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和传统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6
1
作者 翟焕聪 黄敬恩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0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传统痔切除术(MMH)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治疗混合痔的效果差异。方法 120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58例)与实验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MMH术式,实验组患者采用PPH术式。观察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传统痔切除术(MMH)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治疗混合痔的效果差异。方法 120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58例)与实验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MMH术式,实验组患者采用PPH术式。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混合痔手术治疗均有效;实验组的手术时间(23.5±5.1)min、术后疼痛时间(2.3±0.9)d及住院时间(4.4±1.1)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32.6±6.2)min、(4.5±1.1)d、(8.6±1.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80、-12.02、-19.15,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5%低于对照组2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6,P<0.05);院外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P>0.05)。结论相较于MMH,采用PPH术式治疗混合痔效果更佳,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传统痔切除术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 效果
下载PDF
甲状腺癌术后低钙血症的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曾宪明 劳传毅 周耀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期182-183,共2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术后低钙血症的临床病因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65例甲状腺癌术后低钙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低钙血症临床症状、病因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低钙血症症状出现时...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术后低钙血症的临床病因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65例甲状腺癌术后低钙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低钙血症临床症状、病因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低钙血症症状出现时间一般在术后1-3d,本组有典型症状的低钙血症患者41例,占63.1%;无症状性低钙血症患者24例,占36.9%。早期症状主要包括无力(62.5%)、头痛(17.9%)、胸闷伴呼吸窘迫感(38.4%),颜面和四肢麻木(22.1%),蚁行感(27.4%),肌肉震动(52.1%)等。影响甲状腺癌术后低钙血症发生率的相关因素较多,其中病理组织学恶性程度、手术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甲状旁腺损伤程度及是否二次手术与低钙血症发生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以上相关影响因素做好甲状腺癌手术术后并发低钙血症的预防及治疗工作,可以有效降低低钙血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低钙血症 病因 相关因素
下载PDF
三孔与四孔操作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被引量:4
3
作者 阮颖彦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5期132-134,共3页
目的研究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对于治疗胆囊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选择2007年至2011年,我院纳入236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其中118例行三孔法作为观察组,118例行四孔法作为对照组,对比两者手术时... 目的研究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对于治疗胆囊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选择2007年至2011年,我院纳入236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其中118例行三孔法作为观察组,118例行四孔法作为对照组,对比两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恢复时间更短,但在操作方面难度高于四孔法,手术时间方面长于对照组且上述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二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手术经验和操作能力丰富的医师,在胆囊局部情况允许前提下可选用三孔法。但术中如显露和操作困难,应立即改行四孔法切忌单纯追求"少孔"而忽视操作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三孔法 四孔法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3
4
作者 翟焕聪 甘小海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20期33-35,52,共4页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51例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法随机分为腔镜组(26例)和开放组(25例)。腔镜组行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开放组...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51例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法随机分为腔镜组(26例)和开放组(25例)。腔镜组行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开放组行传统开放式甲状腺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疼痛和瘢痕美容、炎性指标和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腔镜组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开放组,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均短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h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皮质醇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腔镜组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血清CRP及皮质醇等炎性指标均低于开放组,数字评分系统(NSS)评分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内不同时间VAS及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11.54%)低于开放组(4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疾病可行性较高,手术用时短、恢复快、疼痛轻,能有效改善瘢痕美容满意度和炎性反应,且手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 良性甲状腺疾病 数字评分系统评分 安全性
下载PDF
腹腔镜下逆行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杨芯 姚敏娟 +1 位作者 成显黔 李高峰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第6期705-706,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下逆行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下逆行阑尾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下逆行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下逆行阑尾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术后,观察组的PCT、 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7%(P <0.05)。结论腹腔镜下逆行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创伤小,安全性高,能够缓解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逆行阑尾切除术 急性阑尾炎 并发症 炎性反应 疗效
下载PDF
消化道碘化油造影在急性小肠梗阻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成显黔 桑琦 +2 位作者 杨芯 林杰果 黄明忠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86-187,共2页
目的:探讨消化道碘油造影对急性小肠梗阻诊断及手术时机选择的应用价值。方法:62例急性小肠梗阻患者经胃管注入碘化油行消化道造影,透视下动态观察判断梗阻类型、部位及程度,决定保守治疗或手术、并选择手术时机。结果:62例急性小肠梗... 目的:探讨消化道碘油造影对急性小肠梗阻诊断及手术时机选择的应用价值。方法:62例急性小肠梗阻患者经胃管注入碘化油行消化道造影,透视下动态观察判断梗阻类型、部位及程度,决定保守治疗或手术、并选择手术时机。结果:62例急性小肠梗阻影像学诊断与临床诊断一致,34例经保守治疗痊愈,28例经手术治疗痊愈。结论:消化道碘化油造影诊断急性小肠梗阻并作为选择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的参考,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化油 消化道造影 肠梗阻 X线透视检查
下载PDF
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与传统切除术治疗环状痔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杨芯 姚敏娟 +1 位作者 曾宪明 李高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9期1621-1623,共3页
目的比较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PPH)与传统切除手术(外剥内扎)治疗环状痔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东莞市企石医院收治的100例环状痔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切除手术治疗,研究... 目的比较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PPH)与传统切除手术(外剥内扎)治疗环状痔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东莞市企石医院收治的100例环状痔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切除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PPH术治疗。分析两组环状痔患者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手术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环状痔患者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4天研究组环状痔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环状痔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环状痔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环状痔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环状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对照组环状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研究组环状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环状痔患者采取PPH手术治疗,相比传统切除手术治疗,效果更为理想,能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痔 PPH术 传统手术
下载PDF
腹股沟疝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杨芯 曾宪明 +2 位作者 李高峰 黄敬恩 姚敏娟 《实用医技杂志》 2019年第7期910-912,共3页
人体内组织或者内脏器官由于先天或者是某些后天原因(如空隙或者损伤),就会因发生错位偏离原来的部位进入其他部位,就形成了疝.通常在胸部、腹部、脑部都会形成疝,但以腹部疝为主[1].其中腹股沟疝是出现在腹股沟部,特别以男性患者居多,... 人体内组织或者内脏器官由于先天或者是某些后天原因(如空隙或者损伤),就会因发生错位偏离原来的部位进入其他部位,就形成了疝.通常在胸部、腹部、脑部都会形成疝,但以腹部疝为主[1].其中腹股沟疝是出现在腹股沟部,特别以男性患者居多,常见于老年或者幼儿[2].腹股沟疝发病率高且术后易复发,目前全世界的腹股沟疝患者每年以数千万例的速度增长,其中我国每年的新增患者数就高达400万例[3].以前治疗疝的方法包括:中药治疗、注射治疗、疝带和疝托治疗等,这些疗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疼痛,但是无法根治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对比研究 临床疗效 腹腔镜 男性患者 腹膜 中药治疗
下载PDF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高峰 《实用医技杂志》 2020年第11期1514-1515,共2页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多发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主要是由于腹壁薄弱、肌肉萎缩,加上腹内压力增大所致,早期并无明显临床症状,一般等到疝发生嵌顿或肠管穿孔时,才引起重视,易导致肠坏死、急性腹膜炎,危及患者生命。目前腹股沟疝的治疗以手术为...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多发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主要是由于腹壁薄弱、肌肉萎缩,加上腹内压力增大所致,早期并无明显临床症状,一般等到疝发生嵌顿或肠管穿孔时,才引起重视,易导致肠坏死、急性腹膜炎,危及患者生命。目前腹股沟疝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式较多,如McVay法、Bassini法、Rutkow法、经腹腔内法(intraperitoneal onlay mesh technique,IPOM)、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approach,TAPP)等,其中TAPP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目前被应用于临床[1,2]。鉴于此,本研究就TAPP在腹股沟疝中的应用效果作以下分析,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腹膜炎 应用效果研究 肠管穿孔 腹股沟疝 肌肉萎缩 嵌顿 肠坏死 经腹腔
下载PDF
130例外切内扎术与PPH吻合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阮颖彦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6期311-312,共2页
目的:比较外切内扎术和PPH吻合术治疗混合痔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混合痔患者13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13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成外切内扎组组和PPH吻合组,每组65例,外切内扎组患者进行外切内扎术,... 目的:比较外切内扎术和PPH吻合术治疗混合痔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混合痔患者13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13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成外切内扎组组和PPH吻合组,每组65例,外切内扎组患者进行外切内扎术,PPH吻合组患者进行PPH吻合术。对手术方面和术后情况进行术式的疗效比较。结果:通过对130名混合患者两种手术方式的研究,可以看出PPH吻合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外切内扎组,并且术后肛门功能、并发症情况均优于外切内扎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PH吻合术对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优于外切内扎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环内扎术 PPH吻合术 混合痔 临床疗效
下载PDF
Hp相关胃炎患者应用克拉霉素联合三联疗法的疗效
11
作者 翟焕聪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第6期10-11,共2页
目的:探索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胃炎患者应用克拉霉素联合三联疗法的效果及对H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Hp相关胃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三联疗法联合克... 目的:探索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胃炎患者应用克拉霉素联合三联疗法的效果及对H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Hp相关胃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三联疗法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Hp根除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Hp根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反酸、腹痛、早饱、上腹胀等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联疗法联合克拉霉素治疗Hp相关胃炎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HP 克拉霉素 三联疗法 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