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科实施APN连续排班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春花 伍宏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23期138-139,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科实施APN连续排班的可行性。方法:建立APN工作模式,在急诊科设备、人员不变的前提下,选择2009年1~4月份按单双月分别实行APN排班和传统排班。选择单月按APN连续排班方法作为实验组,双月按传统排班法作为对照组,每月使用... 目的:探讨急诊科实施APN连续排班的可行性。方法:建立APN工作模式,在急诊科设备、人员不变的前提下,选择2009年1~4月份按单双月分别实行APN排班和传统排班。选择单月按APN连续排班方法作为实验组,双月按传统排班法作为对照组,每月使用自制的调查表分别对护士、医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和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提高,护士感觉APN连续排班工作压力减轻,工作疲劳能得到有效恢复,安全查对制度更能有效落实。结论:APN连续排班能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医生满意度增加,患者能得到更好的照顾,减轻护士工作压力,可有效缓解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APN连续排班 分析
下载PDF
腹腔镜和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优劣差异 被引量:2
2
作者 罗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1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急性阑尾炎治疗中的优劣差异。方法 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传统手术组,每组40例。腹腔镜组患者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传统手术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急性阑尾炎治疗中的优劣差异。方法 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传统手术组,每组40例。腹腔镜组患者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传统手术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白细胞、转铁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切口长度短于传统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手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传统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4/40),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的37.50%(15/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的白细胞、转铁蛋白以及前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腹腔镜组患者的白细胞水平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转铁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传统手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对机体损伤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安全性 急性阑尾炎
下载PDF
153例无痛胃镜下微创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卢柏春 伍宏莲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9年第24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无痛技术完成胃镜检查和胃镜下微创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5月至2006年12月在本院行无痛胃镜下微创治疗的患者共153例(无痛组),同期行胃镜下微创治疗的患者136例(对照组),无痛组在2%盐酸利多卡因+芬太尼+咪唑安定麻醉... 目的探讨采用无痛技术完成胃镜检查和胃镜下微创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5月至2006年12月在本院行无痛胃镜下微创治疗的患者共153例(无痛组),同期行胃镜下微创治疗的患者136例(对照组),无痛组在2%盐酸利多卡因+芬太尼+咪唑安定麻醉下行胃镜下微创治疗,对照组在2%盐酸利多卡因表面麻醉下行胃镜下微创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后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和其术中反应及并发症。结果采用无痛胃镜下微创治疗技术,患者安静舒适,清醒后全无胃镜插管及治疗的记忆,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成功率达100%。结论无痛胃镜下微创治疗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治疗成功率高,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从而接近生理状态,对患者、操作者及疾病的诊治均十分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胃镜 无痛技术 微创治疗 咪唑安定 芬太尼
下载PDF
进气流速及呼气末正压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卢柏春 文昌思 张春花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9年第19期22-25,共4页
目的观察进气流速及呼气末正压(PEEP)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力学影响。方法11例无明显心肺疾病的机械通气患者随机交替变换20,40,60L/min3种进气流速及0,5,10cmH2OPEEP,测定呼吸力学、循环及动脉血气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进气流速及PEEP增... 目的观察进气流速及呼气末正压(PEEP)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力学影响。方法11例无明显心肺疾病的机械通气患者随机交替变换20,40,60L/min3种进气流速及0,5,10cmH2OPEEP,测定呼吸力学、循环及动脉血气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进气流速及PEEP增高可致进气峰压增高并有叠加效应(P<0.01);PEEP增高,呼气平台及平均气道压随之增高(P<0.05),进气流速对后者有间接影响;在一定范围内,进气流速及PEEP会影响呼吸系统顺应性,而呼吸阻力主要受进气流速影响(P<0.05);各实验组间循环及动脉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未发现进气流速和PEEP对各观察值有交互作用。结论进气流速及PEEP改变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力学、造成不同的程度影响,但两者无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流速 呼气末正压 机械通气 呼吸动力学
下载PDF
纳美芬联合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急性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林峰 郑小玲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评估纳美芬联合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安慰剂对照,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神经科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4,... 目的评估纳美芬联合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安慰剂对照,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神经科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4,均在发病后6h内接受治疗。将其随机分为纳美芬联合GM1治疗组、GM1治疗组和对照组。预后判断由经过培训的神经科医生在患者入院时、入院后2w评价NIHSS、Barthel Index。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任何不良反应,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40例患者(治疗组46例,GM1组48例,对照组46例)均耐受,未出现不良反应。46例患者接受纳美芬联合神经节苷脂GM1治疗。与对照组比较,入院后2w BI≥60的患者比例(69.6%VS65.2%)无显著差异,NIHSS减少无显著差异(65.2%VS65.2%);与GM1治疗组比较,入院后2w BI≥60的患者比例(69.9%VS64.6%)无显著差异,NIHSS减少无显著差异(65.2%VS62.5%)。结论尽管纳美芬联合GM1安全的,但是未见其显著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纳美芬 GM1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春花 周立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0年第1期111-113,共3页
总结了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其内容包括:心理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用药指导,血糖、尿糖的自我监测,并发症的防治指导。认为健康教育应因人、病情及治疗方案等具体情况而异。
关键词 糖尿病 健康教育 并发症
下载PDF
拔牙术中利多卡因致过敏性休克的急救
7
作者 杜文尖 藕小平 张健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4年第16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讨门诊拔牙术中利多卡因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方法。方法报道1例门诊拔牙术中利多卡 因过敏的病例,介绍我们急救的过程,总结急救成功的经验。结果 经过心肺复苏和抗过敏治疗,患者脱离生命危 险,未出现不良后遗症。结论掌握过敏性... 目的探讨门诊拔牙术中利多卡因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方法。方法报道1例门诊拔牙术中利多卡 因过敏的病例,介绍我们急救的过程,总结急救成功的经验。结果 经过心肺复苏和抗过敏治疗,患者脱离生命危 险,未出现不良后遗症。结论掌握过敏性休克的正确急救方法,可以避免利多卡因麻醉时对病人产生的意外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过敏性休克 急救
下载PDF
含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57例疗效观察
8
作者 杨诚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18期2436-2437,共2页
目的:探讨含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1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 目的:探讨含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1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清除Hp,促进溃疡面的愈合,故应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雷贝拉唑 三联疗法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的治疗价值
9
作者 张林峰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年第7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的治疗方法,为抢救中重度脑出血患者摸索一种新途径。方法依据脑CT定位,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计,选择血肿最大平面为穿刺平面,把穿刺针推入血肿中心,应用血肿粉碎针及生化酶技术将血肿冲洗液化,使之自行排出体外。... 目的探讨脑出血的治疗方法,为抢救中重度脑出血患者摸索一种新途径。方法依据脑CT定位,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计,选择血肿最大平面为穿刺平面,把穿刺针推入血肿中心,应用血肿粉碎针及生化酶技术将血肿冲洗液化,使之自行排出体外。结果本组65例,2天内血肿清除21例,占35%,2~3天内血肿清除21例,占32%,4~5天清除或大部分清除血肿21例,占32%,死亡4例,占6%。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不但能抽吸、粉碎和引流血肿,而且有损伤小和减少颅内感染的机会,疗效好,病死率低,为目前治疗脑出血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血肿 穿刺术
下载PDF
纳洛酮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杨诚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12期68-69,共2页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东莞市樟木头医院收治的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3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仅予以高压氧治疗,观察组予以高压氧...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东莞市樟木头医院收治的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3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仅予以高压氧治疗,观察组予以高压氧联合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病死率、昏迷时间及迟发性脑病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17/18),高于对照组的72.2%(13/18)(P<0.05);观察组病死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6.7%(3/18)(P<0.05);观察组昏迷时间短于对照组〔(19.7±6.0)h比(26.3±6.4)h(P<0.05)〕;观察组迟发性脑病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22.2%(4/18)(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疗效良好,且能降低患者病死率和迟发性脑病发生率、缩短昏迷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纳洛酮 高压氧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