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学科

作者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神经内镜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江少杰 钟如智 +1 位作者 蒋石军 彭先华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464-467,473,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神经内镜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4年4月在东莞康华医院行神经内镜治疗的162例基底节区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神经内镜入路的不同把患者分为A、B、C组,每组54例。A组采... 目的比较不同神经内镜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4年4月在东莞康华医院行神经内镜治疗的162例基底节区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神经内镜入路的不同把患者分为A、B、C组,每组54例。A组采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B组采用经额叶入路,C组采用经颞叶皮质入路。对比3组的围手术期指标、脑部血流灌注指标、治疗期间并发症和预后。结果A、B组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C组,入住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及住院时间均短于C组,且A组表现更显著,但A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B、C组(P<0.01或0.05)。术后1 d,3组的局部脑血容量和局部脑血流量明显高于术前,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则短于术前,且A组表现更显著(P<0.01或0.05)。3组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预后情况最好,其次是B组(P<0.0125)。结论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HICH可提高血肿清除率、脑部血流灌注和预后情况,缩短入住NICU时间和住院时间,但手术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基底节区 高血压脑出血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 经额叶入路 经颞叶皮质入路
下载PDF
25例胃癌肝转移同步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邓莫根 元云飞 +1 位作者 周凯 陈淼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10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肝转移手术治疗效果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8年10月至2010年2月25例胃癌肝转移同时行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结果计算生存率,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2... 目的探讨胃癌肝转移手术治疗效果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8年10月至2010年2月25例胃癌肝转移同时行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结果计算生存率,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25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4个月(3~117个月),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0.0%、63.0%、21.0%。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原发灶大体形态、组织学分化、肝转移灶数目、直径大小与术后生存有关(均P<0.05),患者的性别、相关肿瘤标志物、原发灶切除方式、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TNM分期、肝转移灶部位、术后有无化疗与术后生存无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大体形态、组织学分化、肝转移灶数目、直径大小为其术后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手术切除对于肝转移瘤仍为最有效的手段,亦是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转移 胃癌 同步手术 预后
下载PDF
利胆排石汤防治取石术后胆道结石复发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王三贵 田晓 莫银芬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9-50,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利胆排石汤预防术后胆道结石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2例胆道结石患者(重症胆管炎患者除外)均行硬质胆道镜探查胆道、取石术,术后随机抽签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加用自拟利胆排石汤;对照组不予中药治疗。随访2... 目的:观察中药利胆排石汤预防术后胆道结石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2例胆道结石患者(重症胆管炎患者除外)均行硬质胆道镜探查胆道、取石术,术后随机抽签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加用自拟利胆排石汤;对照组不予中药治疗。随访2年,观察比较2组术后T管拔除时间、结石复发情况、再次发病情况。结果:治疗组T管拔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且2年后结石复发率低、再次发病率较对照组低(P<0.01)。结论:胆道镜取石术后应用利胆排石汤预防胆道结石复发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利胆排石汤 复发
下载PDF
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检测女性尿液结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肖卫平 邱为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8期926-927,共2页
目的对干化学法和尿沉渣镜检尿液进行方法学比较。方法分别用干化学法、尿沉渣镜检786例女性尿液进行白细胞、红细胞测定分析对比。结果干化学法检测尿液白细胞、红细胞和尿沉渣镜检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化学法检测... 目的对干化学法和尿沉渣镜检尿液进行方法学比较。方法分别用干化学法、尿沉渣镜检786例女性尿液进行白细胞、红细胞测定分析对比。结果干化学法检测尿液白细胞、红细胞和尿沉渣镜检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化学法检测敏感性高,但影响因素较多,适合常规检查和筛查,不能代替显微镜检查。由于女性特殊的生理原因,建议建立新的女性尿液检验参考范围并联合应用两种方法可以提高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尿液 干化学法 尿沉渣镜
下载PDF
抑郁状态对脑梗死复发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艾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8-298,共1页
关键词 抑郁状态 复发性脑梗死 脑梗死患者 文献报道 年复发率 复发情况 并发症 脑卒中 发生率 致死率 致残率
下载PDF
p73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6
作者 徐天鸣 易继林 +5 位作者 苏健榆 陈良文 乔君 李兴睿 刘恩宇 杨志芳 《腹部外科》 2005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 探讨p73蛋白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 织化学SABC法检测p73蛋白在肝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 系。结果 38例肝癌组织中有22例p73蛋白呈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 目的 探讨p73蛋白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 织化学SABC法检测p73蛋白在肝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 系。结果 38例肝癌组织中有22例p73蛋白呈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57.9%,而癌旁组织无1例 呈阳性表达,低分化、有转移的肝癌组织中p73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高分化、无转移的肝癌组织。结论 p73蛋白在肝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可能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73蛋白 肝癌组织 阳性表达率 肝细胞癌 癌旁组织 临床意义 转移 临床病理特征 SABC 分化
下载PDF
急性颅脑损伤临床麻醉处理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罗永温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18期3742-3743,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麻醉中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处理措施。方法:选择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60例,对其临床麻醉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期间均无死亡病例发生,术后因合并伤严重或病情过重出现死亡8例,病死率为13.3%,多器官功能衰竭3... 目的:探讨临床麻醉中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处理措施。方法:选择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60例,对其临床麻醉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期间均无死亡病例发生,术后因合并伤严重或病情过重出现死亡8例,病死率为13.3%,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并发肺部感染5例,其余44例均康复出院。结论:对急性颅脑损伤的患者病情进行及时全面的诊断和评估,使颅内高压得到积极的控制,迅速做好充发的术前准备,加强麻醉管理,针对患者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可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手术麻醉风险,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颅脑损伤 临床麻醉处理 麻醉方式
下载PDF
大黄蟅虫胶囊联合卵磷脂治疗肝功异常的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刘俊伟 苏镜波 《右江医学》 2014年第3期327-329,共3页
目的了解大黄蟅虫胶囊联合卵磷脂治疗高脂血症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伴谷丙转氨酶升高(ALT)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高脂血症合并NAFLD伴ALT升高的117例患者随机分为大黄蟅虫胶囊联合卵磷脂治疗组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用药... 目的了解大黄蟅虫胶囊联合卵磷脂治疗高脂血症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伴谷丙转氨酶升高(ALT)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高脂血症合并NAFLD伴ALT升高的117例患者随机分为大黄蟅虫胶囊联合卵磷脂治疗组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用药后观察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ALT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ALT、TC、TG及LDL-C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仅ALT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TC、TG及ALT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黄蟅虫胶囊联合卵磷脂治疗高脂血症并NAFLD伴ALT升高患者,在明显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同时能改善肝功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蟅虫胶囊 卵磷脂 脂肪肝 高脂血症 谷丙转氨酶
下载PDF
喉罩在腹腔镜辅助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罗永温 《微创医学》 2011年第5期433-435,共3页
目的探讨喉罩在腹腔镜辅助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择期进行腹腔镜辅助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80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采用喉罩麻醉,B组采用气管插管麻醉(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气腹时间、拔管时间... 目的探讨喉罩在腹腔镜辅助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择期进行腹腔镜辅助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80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采用喉罩麻醉,B组采用气管插管麻醉(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气腹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维库溴铵用量,麻醉诱导前(T0,基础值)、诱导后(T1)、插管(或置喉罩)后即刻(T2)、插管(或置喉罩)后5 min(T3)、10 min(T4)时的心率(HR)、收缩压(SPB)、舒张压(DPB)变化,及术后随访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时间、气腹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维库溴铵的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置喉罩前后血压、心率及无明显变化(P>0.05);B组患者气管插管后血压升高、心率增快(P<0.05)。A组的不良反应少于B组(P<0.05)。结论喉罩通气完全适合于腹腔镜胆取石术,其操作简便,心血管应激反应较小,价格低,并发症少,较为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麻醉 腹腔镜 保胆取石术 胆道镜
下载PDF
160例继发性闭经的回顾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门艳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7期551-552,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继发性闭经患者的临床基本情况,为继发性闭经的临床诊治提供参照。方法随机选取2002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继发性闭经患者中的1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对照组在观察组的基础上... 目的回顾性分析继发性闭经患者的临床基本情况,为继发性闭经的临床诊治提供参照。方法随机选取2002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继发性闭经患者中的1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对照组在观察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归芍地黄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整体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81.2%;观察组整体治疗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继发性闭经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闭经 中医 西医 回顾 分析
下载PDF
微创保胆联合腹腔镜阑尾切除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江志沅 王三贵 伍贤志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9年第5期339-341,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保胆联合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对26例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合并急、慢性阑尾炎患者实施微创保胆联合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80(50-110)min,平均住院天数4(3-9)d。全部病人均恢复... 目的探讨微创保胆联合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对26例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合并急、慢性阑尾炎患者实施微创保胆联合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80(50-110)min,平均住院天数4(3-9)d。全部病人均恢复正常工作或生活,随访7(4-12)个月,B超检查未见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复发,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在掌握好手术指征及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的前提下,微创保胆联合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镜检查 腹腔镜检查 阑尾切除术 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俊伟 刘康丽 苏镜波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4期505-507,共3页
目的观察扩张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的主要指标改变与心电图QRS波时限的关系。方法选取经超声心动图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58例,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相关数据,将左心室射血分数作为自变量,然后分别以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 目的观察扩张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的主要指标改变与心电图QRS波时限的关系。方法选取经超声心动图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58例,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相关数据,将左心室射血分数作为自变量,然后分别以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QRS波群时限作为因变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然后以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作为自变量,以QRS波群时限为因变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得出,左心室内径大小与QRS波群时限呈正相关关系(y=38.379+0.256x;y=28.946+0.051x);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左心室内径大小呈负相关关系(y=48.723-0.275x;y=50.248-0.341x),与QRS波群时限呈负相关关系(y=40.449-0.086x)。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着左心室内径的增大而射血分数变小、QRS波群时限相应延长;心电图对于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辅助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超声心动图 心电图 直线相关分析
下载PDF
下呼吸道感染采用不同抗生素方案治疗药学探讨 被引量:11
13
作者 黄复润 曾广民 +1 位作者 邓东明 刘小星 《北方药学》 2015年第3期150-151,共2页
目的:进行不同抗生素方案在下呼吸道感染治疗工作中的药学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正确的指导。方法:选取收治的14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4组,每组35例。接受头孢曲松钠治疗者定为观察组A,接受左氧氟沙星治疗者定为观察... 目的:进行不同抗生素方案在下呼吸道感染治疗工作中的药学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正确的指导。方法:选取收治的14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4组,每组35例。接受头孢曲松钠治疗者定为观察组A,接受左氧氟沙星治疗者定为观察组B,接受头孢唑肟钠治疗者定为观察组C,接受阿奇霉素治疗者定为观察组D,观察并比较各组治疗效果及治疗成本。结果:观察组A、B、C、D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对比均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A(1021.4±12.8)元、B(1013.6±18.8)元的治疗成本显著低于观察组C和D(P<0.05)。结论:不同抗生素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均可获得较好疗效,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的治疗成本更低,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抗生素 药学分析
下载PDF
长期小剂量胺碘酮联合地高辛对慢性快速房颤心室率控制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俊伟 苏镜波 《右江医学》 2013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了解小剂量胺碘酮联合地高辛对慢性快速房颤心室率控制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98例慢性快速房颤患者分为小剂量胺碘酮+地高辛的治疗组和地高辛对照组,用药后观察心室率及心功能情况。结果小剂量胺碘酮+地高辛疗组能更好地控... 目的了解小剂量胺碘酮联合地高辛对慢性快速房颤心室率控制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98例慢性快速房颤患者分为小剂量胺碘酮+地高辛的治疗组和地高辛对照组,用药后观察心室率及心功能情况。结果小剂量胺碘酮+地高辛疗组能更好地控制心室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心功能改善程度相似。结论长期使用小剂量胺碘酮联合地高辛治疗慢性快速房颤,既能安全有效控制心室率,又能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地高辛 心房颤动
下载PDF
股静脉置管致腹膜后血肿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春萍 尹金华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05年第9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股静脉置管 输液
下载PDF
理性看待内镜微创保胆手术
16
作者 王三贵 乔铁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27期80-81,共2页
胆囊结石在人群的发病率为3%~11%[1]。通常,胆囊通过直径仅2~3mm的胆囊管与胆总管连接,出于解剖的原因,一旦胆囊有结石,结石直径〉3mm时,就难以自行排出或者用药物排出。胆囊结石常使胆囊炎加重,还可以堵塞胆囊管开口,或者导致胆囊萎... 胆囊结石在人群的发病率为3%~11%[1]。通常,胆囊通过直径仅2~3mm的胆囊管与胆总管连接,出于解剖的原因,一旦胆囊有结石,结石直径〉3mm时,就难以自行排出或者用药物排出。胆囊结石常使胆囊炎加重,还可以堵塞胆囊管开口,或者导致胆囊萎缩,甚至癌变等。胆囊结石、胆囊炎引起患者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甚至胆绞痛、胆囊穿孔、胆汁性腹膜炎、胰腺、胆心综合征等一系列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手术 胆囊结石 胆囊管开口 微创 内镜 理性 胆汁性腹膜炎 自行排出
下载PDF
特发性面神经瘫急性期针灸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17
作者 王艾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240-240,F003,共2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面神经瘫急性期针灸治疗对预后影响。方法51例特发性面神经瘫的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病人都在相同的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针灸治疗,A组在急性期内辅予针灸治疗,B组在静止期后才辅予针灸治疗,跟踪观察6个月,... 目的探讨特发性面神经瘫急性期针灸治疗对预后影响。方法51例特发性面神经瘫的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病人都在相同的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针灸治疗,A组在急性期内辅予针灸治疗,B组在静止期后才辅予针灸治疗,跟踪观察6个月,根据患者是否痊愈来评定其疗效。结果A组有效率为92. 6%,B组有效率为66. 7%,两组比较痊愈率差异有显著性(P<0. 05)。结论特发性面神经瘫急性期内辅予针灸治疗对疗效有一定影响,对特发性面神经瘫的患者应在静止期后辅予针灸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特发性面神经瘫 急性期 预后
下载PDF
骑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与治疗体会(附13例报告)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亮文 谢文渊 +1 位作者 杨志林 柯以铨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7期739-740,共2页
骑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在临床上可归为一组特殊类型硬膜外血肿.其出血来源、病情发展、手术方式均与其它种类不同,术中出血凶猛、死亡率高。特别是顶部骑跨矢状窦硬膜外血肿,在血肿较小时,常规轴位扫描可见不到血肿,即使有血肿显... 骑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在临床上可归为一组特殊类型硬膜外血肿.其出血来源、病情发展、手术方式均与其它种类不同,术中出血凶猛、死亡率高。特别是顶部骑跨矢状窦硬膜外血肿,在血肿较小时,常规轴位扫描可见不到血肿,即使有血肿显示.也很难窥其全貌.不出现常见的双凸形高密度影,易发生漏诊或误诊。2001年-2006年我科收治13例骑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病例。本文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特点、产生机制、手术方式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 硬膜外 上矢状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