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地区饮食习惯和危险饮酒对男性血脂及尿酸代谢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伟雄 罗伟波 彭易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1316-1317,共2页
目的了解东莞地区饮食习惯和危险饮酒对男性血脂和尿酸代谢的影响,为降低该地区男性成年人痛风及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资料。方法对所有受试人员的饮食习惯和饮酒情况采取问卷调查,根据饮食习惯和饮酒情况分为正常饮食组(NDG)、非正常饮食... 目的了解东莞地区饮食习惯和危险饮酒对男性血脂和尿酸代谢的影响,为降低该地区男性成年人痛风及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资料。方法对所有受试人员的饮食习惯和饮酒情况采取问卷调查,根据饮食习惯和饮酒情况分为正常饮食组(NDG)、非正常饮食组(ADG)和危险饮酒组(DDG),分别测量体质量、身高、腰围,空腹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结果 ADG组除HDL-C外,其他各项指标的检测值均显著高于ND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DG组各项指标检测值与NDG组和ADG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DG组、ADG组、DDG组的UA阳性率分别为5.3%、12.5%、20.3%,与NDG组相比,ADG组和DDG组的UA阳性率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地区的饮食习惯和危险饮酒可以引起男性血脂代谢紊乱,促使血UA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习惯 饮酒 血脂 尿酸
下载PDF
广东省东莞市超重及肥胖青少年代谢综合征与糖调节异常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彭易清 聂伟明 +3 位作者 陈锦国 唐红梅 曹婷 林燕霞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95-500,共6页
目的通过研究超重及肥胖对青少年空腹血糖受损(IFG)及糖耐量低减(IGT)影响的特点,了解青少年2型糖尿病(T2DM)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方法2007年5月至11月,以东莞地区3856名11—18岁在校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志愿的原则,对符合超... 目的通过研究超重及肥胖对青少年空腹血糖受损(IFG)及糖耐量低减(IGT)影响的特点,了解青少年2型糖尿病(T2DM)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方法2007年5月至11月,以东莞地区3856名11—18岁在校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志愿的原则,对符合超重及肥胖(b/Ob)的368例男生和326例女生再抽静脉血,检测血脂、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小时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然后根据体质指数(BMI)(暂定)标准Ⅱ分成超重组(b)和肥胖组(Ob),以11岁~和15~18岁年龄段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同年龄段两组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IR)、IFG和IGT的比较:①女生11岁~b组的BMI值为(22.1±2.4)kg/m^2、LDL-C为(2.38±0.65)mmol/L、IR为1.15±0.58,IFG和IGT的检出率分别为3.5%和1.4%;Ob组的BMI值为(24.4±3.9)kg/m^2、LDL-C为(2.70±0.73)mmol/L、IR为1.36±0.67、IFG和IGT的检出率分别为14.6%和6.3%,两组相比的t或χ^2值分别为4.83、2.45、2.10、7.41和7.99(P值均〈0.01或〈0.05)。15—18岁b组的BMI值为(25.8±3.1)kg/m^2、LDL-C为(2.35±0.62)mmol/L、IR为1.14±0.64、IFG和IGT的检出率分别为3.1%和4.1%,Ob组的BMI值为(28.0±4.3)kg/m^2、LDL—C为(2.69±0.69)mmol/L、IR为1.43±0.84、IFG和IGT的检出率分别为12.8%和15.4%,两组相比的t或χ^2值分别为3.33、2.79、1.87、4.75和5.17(P值均〈0.01或〈0.05)。②男生11岁~b组的BMI值为(22.4±2.3)kg/m^2、LDL—C为(2.36±0.67)mmol/L、IR为1.19±0.65、IFG和IGT的检出率分别为3.6%和1.8%,Ob组的BMI值为(24.6±4.2)kg/m^2、LDL-C为(2.68±0.71)mmol/L、IR为1.44±0.89、IFG和IGT的检出率分别为13.3%和9.4%,两组相比的t或χ^2值分别为4.85、2.72、2.19、6.75和6.76(P值均〈0.01或〈0.05)。15-18岁b组的BMI值为(26.4±2.8)kg/m^2、LDL—C为(2.35±0.70)mmol/L、IR为(1.24±0.68)kg/m^2、IFG和IGT的检出率分别为4.7%和5.6%,Ob组的BMI值为(28.2±4.8)kg/m^2、LDL—C为(2.71±0.73)mmol/L、IR为1.50±0.95、IFG和IGT的检出率分别为17.9%和17.9%,两组相比的t或χ^2值分别为2.80、2.69、1.84、6.68和6.27(P值均〈0.01或〈0.05)。男生11岁-b组FPG为(4.88±0.76)mmol/L,Ob组FPG为(5.09±0.80)mmol/L,两组相比t=1.84,P〈0.05。(2)不同年龄段比较:①男生0b组11岁-的2hPG为(5.13±1.18)mmol/L,15~18岁的2hPG为(5.36±1.24)mmol/L,两组相比t=1.78,P〈0.05,接近成人的水平。男生11岁-(b/Oh)IGT阳性者有8例,阳性率为3.6%;15~18岁(b/Ob)IGT阳性者有13例,阳性率为8.9%,两年龄段相比χ^2=6.86,P〈0.01。②女生11岁~(b/Oh)IGT阳性者有5例,阳性率为2.6%;15~18岁(b/Ob)IGT阳性者有10例,阳性率为7.4%,两年龄段相比χ^2=4.02,P〈0.05。结论青少年T2DM的预防,应从预防体重超重开始,同时对有高危因素的青少年人群进行定期筛查,并对有高危因素者及早地进行干预性治疗,防止或减少糖调节异常患者(IFG、IGT)向T2DM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超重 肥胖症 葡萄糖代谢障碍 糖尿病 2型
原文传递
长期危险饮酒对脂代谢及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低减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彭易清 谢华良 +3 位作者 聂伟明 张中华 刘建义 卢福梅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2408-2410,共3页
目的探讨长期危险饮酒对正常人群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异常(IGT)发生率的影响,从而对长期危险饮酒人群T2DM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出符合危险饮酒条件者106例为A组(酒龄在5年以上,均排除了T2DM),均为年龄在30-55岁之间... 目的探讨长期危险饮酒对正常人群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异常(IGT)发生率的影响,从而对长期危险饮酒人群T2DM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出符合危险饮酒条件者106例为A组(酒龄在5年以上,均排除了T2DM),均为年龄在30-55岁之间的男性,根据患者自愿的原则将A组分为禁酒组(A1组)53例和不禁酒组(A2组)53例;选择了62例不饮酒且IFG和IGT都正常者作对照组(B组);分别抽取患者空腹和进食75 g葡萄糖2 h的静脉血各5 mL,分离血清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三酰甘油(TG)和总胆固醇(TC),将余下的血清立即放置-20℃冰箱保存,集中在2个月内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和餐后2 h胰岛素(2hINS)。1年后以同样的方法对以上志愿者再次检测。结果 A1组初始与A2组初始相比各指数之间均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非饮酒组(B组)与危险饮酒组(A组)相比各指数之间均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IFG和IGT的发生率,A组显著高于B组(Х^2值分别为7.06、10.11,均P〈0.01)。1年后A1组与A2组相比,TCP〈0.05,其他各指数之间均P〈0.01;IFG和IGT的发生率,A1组显著低于A2组(Х^2值分别为6.28、6.72,P〈0.05,P〈0.01);A1组与B组相比,TCP〈0.01,其他各指数之间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A2组与B组相比,各指数之间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长期危险饮酒可使正常人的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并产生胰岛素抵抗,引发IFG和I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饮酒 胰岛素抵抗 空腹血糖受损 糖耐量异常
下载PDF
D-二聚体检测在2型糖尿病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彭易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464-464,466,共2页
目的研究血浆D-二聚体在2型糖尿病相关并发症诊断的价值。方法将74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并发症组(45例)、并发症组(29例),同时设健康对照组(46例),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各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并发症组D-二聚体水平明... 目的研究血浆D-二聚体在2型糖尿病相关并发症诊断的价值。方法将74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并发症组(45例)、并发症组(29例),同时设健康对照组(46例),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各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并发症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其中无并发症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糖尿病D-二聚体是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的诊断指标之一。严格控制血糖、监测D-二聚体对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纤维蛋白原 临床实验室技术
下载PDF
Hcy与CysC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5
作者 聂伟明 彭易清 朱进成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4期3474-3476,共3页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胱抑素C(CysC)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该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139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无并发症组(38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组(31例)、糖尿病合并...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胱抑素C(CysC)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该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139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无并发症组(38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组(31例)、糖尿病合并肾病组(34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36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52例),采用酶循环法及胶乳增强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各组血清Hcy与CysC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无并发症组及糖尿病合并各种并发症组Hcy与CysC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Hcy水平最高,以糖尿病合并肾病组CysC水平最高。糖尿病合并各种并发症组的Hcy与CysC水平与糖尿病无并发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合并并发症组的Hcy与CysC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合并各种并发症组的Hcy与CysC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与糖尿病无并发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CysC与糖尿病并发症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是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胱抑素C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并发症
下载PDF
4项指标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6
作者 聂伟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4期520-522,共3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EU%)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该院收治的11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根据细菌培养或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56例...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EU%)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该院收治的11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根据细菌培养或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56例)与非细菌感染组(54例),同时从健康体检者中设立对照组(60例),于用药前抽取各组人员的静脉血进行PCT、CRP、WBC和NEU%测定。结果细菌感染组的PCT、CRP、WBC和NEU%水平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细菌感染组的PCT、WBC和NEU%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细菌感染组的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细菌感染,CRP敏感度最高,PCT的特异度、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RP、WBC和NEU%。结论 PCT、CRP、WBC和NEU%检测在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中都有各自的应用价值,其中PCT对于细菌感染的诊断效能优于其他3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百分率 感染性疾病
下载PDF
长期危险饮酒与脂代谢 糖耐量变化及动脉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9
7
作者 彭易清 林婉媚 +3 位作者 聂伟明 陈悦明 陈锦国 陈志松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8年第4期197-199,共3页
目的探讨长期危险饮酒与脂代谢、糖耐量变化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为长期危险饮酒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饮酒分类标准和1999年的糖耐量低减标准,从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中选出符合以上条件男性96... 目的探讨长期危险饮酒与脂代谢、糖耐量变化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为长期危险饮酒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饮酒分类标准和1999年的糖耐量低减标准,从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中选出符合以上条件男性96例(A组);根据体检者自愿的原则将A组分为禁酒组(A1组)48例,危险饮酒组(A2组)48例;非饮酒符合糖耐量正常者56例(B组)。先量体检者的收缩压,然后抽取A、B两组体检者的空腹和进食75g葡萄糖的2h血样,空腹血样分别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载脂蛋白A1(ApoA1)的浓度;餐后2h血样分别测定2h血糖(BG)和2h胰岛素(Ins)的浓度;6个月和2年后,以同样的方法测定A1组和A2组血样的相关项目。结果A组体检者血清中的FBG、2hBG、FIns、2hIns、TG、TC、LDL-C的浓度均较B组明显升高,而HDL-C和ApoA1明显下降;6个月后,A1组与A2组及B组相比,脂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有了明显的改善,糖耐量低减状态明显好转;2年后A1组的所有检测指标基本接近B组水平,而A2组主要表现为高TG和TC及低HDL-C血症、代偿性高Ins血症、胰岛素抵抗,糖耐量状态显著恶化。结论禁酒或控制饮酒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并对脂代谢紊乱进行积极的治疗,改善糖耐量状态,可有效控制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饮酒 脂代谢 动脉硬化 糖耐量减低
下载PDF
危险饮酒不同酒龄与代谢综合征及糖调节异常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张中华 彭达平 +2 位作者 李彦兰 彭易清 聂伟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4期2951-2952,2955,共3页
目的探讨危险饮酒不同酒龄与代谢综合征(MS)及糖调节异常(IGR)的关系。方法按相关标准确定危险饮酒者456例(按不同酒龄分A1~A3组),非饮酒健康对照者115例(NC组),受试者均为男性。检测受试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 目的探讨危险饮酒不同酒龄与代谢综合征(MS)及糖调节异常(IGR)的关系。方法按相关标准确定危险饮酒者456例(按不同酒龄分A1~A3组),非饮酒健康对照者115例(NC组),受试者均为男性。检测受试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空腹胰岛素(Fins)等指标,对检测结果及相关计算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危险饮酒A1、A2、A3组与NC组相比,IGR、血压异常和MS发生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A2组分别与A3组比较,除HDL-C外A3组其他指标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危险饮酒人群随着饮酒时间增长,中心肥胖加重,TG、IGR、血压、MS发生率增高而HDL-C降低,故有效控制饮酒量可以预防MS及IGR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酒 肥胖症 葡糖耐量试验 高血压 代谢疾病
下载PDF
男性尿道分泌物 前列腺液及精液的支原体培养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彭易清 李志雄 +2 位作者 林婉媚 唐红梅 莫福云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8年第9期546-547,共2页
目的对男性尿道分泌物、前列腺液和精液作支原体培养分析,提高支原体的阳性检出率,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帮助。方法所有病例分为非淋菌性尿道炎组(NGU)、前列腺炎组、附睾炎组和不育组,分别取尿道分泌物、前列腺液和精液进行支原体培养。... 目的对男性尿道分泌物、前列腺液和精液作支原体培养分析,提高支原体的阳性检出率,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帮助。方法所有病例分为非淋菌性尿道炎组(NGU)、前列腺炎组、附睾炎组和不育组,分别取尿道分泌物、前列腺液和精液进行支原体培养。结果NGU组或前列腺炎组,用前列腺液或精液作支原体培养,其支原体阳性检出率比用尿道分泌物明显要低,其中前列腺炎组前列腺液中基本检不到人型支原体(Mh);附睾炎组和不育组患者用精液作支原体培养,其支原体阳性检出率比用尿道分泌物略高,前列腺液比较低。结论疑是支原体引起的NGU或前列腺炎,用尿道分泌物作支原体培养,其支原体阳性检出率最高;疑是支原体引起的附睾炎或不育,用尿道分泌物和精液同时进行支原体培养,其支原体阳性检出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分泌物 前列腺液 精液 支原体
下载PDF
长期危险饮酒者3项红细胞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彭易清 聂伟明 陈悦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7年第5期360-361,共2页
目的探讨长期危险饮酒者血液中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的变化,从而对长期危险饮酒提供一个监测参考指标。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的饮酒分类标准:危险饮酒,男性>14杯/周或1次饮酒&g... 目的探讨长期危险饮酒者血液中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的变化,从而对长期危险饮酒提供一个监测参考指标。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的饮酒分类标准:危险饮酒,男性>14杯/周或1次饮酒>4杯;女性>7杯/周或1次饮酒>3杯(1杯=12 g乙醇,相当于360 ml啤酒,或180 ml葡萄酒,或45 ml 90标准度乙醇饮品)。按平均饮白酒>100 ml/d,或饮啤酒>750 ml/d,或葡萄酒>360 ml/d,从本院体检中心选出符合以上条件者116例(A组),非饮酒者126例(B组),然后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以上两组受试者的MCV、MCH、MCHC 3个指标进行检测,并对两组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A组与B组的结果比较,两组的MCHC无明显变化,而长期危险饮酒者的MCV、MCH显著升高(P<0.01)。结论红细胞的MCV、MCH的检测可以作为长期危险饮酒的一个监测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体积 红细胞血红蛋白 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下载PDF
危险饮酒不同酒龄对糖调节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邱跃华 邱卫东 +3 位作者 余夏发 彭易清 向四国 林晓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63-164,166,共3页
目的探讨危险饮酒不同酒龄与糖调节异常(IGR)及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按相关标准确定危险饮酒研究对象528例(按不同酒龄分A1~A4组),非饮酒健康对照者96例(NC组),受试对象均为男性。检测受试对象收缩压(SBP)、舒张压... 目的探讨危险饮酒不同酒龄与糖调节异常(IGR)及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按相关标准确定危险饮酒研究对象528例(按不同酒龄分A1~A4组),非饮酒健康对照者96例(NC组),受试对象均为男性。检测受试对象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标本胰岛素(Fins)、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进食75g葡萄糖后2h血标本血糖(2hBG)等指标,对检测结果及相关计算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1组与NC组间BMI、TG、TC、Fins、IR、IS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2组与NC组间仅IFG、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3、A4两组分别与NC组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直线回归分析证实危险饮酒时间与HDL-C呈负相关,与其他指标呈正相关。结论随着危险饮酒时间的增长,IGR(IFG、IGT)发生率显著增加,直至转化为T2DM;SBP、DBP显著增高,AS显著加重。控制饮酒量可以防止长期危险饮酒人群向T2DM和.AS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饮酒时间 糖调节异常
下载PDF
用血糖仪筛查不同年龄段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和糖调节异常的可行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易清 梁晶晶 +1 位作者 李珍宇 聂伟明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03-706,共4页
目的分析用血糖仪筛查不同年龄段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MS)和糖调节异常(IGR)的可行性。方法根据志愿的原则,以符合MS条件的557例男生和541例女生为超重肥胖组(Ob)、以身体健康的469例男生和446例女生为对照组(NC),同时进行空... 目的分析用血糖仪筛查不同年龄段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MS)和糖调节异常(IGR)的可行性。方法根据志愿的原则,以符合MS条件的557例男生和541例女生为超重肥胖组(Ob)、以身体健康的469例男生和446例女生为对照组(NC),同时进行空腹指末梢血糖(FCBG)、空腹血糖(FBG)、餐后2 h指末梢血糖(2hCBG)、餐后2h血糖(2h BG)和空腹胰岛素(FIns)的检测,然后以7~10岁、11~14岁和15~18岁3个年龄段对两组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男女生各年龄段Ob组与NC组分别比较,收缩压、舒张压、FCBG、FBG、2hCBG、2h BG、末梢血空腹血糖受损(CIFG)、静脉血空腹血糖受损(IFG)、末梢血糖耐量低减(CIGT)、静脉血糖耐量低减(IGT)、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末梢血IFG检出率均高于静脉血IFG的检出率,而末梢血IGT检出率均低于静脉血IGT的检出率。7~10岁年龄段Ob组男生的IFG发生率高于女生Ob组约20%;11~14岁年龄段Ob组女生的IFG发生率高于男生Ob组约12%;15~18岁年龄段Ob组男女生的IFG发生率接近。(2)IFG、IGT末梢血法与静脉血法分别相比,男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保证血糖仪工作稳定性和准确性的情况下,用血糖仪筛查不同年龄段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和糖调节异常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糖调节异常 2型糖尿病 儿童青少年
下载PDF
肾功能损害时血清胱抑素C作为早期敏感标志物对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聂伟明 《吉林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906-907,共2页
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在肾功能损害作为早期敏感标志物对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4例慢性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60例患者为肾功能疾病早期患者,作为观察1组,54例患者为肾功能疾病中晚期患者,作为观察2组,另... 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在肾功能损害作为早期敏感标志物对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4例慢性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60例患者为肾功能疾病早期患者,作为观察1组,54例患者为肾功能疾病中晚期患者,作为观察2组,另选取56例体检健康者作对照组,检测三组的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尿素氮和内生肌酐清除率,研究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尿素氮与内生肌酐清除率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与观察1组相比,只有血清胱抑素C和内生肌酐清除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血清胱抑素C的表达率高于血肌酐和尿素氮的表达率。结论:血清胱抑素C对于肾小球滤过率在肾功能损害早期的发现有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胱抑素C 肾功能损害 内生肌酐清除率
下载PDF
胱抑素C与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在脑卒中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聂伟明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7年第9期4-6,9,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与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在脑卒中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为临床更好地控制脑卒中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脑卒中患者设为脑卒中组,再把脑卒中组分为脑梗塞组(58例)与脑出... 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与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在脑卒中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为临床更好地控制脑卒中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脑卒中患者设为脑卒中组,再把脑卒中组分为脑梗塞组(58例)与脑出血组(52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设立正常对照组(60例),采用胶乳增强透射比浊法及酶循环法分别测定各组血清胱抑素C与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脑卒中组的胱抑素C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塞组的胱抑素C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出血组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组的胱抑素C与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93.6%,正常对照组的阳性率为5.0%,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胱抑素C、 同型半胱氨酸与脑卒中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是脑卒中的重要预测因子.对于脑卒中早期的诊断与治疗方面,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的联合检测具有更好参考价值.严格控制与监测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对防治脑卒中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同型半胱氨酸 脑卒中
下载PDF
蛋白印迹法检测梅毒IgG抗体 被引量:1
15
作者 邹宇斌 林燕霞 +1 位作者 郭健英 梁平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20期161-161,163,共2页
目的探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梅毒IgG抗体的意义。方法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梅毒孕妇新生儿血清标本24例,并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被动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结果相比较。结果 24例梅毒孕妇新生儿血... 目的探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梅毒IgG抗体的意义。方法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梅毒孕妇新生儿血清标本24例,并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被动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结果相比较。结果 24例梅毒孕妇新生儿血清标本TRUST 18例阳性,TPPA和WB 24例均为阳性,WB 24例均检测出针对15Kda(千道尔顿)、17Kda、45Kda和47Kda多肽抗原抗体。结论蛋白印迹法是一种理想的梅毒确认实验,适用于临床广泛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蛋白印迹法 IGG抗体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检测在诊断再发性儿童腹痛中的应用分析
16
作者 彭易清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9年第11期84-86,共3页
目的评价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在儿童再发性腹痛(RAP)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在我院诊治的儿童RAP99例,依据年龄分为三组,应用血清学方法检测所有患儿的幽门螺旋杆菌。结果99例RAP患儿中,幽门螺旋杆菌阳性48例,阴性51例,总阳性率48.59%,少... 目的评价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在儿童再发性腹痛(RAP)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在我院诊治的儿童RAP99例,依据年龄分为三组,应用血清学方法检测所有患儿的幽门螺旋杆菌。结果99例RAP患儿中,幽门螺旋杆菌阳性48例,阴性51例,总阳性率48.59%,少年组分别与学龄前期组与学龄组的阳性率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学龄前期组与学龄期组的阳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RAP儿童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对于及早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及时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腹痛 幽门螺杆菌 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