ-TTBK2可能作为胶质瘤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TTBK2 胶质瘤 预后 增殖 侵袭
下载PDF
颞下经小脑幕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干出血的临床效果研究
4
作者 容国云 黄凯懿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108-111,共4页
阐述颞下经小脑幕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干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我院选择50例病人,其均为高血压脑干出血,进行治疗的时间段是2020年1月到2023年4月。对抽签方式进行利用以此分组,使病人成为两个小组,组名分别是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 阐述颞下经小脑幕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干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我院选择50例病人,其均为高血压脑干出血,进行治疗的时间段是2020年1月到2023年4月。对抽签方式进行利用以此分组,使病人成为两个小组,组名分别是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人,其中对照组进行传统的治疗方法,而研究组进行颞下经小脑幕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进而通过观察患者的疾病恢复情况,以此分析治疗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生理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颞下经小脑幕入路手术对高血压性脑干出血有很好的疗效,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了病死率,并在极大程度上还能提高了病人的神经系统损伤恢复程度,提高了病人的预后,减少了病人的住院天数,是临床上治疗脑部出血的一种很有价值的方法,可以在临床上大规模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经小脑幕入路 显微手术 高血压脑干出血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