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硅凝胶联合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术对剖宫产术后皮肤瘢痕的预防及治疗效果
被引量:
15
1
作者
庄慈妹
孙澍彬
+2 位作者
王彤
陈慧
欧健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5期536-539,共4页
目的探讨硅凝胶联合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术对剖宫产术后皮肤瘢痕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2018年7~8月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观察...
目的探讨硅凝胶联合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术对剖宫产术后皮肤瘢痕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2018年7~8月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观察组于手术伤口拆线后立即予硅凝胶涂抹,每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组完成硅凝胶疗程后,有28例患者产生瘢痕,均立即采用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术治疗,每3个月1次,共3次。2组患者于产后3、6、9、12及18个月时采用温哥华瘢痕评分量表(VSS)对瘢痕形态进行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瘢痕疼痛及瘙痒情况进行评分。记录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产后3、6、9、12及18个月,观察组VSS评分[(6.00±1.31)、(5.38±1.35)、(4.78±1.23)、(4.20±1.1)、(3.92±1.00)分]、疼痛[(2.84±1.02)、(2.40±0.93)、(2.06±0.62)、(1.20±0.67)、(1.04±0.60)分]及瘙痒[(3.00±1.05)、(2.50±0.86)、(2.12±0.67)、(1.34±0.59)、(1.12±0.59)分]评分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明显低于同一时间段对照组VSS评分[(6.60±1.56)、(6.44±1.25)、(6.38±1.21)、(6.46±1.51)、(6.48±1.47)分]、疼痛[(3.94±0.87)、(3.82±0.83)、(3.76±0.72)、(3.72±0.81)、(3.66±0.87)分]及瘙痒[(4.08±0.99)、(3.98±0.89)、(4.00±0.90)、(4.04±0.92)、(3.96±0.95)分]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VSS评分、疼痛及瘙痒评分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经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术治疗后9个月(产后18个月),治疗的总有效率达92.9%,总显效率82.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轻度色素沉着14.29%,持续性红斑7.14%。结论硅凝胶联合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术对剖宫产术后皮肤瘢痕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满意,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皮肤瘢痕
硅凝胶
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ALK阴性系统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
2
作者
麦镜明
谢映霞
+2 位作者
钟慧琳
黎兆军
孙澍彬
《皮肤科学通报》
2023年第5期611-615,共5页
报道1例临床罕见的ALK阴性系统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者男,79岁,因“全身皮肤丘疹、结节1月”,于2023年2月就诊于我科。皮肤科情况:头顶部、胸腹部、背部、四肢可见大量红色丘疹、结节,大小不等,部分丘疹可相互融合,最大直径4 cm,质...
报道1例临床罕见的ALK阴性系统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者男,79岁,因“全身皮肤丘疹、结节1月”,于2023年2月就诊于我科。皮肤科情况:头顶部、胸腹部、背部、四肢可见大量红色丘疹、结节,大小不等,部分丘疹可相互融合,最大直径4 cm,质地坚实,表面光滑,境界清楚,个别结节顶部破溃、结痂,基底红润。组织病理:(腹部皮损)真皮内可见大量多形肿瘤细胞与淋巴细胞增生,肿瘤细胞体积大,核大深染,异型性明显,可见病理性核分裂像及吞噬现象,未见亲表皮现象。(左腹股沟淋巴结)原有淋巴结结构破坏,肿瘤细胞大片状浸润,肿瘤细胞较腹部皮损处更大,胞质丰富,核大偏位,可见肾形、马蹄形,病理性核分裂及吞噬现象更多及明显,肿瘤细胞间夹杂散在少量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免疫组化:CD30(>95%+),CD2、CD3、CD4阳性,CD5(部分+),CD8(少数+),ALK、CD20、EMA、TIA-1、Gr-B、CD56、CD7、TdT阴性,Ki67(约90%+)。原位杂交:EBER(-)。诊断:ALK阴性系统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Ⅳ期A组。治疗:予CHOP方案分段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ALK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透明细胞汗腺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3
作者
麦镜明
吴土明
+3 位作者
谢映霞
钟慧琳
黎兆军
孙澍彬
《皮肤科学通报》
2023年第5期602-606,共5页
目的分析6例透明细胞汗腺瘤病例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2023年1月确诊为透明细胞汗腺瘤的6例临床资料,观察其组织病理学特点。结果透明细胞汗腺瘤常见于女性,好发于头面部、四肢,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组织病...
目的分析6例透明细胞汗腺瘤病例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2023年1月确诊为透明细胞汗腺瘤的6例临床资料,观察其组织病理学特点。结果透明细胞汗腺瘤常见于女性,好发于头面部、四肢,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组织病理表现为瘤体位于真皮内,肿瘤可与表皮相连或替代表皮,有或无包膜,由分叶状或囊性细胞组成,瘤体主要由空泡化透明细胞和多角形嗜碱性细胞构成,肿瘤内可见大小不一导管或囊腔样结构,腔内衬以立方型细胞或柱状分泌细胞,部分导管内可见断头分泌,间质内纤维血管增生,胶质透明变性。结论透明细胞汗腺瘤是一种少见源于汗腺的良性肿瘤,临床误诊率极高,组织病理学是确诊的重要手段,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细胞汗腺瘤
临床表现
组织病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色素性荨麻疹10例临床病理分析
4
作者
冯小敏
麦镜明
+3 位作者
张穗盈
谢映霞
黎兆军
孙澍彬
《皮肤科学通报》
2023年第6期760-763,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色素性荨麻疹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3月—2023年3月确诊为色素性荨麻疹的10例临床资料,分析该病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及其组织病理特点。结果10例患者中女性4例,男性6例,男女发病率1.5∶1,年龄7月~5...
目的回顾性分析色素性荨麻疹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3月—2023年3月确诊为色素性荨麻疹的10例临床资料,分析该病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及其组织病理特点。结果10例患者中女性4例,男性6例,男女发病率1.5∶1,年龄7月~51岁,其中儿童8例(80%),成人2例(20%),临床表现为躯干、四肢多发圆形或椭圆形红褐色斑疹或丘疹,仅3例Darier征阳性,均为男性。组织病理表现为基底色素增加,真皮乳头水肿,真皮内均可见肥大细胞浸润。10例Giemasa染色均阳性,仅1例完善CD117检查呈阳性表达。结论色素性荨麻疹好发于儿童,Darier征阴性并不能排除色素性荨麻疹,组织病理联合免疫组织化学或特殊染色是确诊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性荨麻疹
肥大细胞
Giemasa染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9
5
作者
邓育琼
张穗盈
+1 位作者
黄杏兰
程喜平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677-682,共6页
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oxidase,mt-COX,E.C.1.9.3.1)是线粒体呼吸链的复合物Ⅳ(complex IV),是呼吸链末端的限速酶,参与能量供应、细胞凋亡、新陈代谢、活性氧产生等重要的生理过程。由于哺乳动物中95%的氧...
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oxidase,mt-COX,E.C.1.9.3.1)是线粒体呼吸链的复合物Ⅳ(complex IV),是呼吸链末端的限速酶,参与能量供应、细胞凋亡、新陈代谢、活性氧产生等重要的生理过程。由于哺乳动物中95%的氧是通过mt-COX催化处理后被利用的,mt-COX在能量产生与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成为研究热点。研究表明,细胞色素C氧化酶异常涉及多种疾病,尤其mt-COXI是其核心基团,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的研究进展及其与相关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
呼吸链
线粒体相关疾病
原文传递
题名
硅凝胶联合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术对剖宫产术后皮肤瘢痕的预防及治疗效果
被引量:
15
1
作者
庄慈妹
孙澍彬
王彤
陈慧
欧健梅
机构
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皮肤科
出处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5期536-539,共4页
基金
广东省社会科技发展一般项目(编号:2018507150241543)。
文摘
目的探讨硅凝胶联合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术对剖宫产术后皮肤瘢痕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2018年7~8月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观察组于手术伤口拆线后立即予硅凝胶涂抹,每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组完成硅凝胶疗程后,有28例患者产生瘢痕,均立即采用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术治疗,每3个月1次,共3次。2组患者于产后3、6、9、12及18个月时采用温哥华瘢痕评分量表(VSS)对瘢痕形态进行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瘢痕疼痛及瘙痒情况进行评分。记录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产后3、6、9、12及18个月,观察组VSS评分[(6.00±1.31)、(5.38±1.35)、(4.78±1.23)、(4.20±1.1)、(3.92±1.00)分]、疼痛[(2.84±1.02)、(2.40±0.93)、(2.06±0.62)、(1.20±0.67)、(1.04±0.60)分]及瘙痒[(3.00±1.05)、(2.50±0.86)、(2.12±0.67)、(1.34±0.59)、(1.12±0.59)分]评分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明显低于同一时间段对照组VSS评分[(6.60±1.56)、(6.44±1.25)、(6.38±1.21)、(6.46±1.51)、(6.48±1.47)分]、疼痛[(3.94±0.87)、(3.82±0.83)、(3.76±0.72)、(3.72±0.81)、(3.66±0.87)分]及瘙痒[(4.08±0.99)、(3.98±0.89)、(4.00±0.90)、(4.04±0.92)、(3.96±0.95)分]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VSS评分、疼痛及瘙痒评分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经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术治疗后9个月(产后18个月),治疗的总有效率达92.9%,总显效率82.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轻度色素沉着14.29%,持续性红斑7.14%。结论硅凝胶联合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术对剖宫产术后皮肤瘢痕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满意,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剖宫产
皮肤瘢痕
硅凝胶
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术
Keywords
Cesarean section
Skin scar
Silica gel
Super-pulse CO_(2) point lattice laser
分类号
R622 [医药卫生—整形外科]
R719.8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ALK阴性系统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
2
作者
麦镜明
谢映霞
钟慧琳
黎兆军
孙澍彬
机构
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皮肤科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
医院
皮肤
性病科
出处
《皮肤科学通报》
2023年第5期611-615,共5页
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A2022227)。
文摘
报道1例临床罕见的ALK阴性系统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者男,79岁,因“全身皮肤丘疹、结节1月”,于2023年2月就诊于我科。皮肤科情况:头顶部、胸腹部、背部、四肢可见大量红色丘疹、结节,大小不等,部分丘疹可相互融合,最大直径4 cm,质地坚实,表面光滑,境界清楚,个别结节顶部破溃、结痂,基底红润。组织病理:(腹部皮损)真皮内可见大量多形肿瘤细胞与淋巴细胞增生,肿瘤细胞体积大,核大深染,异型性明显,可见病理性核分裂像及吞噬现象,未见亲表皮现象。(左腹股沟淋巴结)原有淋巴结结构破坏,肿瘤细胞大片状浸润,肿瘤细胞较腹部皮损处更大,胞质丰富,核大偏位,可见肾形、马蹄形,病理性核分裂及吞噬现象更多及明显,肿瘤细胞间夹杂散在少量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免疫组化:CD30(>95%+),CD2、CD3、CD4阳性,CD5(部分+),CD8(少数+),ALK、CD20、EMA、TIA-1、Gr-B、CD56、CD7、TdT阴性,Ki67(约90%+)。原位杂交:EBER(-)。诊断:ALK阴性系统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Ⅳ期A组。治疗:予CHOP方案分段治疗。
关键词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ALK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Keywords
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
ALK
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
分类号
R751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透明细胞汗腺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3
作者
麦镜明
吴土明
谢映霞
钟慧琳
黎兆军
孙澍彬
机构
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皮肤科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
医院
皮肤
性病科
出处
《皮肤科学通报》
2023年第5期602-606,共5页
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A2022227)。
文摘
目的分析6例透明细胞汗腺瘤病例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2023年1月确诊为透明细胞汗腺瘤的6例临床资料,观察其组织病理学特点。结果透明细胞汗腺瘤常见于女性,好发于头面部、四肢,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组织病理表现为瘤体位于真皮内,肿瘤可与表皮相连或替代表皮,有或无包膜,由分叶状或囊性细胞组成,瘤体主要由空泡化透明细胞和多角形嗜碱性细胞构成,肿瘤内可见大小不一导管或囊腔样结构,腔内衬以立方型细胞或柱状分泌细胞,部分导管内可见断头分泌,间质内纤维血管增生,胶质透明变性。结论透明细胞汗腺瘤是一种少见源于汗腺的良性肿瘤,临床误诊率极高,组织病理学是确诊的重要手段,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
透明细胞汗腺瘤
临床表现
组织病理
Keywords
Clear cell hidradenoma
Clinical manifestation
Histopathology
分类号
R751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色素性荨麻疹10例临床病理分析
4
作者
冯小敏
麦镜明
张穗盈
谢映霞
黎兆军
孙澍彬
机构
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皮肤科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
医院
皮肤
性病科
出处
《皮肤科学通报》
2023年第6期760-763,共4页
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A2022227)。
文摘
目的回顾性分析色素性荨麻疹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3月—2023年3月确诊为色素性荨麻疹的10例临床资料,分析该病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及其组织病理特点。结果10例患者中女性4例,男性6例,男女发病率1.5∶1,年龄7月~51岁,其中儿童8例(80%),成人2例(20%),临床表现为躯干、四肢多发圆形或椭圆形红褐色斑疹或丘疹,仅3例Darier征阳性,均为男性。组织病理表现为基底色素增加,真皮乳头水肿,真皮内均可见肥大细胞浸润。10例Giemasa染色均阳性,仅1例完善CD117检查呈阳性表达。结论色素性荨麻疹好发于儿童,Darier征阴性并不能排除色素性荨麻疹,组织病理联合免疫组织化学或特殊染色是确诊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色素性荨麻疹
肥大细胞
Giemasa染色
Keywords
Urticaria pigmentosa
Mast cells
Giemasa stain
分类号
R758.24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9
5
作者
邓育琼
张穗盈
黄杏兰
程喜平
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
医院
皮肤科
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皮肤科
出处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677-68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3649,81673983,82074172)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4A030313504)。
文摘
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oxidase,mt-COX,E.C.1.9.3.1)是线粒体呼吸链的复合物Ⅳ(complex IV),是呼吸链末端的限速酶,参与能量供应、细胞凋亡、新陈代谢、活性氧产生等重要的生理过程。由于哺乳动物中95%的氧是通过mt-COX催化处理后被利用的,mt-COX在能量产生与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成为研究热点。研究表明,细胞色素C氧化酶异常涉及多种疾病,尤其mt-COXI是其核心基团,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的研究进展及其与相关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关键词
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
呼吸链
线粒体相关疾病
Keywords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 oxidase I
Respiratory chain
Mitochondrial diseases
分类号
R363 [医药卫生—病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硅凝胶联合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术对剖宫产术后皮肤瘢痕的预防及治疗效果
庄慈妹
孙澍彬
王彤
陈慧
欧健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ALK阴性系统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
麦镜明
谢映霞
钟慧琳
黎兆军
孙澍彬
《皮肤科学通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透明细胞汗腺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麦镜明
吴土明
谢映霞
钟慧琳
黎兆军
孙澍彬
《皮肤科学通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色素性荨麻疹10例临床病理分析
冯小敏
麦镜明
张穗盈
谢映霞
黎兆军
孙澍彬
《皮肤科学通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的研究进展
邓育琼
张穗盈
黄杏兰
程喜平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20
9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