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地市电视台编辑记者的创新能力
被引量:4
- 1
-
-
作者
李萌
-
机构
东莞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
-
出处
《新闻传播》
2013年第5期175-175,共1页
-
文摘
本文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增强进行了分析,从完善理论知识和政治素质入手,对创新能力的提升途径进行探究。
-
关键词
地市电视台
新闻记者
创新能力
-
分类号
G224
[文化科学]
-
-
题名电视民生新闻叙事技巧探析
- 2
-
-
作者
陈晓风
-
机构
东莞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
-
出处
《新闻传播》
2013年第6期185-185,共1页
-
文摘
民生新闻就是在党的新闻政策指导下,更多、更贴切地关注民生民情的当代新闻,是以民众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以民众的人生诉求为基本出发点,以民众的生存状况为关注焦点,以民众的视角表现人文关怀的理念,从民众的生存空间开拓新闻资源的新概念新闻。民生新闻就是反映广大的社会民众生活的新闻。民生新闻有很强烈的现场感和参与感,故民生新闻在我国得到迅速的发展,从而形成今天的主体局面。
-
关键词
电视民生新闻
叙事技巧
民众生活
政策指导
关注民生
日常生活
关注焦点
人文关怀
-
分类号
G222
[文化科学]
-
-
题名电视民生新闻叙事技巧探析
- 3
-
-
作者
陈晓风
-
机构
东莞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
-
出处
《新闻传播》
2013年第4期218-218,共1页
-
文摘
1.新闻加工上叙事技巧的内涵新闻加工上的叙事技巧也就是文体上叙事技巧。大体上的归纳主要有四种:(1)欲扬先抑或者欲抑先扬。(2)设置悬念。(3)波澜起伏。(4)末生波澜。欲扬先抑或者欲抑先扬:"扬"即是褒扬,"抑"是贬抑。抑扬法,就是对所写的人或事物,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简单来讲就是要对一件事情进行褒奖首先贬低,或者先褒奖后贬低,这样的话能让事件有一种陡然的翻转,使受众有一点出乎意料,使事件能够产生引人入胜的效果。
-
关键词
叙事技巧
电视民生新闻
新闻加工
设置悬念
抑扬法
受众
-
分类号
G222
[文化科学]
-
-
题名电视新闻记者如何融入应对全媒体发展的趋势
- 4
-
-
作者
唐弋雯
-
机构
东莞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
-
出处
《传播力研究》
2018年第6期75-76,共2页
-
文摘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全球信息化速度不断提升,媒体行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大环境下,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逐渐融为一体的全媒体发展过程中,如何承担起电视新闻行业的社会责任,如何应对全媒体发展,成为了电视新闻记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
关键词
电视新闻
记者
全媒体发展
应对措施
-
分类号
G224
[文化科学]
-
-
题名寻找电视经济新闻报道的突破口
- 5
-
-
作者
冯敬伟
-
机构
东莞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
-
出处
《中国商界》
2008年第5期210-210,共1页
-
文摘
经济报道在电视新闻所占的份量越来越大,充分发挥电视的优势做好经济新闻报道是为经济发展服务,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满足受众对经济资讯的需求。本文探讨如何发挥电视优势做好经济报道,寻找电视报道经济新闻的突破口。
-
关键词
电视新闻
经济新闻报道
经济报道
经济发展
电视报道
资讯
服务
-
分类号
F7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浅论新闻摄像质量提高的要素
被引量:3
- 6
-
-
作者
陈涌嘉
-
机构
东莞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
-
出处
《新闻传播》
2011年第6期106-106,共1页
-
文摘
新闻摄像是电视新闻制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摄像的质量对于新闻的表现水准以及信息传达有着重要影响。在实际应用中,新闻摄像根据具体情形的需要,将摄像机所选取的影像用介质加以记录,为后期制作提供素材。在整个新闻制作的过程中,
-
关键词
电视新闻制作
摄像机
质量
信息传达
后期制作
-
分类号
G222
[文化科学]
-
-
题名探讨新闻编辑记者的知识及素质要求
被引量:4
- 7
-
-
作者
邓笛
-
机构
东莞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
-
出处
《新闻传播》
2013年第6期237-237,共1页
-
文摘
新闻作为社会时事热点的真实报导,是我们了解世界的重要媒介。这就要求新闻编辑记者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客观评定个人素质并制定相关的自我要求。编辑、记者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职业,对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对新闻编辑记者的知识及素质要求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编辑记者
素质要求
-
分类号
G224
[文化科学]
-
-
题名地方民生新闻主持对策刍议
被引量:1
- 8
-
-
作者
刘新建
-
机构
东莞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
-
出处
《新闻传播》
2011年第6期116-116,共1页
-
文摘
近年来,民生新闻节目收视率和受众的认知度不断提升,尤其在一些地方台,更是成为其竞争优势不可多得的力量。但是,一些地方民生新闻主持缺乏角色定位和亲和力,和受众互动性也不够,民生新闻缺乏个性化品牌,为此,阐述地方民生新闻主持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
关键词
地方
民生新闻
主持
对策
-
分类号
G222
[文化科学]
-
-
题名浅析电视记者的现场把握能力
- 9
-
-
作者
毛海江
-
机构
东莞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
-
出处
《新闻传播》
2011年第1期64-64,共1页
-
文摘
新闻的完成要求记者在新闻现场围绕主题。对要拍摄的内容,要采访的对象、采访内容等都能了然于胸,并根据现场变动和采访深入及时调整自己的主题。我们把记者在现场的这种表现称为记者的现场控制力。那么,如何提升记者的现场控制力呢?本文重点讲述记者在新闻现场的三种能力。
-
关键词
电视记者
新闻现场
能力
采访内容
现场控制
-
分类号
G222
[文化科学]
-
-
题名关于对编辑记者素质要求的思考
被引量:5
- 10
-
-
作者
陈晓风
-
机构
东莞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
-
出处
《新闻传播》
2013年第5期107-107,共1页
-
文摘
新闻信息本身的价值含量决定了现在媒体信息的成功与否。编辑记者是完成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时决定着整个媒体的传播。编辑记者必须具备一定素质,才能采编出深入人心的真实、生动的报道。
-
关键词
专业技能
人文素质
利用法律
创新的能力
-
分类号
G224
[文化科学]
-
-
题名浅谈节目主持人的情感把握
被引量:4
- 11
-
-
作者
刘新建
-
机构
东莞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
-
出处
《新闻传播》
2011年第7期110-110,共1页
-
文摘
节目主持人的情感把握直接影响节目的吸引力,一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应该善于运用情感的感染力建立起与受众沟通的桥梁,用情感去感动和引起受众共鸣。本文结合了节目主持人情感把握一些实际问题,对节目主持人情感把握技巧作了具体探讨研究。
-
关键词
节目
主持人
情感把握
-
分类号
G222.2
[文化科学]
-
-
题名全媒体环境下保障知情权与隐私权保护的平衡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陈雯婧
-
机构
东莞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
-
出处
《新闻传播》
2014年第7X期28-28,共1页
-
文摘
弗洛伊德曾说过:"每个人潜意识中都有偷窥他人的欲望。"这种欲望是人无意识的表现,但是这种窥探欲的普遍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使社会的风气变得岌岌可危。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大众的知情权有了更广阔的渠道,同时也使得人们的隐私权受到了影响,易被侵犯。这两者的冲突是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
关键词
新媒体
知情权
隐私权
平衡
-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
-
题名不期而至的“小民生”时代
- 13
-
-
作者
郑路
-
机构
东莞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
-
出处
《新闻传播》
2011年第2期103-103,共1页
-
文摘
"如何从小民生走向大民生"?这是近年来国内新闻界广泛关注的一个命题。这一命题产生的前提,首先是民生新闻的大小之分。如果从民生新闻的本质来审视,"大小"之分似乎值得商榷。所谓民生,从人权角度看,是人的全部生存权和普遍发展权;从需求角度看,是与实现人的生存权利有关的全部需求;从责任角度看,是党和政府施政的最高准则。民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按照"民生无小事"的原则,民生新闻似乎不应以"大小"来区分。
-
关键词
民生新闻
生存权利
党和政府
新闻界
发展权
命题
-
分类号
G222
[文化科学]
-
-
题名全媒体环境下保障知情权与隐私权保护的平衡
- 14
-
-
作者
陈雯婧
-
机构
东莞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
-
出处
《新闻传播》
2014年第8X期267-267,共1页
-
文摘
弗洛伊德曾说过:"每个人潜意识中都有偷窥他人的欲望。"这种欲望是人无意识的表现,但是这种窥探欲的普遍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使社会的风气变得岌岌可危。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大众的知情权有了更广阔的渠道,同时也使得人们的隐私权受到了影响,易被侵犯。这两者的冲突是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
关键词
新媒体
知情权
隐私权
平衡
-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
-
题名小议编辑与记者之间的默契
- 15
-
-
作者
邓笛
-
机构
东莞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
-
出处
《新闻传播》
2013年第5期194-194,共1页
-
文摘
本文就传媒行业的记者与编辑两个职位间的关系做一个简单的论述,从记者该怎样配合编辑的工作出发探讨发现其中的默契,借此更好地提高记者和编辑在稿件采编方面的质量。
-
关键词
编辑
记者
新闻采编
默契
-
分类号
G224
[文化科学]
-
-
题名从陈永洲事件看记者职业道德
- 16
-
-
作者
陈雯婧
-
机构
东莞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广东东莞
-
出处
《魅力中国》
2013年第26期286-286,共1页
-
文摘
记者能够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社会上发生的事情.小到社区街道发生的小事大到国际盛世都是记者报道的内容,记者获取新闻资源跟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记者报道的事件要具有纪实性绝对不能信口开河。记者行业的社会形象需要大家共同维护。近期发生的陈永洲事情严重损害了记者职业在社会公众彤象,广大同仁一定要引以为戒。下文根据客观事实阐述下记者职业道德。
-
关键词
陈永洲事件
记者职业道德
-
分类号
G214.2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媒体支持低碳发展的作用及对策
- 17
-
-
作者
何安琪
-
机构
东莞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
-
出处
《中国报业》
2020年第24期32-33,共2页
-
文摘
本文结合家庭低碳生活与低碳消费行为研究现状,分析新闻媒体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问题,并指出新闻媒体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具体策略,期望能正确发挥新闻媒体行业的舆论引导作用,促进低碳经济的有序发展。
-
关键词
新闻媒体
低碳发展
舆论导向
垃圾分类
-
分类号
G20
[文化科学—传播学]
-