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脑利尿钠肽联合检测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朱俊 谢桂英 黄焕绍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8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脑利尿钠肽(BNP)及联合检测对老年重症肺炎(SP)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SP患者并设为SP组,选择同期80例普通肺炎患...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脑利尿钠肽(BNP)及联合检测对老年重症肺炎(SP)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SP患者并设为SP组,选择同期80例普通肺炎患者并设为普通组。测定并比较两组PCT、CRP、BNP,比较不同预后老年SP患者的PCT、CRP、BNP,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CT、CRP、BNP联合检测预测老年SP价值。结果SP组PCT、CRP、BNP检测值均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PCT、CRP、BNP检测值均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检测预测老年SP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4,敏感度为0.786,特异度为0.731,约登指数为0.517;CRP检测预测老年SP预后的AUC为0.772,敏感度为0.750,特异度为0.712,约登指数为0.462;BNP检测预测老年SP预后的AUC为0.736,敏感度为0.714,特异度为0.654,约登指数为0.368;PCT、CRP、BNP联合检测预测老年SP预后的AUC为0.904,敏感度为0.857,特异度为0.827,约登指数为0.684。结论PCT、CRP、BNP均是评估老年SP患者病情及其预后的有效指标,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预测准确性,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脑利尿钠肽 预后
下载PDF
提高基层医院严重创伤救治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甘亮珠 刘艳芳 张继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6期1-1,6,共2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严重创伤救治模式,提高创伤救治成功率。方法从本院2007年~2011年符合严重创伤诊断标准患者中随机抽样100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2013年本院严重创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比较和分析两组的救治结果。结果研究组急救...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严重创伤救治模式,提高创伤救治成功率。方法从本院2007年~2011年符合严重创伤诊断标准患者中随机抽样100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2013年本院严重创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比较和分析两组的救治结果。结果研究组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时间、入院至急诊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缩短20%,MODS发生率降低18%,致残率降低15%,病死率降低16%,抢救成功率提高16%。结论基层医院实行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一体化和院内救治多学科一体化,应用创伤控制技术(DCS)及早期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EGDT)理论,形成程序化、规范化救治,可有效提高严重创伤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严重创伤 救治模式 救治率
下载PDF
2008至2010年某地区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妙婵 钟开位 温燕云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30期232-233,共2页
目的通过对东莞地区178例细菌性阴道病(BV)患者和56例非细菌性阴道病(NBV)患者的阴道加德纳菌(GV)检测结果的比较,以及进行阴道加德纳菌的药物敏感试验,从而探讨引起东莞地区BV的主要病原菌,通过耐药性研究为临床更好的选择药物提供依... 目的通过对东莞地区178例细菌性阴道病(BV)患者和56例非细菌性阴道病(NBV)患者的阴道加德纳菌(GV)检测结果的比较,以及进行阴道加德纳菌的药物敏感试验,从而探讨引起东莞地区BV的主要病原菌,通过耐药性研究为临床更好的选择药物提供依据。结果 BV患者组3种方法检测到的GV都高于NBV患者组;东莞地区GV对万古霉素、头孢曲松、呋喃唑酮的敏感性较高。结论阴道加德纳菌是引起东莞地区细菌性阴道病的主要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阴道病(BV) 非细菌性阴道病(NBV) 阴道加德纳菌(GV) 病原菌 耐药性研究
下载PDF
股骨颈疝窝的影像分析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2
4
作者 车友谊 吕子鑫 陈燕萍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22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颈疝窝的X线平片、CT及MRI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临床诊断的股骨颈疝窝患者的髋关节影像资料,5例X线平片,2例CT和1例MRI。1例发生在双侧,6例单发在左侧,1例单发在右侧。结果病灶均位于股骨头基底部和股骨颈近段前外... 目的探讨股骨颈疝窝的X线平片、CT及MRI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临床诊断的股骨颈疝窝患者的髋关节影像资料,5例X线平片,2例CT和1例MRI。1例发生在双侧,6例单发在左侧,1例单发在右侧。结果病灶均位于股骨头基底部和股骨颈近段前外侧皮质下,呈类圆形;最大径约13 mm。X线平片表现为边缘清晰锐利的类圆形透光区,边缘光整,有硬化边;CT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密度灶,周边有硬化环,并见有一裂隙向外穿越邻近骨皮质;MRI因疝窝内容物成分不同而呈不同信号。结论邻近皮质与病灶相通的裂隙样缺损是诊断股骨颈疝窝较为特异的征象。X线平片因图像重叠易漏诊及误诊,CT具有确诊价值,MRI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疝窝 影像 分析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妇科良性病变应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艳香 王彩芳 +3 位作者 高树生 王成友 刘秋香 刘敏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10期1533-1534,共2页
外科手术当中的腹腔镜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最常用的妇科手术操作技术,其发展经历了传统的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除了晚期的癌症之外,几乎全部经开腹进行的手术均可以在腹腔镜下得以完成。单孔腹腔镜手术是通过腹腔镜手术发展形成的,因... 外科手术当中的腹腔镜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最常用的妇科手术操作技术,其发展经历了传统的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除了晚期的癌症之外,几乎全部经开腹进行的手术均可以在腹腔镜下得以完成。单孔腹腔镜手术是通过腹腔镜手术发展形成的,因为只需要单一的孔道进入患者的盆腹腔,与传统的腹腔镜手术相比体表的创伤更加小。单孔腹腔镜手术通常是利用患者脐部天然的疤痕来进行手术,除了脐部之外的腹壁不会留下其他的疤痕。在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这一理念的指导之下,单孔腹腔镜手术取得了空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良性病变 经脐单孔单鞘卡腹腔镜手术 传统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心肌梗死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9
6
作者 周益民 孙玉华 +1 位作者 林东荣 张端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第2期101-102,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50例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ol)、维生素B12(V itB12)等指标,并与63例健康对照者相比。结果①心肌梗死组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50例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ol)、维生素B12(V itB12)等指标,并与63例健康对照者相比。结果①心肌梗死组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Fol及V itB12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5);②对心肌梗死组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在单因素分析结果基础上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是心肌梗死的独立致病因素。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是心肌梗死的独立致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心肌梗死 叶酸 维生素B12
下载PDF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全血模式与稀释模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陈佩宣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2期1491-1492,共2页
目的对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全血模式与稀释模式检测血细胞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对两种模式检测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小板等项目的精密度进行比较。结果全血模式各项目检测结果精密度均符合全自动血液... 目的对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全血模式与稀释模式检测血细胞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对两种模式检测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小板等项目的精密度进行比较。结果全血模式各项目检测结果精密度均符合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精密度的要求;稀释模式各项目检测结果精密度均超出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精密度的要求。结论临床上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细胞时应采用全血模式,不宜采用稀释模式,稀释模式只限用于对那些采静脉血确实有困难并且以粗略了解血液的大概情况而对检测结果不作严格要求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 血细胞分析 全血模式 稀释模式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四肢皮肤复合组织缺损应用游离胸脐皮瓣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蔡正强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5期80-83,共4页
目的:探析四肢皮肤缺损应用游离胸脐皮瓣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5年3月收治48例四肢皮肤复合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24例。A组应用游离胸脐皮瓣进行修复,B组应... 目的:探析四肢皮肤缺损应用游离胸脐皮瓣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5年3月收治48例四肢皮肤复合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24例。A组应用游离胸脐皮瓣进行修复,B组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进行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皮瓣成活率、二期手术修整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皮瓣成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二期手术修整率为8.3%,明显低于B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明显低于B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脐皮瓣应用于四肢皮肤缺损中皮瓣成活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外观良好,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皮肤复合组织缺损 胸脐皮瓣 股前外侧皮瓣 修复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左心室肥厚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周益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6期161-162,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09年5月收治的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分为有晨峰组(MBPS组)31例和非晨峰组(非MBPS组)59例。两组均行超声心动图...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09年5月收治的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分为有晨峰组(MBPS组)31例和非晨峰组(非MBPS组)59例。两组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IVMI)。结果:MBPS组左心室肥厚发生率为74.2%(23/31),显著高于非MBPS组的32.2%(19/59)(P<0.05);且MBPS组左房内径增大发生率较非MBPS组高(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者有更明显的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舒张功能损害,血压晨峰是影响左心室肥厚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血压晨峰 左心室肥厚
下载PDF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几个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佩宣 杨春生 +1 位作者 吴细妹 陈志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4期2012-2014,共3页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继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免疫分析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成熟的、先进的标记免疫检测技术,是近10年来发展和推广应用最快的免疫检测方法。该文通过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中几个常见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根据产生问题的不同原因...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继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免疫分析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成熟的、先进的标记免疫检测技术,是近10年来发展和推广应用最快的免疫检测方法。该文通过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中几个常见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根据产生问题的不同原因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处理办法,并对一个实验室同时拥有多台不同品牌化学发光仪的管理进行探索,提出应根据各品牌仪器的优势项目对检测项目进行安排的观点,对于提高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质量和实验室管理水平都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免疫分析 问题 处理
下载PDF
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昌伟 年爱时 +4 位作者 朱睿 陈国峰 黄晓峰 赵林 廖欢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20期93-95,共3页
目的 观察比较小剂量低浓度盐酸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用于混合痔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7-12月本院拟行混合痔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30例。各组分别经L3-4间隙行... 目的 观察比较小剂量低浓度盐酸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用于混合痔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7-12月本院拟行混合痔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30例。各组分别经L3-4间隙行腰麻。Ⅰ组采用0.25%盐酸罗哌卡因7.5 mg,Ⅱ组采用0.25%布比卡因7.5 mg。观察两组感觉阻滞(针刺法)、术中直肠牵拉反射,术者手术开始评估肛管松弛例数,肛管松弛持续时间,术毕肛门收缩恢复率。结果 感觉阻滞平面Ⅰ组低于Ⅱ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术中直肠牵拉反射率高于Ⅱ组(P〈0.05);手术开始肛管松弛满意率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收缩运动恢复时间Ⅰ组(45±6)min,术毕肛门收缩运动恢复率Ⅰ组高于Ⅱ组。结论 0.25%罗哌卡因7.5 mg与相同浓度剂量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混合痔手术均获得满意效果,0.25%罗哌卡因7.5 mg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可为满足混合痔手术提供便利条件,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 蛛网膜下腔阻滞 混合痔手术 肛门运动阻滞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石杉碱甲缓释片中石杉碱甲的含量 被引量:2
12
作者 钟开位 张潮林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测定石杉碱甲亲水凝胶骨架缓释片中石杉碱甲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Kromasil C18柱,甲醇-0.02%三乙醇胺溶液(体积比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09 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进样量20μL。结果石杉碱甲在1... 目的测定石杉碱甲亲水凝胶骨架缓释片中石杉碱甲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Kromasil C18柱,甲醇-0.02%三乙醇胺溶液(体积比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09 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进样量20μL。结果石杉碱甲在1.041-52.05μg·m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37%,RSD=0.40%。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杉碱甲 亲水凝胶骨架缓释片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选择策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佩宣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0期1343-1344,共2页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引起的慢性全身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直接传染,接吻、手术、哺乳、输血、接触污染物也可被传染。早期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损害,晚期侵犯心血管、神经系统等重要器官,产生各种严重症状及体征,造成劳动力丧失甚...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引起的慢性全身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直接传染,接吻、手术、哺乳、输血、接触污染物也可被传染。早期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损害,晚期侵犯心血管、神经系统等重要器官,产生各种严重症状及体征,造成劳动力丧失甚至危及生命。患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早期可致胎儿流产、早产、死产,晚期感染的成活胎儿可患先天性梅毒,呈现出马鞍鼻、间质性角膜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血清学 特异性试验 非特异性试验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念珠菌快速测定试剂盒的选择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佩宣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2期226-227,共2页
目的选择合格的念珠菌快速测定试剂盒。方法用试剂盒的快速凝集法与直接镜检法和培养法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该试剂盒灵敏度低,特异性差。结论通过比较试验可得知试剂盒是否合格。
关键词 念珠菌 免疫测定 诊断试剂盒 显微镜检查 对比研究
下载PDF
574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叶农 梅金梁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5期24-25,共2页
目的了解我院女性泌尿生殖道疾病中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及常用药物的体外药敏状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应用珠海银科试剂公司提供的支原体鉴定药敏试剂盒对574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拭子进行支原体检测及10种抗生素(美... 目的了解我院女性泌尿生殖道疾病中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及常用药物的体外药敏状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应用珠海银科试剂公司提供的支原体鉴定药敏试剂盒对574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拭子进行支原体检测及10种抗生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阿奇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罗红霉素、壮观霉素及环丙沙星)的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原体检出阳性350例,阳性率61%,其中Uu阳性248例阳性率43.2%;Mh阳性10例,阳性率1.8%;Uu+Mh阳性92李,阳性率16.0%。10种抗生素药敏分析结果依次是:94.4%、96.8%、74.2%、91.9%、87.9%、29.0%、41.9%、20.2%、79.0%、及2.4%。结论 Uu、Mh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的敏感性较高。交沙霉素吸收快、安全、达峰时间短,可作为治疗Uu、Mh的首选经验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泌尿生殖道 支原体培养 药敏试验
下载PDF
透明质酸钠凝胶对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预防价值探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覃利美 王彩芳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15期20-21,30,共3页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凝胶对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预防价值探究。方法将2009年4月~2013年5月在我院进行人工流产手术治疗的318例患者分组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注入透明质酸钠凝胶进行药物治疗,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凝胶对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预防价值探究。方法将2009年4月~2013年5月在我院进行人工流产手术治疗的318例患者分组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注入透明质酸钠凝胶进行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其疗效。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发现实验组腹痛持续时间、月经复潮时间、阴道流血状况、宫腔粘连等情况都有显著改善,实验组指标分别为(24.73±7.57)m i n、(27.7±3.06)d、(4.73±1.06)d以及(45.73±11.06)mL,而常规治疗组的分别为(35.51±8.06)min、(34.13±3.16)d、(8.88±1.11)d以及(55.53±12.09)mL,两者有着显著差异(P<0.05)。结论透明质酸钠在临床实践中对于人工流产手术患者的宫腔粘连预防有着较为满意的治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透明质酸钠 人工流产手术
下载PDF
血清孕酮检测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秋香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21期62-63,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孕酮在血清的含量与早期异位妊娠的影响关系,并与B超检测比较,确定血清孕酮检测对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东莞广济医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东莞广济医院通过血清孕酮检查的异位妊娠早期... 目的研究分析孕酮在血清的含量与早期异位妊娠的影响关系,并与B超检测比较,确定血清孕酮检测对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东莞广济医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东莞广济医院通过血清孕酮检查的异位妊娠早期患者39例为例,并将其血清孕酮值等临床资料与同期正常妊娠早期病例128例进行比较,同时与同期采用B超检测的32例异位妊娠早期患者进行稳定性、准确性等进行比较。结果异位妊娠早期患者的血清孕酮值平均值为6.43ng/mL,较正常早孕的血清孕酮平均值24.67ng/mL有明显差距;数据的差异性(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孕酮检测准确率高达95.6%,稳定性高于84.3%均较B超检测有明显优势。结论异位妊娠血清孕酮检测的血清孕酮值与正常值有明显差距,其准确性、稳定性较B超有明显优势。血清孕酮检测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血清孕酮 早期诊断 B超 准确性
下载PDF
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益民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32期58-58,71,共2页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0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治疗组服用辛伐他汀20mg/晚,对照组行其他非辛伐他汀药物治疗,进行为期6个月的观察对比。结...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0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治疗组服用辛伐他汀20mg/晚,对照组行其他非辛伐他汀药物治疗,进行为期6个月的观察对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显著升高(P<0.01),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变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对减少胆固醇,降低血脂,减缓不稳定型心绞痛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预防脑血管疾病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羟乙基淀粉联合呋塞米治疗肾病综合征水肿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许邑匡 林永明 +1 位作者 陈英华 梅劲春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11期2275-2276,共2页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联合呋塞米在治疗肾病综合征水肿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进行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水肿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以6%的羟乙基淀粉(HES130/0.4)加20 ~ 120 mg呋塞米静脉滴注;对照组30例,静脉输入人体...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联合呋塞米在治疗肾病综合征水肿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进行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水肿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以6%的羟乙基淀粉(HES130/0.4)加20 ~ 120 mg呋塞米静脉滴注;对照组30例,静脉输入人体白蛋白后静脉注射呋塞米.观察两组患者出现多尿时间、水肿消退时间、凝血功能、肝肾功能、24 h尿蛋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自患者输入羟乙基淀粉治疗当天开始,患者尿量增加明显(P<0.05);体重下降明显,水肿明显消退;凝血功能PT无明显变化,尿蛋白转阴天数为28天.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尿蛋白转阴天数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乙基淀粉联合呋塞米治疗肾病综合征伴水肿效果明显,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基淀粉 肾病综合征 水肿
下载PDF
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智 万新和 《临床医学工程》 2015年第4期445-446,共2页
目的探析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及在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使用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治疗前后患... 目的探析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及在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使用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记录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分别为(10.11±2.02)分和(9.24±1.72)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21.41±4.32)分和(23.33±4.8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反酸、烧心和上腹痛的发生率分别为3.45%、1.72%以及3.45%,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44.83%、36.21%和60.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84.4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4%(6/58),随访半年未出现复发情况。结论应用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临床价值大,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索美拉唑 焦虑抑郁 胃食管反流 反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