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4例黛力新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强 秦敏 +1 位作者 李明捷 陈伟斌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19期2397-2398,共2页
目的观察黛力新、匹维溴铵联合使用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68例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联合组给予黛力新联合匹维溴铵治疗,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治疗。结果联合组的... 目的观察黛力新、匹维溴铵联合使用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68例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联合组给予黛力新联合匹维溴铵治疗,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治疗。结果联合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3%,治疗结束后1个月、3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7.1%和11.9%,与对照组的85.7%、17.9%和23.8%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生活质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黛力新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功能性消化不良 黛力新 匹维溴铵
下载PDF
服用阿司匹林导致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模型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清荣 朱宣德 吉木斯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167-171,共5页
目的探讨服用阿司匹林患者导致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以及建立预测出血风险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东莞市寮步医院内科收治的300例服用阿司匹林患者,分为出血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 目的探讨服用阿司匹林患者导致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以及建立预测出血风险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东莞市寮步医院内科收治的300例服用阿司匹林患者,分为出血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生化指标等,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甄别消化道出血独立的危险因素,使用ROC曲线评估各危险因素预测能力,并建立预测出血风险模型。结果 300例患者中,64例(21.3%)出现消化道出血,多因素分析提示出血组具有更长的服用阿司匹林时间(OR=1.247,95%CI 1.128~1.378),更高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OR=1.214,95%CI 1.126~1.326),更高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OR=1.607,95%CI 1.366~1.891),更高的C反应蛋白水平(OR=1.152,95%CI 1.087~1.222)。以服药时间超过12月积1分,同型半胱氨酸超过26μmol/L积2分,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超过5积2.5分,C反应蛋白水平超过14 mg/L积2分作为出血风险积分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结论服用阿司匹林时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为服用阿司匹林患者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消化道出血 风险模型
下载PDF
益生菌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杨清荣 吉木斯 陈伟钊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8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益生菌治疗...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益生菌治疗,两组均治疗60 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脂肪肝指数(FLI)及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移酶(GGT)]。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 P=0.043<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ALT、ALB、TBIL、AST、ALP、GGT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ALT、AST、ALP、GGT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ALT、AST、ALP、GGT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LI均<6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LI<30所占比例为6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1,P=0.025<0.05)。结论益生菌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多烯磷脂酰胆碱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下载PDF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临床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杨清荣 李明捷 +3 位作者 廖汝清 朱宣德 陈伟斌 吴炯松 《内科》 2019年第3期350-352,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铋剂... 目的探讨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铋剂四联方案(铋剂+质子泵抑制剂+四环素+甲硝唑)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三联疗法(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四环素)治疗,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清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17(G-17)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溃疡愈合率和症状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PGI、PGⅡ、G17水平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能显著提高幽门螺杆菌清除率,降低血清胃蛋白酶原与胃泌素水平,治疗安全性好,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幽门螺杆菌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三联疗法
下载PDF
HIV阳性合并巨细胞病毒肠炎1例
5
作者 李永锋 陈少杰 王凌云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302-303,共2页
巨细胞病毒(CMV)是一种可能引起感染细胞肿大并出现巨大核内包涵体的病原体,自然界普遍存在。感染人的巨细胞病毒称为人巨细胞病毒(HCMV),也称为人疱疹病毒5型(HHV-5),为疱疹病毒B亚科,感染后将终身存在体内,大部分成人几乎都有CMV感染... 巨细胞病毒(CMV)是一种可能引起感染细胞肿大并出现巨大核内包涵体的病原体,自然界普遍存在。感染人的巨细胞病毒称为人巨细胞病毒(HCMV),也称为人疱疹病毒5型(HHV-5),为疱疹病毒B亚科,感染后将终身存在体内,大部分成人几乎都有CMV感染,血清阳性率为40-100%,但基本无明显症状^([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内包涵体 血清阳性率 巨细胞病毒 感染细胞 肠炎
下载PDF
泮托拉唑治疗轻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清荣 吉木斯 陈伟钊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治疗轻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120例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泮托拉唑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禁食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血淀粉酶、甘油三酯及...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治疗轻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120例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泮托拉唑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禁食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血淀粉酶、甘油三酯及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血淀粉酶、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肝肾功能、APACHE II评分、禁食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泮托拉唑治疗轻症急性胰腺炎无显著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泮托拉唑 急性胰腺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