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illis环前部重要穿通支的显微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柳浩然 张益谋 +7 位作者 付万新 刘统成 徐利民 吴海权 张春艳 刘劲芳 陈风华 方加胜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41-245,共5页
目的对Willis环前部动脉的重要穿通支进行显微解剖观察,为临床手术提供依据。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模拟翼点入路,通过鞍区手术间隙对15具成人尸头Willis环前部动脉的重要穿通支进行观测。结果垂体上动脉起源于颈内动脉的眼动脉段,有单支... 目的对Willis环前部动脉的重要穿通支进行显微解剖观察,为临床手术提供依据。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模拟翼点入路,通过鞍区手术间隙对15具成人尸头Willis环前部动脉的重要穿通支进行观测。结果垂体上动脉起源于颈内动脉的眼动脉段,有单支型和多支型,主要分布至漏斗、视交叉和视神经。Heubner回返动脉为大脑前动脉发出的穿通动脉中最粗大的血管,起源部位、行程及数量变异大。Heubner回返动脉起点范围依次为:大脑前动脉A2段、前交通动脉段、A1近1/3段,A1段的中1/3段未见回返动脉。乳头体前动脉是后交通动脉最大最恒定的分支,分布于乳头体、大脑脚、动眼神经包绕的三角区域。脉络膜前动脉和后交通动脉的穿通支之间存在共同分布范围,且二者之间有着一定的互补性。结论熟悉Willis环前部动脉穿通支的显微解剖,保护好穿通支是避免该区域临床手术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lis环前部动脉 穿通支 显微解剖
下载PDF
阴茎癌改良病理N分期在中国人群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再尚 周芳坚 +9 位作者 尧凯 陈鹏 王斌 米其武 秦自科 刘卓炜 李永红 陈洁平 邓创忠 韩辉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174-178,共5页
目的探讨加入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个数及腹股沟转移侧数的阴茎癌改良病理N分期在中国人群患者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3月至2013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团队治疗的246例阴茎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 目的探讨加入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个数及腹股沟转移侧数的阴茎癌改良病理N分期在中国人群患者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3月至2013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团队治疗的246例阴茎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原发灶处理及改良根治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并采用标准化方式收获淋巴结(清扫淋巴结数目≥8枚)。Kaplan-Meier法进行疾病特异性生存率(DSS)分析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卡方检验、AIC标准和C-index一致性系数进行预测模型的评估。Bootstrap再抽样法(500次)进行模型验证。结果最终111例阴茎癌患者纳入分析。按照国际抗癌联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UICC-AJCC)的第7版病理N分期标准,pN1、pN2、pN3患者3年DSS分别为89.6%、65.9%、33.6%(P_(N1-N2)=0.030,P_(N2-N3)<0.001,P<0.001);按照改良病理分期标准,pN1、pN2、pN3患者3年DSS分别为90.7%、60.5%、31.4%(P_(N1-N2)=0.005,P_(N2-N3)=0.004,P<0.001)。在多种Cox多因素分析中,仅改良病理N分期具有预测价值(HR:4.877,10.895;P=0.018,<0.001)。模型评估结果显示改良病理N分期系统在中国人群中的预测准确性显著增加。结论阴茎癌改良病理N分期可以更好地预测中国人群患者的预后。阴茎癌改良病理N分期可有利于指导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肿瘤 淋巴结转移 分期 预后 生存率
下载PDF
蒿甲醚对K562细胞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左曙光 刘淳 +3 位作者 刘馨 周永春 伍治平 王熙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3680-3682,共3页
目的:探讨蒿甲醚对人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K562体外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简称MTT)法测定不同浓度蒿甲醚对K562细胞生长抑制作用,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流式细胞术DNA含量分析检测蒿甲醚对K562细胞周期... 目的:探讨蒿甲醚对人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K562体外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简称MTT)法测定不同浓度蒿甲醚对K562细胞生长抑制作用,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流式细胞术DNA含量分析检测蒿甲醚对K562细胞周期的影响,流式细胞仪TUNEL法检测蒿甲醚对K562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蒿甲醚可以抑制K562细胞增殖,经药物作用24、48、72h后,IC50分别为(32.27±0.15)、(27.48±0.08)、(25.00±0.37)μg/mL;流式细胞术DNA含量分析结果显示蒿甲醚作用后,G2/M期细胞增多;流式细胞术TUNEL法显示蒿甲醚作用后K562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蒿甲醚可以抑制人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增殖、影响细胞周期、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蒿甲醚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换血术前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郭建生 姚叶林 李伟其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7年第4期343-346,共4页
目的分析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换血术前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方法选取在本市第一人民医院及第三人民医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高胆红素血症患者65例,根据ABE(急性胆红素脑病)评分分为无ABE组,轻度、中度和重度ABE组。比较患者换血前后... 目的分析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换血术前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方法选取在本市第一人民医院及第三人民医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高胆红素血症患者65例,根据ABE(急性胆红素脑病)评分分为无ABE组,轻度、中度和重度ABE组。比较患者换血前后胆红素的变化、免疫球蛋白IgA、IgM、IgG的变化、血液生化指标异常发生率和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换血后总胆红素(190.67±85.46)μmol/L、间接胆红素(204.64±90.57)μmol/L和白蛋白(31.65±3.23)μmol/L明显低于换血前(P<0.05);换血前轻度-重度ABE患者的IgG均高于无ABE组(P<0.05);换血后各组的IgA和IgM较换血前有所升高(P<0.05),换血后各组的IgG较换血前降低(P<0.05);中度和重度ABE组的IgM在换血后明显高于无ABE组(P<0.05)。换血后高钙血症和低镁血症的发生率在不同ABE分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换血后研究对象发生呼吸暂停8例(12.31%),呼吸衰竭6例(9.23%),发绀4例(6.15%),酸中毒6例(9.23%),血压波动5例(7.69%),换血后再输血7例(10.77%)。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换血后胆红素降低,IgA和IgM升高,IgG降低;但换血术会造成一定的血液指标变化和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输血 血清免疫球蛋白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五金行业眼外伤住院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虎 刘清洋 《临床眼科杂志》 2015年第4期349-351,共3页
目的探讨五金行业眼外伤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五金行业从业人员职业防护和诊疗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于我院院眼科住院治疗眼外伤患者,其中属五金行业职业暴露致伤者183例(184只眼),记录性别、... 目的探讨五金行业眼外伤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五金行业从业人员职业防护和诊疗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于我院院眼科住院治疗眼外伤患者,其中属五金行业职业暴露致伤者183例(184只眼),记录性别、年龄、受伤眼别、受伤到就诊时间间隔、致伤原因、致伤物、眼外伤类型、受伤部位、伤口长度、有无眼内异物、是否发生眼内炎、是否二期手术及术前、术后视力。结果 183例患者中:男:女=5.10:1,平均年龄(25.92±7.90)岁;右眼:左眼=1.04:1,受伤到就诊平均间隔时间(12.22±15.94)h;致伤物中,飞溅的铁屑占84.15%。原因主要为敲打(51.95%),冲床(35.71%);眼外伤类型主要为眼球穿通伤(78.14%),其次为眼球钝挫伤(16.94%);眼球穿通伤伤口长度平均为(6.13±5.47)mm;眼内异物发生率为23.50%,眼内炎发生率为2.10%;二期手术率为33.33%。对最终视力损伤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受伤到就诊平均间隔时间及眼外伤的类型。结论五金行业中,眼外伤住院患者多为青年男性,在敲打、冲压时要特别注意职业防护。一旦发生外伤,应尽早到有手术能力的医院就诊,以保留有用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伤 五金行业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建立放疗专科护理门诊若干问题的思考
6
作者 黎海阳 周志欢 +2 位作者 黄丽眉 许海丹 林韵 《广州医药》 2011年第2期68-70,共3页
分析建立放疗专科护理门诊的条件、要求及存在问题,说明开展放疗护理门诊有助于满足就诊者多元化医疗保健服务需求,提高专科护理质量。
关键词 护士门诊 放疗护理 专科护士
下载PDF
高黏液表型与基因型预测肺炎克雷伯菌毒力的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马明葱 李晓雨 卓超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03-1007,共5页
目的评价高黏液表型、毒力基因预测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1月-2018年4月广东省4所医院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通过拉丝试验判断菌株黏液表型,检测毒力基因和血清型情况,采用蜡螟模型计算菌株的半数致死率(LD... 目的评价高黏液表型、毒力基因预测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1月-2018年4月广东省4所医院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通过拉丝试验判断菌株黏液表型,检测毒力基因和血清型情况,采用蜡螟模型计算菌株的半数致死率(LD_(50)),比较不同高黏液(hm)表型和毒力基因型菌株LD_(50)。结果共收集194株肺炎克雷伯菌,拉丝试验阳性菌株占40.2%(78株)。蜡螟试验结果显示,仅毒力基因iuc A、iro B、fim H阳性菌株LD_(50)低于相应的阴性菌株(P<0.05)。iuc A+iro B+fim H+hm全阳性组(n=58)、iuc A阳性+iro B阳性+fim H阳性+hm阴性组(n=23)、iuc A+iro B+fim H+hm全阴性组(n=28)3组LD_(50)分别为(5.39±0.71)、(5.44±0.62)、(5.83±0.64)log10 CFU/mL,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6),但前两组分别与第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黏液表型菌株中血清型K1、K2、K57检出率高于非高黏液表型菌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仅依据高黏液表型预测hvKp准确性较低,与高黏液表型相比,毒力基因iuc A+、iro B+、fim H+预测hvKp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力基因 拉丝试验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
下载PDF
癫持续状态患儿心肌酶谱和肾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赵炜 张金凤 余静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7年第5期544-545,共2页
目的研究癫持续状态是否存在对患儿心肌和肾功能损害。方法测定50例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癫持续状态患者(观察组)血清心肌酶(CK、CK-MB、LHD、LDH1、AST)、肾功能(BUN、Scr)、肌钙蛋白T(cTnT)、心电图(ECG),并与45例非惊厥持续状态的... 目的研究癫持续状态是否存在对患儿心肌和肾功能损害。方法测定50例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癫持续状态患者(观察组)血清心肌酶(CK、CK-MB、LHD、LDH1、AST)、肾功能(BUN、Scr)、肌钙蛋白T(cTnT)、心电图(ECG),并与45例非惊厥持续状态的惊厥儿(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二组测定的心肌酶和肾功能比较CK、CK-MB、LDH、LDH1、BUN、S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CG观察组有45例异常,对照组有3例异常,cTnT观察组39例异常,对照组45例均为正常,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癫持续状态(SE)可引起心肌和肾脏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 心肌损伤 肾功能损伤 儿童
下载PDF
颅内感染患儿血清和脑脊液IL-18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9
作者 赵炜 张金凤 余静 《中原医刊》 2007年第11期44-45,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病原体颅内感染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IL-18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35例细菌性脑膜炎、4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检测IL-18。结果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细菌组)血清中及脑脊液中IL-18... 目的研究不同病原体颅内感染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IL-18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35例细菌性脑膜炎、4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检测IL-18。结果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细菌组)血清中及脑脊液中IL-18升高明显,分别为(276.98±21)ng/L、(80±20)ng/L,病毒性脑炎患儿(病毒组)中则相应为(72±15)ng/L、(4.6±1.6)ng/L,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菌组、病毒组患儿血清与脑脊液中的IL-18呈正相关。结论血及脑脊液中IL-18可作为诊断及鉴别脑炎病原体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颅内感染 白细胞介素-18
下载PDF
B群链球菌及其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LAMP快速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初步应用
10
作者 王佳敏 车正平 +1 位作者 吴明雨 杨维青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20-1325,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可视化检测B群链球菌(GBS)及其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的环介导恒温扩增(LAMP)方法,为临床GBS检测提供新方法。方法针对GBS特异性基因cfb和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ermB、mefA/E和linB设计LAMP反应的引物;建立并优化LAMP的反应...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可视化检测B群链球菌(GBS)及其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的环介导恒温扩增(LAMP)方法,为临床GBS检测提供新方法。方法针对GBS特异性基因cfb和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ermB、mefA/E和linB设计LAMP反应的引物;建立并优化LAMP的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反应结果通过DNA扩增曲线和肉眼观察反应液颜色变化判断;以携带上述基因的质粒DNA为检测标准,确定LAMP方法检测目标基因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并与PCR方法的检测结果比较;采用LAMP方法检测临床300份孕产妇阴道直肠拭子标本中GBS,与分离培养法的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LAMP方法检测80株GBS临床分离株中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并与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建立了快速可视化检测GBS及其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的LAMP反应体系和方法,该法在63℃、45 min内完成;该法能够特异性检测pMD-cfb、pMD-ermB、pMD-mefA/E、pMD-linB质粒DNA,其灵敏度为10-5 ng/μL,是PCR方法灵敏度的100倍;对300份孕产妇阴道直肠拭子标本进行检测,LAMP方法对GBS检出率为12.7%,分离培养检出率为11.3%,两者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药敏试验和LAMP方法检测80株GBS中大环内酯类耐药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53.8%和48.8%,二者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GBS及其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LAMP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快速、结果可视等优点,对临床新生儿GBS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群链球菌 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 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 快速检测方法 可视化检测方法
下载PDF
乳腺癌根治术后即刻乳房再造对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干林 陈迪 +5 位作者 张佳琦 刘晓韬 洪小芳 冀晨阳 宾莲洁 刘小蓉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75-279,共5页
目的 对比分析乳腺癌根治术后即刻乳房再造和未行乳房再造患者5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共156例,其中5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即刻行乳房再造,100例行乳腺全切除术后未进行乳房再造... 目的 对比分析乳腺癌根治术后即刻乳房再造和未行乳房再造患者5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共156例,其中5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即刻行乳房再造,100例行乳腺全切除术后未进行乳房再造,术后随访至2015年6月.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病理分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对比2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OS)、无复发生存率(RFS)及术后1年和2年时的生存质量.结果 2组患者年龄、病理分型、肿瘤的临床分期、前哨淋巴结阳性、腋窝淋巴结阳性站及三阴乳腺癌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随访结束时,乳房再造组和未再造组随访时间分别为23~78个月和27~ 7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56.3±13.7)个月和(57.9±l4.1)个月.乳房再造组和未再造组5年RFS分别为75.2%和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房再造组和未再造组5年OS分别为81.7%和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房再造组患者术后1年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5个方面评分均高于未再造组(P<0.05);乳房再造组术后2年在前4个方面评分均高于未再造组(P<0.05);乳房再造组术后2年5个方面的评分均高于术后1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行乳房再造组术后2年各项评分改善不明显.结论 乳腺癌切除术后即刻乳房再造改善了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提高了无复发生存率,但对总生存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房根治术 乳房再造术 无病生存
原文传递
CTLA4Ig和CD40LIg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肝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翀 张剑 +4 位作者 尹东亮 李坤 王琦 谢应海 李文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4-59,共6页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和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免疫球蛋白(CD40LIg)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大鼠肝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改良“Kamada”双袖套法建立Lewis...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和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免疫球蛋白(CD40LIg)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大鼠肝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改良“Kamada”双袖套法建立Lewis-BN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7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只。A组(对照组):肝移植时门静脉输注等渗盐水;B组(BMSCs组):肝移植时门静脉输注BMSCs;C组(CTLA4Ig转基因BMSCs组):肝移植时门静脉输注携带CTLA4Ig基因的BMSCs;D组(CD40LIg转基因BMSCs组):肝移植时门静脉输注携带CD40LIg基因的BMSCs;E组(CTLA4Ig和CD40LIg转基因BMSCs组):肝移植时门静脉输注CTLA4Ig和CD40LIg转基因的BMSCs。观察大鼠术后存活时间和肝功能变化情况,HE染色观察移植肝脏病理形态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2(IL-2)、IL-4、IL-10、干扰素(IFN)Y水平。多组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组生存率比较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术后E组大鼠存活时间显著长于A、B、C组和D组(F=18.634,p=0.018),C组和D组又较A、B组显著延长(p〈0.05),C组和D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0.05)。术后第10天A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4个治疗组(p〈0.05)。A组术后移植肝HE染色显示重度排斥反应;B组显示中度排斥反应;C组和D组显示轻度排斥反应;E组病理学检查未显示明显排斥反应。术后与4个治疗组相比,A组IL-2、IFNv水平明显升高,而IL-4、IL-10水平显著降低∽值均〈0.05)。结论CTLA4Ig转基因BMSCs联合CD40LIg转基因BMSCs输注能显著抑制肝移植大鼠急性排斥反应,有效延长移植肝存活时间,其效果要优于单纯BMSCs组和单基因修饰BMSCs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排斥反应
原文传递
姜黄素通过抑制脓毒症大鼠肠上皮细胞凋亡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 被引量:7
13
作者 何丹 邱敏珊 +1 位作者 王珊 尹海燕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52-1056,共5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脓毒症大鼠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87只3月龄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姜黄素组,每组29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术后10 min假手术组和...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脓毒症大鼠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87只3月龄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姜黄素组,每组29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术后10 min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经腹腔注射二甲亚砜4 mL,姜黄素组经腹腔注射姜黄素200 mg/kg(用4 mL二甲亚砜溶解)。每组随机取其中15只大鼠,于术后2、12、24 h采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含量;术后12 h、24 h取大鼠回肠组织,计算回肠组织含水率,并在光镜下观察大鼠回肠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采用原位末端缺刻标记试验(TUNEL)检测回肠上皮细胞凋亡情况;同时观察每组剩余14只大鼠术后7 d的存活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术后各时间点PCT、TNF-α、D-乳酸、DAO含量均升高,PCT、TNF-α含量于术后2 h起与假手术组出现统计学差异〔PCT(μg/L):1.89±0.17比0.10±0.02,TNF-α(ng/L):216.51±1.47比85.25±8.20,均P<0.01〕,而D-乳酸、DAO含量于术后12 h起与假手术组出现统计学差异〔D-乳酸(mg/L):40.53±7.76比11.29±1.28,DAO(ng/L):1120.40±302.35比330.02±81.28,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组术后各时间点PCT、TNF-α、D-乳酸、DAO含量均降低,并均于术后12 h起与模型组出现统计学差异〔PCT(μg/L):5.37±0.44比8.67±0.64,TNF-α(ng/L):211.12±4.31比313.30±18.46,D-乳酸(mg/L):29.74±1.41比40.53±7.76,DAO(ng/L):810.71±201.41比1120.40±302.35,均P<0.05〕,术后12 h、24 h回肠组织含水率均明显降低〔分别为(68.34±0.68)%比(70.55±0.87)%和(69.41±0.59)%比(71.69±0.87)%,均P<0.05〕。光镜下可见,假手术组术后12 h和24 h回肠组织绒毛结构基本正常;模型组术后12 h回肠绒毛萎缩、增宽水肿、高度下降,术后24 h绒毛水肿、萎缩进一步加重;姜黄素组术后12 h和24 h回肠绒毛水肿、高度等结构受损程度较模型组减轻。模型组回肠组织绒毛上皮细胞凋亡数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个:25.48±6.10比4.00±2.04),姜黄素组细胞凋亡计数较模型组明显减少(个:15.48±3.75比25.48±6.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姜黄素组7 d累积生存率较模型组下降〔42.9%(6/14)比50.0%(7/1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可通过抑制脓毒症大鼠肠上皮细胞凋亡,从而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肠黏膜屏障 肠上皮细胞 脓毒症 凋亡
原文传递
长期吸入丙酸氟替卡松对哮喘儿童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立群 赵炜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2年第10期1540-1541,共2页
目的观察吸入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对哮喘儿童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对98例3~6岁初诊轻~中度哮喘患儿,用双能X线快速全身骨密度诊断仪于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测量股骨BMD,并与对照组进行治疗前后自身BMD比较。结果丙酸氟替... 目的观察吸入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对哮喘儿童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对98例3~6岁初诊轻~中度哮喘患儿,用双能X线快速全身骨密度诊断仪于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测量股骨BMD,并与对照组进行治疗前后自身BMD比较。结果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治疗后哮喘焦儿股骨(包括股骨头、大转子)等各部位BMD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长期吸入中、小剂量的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治疗小儿哮喘不会使BMD明显下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儿童哮喘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吸入糖皮质激素 骨密度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