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健 梁桂生 +4 位作者 许水英 周光辉 廖成钜 陈玉转 梁萍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9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卒中后中枢性疼痛(CPSP)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收治的CPSP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t DCS组,各33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tDCS组...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卒中后中枢性疼痛(CPSP)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收治的CPSP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t DCS组,各33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tDCS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t DCS治疗,连续治疗2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分;比较两组疼痛疗效。结果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因再发卒中脱落1例,最终纳入统计共65例。治疗后,两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t DCS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BI评分及FIM评分高于治疗前,且t DCS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 DCS组疼痛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 DCS有助于缓解CPSP程度,对疼痛疗效及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中枢性疼痛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经颅直流电刺激 康复
下载PDF
麻痹性痴呆4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满棠 黄波 李刚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658-660,共3页
目的分析麻痹性痴呆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6例麻痹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心理测评及治疗方案等特点。结果麻痹性痴呆患者表现不同程度的MRI特征性改变,血液和脑脊液RPR和TPPA均阳性,大... 目的分析麻痹性痴呆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6例麻痹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心理测评及治疗方案等特点。结果麻痹性痴呆患者表现不同程度的MRI特征性改变,血液和脑脊液RPR和TPPA均阳性,大剂量青霉素治疗有效。结论麻痹性痴呆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化,神经系统各个部位都可受累,极易误诊,大剂量青霉素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痴呆 临床特征
下载PDF
尤瑞克林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学指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51
3
作者 陆伟恒 罗成宏 +1 位作者 廖成钜 冯小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3615-3618,共4页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予尤瑞克林及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仅予阿司匹林,治疗后2周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予尤瑞克林及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仅予阿司匹林,治疗后2周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胱抑素(Cys)-C、白介素(IL)-6、神经功能缺损(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等。结果观察组血清Hcy、hs-CRP、VEGF、Cys-C、IL-6、NIHSS、ADL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比对照组高[95.35%(41/43)vs 74.42%(32/43)](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尤瑞克林联合阿司匹林效果显著,其内在机制可能和早期改善血清Hcy、hs-CRP、VEGF、Cys-C、IL-6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尤瑞克林 阿司匹林 血清学指标
下载PDF
恩必普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失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罗成宏 廖成钜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373-375,共3页
目的观察恩必普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3月至2015年4月符合入组条件的急性脑梗死后失语患者192例,按患者意愿分配到联合组和对照组。联合组62例给予恩必普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次25 mg(100 ml... 目的观察恩必普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3月至2015年4月符合入组条件的急性脑梗死后失语患者192例,按患者意愿分配到联合组和对照组。联合组62例给予恩必普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次25 mg(100 ml),2次/d,连续14 d;同时静脉滴注舒血宁注射液,每次20 ml,1次/d,连续14 d。对照组130例则单用舒血宁,用法同联合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90d均通过汉语失语成套测验(Aphasia Battery of Chinese,ABC)来评定疗效,并对结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在失语分型、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ABC法主要项目(流利性、听理解、复述及命名)评测的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 d,联合组在流利性、听理解、复述及命名分别为(51.0±25.1)分、(60.3±21.3)分、(54.4±18.7)分和(44.7±20.2)分,对照组分别为(35.2±18.1)分、(47.5±15.6)分、(42.1±15.0)分和(38.9.±15.4)分,两组间以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必普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失语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失语 恩必普注射液 舒血宁注射液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椎基底动脉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廖成钜 罗成宏 +3 位作者 叶文卫 苏斌儒 许鹏杰 张秋生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9期1445-1447,共3页
目的探讨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椎基底动脉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本院2007年3月至2016年3月符合入组条件的后循环TIA患者139例。入组患者完善头颈部CTA、头颈部增强MRA(CE-MRA)或全脑DSA等影像学检查。结果 95例患者行头颈部CTA... 目的探讨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椎基底动脉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本院2007年3月至2016年3月符合入组条件的后循环TIA患者139例。入组患者完善头颈部CTA、头颈部增强MRA(CE-MRA)或全脑DSA等影像学检查。结果 95例患者行头颈部CTA检查椎基底动脉中有10例正常,8例轻度狭窄,61例中度狭窄,9例疑似重度狭窄,7例其他情况。44例患者行头颈部CE-MRA检查椎基底动脉中有3例正常,4例轻度狭窄,15例中度狭窄,19例疑似重度狭窄,3例其他情况。对疑似重度狭窄的28例(CTA 9例,CE-MRA 19例)患者均行全脑DSA检查,其中9例CTA患者有8例存在重度狭窄,1例中度狭窄;19例CE-MRA患者有15例存在重度狭窄,2例中度狭窄,2例其他情况。最终139例后循环TIA患者中椎基底动脉正常13例(9.4%)、轻度狭窄12例(8.6%)、中度狭窄79例(56.8%)、重度狭窄23例(16.6%)、其他12例(8.6%)。结论椎基底动脉中重度狭窄是后循环TIA重要的影像学表现,两者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椎基底动脉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成年人癫痫与骨代谢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满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5期3140-3143,共4页
目的探讨成年人癫痫与骨代谢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癫痫患者30例,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成年人3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 目的探讨成年人癫痫与骨代谢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癫痫患者30例,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成年人3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钙离子、磷离子、镁离子、25-羟基维生素D[25-(OH)D]、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结果病例组血清ALP、OC、钙离子、镁离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磷离子、25-(OH)D、P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年癫痫患者存在骨代谢异常情况,临床中应针对癫痫患者的骨代谢异常情况采取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代谢 成年人
下载PDF
强化他汀与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易损斑块的效果 被引量:3
7
作者 陆伟恒 苏斌儒 +1 位作者 曾惠权 罗成宏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z2期134-135,137,共3页
目的比较强化他汀与支架成形术治疗合并易损斑块的颈动脉中度狭窄患者的短期效果。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彩色B超及高分辨MR确认至少一侧颈动脉存在易损斑块且中度狭窄患者共100例,分为强化他汀组57例、支架成... 目的比较强化他汀与支架成形术治疗合并易损斑块的颈动脉中度狭窄患者的短期效果。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彩色B超及高分辨MR确认至少一侧颈动脉存在易损斑块且中度狭窄患者共100例,分为强化他汀组57例、支架成形组43例,观察两组患者同侧颈动脉30 d、6个月、1年内再发卒中的风险。1年后复查颈动脉超声及颈部MRA了解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状况。结果强化他汀组缺血性脑卒中30 d、6个月、1年的再发率分别为5.2%(3/57)、5.2%(3/57)、7.0%(4/57);支架成形组缺血性脑卒中30 d、6个月、1年的再发率分别为4.6%(2/43)、6.9%(3/43)、6.9%(3/43)。强化他汀组1年后颈动脉狭窄程度较治疗前好转38例,稳定11例,进展加重8例。支架成形组1年后颈动脉狭窄程度较治疗前好转30例,稳定8例,进展加重5例。两组在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率及颈动脉狭窄程度好转、稳定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合并易损斑块的颈动脉中度狭窄患者,与支架成形术对比,强化他汀药物治疗也能明显降低患者卒中率及改善颈动脉狭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斑块 他汀治疗 支架成形术
下载PDF
易损颈动脉斑块强化他汀治疗与支架术治疗在TIA中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陆伟恒 曾惠权 +1 位作者 冯小敏 罗成宏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15期2347-2349,共3页
目的探讨易损颈动脉斑块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与支架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合并颈动脉易损斑块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n=52)和支架治疗组(n=48),药物治疗组给予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支架... 目的探讨易损颈动脉斑块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与支架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合并颈动脉易损斑块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n=52)和支架治疗组(n=48),药物治疗组给予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支架治疗组给予支架成形术,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脂[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面积等。结果药物治疗组治疗后TC、TG和LDL-C,明显低于支架治疗组(P<0.05),而HDL-C高于支架治疗组(P>0.05);药物治疗组治疗后IMT和斑块面积明显低于支架治疗组(P<0.05);药物治疗组治疗后颈动脉狭窄率,明显高于支架治疗组(P<0.05);药物治疗组和支架治疗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组和支架治疗组再次TIA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易损颈动脉斑块有较好的效果,尽管其治疗对颈动脉狭窄率改善不如支架治疗明显,但对稳定斑块、血脂改善及部分无法进行介入手术的患者而言,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强化治疗 支架成形术 颈动脉易损斑块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刘群 张颖杰 罗少红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2期89-92,126,共5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进行认知功能评估,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测量残疾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满意度调查,对比分析两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满意度。结果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MMSE评分、即刻记忆、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及语言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观察组MB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出院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出院后6个月MBI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预后认知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认知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延续性护理
下载PDF
青中年脑梗死与老年脑梗死危险因素比较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付伦娇 罗春红 +2 位作者 苏斌儒 陆伟恒 杨媚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20期103-105,共3页
目的比较青中年脑梗死与老年脑梗死危险因素,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01—2013-01收治的245例脑梗死患者,按照年龄不同分成青中年组和老年组,总结其病因和危险因素。结果中青年脑梗死病因中AS、血管炎、AVM、高... 目的比较青中年脑梗死与老年脑梗死危险因素,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01—2013-01收治的245例脑梗死患者,按照年龄不同分成青中年组和老年组,总结其病因和危险因素。结果中青年脑梗死病因中AS、血管炎、AVM、高黏血症、SOE、UND发生率为46.6%、14.56%、6.8%、5.82%、17.47%、8.73%;老年脑梗死AS、血管炎、AVM、高黏血症、SOE、UND发生率为54.93%、2.11%、2.11%、0.7%、27.46%、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高黏血症无关(P>0.05)。中青年高血压、高血脂病、家族史、吸烟、心脏病、不良生活习惯发生率分别为33.01%、15.53%、13.59%、39.8%、12.62%、34.95%,老年高血压、高血脂病、家族史、吸烟、心脏病、不良生活习惯发生率分别为52.11%、26.06%、2.11%、8.45%、20.42%、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糖尿病、酗酒、肥胖无关(P>0.05)。结论青中年脑梗死与老年脑梗死危险因素差异性大,在临床上要做好不同的防范措施,及时发现病因,干扰危险因素,促进脑梗死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中年脑梗死 老年脑梗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痴呆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许鹏杰 廖成钜 罗成宏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第11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痴呆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痴呆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参考组和研究组各50例。参考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参考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方剂辅助治疗。比...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痴呆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痴呆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参考组和研究组各50例。参考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参考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方剂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考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与参考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确诊后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痴呆症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51例癫痫患者脑白质结构特点研究
12
作者 李满棠 罗成宏 郭天畅 《北京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424-428,I0004,共6页
目的分析癫痫患者脑白质结构的特点。方法选择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51例癫痫患者,分为癫痫组和健康对照组,癫痫组又分为影像检查阴性组、颞叶癫痫组[颞叶局化性脑皮质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合并海马硬化(hippocampal scl... 目的分析癫痫患者脑白质结构的特点。方法选择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51例癫痫患者,分为癫痫组和健康对照组,癫痫组又分为影像检查阴性组、颞叶癫痫组[颞叶局化性脑皮质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合并海马硬化(hippocampal sclerosis,HS)组]。健康对照组与癫痫组均进行全脑弥散张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扫描,DTI数据则通过基于成像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tract-based spacial statistics,TBSS)进行统计。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影像检查阴性组大脑白质纤维的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均显著降低(P<0.05),径向扩散系数(radial diffusivity,RD)值显著升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该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平均弥散率(mean diffusivity,MD)值和轴向扩散系数(AD)值在各脑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颞叶癫痫组大脑白质纤维的FA值显著降低(P<0.05),RD值和MD值显著升高(P<0.05);影像学阴性组与颞叶癫痫组之间的FA、AD、RD和MD值在各脑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颞叶癫痫组内,病灶分布于大脑白质左侧相对于病灶分布于右侧的FA值在各脑区内均显著降低(P<0.05),RD值均显著升高(P<0.05),2组MD值和AD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是影像表现阴性的癫痫患者还是颞叶癫痫患者,其大脑白质纤维束均存在广泛性的损伤;颞叶癫痫病灶虽然局限,但可影响大脑网络连接,且颞叶癫痫波及的相关大脑网络连接所在的脑区还是比影像学阴性表现组广泛,即特发性广泛性癫痫的脑区范围明显局限,并且受病灶偏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 颞叶癫痫 弥散张量成像 海马硬化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循环circRNA表达谱的分析
13
作者 李满棠 罗成宏 许鹏杰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360-363,393,共5页
目的采用高通量芯片检测技术研究脑梗死患者循环circ RNA的差异表达谱,分析其可能的病理机制和临床相关情况。方法选取40例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入院后抽取血标本,另设40例健康者作对照(健康组)。两组均运用芯片检测循环circ RNA表达谱... 目的采用高通量芯片检测技术研究脑梗死患者循环circ RNA的差异表达谱,分析其可能的病理机制和临床相关情况。方法选取40例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入院后抽取血标本,另设40例健康者作对照(健康组)。两组均运用芯片检测循环circ RNA表达谱,进行组间比较,并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探讨其功能机制,同时对显著差异表达的前10个circ RNA建立生物信息分析。结果和健康组比较,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表达上调和下调的circ RNA有348个(P<0.01或0.05),其中上调186个,下调162个。通过生物信息网络资源检索发现,上、下调的前10位circ RNA均储存于中枢及外周等多个部位。结论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circ RNA的表达异于健康者,提示circ RNA可能参与调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以及修复等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RNA 脑梗死 高通量芯片检测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