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性骨转移瘤的CT诊断 被引量:2
1
作者 魏建明 徐丽华 吴家标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2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混合性骨转移瘤CT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益征象,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混合性骨转移瘤的CT和X线表现,着重研究新生骨的形态及内部结构。结果12例混合性骨转移瘤中,多发10例(83.3%),单发2例(16.7%)。CT主要... 目的探讨混合性骨转移瘤CT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益征象,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混合性骨转移瘤的CT和X线表现,着重研究新生骨的形态及内部结构。结果12例混合性骨转移瘤中,多发10例(83.3%),单发2例(16.7%)。CT主要表现为高密度的新生骨之间夹存溶骨性骨质破坏。新生骨大小不等,形态各异,6例中心部出现密度相对减低区,其中4例大片状、地图状新生骨内部见不规则小点状低密度区,2例小结节或棉球样新生骨内部见边缘清楚的类圆形低密度区,形似牛眼。9例脊椎转移中,病椎兼有椎弓根受侵犯为40.3%。2例见局限性软组织肿块,占16.7%。结论结合临床资料及CT表现将有助于混合性骨转移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牛眼样新生骨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性骨转移瘤 CT 诊断 X线表现
下载PDF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影像诊断 被引量:2
2
作者 韩海 欧阳大军 +3 位作者 曾晓春 朱凯帮 吕铭 黄婉红 《医学研究杂志》 2011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影像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早期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105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表现。结果本组105例中27例表现为肺野肺透光度下降及呈弥漫颗粒状阴影;33例表现为肺野透光度减低...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影像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早期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105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表现。结果本组105例中27例表现为肺野肺透光度下降及呈弥漫颗粒状阴影;33例表现为肺野透光度减低、斑片状密度阴影;26例肺野透光度明显下降,广泛斑片状阴影,心缘及膈面模糊;19例肺野呈均匀致密影,称为"白肺"。其中合并肺炎24例,肺出血13例,动脉导管未闭19例,气胸7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11例。结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影像表现各种各样,其中磨玻璃征、肺纹理被掩盖不能分辨和支气管充气征在本病中具有特征性表现。普通X线检查和结合临床是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肺透明膜病 影像分析
下载PDF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的CT表现 被引量:1
3
作者 吕铭 张洪标 +2 位作者 周月娥 刘清华 徐昌浓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5年第5期735-737,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硬化性间质瘤(SST)的CT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9例卵巢SST的CT表现。结果:9例均为单发,左侧5例,右侧4例,均表现为囊实性肿块,边缘清楚光滑,动态CT增强扫描动脉期9例肿块... 目的:探讨卵巢硬化性间质瘤(SST)的CT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9例卵巢SST的CT表现。结果:9例均为单发,左侧5例,右侧4例,均表现为囊实性肿块,边缘清楚光滑,动态CT增强扫描动脉期9例肿块边缘部分均见明显强化,静脉期、延迟期实性部分渐进性、向心性强化,呈持续性强化,囊变区始终不强化,7例肿块与附件相连侧可见迂曲的粗大血管。结论:卵巢SST的动态CT增强扫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图像后处理技术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硬化性间质瘤 计算机体层成像 诊断
下载PDF
低剂量CT扫描在鼻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洪标 吴家标 +3 位作者 黄婉红 杜二珠 周月娥 韩海 《医学研究杂志》 2010年第5期84-86,共3页
目的评价低剂量CT扫描在鼻窦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00例患者分成少年组(5~15岁)和成年组(16~71岁),各50例,征得其同意在鼻窦常规剂量(150mAs)CT扫描后再行选定层面低剂量单层对照冠状位CT扫描,少年组mAs设为40mAs、25mAs,成年... 目的评价低剂量CT扫描在鼻窦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00例患者分成少年组(5~15岁)和成年组(16~71岁),各50例,征得其同意在鼻窦常规剂量(150mAs)CT扫描后再行选定层面低剂量单层对照冠状位CT扫描,少年组mAs设为40mAs、25mAs,成年组设为50mAs、30mAs,其他扫描参数不变。由3位CT主治医师采用盲法评价CT图像,分为正常图像、图像有少许伪影、图像有严重伪影等三级对每帧图像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少年组和成年组低剂量CT扫描的单次扫描加权CT剂量指数(CTDIw)明显低于常规剂量扫描(P<0.01),少年组40mAs和成年组50mAs剂量扫描所得图像与常规剂量图像质量比较无明显下降,而少年组25mAs和成年组30mAs扫描图像与常规剂量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别利用40mAs和50mAs低剂量对青少年和成年人进行鼻窦CT扫描,图像不影响诊断,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受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低剂量
下载PDF
低剂量CT检查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朱凯帮 黄照康 《当代医学》 2014年第10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CT检查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方法选择390例体检者,应用肺部低剂量CT检查和X光胸片检查。记录CT检查发现结节性病灶体检者的例数和X光胸片检查发现结节性病灶体检者的例数。结果 CT检查发现结节性病灶体检者40例,X光胸片... 目的探讨低剂量CT检查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方法选择390例体检者,应用肺部低剂量CT检查和X光胸片检查。记录CT检查发现结节性病灶体检者的例数和X光胸片检查发现结节性病灶体检者的例数。结果 CT检查发现结节性病灶体检者40例,X光胸片检查发现结节性病灶体检者19例。两种检查方式显示的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CT检查的异常率高于X光胸片,可作为肺癌筛查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胸片 肺癌筛查
下载PDF
低剂量CT扫描在副鼻窦检查中应用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吴家标 黄婉红 +3 位作者 张洪标 杜二珠 韩海 周月娥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8年第4期156-157,共2页
目的评价低剂量 CT(LDCT)扫描在副鼻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8例受检者在行鼻窦常规剂量(150mAs)CT 扫描后,在征得受检者同意后再行低剂量 CT 扫描,低年组5~17岁 mAs 设为(40mAs、25mAs)、高年组17~70岁 mAs设为(50mAs、30mAs),... 目的评价低剂量 CT(LDCT)扫描在副鼻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8例受检者在行鼻窦常规剂量(150mAs)CT 扫描后,在征得受检者同意后再行低剂量 CT 扫描,低年组5~17岁 mAs 设为(40mAs、25mAs)、高年组17~70岁 mAs设为(50mAs、30mAs),其它参数与常规剂量 CT 扫描相同。由3名 CT 医师盲法评价图像,按正常图像、图像少许伪影、图像有严重伪影的等级对每一幅图像进行质量评判,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低年组与高年组曝光量和单次扫描 CT 剂量加权指数分别下降72.5%~75.5%和69.5%~72.5%,两个年龄组低剂量扫描与常规剂量扫描的辐射剂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鼻窦低剂量 CT 扫描是可行的,且青少年的剂量降低幅度比成年人大,正确应用可以降低患者的辐射损伤和保证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低剂量
下载PDF
泡性中鼻甲黏液囊肿的CT表现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洪标 吴家标 +2 位作者 吕铭 林杰果 朱凯帮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4期390-392,共3页
目的:分析泡性中鼻甲黏液囊肿的CT表现,探讨CT检查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泡性中鼻甲黏液囊肿的CT表现,其中5例行CT增强扫描,将CT表现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9例中鼻甲黏液囊肿均有泡性中鼻甲不... 目的:分析泡性中鼻甲黏液囊肿的CT表现,探讨CT检查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泡性中鼻甲黏液囊肿的CT表现,其中5例行CT增强扫描,将CT表现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9例中鼻甲黏液囊肿均有泡性中鼻甲不同程度膨大、骨壁变薄、轮廓光滑、占据周围间隙并引起邻近结构受压移位;9例囊肿中6例为低密度(与面部肌肉密度相比),2例为等密度,1例为高密度;5例囊肿CT增强扫描均无强化。结论:CT检查结合多平面重组(MPR)能准确显示泡性中鼻甲黏液囊肿的特征,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对鼻内镜手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甲 黏液囊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下载PDF
纵隔五分区法在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8
作者 魏建明 吴家标 曾裕镜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2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 探讨纵隔五分区法在纵隔占位病变定位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肿块患者的胸部平片和CT图像,按照五分区法统计不同性质病变在纵隔各区的分布情况。结果 前上纵隔主要分布有胸腺肿瘤和淋巴... 目的 探讨纵隔五分区法在纵隔占位病变定位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肿块患者的胸部平片和CT图像,按照五分区法统计不同性质病变在纵隔各区的分布情况。结果 前上纵隔主要分布有胸腺肿瘤和淋巴结肿大,前下纵隔分布有胸腺肿瘤、畸胎类肿瘤和心包囊肿,后纵隔只集中神经源性肿瘤1种。85.7%胸内甲状腺肿居中上纵隔,全部的支气管囊肿、食道肿瘤、胸主动脉瘤、隔疝、脂肪瘤和88%的淋巴结肿大分布在中纵隔。结论 纵隔五分区法简便易记,在胸部平片和CT图像上划线标记明确,以五分区法定位为基础,结合影像征象,能更准确地对纵隔占位病变作出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 五分区法 占位病变 诊断 应用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脊柱骨折的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韩海 唐运成 +1 位作者 杜二珠 黄婉红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9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对脊柱复杂骨折的诊治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脊柱外伤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薄层重建后利用工作站行多平面重组/曲面重组(MPR/CPR)、表面遮盖法(SSD)、容积再现法(VR)和透明化X线模拟投影技...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对脊柱复杂骨折的诊治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脊柱外伤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薄层重建后利用工作站行多平面重组/曲面重组(MPR/CPR)、表面遮盖法(SSD)、容积再现法(VR)和透明化X线模拟投影技术(4D)的三维重组。结果本组43例三维重建CT图像均清晰、直观地显示了患者骨折的部位、类型、骨块的移动方向和距离,使得治疗中得以正确地选择接骨板及其放置位置和切口位置。SSD、VR和4D尚对显示脊柱稳定性、椎管形态、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式选择很有价值。结论MSCT3D重建可全方位准确地显示脊柱骨折情况,并对术前骨折分类、指导手术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脊柱 体层摄影术 计算机辅助图像重建
下载PDF
螺旋CT对主动脉壁间血肿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凯帮 尹敏如 《当代医学》 2014年第13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对主动脉壁间血肿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主动脉壁间血肿患者28例,使用螺旋CT机对患者行增强扫描,然后行三维重建,获得多平面重建、三维容积再现、曲面重组和最大密度投影图像。结果所有患者均显示主动脉壁呈新月形或环形... 目的探讨螺旋CT对主动脉壁间血肿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主动脉壁间血肿患者28例,使用螺旋CT机对患者行增强扫描,然后行三维重建,获得多平面重建、三维容积再现、曲面重组和最大密度投影图像。结果所有患者均显示主动脉壁呈新月形或环形增厚且≥5 mm,无内膜破裂。钙化内移8例,穿透性溃疡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改变21例,内膜渗漏3例。心包积液5例,胸腔积液15例,纵隔血肿1例,主动脉假性动脉瘤3例。结论螺旋CT可清晰显示主动脉的形态、管壁增厚的程度、患者并发症的情况,可用来诊断主动脉壁间血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壁间血肿 诊断
下载PDF
闭合性胰腺损伤CT检查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晓春 张洪标 +1 位作者 韩海 刘清华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2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闭合性胰腺损伤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在胰腺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证实的15例闭合性胰腺损伤的CT表现,全部病例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结果 15例胰腺损伤中,手术探查证实胰腺挫伤6例,裂伤9例;CT检查明确... 目的探讨闭合性胰腺损伤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在胰腺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证实的15例闭合性胰腺损伤的CT表现,全部病例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结果 15例胰腺损伤中,手术探查证实胰腺挫伤6例,裂伤9例;CT检查明确提示胰腺损伤12例,漏诊3例。结论螺旋CT扫描是诊断闭合性胰腺损伤的重要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损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经皮腰椎间盘切割术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家标 杜二珠 黄婉红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8年第5期237-237,共1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经皮腰椎间盘髓核切除(PLD)术后疗效及其在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择临床症状典型,经CT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5例,使用直针法经皮穿刺行病变椎间盘髓核切除术。并对患者术后疗效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经皮腰椎间盘髓核切除(PLD)术后疗效及其在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择临床症状典型,经CT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5例,使用直针法经皮穿刺行病变椎间盘髓核切除术。并对患者术后疗效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疗效分3类,显效、有效、无效。15例患者分别是12例、2例和1例,全部病例无并发证。结论PLD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合理的病例选择密切关系到病人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 部位 穿刺抽吸 治疗效果
下载PDF
16排螺旋CT对卵巢浆液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吕铭 张洪标 +2 位作者 梁红英 周月娥 曾维余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6年第2期272-274,共3页
目的:通过对卵巢浆液性肿瘤CT表现分析,探讨16排螺旋CT对其诊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卵巢浆液性肿瘤的影像特征,其中良性浆液性肿瘤13例,交界性3例,恶性肿瘤12例,全部经CT平扫和增强扫描,并重建动脉期MPR... 目的:通过对卵巢浆液性肿瘤CT表现分析,探讨16排螺旋CT对其诊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卵巢浆液性肿瘤的影像特征,其中良性浆液性肿瘤13例,交界性3例,恶性肿瘤12例,全部经CT平扫和增强扫描,并重建动脉期MPR。结果:良性病灶以单房囊为主,囊壁小结节2例,11例出现分隔,6例呈现多房状,囊壁、分隔及小结节出现轻度强化。恶性肿瘤呈囊实性,边界不清,内部密度不均匀,分隔厚薄不均匀,可见大小不等壁结节,早期增强后囊壁及壁结节明显强化,2例伴随腹水。2例囊壁稍厚,未见明确壁结节,病理证实为浆液性囊腺癌。结论:浆液性囊腺瘤多见于单囊且囊壁强化不明显;浆液性囊腺癌以混杂的囊实性为主,具有较明显的早期强化表现;运用16排CT扫描有助于判断卵巢浆液性肿瘤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浆液性肿瘤 螺旋CT 诊断
下载PDF
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3
14
作者 吕铭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04-105,共2页
关键词 软骨母细胞瘤 X线 CT 影像学
下载PDF
MSCT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昌浓 张洪标 +2 位作者 吕铭 钟晓燕 吴炯松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年第2期288-289,共2页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MS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6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MSCT表现。结果:16例为一侧卵巢发生(左侧10例,右侧6例),双侧20例,9例单囊,27例多囊。5个囊肿呈分叶形...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MS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6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MSCT表现。结果:16例为一侧卵巢发生(左侧10例,右侧6例),双侧20例,9例单囊,27例多囊。5个囊肿呈分叶形或不规则形,其余囊肿形态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多囊者大小不一囊肿簇拥聚集,其中12例表现为一个大囊外多个子囊,7例子囊呈串珠状排列。多数囊肿密度较高,少数为水样密度或新鲜出血密度,多囊者各囊之间密度高低不一,17个囊肿内见液液平面,上低下高,增强扫描各期囊内均无强化。囊壁厚度平均3.5mm,多囊者各囊间囊壁厚薄不一,增强扫描各期呈持续性强化,多囊者各囊囊壁强化不一。全部病灶均与子宫紧贴,12例与肠管粘连,14例与膀胱壁脂肪间隙消失,10例与盆壁粘连。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MSCT征象及其MPR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大多数病变可作出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囊肿 子宫内膜异位症 计算机体层成像 诊断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的CT表现 被引量:2
16
作者 吕铭 张洪标 +2 位作者 曾维余 温运雄 徐昌浓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01-102,共2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CP)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病原学检查证实的20例PCP的CT表现,其血液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均为阳性。结果 20例均可见磨玻璃密度影,10例呈双肺对称性、弥...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CP)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病原学检查证实的20例PCP的CT表现,其血液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均为阳性。结果 20例均可见磨玻璃密度影,10例呈双肺对称性、弥漫性分布,6例散在分布,4例局限于1-2个肺叶;16例可见条索状影、不完整网格状影,与磨玻璃密度影分布基本一致;肺气囊10例,肺内结节状实变影8例,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5例,胸腔积液2例。结论艾滋病合并PCP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症状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卡氏肺孢子菌肺炎 计算机体层成像 诊断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跟踪复查分析
17
作者 韩海 杜二珠 +2 位作者 曾晓春 张洪标 吴家标 《医学研究杂志》 2009年第4期72-75,共4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分度与预后关系,总结CT跟踪复查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随访的1个月~1岁时间段49例HIE的CT表现和临床。结果49例跟踪HIE所致脑低密度灶在生后1~3个月内吸收消失,1~3个月出现外部性脑积水10例,3...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分度与预后关系,总结CT跟踪复查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随访的1个月~1岁时间段49例HIE的CT表现和临床。结果49例跟踪HIE所致脑低密度灶在生后1~3个月内吸收消失,1~3个月出现外部性脑积水10例,3个月~1岁后外部性脑积水吸收;3个月内部分较重的中度HIE见脑白质软化灶,重度HIE1个月后即出现脑软化和脑萎缩。结论HIE病情的CT分度与临床预后判断有密切关系。轻度者预后良好,中度者预后较好,重度者预后差,如伴有脑实质出血,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脑缺氧缺血 CT 随访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X线影像变化
18
作者 吕铭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74-74,共1页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X线影像 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
下载PDF
34例胸主动脉瘤的CT诊断与分析
19
作者 吕铭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主动脉瘤 CT 诊断
下载PDF
MSCT增强扫描结合MPR对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20
作者 梁辉就 《黑龙江医药》 CAS 2022年第4期925-92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结合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对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接诊的疑似胆管细胞癌患者108例,所有患者均行MSCT增强扫描、MPR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SCT增强...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结合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对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接诊的疑似胆管细胞癌患者108例,所有患者均行MSCT增强扫描、MPR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SCT增强扫描、MPR、MSCT增强扫描结合MPR诊断胆管细胞癌效能以及与手术病理检查一致性。结果:108例患者中胆管细胞癌88例(81.48%),非胆管细胞癌20例(18.52%);MSCT增强扫描结合MPR诊断胆管细胞癌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高于单一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显示:MSCT增强扫描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不佳(kappa值=0.242,P=0.010);MPR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尚可(kappa值=0.412,P=0.000);MSCT增强扫描结合MPR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良好(kappa值=0.849,P=0.000)。结论:MSCT增强扫描结合MPR诊断胆管细胞癌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与病理诊断一致性较高,可指导临床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细胞癌 多层螺旋CT 多平面重建技术 增强扫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