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秋明 杨培文 +2 位作者 利桂河 韩慧 袁柏强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10期10-11,共2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56例,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 目的观察并分析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56例,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2 h及24 h后的动脉血气分析,并记录指标PaO2、PaCO2、PH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2 h、24 h后的指标PaO2、PaCO2均有显著改变(P<0.05);两组指标PH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且治疗组较对照组的PaO2升高和PaCO2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呼吸衰竭的效果较好,在抢救呼吸衰竭中具有重要价值,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使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下载PDF
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2
作者 朱巧红 赛双桥 +2 位作者 陈效强 余海鹏 黄乾坤 《海峡药学》 2019年第2期185-186,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中采用哌拉西林钠联合舒巴坦钠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院58例2014年5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遵循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比组与实验组,对比组患者采用哌拉西林钠联合... 目的研究分析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中采用哌拉西林钠联合舒巴坦钠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院58例2014年5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遵循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比组与实验组,对比组患者采用哌拉西林钠联合唑巴坦钠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哌拉西林钠联合舒巴坦钠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等指标作为对比依据。结果实验组患者与对比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差异范围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通过研究数据得知,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中采用哌拉西林钠联合舒巴坦钠治疗,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积极影响,在未来的临床治疗当中可作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哌拉西林钠 临床应用 舒巴坦钠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效果 被引量:9
3
作者 周妙玲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2期47-47,共1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治疗组患者行糖皮质...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治疗组患者行糖皮质激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进行糖皮质激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可取得显著的疗效,改善肺功能指标,提升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噻托溴胺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
下载PDF
ICS减量后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症状变化与诱导痰EOS比例的关系 被引量:8
4
作者 李秋明 利桂河 杨培文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15期2511-2513,共3页
目的探讨吸入糖皮质激素(ICS)减量后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症状变化与诱导痰嗜酸粒细胞(EOS)比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呼吸内科经ICS治疗诊断的60例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通过诱导痰检测治疗,根据患者减... 目的探讨吸入糖皮质激素(ICS)减量后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症状变化与诱导痰嗜酸粒细胞(EOS)比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呼吸内科经ICS治疗诊断的60例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通过诱导痰检测治疗,根据患者减量时间的不同分为减量1组与减量2组,其中减量1组26例患者于缓解期1个月后,给予ICS药量减半治疗;减量2组34例患者于缓解期3个月后,给予ICS药量减半治疗。经诱导痰检查后,两组患者分别在目前ICS的药量前提下进行减半治疗。两组患者在ICS减量后1、2、3、6个月进行复诊,检测其诱导痰炎症细胞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气道症状变化。结果 60例缓解期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ICS减半后,6个月中有26例复发,其中3例停药患者中有2例停药半年后出现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复发。两组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减量3个月、6个月的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量3个月与6个月后,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肺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减量前诱导痰EOS比例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中的炎症细胞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经ICS减量后,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复发情况与诱导痰EOS比例有密切关系,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缓解后,通过诱导痰EOS的比例可对ICS减量调整,从而有效降低哮喘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 诱导痰 嗜酸粒细胞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治疗稳定期重度COPD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培文 王群 +1 位作者 利桂河 邱宇 《临床肺科杂志》 2012年第6期1041-1042,共2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稳定期重度COPD患者肺功能、平均肺动脉压(mPAP)、生命质量和年住院次数的影响。方法 40例稳定期重度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常规治疗组)20例(男16例,女4例),常规吸入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及抗...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稳定期重度COPD患者肺功能、平均肺动脉压(mPAP)、生命质量和年住院次数的影响。方法 40例稳定期重度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常规治疗组)20例(男16例,女4例),常规吸入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及抗胆碱能药物,不能接受吸入治疗者口服茶碱类药物或β2受体受体激动剂,服用祛痰药物,血氧饱和度<90%者行家庭氧疗;B组(阿托伐他汀组)20例(男15例,女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每晚睡前服用。结果两组患者FEV1均下降,而A组下降更迅速。A组6 min步行测验(6MWT)逐渐下降;mPAP逐渐上升;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上升;因急性加重住院次数增加。而B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可减缓重度COPD患者肺功能下降速度、改善肺动脉高压及生命质量、减少急性加重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阿托伐他汀 治疗
下载PDF
孟鲁司特联合信必可都保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8
6
作者 利桂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年第08X期29-30,共2页
目的观察口服孟鲁司特联合吸入信必可都保(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口服孟鲁司特10mg,1次/d,信必可都保(80μg,4.5μg/吸)吸入2次/d;... 目的观察口服孟鲁司特联合吸入信必可都保(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口服孟鲁司特10mg,1次/d,信必可都保(80μg,4.5μg/吸)吸入2次/d;对照组吸入信必可,2次/d,观察10周。观察患者哮喘临床控制率、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自测呼气峰值流速(PEF)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35例(83.33%)达到临床控制,与对照组29例(69.0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VC、FEV1和PEF三项水平均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口服孟鲁司特钠联合吸入信必可都保治疗在支气管哮喘的症状控制方面优于单纯吸入信必可都保的经典方案,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鲁司特 信必可都保 支气管哮喘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细菌性肺炎及肺结核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朱巧红 赛双桥 +2 位作者 陈效强 杨桂云 叶颖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22期49-50,共2页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对肺结核与细菌性肺炎的鉴别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例细菌性肺炎患者作为A组, 2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B组,另选同期20例门诊体检健康者作为参照组,对三组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EUT%)、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对肺结核与细菌性肺炎的鉴别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例细菌性肺炎患者作为A组, 2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B组,另选同期20例门诊体检健康者作为参照组,对三组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EUT%)、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与PCT进行测定,并作分析对比,并比较A组与B组PCT诊断阳性率。结果 A组CRP、NEUT%、PCT、WBC检测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及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与A组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PCT诊断阳性率为80%,显著高于B组的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与细菌性肺炎患者临床鉴别诊断时检测PCT有较高的价值,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临床诊断 血清降钙素原 细菌性肺炎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抗感染中的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陈效强 杨培文 +2 位作者 朱巧红 利桂河 袁柏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22期47-48,共2页
目的研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抗感染中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的价值。方法 5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其中25例患者按照症状表现选择抗生素设为对照组,25例患者在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基础上选择抗生素设为观察组,比较... 目的研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抗感染中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的价值。方法 5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其中25例患者按照症状表现选择抗生素设为对照组,25例患者在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基础上选择抗生素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抗生素使用率为64.00%,低于对照组的88.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生素使用≥10 d患者比例为37.50%(6/16),低于对照组的72.73%(1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6.01±1.25)×109/L、(11.33±3.18)mg/L,低于对照组的(6.85±1.66)×109/L、(15.33±2.8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抗感染治疗中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检测能够保证治疗准确性,缩短使用抗生素时间,帮助患者肺功能得到更明显改善,加快患者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血清降钙素原 检测 抗感染
下载PDF
精细护理干预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9
作者 陈翠华 杨培文 +4 位作者 韩慧 刘朝辉 罗文静 袁柏强 渠春艳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9年第1期100-101,共2页
目的 探讨精细护理干预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2例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精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结果 采用精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 目的 探讨精细护理干预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2例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精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结果 采用精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配合度、耐受度、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抑郁心理、焦虑心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检查前,两组心率、血氧饱和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检查中,观察组心率、血氧饱和度更加平稳,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精细护理干预可提高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者的耐受度及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护理 纤维支气管镜 检查护理 护理质量
下载PDF
护理随访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治疗依丛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翠华 杨培文 +4 位作者 刘朝辉 利桂何 张翠娟 陈效强 周妙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1期152-153,共2页
目的分析护理随访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和治疗依丛性的影响。方法 60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出院后给予护理随访,比较两组... 目的分析护理随访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和治疗依丛性的影响。方法 60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出院后给予护理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当天和护理随访12个月后肺功能指标水平;护理随访12个月后治疗依丛性。结果出院当天,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量(PEF)水平分别为(1.71±0.46)L、(3.41±0.40)L/min,对照组FEV1、PEF水平分别为(1.70±0.45)L、(3.40±0.39)L/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随访12个月后,观察组FEV1、PEF水平分别为(1.98±0.48)L、(7.14±0.45)L/min,对照组FEV1、PEF水平分别为(1.71±0.47)L、(3.42±0.40)L/min,观察组FEV1、P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丛性好30例、治疗依丛性差0例,治疗依丛率为100.00%;对照组治疗依丛性好26例、治疗依丛性差4例,治疗依丛率为86.67%;观察组治疗依丛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护理随访有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治疗依丛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随访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治疗依丛性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管道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秋明 利桂河 杨培文 《内科》 2015年第3期294-296,共3页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管道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确诊为AECOPD但未达到收住ICU治疗指征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管道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确诊为AECOPD但未达到收住ICU治疗指征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止咳祛痰、抗感染、纠正酸碱失衡、呼吸兴奋剂、支气管扩张剂及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 PAP)无创呼吸机联合管道雾化吸入治疗。在每次无创通气治疗初始阶段,配合空气压缩雾化器从管道雾化吸入可必特溶液,2.5 m L/次、普米克令舒溶液,2 mg/次,2次/d。观察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变化,记录两组患者住院天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Pa CO2均降低,而p H、Pa O2均升高,并且观察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同时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AECOPD时,除了常规药物治疗外,同时加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管道雾化吸入治疗,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雾化吸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下载PDF
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使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的效果及住院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效强 杨培文 +2 位作者 朱巧红 李秋明 周妙玲 《海峡药学》 2019年第2期182-184,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中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62例,依据治疗用药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接受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 目的研究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中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62例,依据治疗用药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接受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接受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70.97%;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FVC、FEV_1、PEF指标结果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为(8.46±2.28)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2.63±2.41)d,P<0.05。结论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使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能够提升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可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慢阻肺 急性加重期 孟鲁司特钠 布地奈德 治疗 住院时间
下载PDF
SRSF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梅娟娟 利桂河 黄伟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6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富含丝氨酸-精氨酸剪接因子6(SRSF6)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75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取材的不同分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与相应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非小细... 目的探讨富含丝氨酸-精氨酸剪接因子6(SRSF6)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75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取材的不同分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与相应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与相应癌旁组织中的SRSF6蛋白表达水平,同时分析SRSF6表达与NSCLC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是否发生远处转移、分化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SRSF6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为(1.65±0.48)%,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0.57±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SRSF6与NSCLC患者临床参数的关系,并根据肺癌组织中的SRSF6表达强度分为-、+、++、+++四组,发现SRSF6表达与NSCLC患者年龄和性别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临床分期、是否发生远处转移和分化程度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RSF6在癌旁组织中表达较少,在NSCLC中高表达,为NSCLC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含丝氨酸-精氨酸剪接因子 非小细胞肺癌 生存率 临床特征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联性探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巧红 赛双桥 +1 位作者 陈效强 余海鹏 《黑龙江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887-888,共2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联性。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17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者作为研究组,同期15例单纯高血压者作为对照组,研究时段从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比较ITM(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血压...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联性。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17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者作为研究组,同期15例单纯高血压者作为对照组,研究时段从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比较ITM(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血压动态参数,并分析动脉粥样硬化与斑块、ITM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ITM、24hSCV、nSBP、dSBP、24hDBP、24hSBP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24hSBP、24hSCV与斑块、ITM增厚存在独立相关性。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颈动脉ITM与血压变异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血压变异性 颈动脉 粥样硬化
下载PDF
联合检测RDW、UA、BNP、TNI对急性肺栓塞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韩慧 杨培文 利桂河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6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尿酸(UA)、B型钠尿肽(BNP)、心肌钙蛋白I(TNI)联合检测对急性肺栓塞(APE)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8例APE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011年美国肺栓塞诊治指南中有关诊断标准将...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尿酸(UA)、B型钠尿肽(BNP)、心肌钙蛋白I(TNI)联合检测对急性肺栓塞(APE)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8例APE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011年美国肺栓塞诊治指南中有关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三组:大面积肺栓塞组(A组,10例),次大面积肺栓塞组(B组,23例),非大面积肺栓塞组(C组,25例)。分析RDW、UA、BNP、TNI与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的关系。结果:A组及B组患者的RDW、UA、BNP、TNI水平较C组明显升高;A组患者的RDW、UA、BNP、TNI水平也明显高于B组,各组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PE患者中,RDW、UA、BNP、TNI水平越高,患者的危险分层越高,病情越重,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红细胞分布宽度 尿酸 B型钠尿肽 心肌钙蛋白I
下载PDF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体会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秋明 杨培文 +2 位作者 利桂河 韩慧 袁柏强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第9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7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接受肝素、藻酸双酯钠等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7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接受肝素、藻酸双酯钠等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硝酸酯类药物进行冠心病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和心电图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绞痛、心肌梗死、呼吸困难、心悸、缺血性ST-T改变等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0.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时,要采用综合治疗方式,在治疗肺心病基础上使用硝酸酯类药物进行冠心病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冠心病 临床治疗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培文 利桂河 +5 位作者 王敏 李秋明 韩慧 周妙玲 袁柏强 陈效强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年第20期3074-3078,共5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各级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他汀类药物治疗COPD的时机。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本院门诊或住院COPD治疗后进人稳定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Ⅰ级-Ⅳ级稳定期COPD患者各40例,每级...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各级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他汀类药物治疗COPD的时机。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本院门诊或住院COPD治疗后进人稳定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Ⅰ级-Ⅳ级稳定期COPD患者各40例,每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治疗组),每组20例。常规治疗组中Ⅰ级患者按需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Ⅱ级患者在Ⅰ级患者治疗基础上规律使用一种或多种长效支气管扩张剂,Ⅲ级及Ⅳ级患者如反复出现急性加重,则在Ⅱ级患者治疗基础上加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Ⅳ级患者伴慢性呼吸衰竭者予家庭氧疗。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粒,辉瑞药制有限公司)1粒,每晚睡前服用。结果Ⅰ-Ⅳ级治疗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下降幅度分别是(23±10)ml、(12±7)ml、(9±5)ml、(4±3)ml,对照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下降幅度分别是(60±21)ml、(50±15)ml、(45±12)ml、(20±8)ml,同级治疗组与对照组FEV1下降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级对照组6min步行距离(6MWD)减少,COPD评估测试(ACT)评分增加,急性加重次数增加;治疗组6MWD、ACT评分、急性加重次数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同级治疗组与对照组以上三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减缓各级COPD患者肺功能下降速度、改善生命质量、减少急性加重次数,早期用药有利于改善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阿托伐他汀 治疗
下载PDF
关于30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效强 杨培文 +1 位作者 朱巧红 韩慧 《黑龙江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726-727,共2页
目的:分析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效果。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肺栓塞患者30例,研究时段从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分析其临床特征、诊断、治疗方法。结果:6例单侧肢体肿胀、7例单侧肢体疼痛、12例晕厥、3例咯血、20发热、26例胸骨后疼... 目的:分析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效果。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肺栓塞患者30例,研究时段从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分析其临床特征、诊断、治疗方法。结果:6例单侧肢体肿胀、7例单侧肢体疼痛、12例晕厥、3例咯血、20发热、26例胸骨后疼痛、27例咳嗽、21例胸膜性胸痛、28例呼吸困难。22例口服新型抗凝药物或者华法林治疗。动脉血气分析:6例低氧血症,占20.00%;4例低碳酸血症,占13.33%。心肌钙蛋白检查:18例阳性,占60.00%;12例阴性,占40.00%。B型利钠肽检查:7例正常,占23.33%;23例增高,占76.67%。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17例窦性心动过速,占56.67%;其中2例窦性心动过速异常,占11.76%;S13例,占17.65%,QⅢ5例,占29.41%,TⅢ4例,占23.53%。S1QⅢTⅢ3例,占17.65%。超声心动图:14例右室大,占46.67%。16例三尖瓣中重度返流,占53.33%。临床诊断:14例Wells评分在0~1分,占46.67%;16例Wells评分大于等于2分,占53.33%。15例Geneva评分在0~2分,占50.00%,15例Geneva评分大于等于3分,占50.00%。30例研究对象均以口服新型抗凝药物或者华法林治疗为主。26例好转、3例转院、1例死亡。结论:结合临床特征、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结果对肺栓塞患者病情做出最终诊断,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临床特征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重症肺炎3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利桂河 杨培文 +3 位作者 李秋明 韩慧 袁柏强 陈效强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4年第1期9-10,15,共3页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病灶灌注对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克倍宁1.0静滴,q12h,共5天,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纤...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病灶灌注对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克倍宁1.0静滴,q12h,共5天,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插入病灶肺段支气管,灌注左氧氟沙星400mg,qd,共5天。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细菌学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临床有效率为94.1%,细菌清除率为88.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5%和69.6%(P均<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8%和对照组5.9%(P>0.05)无明显差异。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感染病灶支气管内灌注药物对重症肺炎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建议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重症肺炎 介入治疗
下载PDF
21例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儿童临床观察
20
作者 杨培文 宋茂舟 +3 位作者 叶淦湖 陈炳华 刘少波 林轶雄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出院标准,为预防治疗甲型H1N1流感提供依据。方法观察分析东莞市石排中心小学聚集性发病的2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降低4例,淋巴细胞比例升高8例。肌钙蛋白测定及...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出院标准,为预防治疗甲型H1N1流感提供依据。方法观察分析东莞市石排中心小学聚集性发病的2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降低4例,淋巴细胞比例升高8例。肌钙蛋白测定及X线胸片均无异常。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时间:发病后7 d内转阴16例,最长9 d;退热后5 d内转阴19例,最短2 d,最长7d。平均住院(6.3±0.6)d。出院随访无发现病情反复及继发病例。结论甲型H1N1流感具有传染性较强,病情较轻的特点,并发症少,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 儿童 感染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