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食毒”理论探赜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状态
1
作者 王宇新 彭文婉 +3 位作者 黄海阳 李冬 卢晓敏 董明国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4期1955-1959,1964,共6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归为胃癌前状态,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状态具有独特优势,然而对胃癌前状态现代中医病因学的研究较少。本文在中西医结合视角下,立足现代医学对胃癌前状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成果,构建胃癌前状态“食毒”理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归为胃癌前状态,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状态具有独特优势,然而对胃癌前状态现代中医病因学的研究较少。本文在中西医结合视角下,立足现代医学对胃癌前状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成果,构建胃癌前状态“食毒”理论。依据中医理论将其分为外感食毒和内伤食毒两部分,从饮食不洁、饮食不节或偏嗜等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并根据近年来胃癌前状态的代表方剂引出中医药治疗的瓶颈问题,提出“辨病因+辨病机”的对策,包括扶正重健胃、提高寒性食毒的认识、注意饮食指导等方面,以期拓宽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状态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毒 现代中医病因学 扶正 解毒 饮食指导 胃癌前状态
下载PDF
胃癌前状态的癌变风险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宇新 彭文婉 +3 位作者 周正 黄海阳 卢晓敏 董明国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411-1416,共6页
胃癌前状态包括胃黏膜萎缩和肠化,是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患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本文详述了胃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在概念上的区别,从内镜下、病理组织学、生物标志物等层面识别胃癌前状态中癌变高风险患者的评估方法,总... 胃癌前状态包括胃黏膜萎缩和肠化,是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患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本文详述了胃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在概念上的区别,从内镜下、病理组织学、生物标志物等层面识别胃癌前状态中癌变高风险患者的评估方法,总结了胃癌前状态的发病机制。本文表明胃癌前状态的癌变风险与病变的程度、范围、亚型等多种因素相关,胃黏膜微环境氧化与抗氧化作用、能量代谢、免疫稳态、细胞增殖与死亡等多个方面的失衡与紊乱是胃癌前状态的发病机制。临床需要综合谨慎评估胃癌前状态的癌变风险,从而为患者提供合适的监测和随访方案,提高早期胃癌的发现率。本文能够为我国胃癌前状态的高危筛查与防控措施提供有力的医学证据,并为机制研究与新药研发的深入开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状态 胃癌 萎缩 肠化 癌变风险 发病机制 综述
下载PDF
创面灵治疗烧烫伤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叶建勋 叶伟洪 +4 位作者 蔡立民 黄中强 王宗伟 吴庆光 黄兆胜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 :观察创面灵促进烧伤、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背部Ⅲ°烫伤、家兔Ⅲ°烫伤、大鼠Ⅲ°烧伤及小鼠足部烫伤模型。结果 :创面灵对上述四种烧烫伤模型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结论 :创面灵具有促进实验动物烧伤... 目的 :观察创面灵促进烧伤、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背部Ⅲ°烫伤、家兔Ⅲ°烫伤、大鼠Ⅲ°烧伤及小鼠足部烫伤模型。结果 :创面灵对上述四种烧烫伤模型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结论 :创面灵具有促进实验动物烧伤、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灵 烧伤模型 烫伤模型 药效学 中医药疗法 药理 中药
下载PDF
创面灵抑菌、化瘀及祛腐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陈硕敏 叶伟洪 +4 位作者 卢松江 叶建勋 韦品清 王宗伟 黄兆胜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6-77,共2页
目的:研究创面灵的体内外抑菌作用及活血化瘀、祛腐生肌作用。方法:采用液体试管法观察体外抑菌作用,小鼠白色念球菌混合感染皮下部位脓肿形成法观察体内抑菌作用,外力法造成豚鼠局部皮肤创伤性瘀斑,皮下注射无菌松节油造成家兔皮... 目的:研究创面灵的体内外抑菌作用及活血化瘀、祛腐生肌作用。方法:采用液体试管法观察体外抑菌作用,小鼠白色念球菌混合感染皮下部位脓肿形成法观察体内抑菌作用,外力法造成豚鼠局部皮肤创伤性瘀斑,皮下注射无菌松节油造成家兔皮肤腐烂以观察祛腐生肌作用。结果:创面灵在体外对于引起皮肤粘膜感染的6种常见病原菌和条件致病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小鼠体内白色念珠菌感染也有显著抑制作用;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其外用对于实验性皮肤创伤瘀斑和皮肤创伤溃疡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结论:创面灵具有体内外抑菌作用及活血化瘀、祛腐生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灵 药理学 抑菌 祛瘀 祛腐生肌 疾病模型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创面灵抗炎止痒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简任昌 叶伟洪 +4 位作者 黄中强 卢松江 王宗伟 韦品清 黄兆胜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4-75,共2页
目的:研究创面灵的抗炎、止痒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耳肿胀实验模型、大鼠蛋清足跖肿胀实验模型、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观察其抗炎作用,豚鼠磷酸组织胺致痒反应模型研究其止痒作用。结果:创面灵对上述3种模型的炎症反应均有抑制作用,对豚鼠... 目的:研究创面灵的抗炎、止痒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耳肿胀实验模型、大鼠蛋清足跖肿胀实验模型、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观察其抗炎作用,豚鼠磷酸组织胺致痒反应模型研究其止痒作用。结果:创面灵对上述3种模型的炎症反应均有抑制作用,对豚鼠磷酸组织胺致痒反应有明显止痒作用。结论:创面灵具有抗炎、止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创面灵 抗炎 止痒 疾病模型 中药
下载PDF
创面灵抗过敏止痒作用及毒理学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伟东 叶伟洪 +4 位作者 陈硕敏 卢松江 王宗伟 韦品清 黄兆胜 《广东药学》 2001年第3期36-38,共3页
目的 :观察创面灵的抗过敏、止痒作用及其对皮肤的刺激性和皮肤用药急性毒性。方法 :2 ,4 二硝基氯苯 (DNCB)所致迟发型皮肤过敏反应观察其抗过敏作用 ,采用豚鼠皮肤过敏试验评分法研究其皮肤过敏作用 ,磷酸组织胺致痒法观察其止痒作... 目的 :观察创面灵的抗过敏、止痒作用及其对皮肤的刺激性和皮肤用药急性毒性。方法 :2 ,4 二硝基氯苯 (DNCB)所致迟发型皮肤过敏反应观察其抗过敏作用 ,采用豚鼠皮肤过敏试验评分法研究其皮肤过敏作用 ,磷酸组织胺致痒法观察其止痒作用。结果 :创面灵不同剂量均对DNCB所致小鼠迟发型过敏反应有一定抑制作用 ,并可显著提高磷酸组织胺致痒阈 ;外用后豚鼠皮肤无红斑及水肿发生 ,对皮肤刺激强度分值显著低于刺激强度评价标准 ;体外给药未见毒副反应。结论 :创面灵具有抗过敏、止痒作用 ,对皮肤无过敏反应、无刺激性 ,体外使用无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灵 抗过敏 止痒 体外毒理学
下载PDF
基于Shh途径分析山药提取物对老龄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的干预作用
7
作者 房志科 黄海阳 +2 位作者 温玉平 何景儿 董明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156,共5页
目的基于音猬因子(Shh)途径分析山药提取物对老龄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12月龄的雄性SD老龄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组(B组)、低剂量山药提取物组(C组)、中剂量山药提取物组(D组)、高剂... 目的基于音猬因子(Shh)途径分析山药提取物对老龄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12月龄的雄性SD老龄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组(B组)、低剂量山药提取物组(C组)、中剂量山药提取物组(D组)、高剂量山药提取物组(E组),每组10只。第2周至12周对B、C、D组进行造模,造模成功14 w时,给予B、C、D组山药提取物灌胃治疗,各组灌胃浓度依次为0.25、0.50、0.75 g/ml,剂量为10 ml/kg,连续灌胃5 w。A组不做处理,B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第20周,收集、分析各组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胃分泌功能及微循环胃血流量、Shh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A组相比,B组胃液分泌量、胃液酸度、胃蛋白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B组相比,C、D、E组以上指标明显升高,且E组升高水平最优(P<0.05)。与A组相比,B组胃体部与幽门部血流量、胃血流量明显减少(P<0.05);与B组相比,C、D、E组以上指标明显增加,且E组增加水平最优(P<0.05);与A组相比,B组NO、MDA表达明显升高,SOD、GSH-Px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B组相比,C、D、E组NO、MDA表达明显降低,SOD、GSH-Px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A组相比,B组Shh、蛋白质调控基因(Ptch)1、平滑受体蛋白(Smo)、神经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Gli)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Gli2、Gli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B组相比,C、D、E组Shh、Ptch1、Smo、Gli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Gli2、Gli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且E组变化幅度最优(P<0.05)。结论山药提取物可通过重新激活抑制状态Shh信号通路,改善老龄慢性萎缩性大鼠的胃黏膜病理改变,改善大鼠胃微循环血流量及氧化应激反应,同时调节胃液、胃酸、胃蛋白的分泌,抑制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猬因子(Shh) 山药提取物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黏膜
下载PDF
创面灵治疗感染性伤口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蔡立民 叶伟洪 +2 位作者 陈硕敏 黄中强 骆家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 :探讨创面灵治疗感染性伤口的临床疗效。 方法 :应用创面灵治疗感染性伤口 32例 ,并与 30例雷佛奴尔作对照。 结果 :本组治愈率 71 9% ,显效率 87 5 % ,总有效率 96 9% ,均优于雷佛奴尔对照组 (36 7%、5 3 3%、80 0 % )。 结论 ... 目的 :探讨创面灵治疗感染性伤口的临床疗效。 方法 :应用创面灵治疗感染性伤口 32例 ,并与 30例雷佛奴尔作对照。 结果 :本组治愈率 71 9% ,显效率 87 5 % ,总有效率 96 9% ,均优于雷佛奴尔对照组 (36 7%、5 3 3%、80 0 % )。 结论 :创面灵在解毒抑菌、祛腐生肌方面的作用优于雷佛奴尔对照组。对伤口无明显刺激性 ,无皮肤过敏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灵 感染伤口 治疗
下载PDF
中医外治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系统评价再评价
9
作者 彭文婉 王宇新 +2 位作者 周正 黄海阳 董明国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10期1363-1370,共8页
目的对中医外治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再评价。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 目的对中医外治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再评价。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有关中医外治法治疗GERD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采用AMSTAR 2工具、PRISMA 2020报告规范、GRADE指南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报告质量和证据质量,从发表年份、研究设计类型、方法学质量评分、报告学质量评分、同质性程度与发表偏倚风险评价6个维度进行多元评价。结果共纳入系统评价/meta分析9篇,其中1篇基于AMSTAR 2的方法学质量为低质量,8篇极低质量。GRADE指南证据质量分级结果显示,33个结局指标中,中级证据9个,低级证据21个,极低级证据3个。9篇文献PRISMA 2020报告学质量评分为16~24分,其中1篇报告相对完全,8篇有一定缺陷。多元评价的秩数平均分表明,2篇文献质量较高,1篇质量欠佳。结论中医外治法治疗GERD在提高治愈率、降低不良反应等方面,证据质量为中级,推荐临床使用。但目前中医外治法治疗GERD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均有待提高,建议证据使用者谨慎使用上述证据进行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中医外治法 系统评价再评价 AMSTAR 2 PRISMA GRADE 多元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